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周宏伟+高杰Nature Medicine突破:肠菌蕴含“氨以外”的肝性脑病关键致病因子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5-01-09
挖掘肠菌致病因子,助力破解肝性脑病谜团。

今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周宏伟教授,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杰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祁小龙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金军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题为The gut–brain axis underly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liver cirrhosis的最新研究,找到了肠道菌群促进肝性脑病的关键致病因子。我们特别报道对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周宏伟教授、高杰教授以及共同第一作者何肖龙教授的专访。

Q:祝贺您们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突破性成果!请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最大亮点?

这项研究的最大亮点是发现除氨以外,肠道菌群来源的苯乙胺也是驱动肝性脑病的关键因素,为肝性脑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靶标。

肝性脑病是一种晚期肝病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对症状的描述最早发表于1947年。当时被称为“肝昏迷”,表现为不同于肝病本身的症候,包括震颤、认知功能下降、昏迷等。1952年,Davision C.S 受早期肝脏代谢氨(NH3)研究的启发,相继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研究,报道了给肝病患者服用含氮类物质后可诱发肝性脑病症状,由此开启了肝性脑病的“氨毒性学说”理论。此后,许多研究阐明了含氮类物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证实了肝病患者存在NH3代谢异常,且报道了细菌是NH3的重要来源。这些研究促进了以降低血氨为目标的治疗策略研发,包括低蛋白饮食、补充谷氨酸、服用抗生素(早期主要是金霉素、新霉素或巴龙霉素)或乳果糖等。

随着研究进行,一些“氨毒性学说”无法解释的现象也相继出现,如谷氨酸具有显著降低血氨的能力,但缓解肝性脑病的疗效有限。抗生素和乳果糖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同时,研究发现血氨与肝性脑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似乎缺乏关联,不能有效指导临床管理。于是,其他理论相继出现。

1972年,哈佛大学的外科医生Josef E. Fischer、神经科学家Ross J.Baldessarini注意到,一些神经递质可以缓解肝病相关并发症,如左旋多巴(L-dopa)可缓解认知障碍和循环衰竭,间羟胺或其他 α-肾上腺素能药物可缓解肝肾综合征,由此提出“假性神经递质假说”。该学说认为肝病患者中,肠道菌群代谢芳香族氨基酸产生单胺能神经递质及相应代谢物,不能被受损的肝脏代谢而随循环进入脑组织。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与正常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但其效能只相当于正常神经递质的1/10左右,故被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同样可被神经末梢所摄取、贮存和释放,阻碍了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由此诱发了脑、循环系统、肾脏功能障碍。

后续几年,多项研究相继证实了该假说,发现肝性脑病患者存在单胺能神经递质的异常累积。除此之外,GABA神经递质异常、锰离子累积等理论也相继被提出。然而,基于这些理论未开发出新的有效诊疗策略。因而,在长达70余年间,“氨毒性学说”仍然是肝性脑病的经典理论。

尽管氨毒性学说开启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乳果糖等,但这些疗法的作用机制与血氨的关联并不明晰,且血氨与肝性脑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缺乏关联。因此,科学家和临床专家认为,还有独立于氨的其他物质参与发病。鉴定出这些关键物质,对于研发肝性脑病诊、治、防新靶点尤为重要。

我们思考,目前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手段,如通便剂乳果糖、抗生素利福昔明、灌肠等,干预对象均是肠道菌群,提示肠菌蕴含未被发掘的驱动肝性脑病的关键神经毒性物质。通过宏基因功能酶挖掘、细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临床队列等技术及途径,我们寻找并揭示了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 R.  gnavus)产生的苯乙胺驱动肝性脑病的全新病因学机制,突破了经典的“氨毒性学说”,有望为肝性脑病提供新的诊疗靶点。

Q:为何您们会从肠道菌群中探寻肝性脑病的机制?

近15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驱动了人体微生态研究的高速全面发展。大型微生物组研究计划、大量以微生物测序为主体的队列研究相继涌现,完成了领域内重要的原始数据积累。

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初步认识到,人体微生态与多种重大疾病密切相关,覆盖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肠道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然而,肠道微生态失衡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究竟扮演了关键的“病因”角色,或是“推波助澜”作用,还是仅仅是疾病状态下的一种“不健康”表型,这是微生态能否以及如何应用于人类健康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Jeffrey Gordon教授通过将胖瘦不同的同卵双胞胎的粪菌分别移植给无菌小鼠,产生了胖瘦不同的差异表型,证明了肠道菌群在肥胖中的关键作用。此后,围绕肠道菌群影响能量吸收、代谢,以及以菌群为靶点的减重、改善营养不良开展了大量研究,成为领域经典。

我们关注到肠道菌群,是因为临床实践发现肠道菌群与肝性脑病有着较为明确的因果关联。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在糖、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多重代谢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兼具解毒、分泌、排泄等功能。肝脏通过独特的门脉系统与肠道密切相连,在代谢肠道(包括菌群)来源物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肝硬化等晚期肝病导致肝功能受损时,来自肠道菌群的物质不能被有效代谢而在循环中累积,甚至经血脑屏障入脑,引发神经毒性。这一病理性肠-肝-脑轴被认为是HE发病的关键。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伴有肠道菌群失衡,且针对肠道菌群的干预措施,如难吸收抗生素利福昔明、通便药物乳果糖和粪菌移植,均可有效治疗肝性脑病。

基于这些临床实践的证据,我们从肠道菌群中寻找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是高度可行的。

Q:在这项研究中,您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获得了哪些关键性发现?

