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崔光莹:新冠肺炎相关的口咽菌群特征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1-09-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任志刚、崔光莹与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基于口咽菌群标志物可区分出新冠疑似患者中的确诊患者,并鉴定出了多个与新冠感染临床指标相关的口咽菌群OTU。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任志刚、崔光莹与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uman Oropharyngeal Microbiome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nd Recovery Patients,发现基于口咽菌群标志物可区分出新冠疑似患者中的确诊患者,并鉴定出了多个与新冠感染临床指标相关的口咽菌群OTU。

专家简介
任志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任志刚,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士博士师从于我国著名的肝癌诊治专家郑树森院士,博士后导师为阚全程教授。始终聚焦于病毒性传染病的创新诊治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河南省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7项。近5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Gut (IF: 31.80)、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IF: 39.30)、Adv Mater (IF: 30.85)、Mil Med Res (IF: 34.92)、Adv Sci (IF: 17.52)等发表SCI论文55篇(IF>30论文5篇,中科院1区 15篇),ESI 高被引论文3篇,总影响因子超510,总SCI引用超1700次。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第六届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委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等。担任“平原实验室”临床PI。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省卫健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卫生健康系统“十大杰出青年”等。获得河南省技术发明奖2项(2022年一等奖,7/10;2020年三等奖,2/7)、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2021年,1/5)、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2022年,3/12;2019年,2/11)、第21届国际肝移植大会“Yong Investigator Award”等。受邀做1场国际全体大会报告,还担任HBPD INT编委、Mil Med Res青年编委等。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任志刚+刘心昱等:解析婴儿的肠道代谢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志刚、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心昱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共同合作于Gut Microbes发表最新文章,基于来自中国和瑞典的两个独立队列,表明年龄和地理位置对人出生第一年肠道微生物组的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并且揭示中国人群生命早期肠道菌群与代谢组之间的关联。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学数据的整合为更好地理解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菌群及其代谢物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3-07-21
姜炎+吴仲文+任志刚:口腔真菌标志物鉴定新冠阳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志刚等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研究,发现新冠患者的真菌组多样性增加,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占比升高,机会致病菌白色念珠菌属、酵母菌属和Simplicillium属丰度增加。其中通过分类预测模型发现两个长隐球菌OTU(OTU4和OTU925)可作为区分新冠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2023-05-09
余祖江+苟建军+任志刚:新冠患者康复期口腔、肠道真菌和细胞因子的长期随访结果
郑大一附院的余祖江、苟建军和任志刚及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最近Letter文章,他们前期大量研究已揭示新冠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并且在康复期存在长期失调。本篇工作收集了35名新冠患者愈后及随访1年后舌苔、粪便和血清样本,并进行真菌微生物群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新冠患者出院1年后口腔和肠道真菌微生物组多样性得到恢复,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浓度逐渐降低。
2023-05-02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