在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中,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犹如双翼,共同推动着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学术期刊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为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中国肠道大会自创办至今,始终与学术期刊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成熟。2018年、2021年、2023年,相继三次与国内著名英文学术月刊Protein & Cell 合作,联合推出主题专刊,取得了巨大反响。2019年,与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联合推出“微生物组与健康”专刊。2023年,与iMeta 联合筹备“肠道微生物组专刊”,与mLife 合作发起“微生物组”专题征稿,以及期刊专场分享。
2025肠道大会不仅与iMeta、Advanced Science 在会前联合举办免费培训课程,还将邀请大会合作期刊负责人莅临现场,参与大会产学研交流,深度参与入选投稿升级和新增的“站壁报”“壁报速讲”“评壁报”三项展示交流活动。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Late Breaking投稿(截至4月15日),踊跃报名参会!
|大会合作期刊|
iMeta(宏)是宏科学(iMeta Science)、数千名华人科学家和Wiley出版集团合作的开放获取期刊,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以促进生物医药(含生物技术、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学等)前沿交叉学科发展,期刊特色包括双语全文和视频。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共同担任主编。
iMeta 获SCIE、PubMed等数据库收录,2023年IF 23.8,位列全球SCI期刊前千分之五,微生物学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分区生物学1区Top。目标是发表前5%的高影响力论文,收稿范围对标Cell、Nature Biotechnology、Methods、Microbiology、Food、Cell Host & Microbe、Lancet Microbe等IF>20的专业领域顶刊。2024年实时IF~35。
期刊官网:http://www.imeta.science/
iMetaOmics(宏组学)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共同担任主编,投稿范围对标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s、Cell Reports、Microbiome、ISME、Nucleic Acids Research、Gut、Gut Microbes、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综合、微生物、动植物、医学以及生信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期刊。
期刊目标影响因子>10,欢迎积极投稿!
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69514
投稿链接: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O2
iMetaMed(宏医学)是一本专注于医学、健康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性科学期刊,旨在为全球研究人员、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涵盖主题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个性化医疗、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数据挖掘和健康信息学、基因组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前沿领域。
目标影响因子>15,对标Med、Cell Reports Medicine、eBioMedicine、eClinicalMedicine等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顶刊,力求在国际医学界占据一席之地。为实现这一目标,iMetaMed将积极吸纳、发布具有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致力于引领医学科学的前沿发展。
期刊筹备中,敬请关注!
Advanced Science 是Wiley出版集团旗舰期刊Advanced系列的完全开放获取的跨学科期刊,发表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程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开放获取出版,使前沿创新的科学研究具有最大程度的可访问性。
通过严格、高效和公平的同行评审流程,期刊确保以高质量标准和卓越的作者体验快速出版前沿科研成果。期刊以让顶级的科学研究获得最大范围传播为目标,同时为分享前沿研究、促进跨学科合作以及应对复杂的科学和社会挑战提供决策和行动信息提供了一个平台。
Advanced Science 最新影响因子(JIF)14.3,五年平均影响因子16.3,JCI引文指标2.07,CiteScore 18.9。2024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位列综合类期刊1区TOP。
期刊官网: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1983844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是Wiley出版集团旗下一本自营的开放获取的应用微生物学期刊,着重发表展示微生物应用领域重大进展的原创研究。创办于2008年,涵盖主题包括绿色化学、制药、诊断、农业、生物能源、生物聚合物、生物纳米技术、功能基因组学、代谢工程、系统分析、过程工程、生物分析方法以及公共卫生和全球过程中的微生物策略等。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由一支来自高水平国际化编辑编委队伍管理,确保提供客观且高水平的审稿质量和速度。获MEDLINE/PubMed、SCIE、CAS等权威数据库收录,JCR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分类位列Q1区,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大类位列二区。期刊不仅探索理论知识前沿,助力学术成果的全球传播;更致力推动生物技术转化,为应用微生物学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协作平台。
期刊官网:https://enviromicro-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7517915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隶属《中国科学》系列期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定位于为华语科学界提供全面的科学研究动态报道,为国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挥借鉴和引导作用。学科涵盖包括生物学、农学、生态学、医学、药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各领域。创刊于1950年,见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多年来,期刊坚持服务我国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努力成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综合评价分在国内生物学基础学科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2024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精品科技期刊建设试点项目支持。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gine.com/SSV/home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隶属Science China系列期刊,定位于展示中国科学研究总体面貌、动态和成果,报道国内外重要科学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学科涵盖了包括生物学、农学、生态学、医学、药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各领域。创刊于1952年,见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多年来,期刊坚持服务我国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努力成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2024年发布SCI影响因子8,排名位列国际同领域109个刊的第5位(Q1区),在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中位列1区。2024年,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中国科学院精品科技期刊建设试点项目支持。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gine.com/SCLS/home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即《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英文)》,简称GPB,2003年创刊。中国科学院主管、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与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牛津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公司合作以金色开放获取模式出版。
