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动态
王峰/徐瑞华/赵齐等:化疗+免疫治疗如何协同抗击食管癌?耐药机制是什么?
本研究通过对接受化疗联合抗PD-1或单药治疗的食管鳞癌(ESC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纵向单细胞测序分析,并结合小鼠模型,系统探究了协同作用及耐药机制。
2025-09-24
郑琰/袁长征/刘昭前/王笑峰等Cell子刊:肠道菌群如何链起睡眠质量与老年衰弱?
肠道菌群失调与睡眠质量不佳及衰弱密切相关,丙酮酸代谢是连接睡眠质量和衰弱的关键微生物代谢通路。
2025-09-24
赵方庆等GUT:AI如何重塑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综述)
本文系统综述了人工智能(AI)如何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方法革新微生物组研究,解决了传统统计方法在高维数据分析中的局限性,从而推动了从多尺度生物机制解析到精准临床应用的转化。
2025-09-24
曹务春/赵方庆/贾娜/王金锋等Nature子刊:全景解析中国48种蜱虫的微生物组多样性
整合长读长(纳米孔)和短读长(Illumina)测序,对中国31个省市的1,479个蜱虫样本(8个属48种蜱虫)开展大规模基因组和微生物组分析。
2025-09-24
房静远/陈萦晅等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具核梭杆菌(综述)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致病共生菌,通过多样的生态适应性和致病机制驱动局部及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癌症。
2025-09-23
曹永国/谢旭峰等:可溶性纤维如何通过菌群调控炎症性疾病?(综述)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具有关键的调节作用。
2025-09-22
张志刚/于黎等:世界屋脊哺乳动物肠道菌群——重要资源库和耐药基因储存库
本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14种哺乳动物(分属6目)共2561份肠道样本,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系统揭示其肠道微生物组和抗生素抗性组。
2025-09-21
袁俊亮/郑乐民等:肠菌产生的脱氧胆酸可破坏血脑屏障,驱动帕金森病
通过向无菌小鼠移植帕金森病(PD)患者与健康对照(HC)的粪便菌群,结合单核RNA测序、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探究肠道菌群对PD血脑屏障(BBB)损伤的调控机制。
2025-09-20
倪艳/傅君芬等:一种胆汁酸如何掌控青春期启动的开关?
该研究采用靶向代谢组学等方法,分析了中枢性性早熟(CPP)女孩的血清样本,并结合小鼠模型进行机制探索。
2025-09-20
王硕等Nature子刊:探究肠道ILC“出身”,前体细胞的表观遗传“蓝图”已预设谱系命运
研究团队从小鼠小肠和骨髓中分别分离固有淋巴细胞(ILC)亚群及ILC前体细胞(ILCP),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同步解析其DNA甲基组、染色质可及性与转录组。
2025-09-19
郑钜圣/潘雄飞/潘安/邱琇等Cell子刊:孕早期肠道菌群可预警早产
基于中国两个独立孕妇队列共5,313例,孕早期与孕中期采集粪便和血液样本,通过16S rRNA和宏基因组测序结合宿主基因组学建立预测模型。
2025-09-11
谢鹏等:治疗抑郁症,如何从“肠”计议?(综述)
这篇综述阐述了肠道微生物组在抑郁症病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其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旨在推动基于微生物组的精准医疗发展。
2025-08-29
张晨虹等:膳食纤维如何重塑肠道菌群?高频率采样揭示精细动态响应机制
对19名超重参与者(部分伴有2型糖尿病)在接受14天正常饮食及随后14天膳食纤维干预过程中,每日的血糖数据、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物数据进行动态监测。
2025-08-29
赵玲等: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机制
本研究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及相应小鼠模型,探究了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轴在调控肿瘤远端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2025-08-29
刘星吟等:益生菌代谢物苯甲酸钠改善自闭症的潜在“肠脑新机制”
本研究以母体免疫激活(MIA)诱导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小鼠为模型,结合多组学与行为学分析,探究植物乳植杆菌及其代谢物苯甲酸钠(NaB)的治疗机制。
2025-08-27
陈廷涛等:抗生素破坏肠道和阴道,两器官同施益生菌双向起效
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模型,评估了口服罗伊氏粘液乳杆菌NCU-15与阴道内给予卷曲乳杆菌NCU-23的双通道益生菌疗法,对修复抗生素所致肠道及阴道微生态失调的协同作用。
2025-08-27
黄秀娟等:合生制剂能否增强疫苗效果?固有肠道菌群或是关键
本研究针对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通过一项为期3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含三种双歧杆菌的合生制剂SIM01对新冠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并结合宏基因组与代谢组学分析。
2025-08-26
曹永国等:肠菌代谢乳糖,为子宫筑起抗感染防线
为探究营养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小鼠模型,结合粪菌移植(FMT)、同位素示踪和多组学分析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乳糖预防子宫细菌感染的作用与机制。
2025-08-24
傅静远团队Nature Reviews:AI助力多维度宏基因组学,深度解析微生物组(综述)
提出从1D到4D的多维分析框架,整合物种组成、遗传变异、蛋白结构和时空动态,借力人工智能(AI)技术,以对微生物组进行全面解析。
2025-08-23
陈连民/孔祥清/翟齐啸等:超高分辨率解析中国人肠道病毒组
对3234份中国人群粪便样本进行深度测序,构建了含120,568个病毒基因组的中国肠道病毒参考集(CGVR),并鉴定出72,751个病毒操作分类单元(vOTUs),其中近90%未被现有数据库收录,极大扩展了全球病毒多样性。
2025-08-22
更多>>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