期刊聚焦前沿技术及组学研究应用,发表全球组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领域综述、研究论文、方法、展望、点评、观点、历史笔记等,具有专业特色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和软件工具,尤其关注基于高通量测序大数据获取、分析及整合存储。在征专辑主题包括长读长测序、空间多组学、肿瘤免疫和大队列研究。
GPB获SCIE、PubMed/MEDLINE、Scopus等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8)、“中国科学院精品期刊建设试点项目”(2024-2025)资助。2024年最新CiteScore 14.3,两年Impact Factor 11.5,排名WoS遗传学领域6/191。
期刊官网:
mLife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微生物学会为合作单位,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的第一本综合性高起点英文期刊。以打造微生物学领域综合性国际旗舰期刊作为办刊目标,瞄准全球微生物学领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前沿进展,报道内容覆盖微生物学的各个学科。
mLife 已经被ESCI、PubMed Central、Scopus、CSCD、DOAJ、CAS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2024年首获JCR影响因子4.6,位于微生物学科Q1区。2025年,期刊入选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生物学二区。
期刊官网:https://wileyonlinelibrary.com/journal/mLife
投稿链接: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mlife
金色开放获取月刊hLife,由高福院士、董晨院士、Jules A. Hoffmann教授(2011年诺奖获得者)领衔,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浙江大学陈廷骅大健康学院、西湖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和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联合支持,与国际出版商爱思唯尔合作出版。
期刊致力推动、传播健康科学领域的创新性和挑战性科学发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融合发展,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引领性、前瞻性、高度学术信誉与权威度的健康科学领域强刊和大刊。
hLife 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3年11月创刊,6个月获DOAJ收录,9个月获Scopus收录,2024年10月入选“首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英文科技期刊支持项目”。2026年前接受稿件免收文章处理费。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hlife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即《工程微生物学(英文)》创办于2021年,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友明担任主编,全球37位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团队,编委学术水平高,专业覆盖期刊所有研究方向。
期刊以提高微生物的产业应用价值为导向,发表微生物领域高水平、创新型研究成果。接收包括原创研究论文、综述、短通讯、研究热点等多类型文章,提供专业、快速同行评审服务,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国际化微生物领域学术期刊。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已被PMC、Scopus、DOAJ、Google Scholar、Dimensions等多个数据库平台和网站收录。2024年12月,Scopus数据库更新期刊实时影响因子(CitescoreTracker 2024)为6.0。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gineering-microbiology/about/aims-and-scope
Medicine in Microecology(简称MEDMIC)为南方医科大学与爱思唯尔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定位成为国际优秀的医学学术期刊。期刊以推动人体微生物组学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转化为宗旨,涵盖微生物组人群数据积累、方法学优化与创新、宿主与菌群交互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
主编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国家杰青周宏伟教授,副主编为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晨虹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研究员、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职科学家Antoine Snijders,建成全球领域专家学者35人组成的编委会。
2021年MEDMIC被Scopus数据库收录,并承办2023狮子湖国际微生态大会。发表论文引用量最高达100次以上,官网平均全文浏览下载量5,000次以上,最高超过15,000次。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medicine-in-microecology
|第二轮征稿|
Late Breaking(二轮)征稿于3月20日正式启动,如果您在2月25日后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如果您有正在期刊审稿或刚被接受的高水平论文摘要,期待您踊跃投稿,与我们共话肠道研究领域前沿新知!
开启时间:2025年3月20日
截止时间:2025年4月15日
结果通知:2025年4月30日
点击链接立即投稿:https://submission.chinagut.cn/ft/f7d894/records
Q:什么是最新突破摘要征稿?
A:最新突破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s)征稿是特别为在第一轮投稿截止(2月25日)以后最新取得的研究成果设置的额外投稿机会,旨在展示在常第一轮投稿期间未能涵盖的最新进展和突破性发现,不仅为提升大会内容的时效性,更在促进同行间的即时交流反馈。
Q:最新突破摘要稿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A:最新突破摘要稿件聚焦在常规投稿截止日期(2月25日)后的最新研究发现,应当是新颖的、创新的、最新的,具有高度科学意义和时效性。
大会也欢迎在第一轮投稿期间没有提交,目前正在高分期刊审稿或刚被接收的高水平研究摘要,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均可。
Q:二轮征稿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A:3月20日开启,4月15日23:59截止,敬请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提交!
Q:如何提交最新突破摘要稿件?
A:投稿入口于3月20日正式开启(https://submission.chinagut.cn/ft/f7d894/records),敬请关注。
Q:二轮征稿范围涵盖哪些?
A:本轮征稿与第一轮征稿的范围一致,涉及肠道相关的14大研究主题:微生物组、医药转化、营养、动物、免疫、代谢、神经、肿瘤、消化道生理、消化系统疾病、肠X轴、特殊人群、技术方法、同一健康。
Q:二轮征稿结果有哪些?
A:经过大会主席、分会场主席以及权威专家评审,投稿结果包括:
① 是否入选大会壁报展示
② 是否入选大会口头报告
③ 是否获评大会优秀摘要
Q:投稿人如何获悉审核结果?
A:本轮投稿结果将于2025年4月30日公布。投稿人可查收邮件通知,或到大会官网查看(https://cs.chinagut.cn/2025/)。结果公布后,投稿人需在指定日期前对结果做出回复,并确认是否在大会做展示交流。
欢迎并期待各位同道踊跃投稿,将2025中国肠道大会作为展现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交流舞台!
|早鸟报名|
注册费标准(元/人)
立即报名:https://cs.chinagut.cn/2025/
|食宿交通|
|食宿信息
会议安排6月6日、7日、8日午餐。
早餐、晚餐以及住宿需观众自理,如有晚场活动将安排晚餐。
大会为参会者提供酒店预订特惠价格,房间数量有限,请尽早预定。
查看酒店详情:2025中国肠道大会酒店预订通道
|交通信息
宁波国际会议中心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会博路1、101、201号
再次提醒:会场不是市区的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在东钱湖畔的会议中心,参会时一定不要走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