在该研究中,我们综合利用了宏基因组功能分析、动物实验和临床队列验证等多种策略和技术,探索肠道菌群失衡驱动肝性脑病的机制。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的关键性发现。

第一,系统地描绘了肠道菌群产芳香胺能神经递质的全貌。

通过构建“肠-脑”菌群基因模块,我们全面评估了菌群产神经活性物质的基因集,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菌群产单胺能神经递质模块显著富集,尤其在肝性脑病患者增加约10倍。产单胺能神经递质模块的主要基因是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编码基因。AADC可代谢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产生相应的单胺能神经递质(苯乙胺、色胺、酪胺)。

进一步分析发现,AADC主要由活泼瘤胃球菌R. gnavus编码。然而,由于大部分肠菌的基因功能是未知的,导致上述基于已知序列比对的方法难以全面涵盖AADC序列,这可能影响人群定量的准确性以及对关键菌的探寻。为了系统鉴定肠道菌群来源的AADC序列,我们对整合人类肠道基因参考库(IGC)中106个基因进行系统生物信息学筛选及实验鉴定,共鉴定出54条AADC序列。这些序列来自前期未发现的新的AADC基因编码物种,如Tyzzerella nexilis、Collinsella tanakaei、Lachnospiraceae 、Coprococcus 等。而后,我们在4个肝硬化队列中,对这些新鉴定的AADC序列及物种进行定量,进一步确认了AADC基因丰度在肝硬化队列的一致性增加,其中苯丙氨酸脱羧酶基因(PDC)丰度主要与R. gnavus正相关。

上述研究不仅全面描绘了菌群产芳香胺神经递质的基因分布特征,还发现在肝硬化这一特定疾病状态下出现PDC富集。

第二,证实了肝硬化疾病状态下,R. gnavus通过PDC及产物PEA引发肝性脑病表型的病因学作用。

为明确R. gnavus是否诱导神经毒性以及PDC在其中的关键性,我们给健康无菌小鼠分别灌胃野生型R. gnavus、PDC基因突变失活菌株。质谱分析发现野生型R. gnavus,而非PDC失活株,可使小鼠粪便和血清的单胺水平显著上升,但不能升高脑组织的PEA含量。通过检测结肠、肝脏、外周血及脑的B型单胺氧化酶(MAO-B,代谢PEA的关键酶)活性,我们发现肝脏及外周血具有很高的MAO-B活性,但在肝硬化状态下该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后续实验证实,只有在肝硬化状态下,定植R. gnavus才会导致脑PEA累积,同时小鼠出现记忆减退、扑翼样震颤等典型肝性脑病表现。而靶向抑制PDC功能或用抗体中和PEA可有效逆转上述表型。

这些研究结果证实,R. gnavus可诱导肝硬化小鼠出现肝性脑病表型,且PDC及产物PEA在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三,通过临床队列验证了上述实验发现。

通过收集和分析肝性脑病患者、非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患者样品,我们发现肝性脑病患者的粪便R. gnavus、PDC基因丰度显著高于非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并与血清PEA水平呈正相关。

随后,在一个纵向队列中,我们随访了60名接受经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患者,检测了术前的血清PEA水平,以研究其与术后3个月内HE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内发展为HE的患者,术前血清PEA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HE的患者(P = 0.0045)。校正年龄、性别、氨水平、腹水、HE病史等潜在混杂因素后,术前高PEA水平与术后HE发生风险显著相关,高PEA水平的患者发生HE的风险是低PEA水平患者的7倍。

通过上述宏基因组分析、动物实验和临床队列验证,我们揭示了肠道共生菌R. gnavus通过PDC及其产物PEA驱动肝性脑病的新机制。

Q:您们如何看待R. gnavus在肝性脑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菌有何特点?

菌群研究领域有一个名词,叫做“功能冗余”,是指不同的肠菌可能通过产生相同的功能,来发挥相似的生物学效应。比如,菌群代谢(产生)胆汁酸、短链脂肪酸、肽聚糖片段的功能,是许多细菌都具备的。因此,疾病状态下,胆汁酸、短链脂肪酸、肽聚糖片段的失衡,很可能是群落整体失衡的体现,很难追溯到具体的单一的细菌。

与此不同地是,我们的研究发现,产生苯乙胺的肠道细菌是相对较少的,并且通过菌群-代谢物相关分析,可以追溯到R. gnavus是导致肝性脑病患者苯乙胺累积的关键菌,提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干预靶点。

值得注意的是,R. gnavus是一株重要且“特殊”的细菌,其在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肠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中呈现一致性升高,但不同于疾病患者广泛增加的其他兼性厌氧菌细菌,R. gnavus是一株严格厌氧细菌,既往报道的“氧漏”理论不能解释其在疾病状态下的大量增加,进一步研究它在疾病状态下的适应性定植机制,可能有助于开发靶向干预策略。

Q:该研究的发现有什么应用前景?

据统计,我国有逾1亿名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免疫性等肝病患者,部分患者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阶段发展,其中高达50%~70%的肝硬化患者可发展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是导致患者再入院及死亡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为肠道菌群失衡参与肝性脑病发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机制,或可帮助肝性脑病的精准诊疗。例如,指导TIPS术后患者的预警及预防性用药。TIPS术后3个月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达20%~30%,尽管利福昔明能有效预防肝性脑病,但长期使用具有耐药或诱发菌群失衡的风险。我们可以对患者术前、术后的R. gnavus-PDC-PEA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其肝性脑病的风险,给予高风险人群利福昔明等合理强化预防。同时进一步研发靶向抑制R. gnavus的抗菌剂或降解/清除PEA的策略,对高风险患者进行精准预防及治疗。

Q:请介绍一下未来在该研究方向上的主要布局?

在该研究方向上,我们申请了两项专利——R. gnavus-PDC-PEA用于肝性脑病的预警及干预。后续以此为重点,我们将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探索。

第一个研究方向是探索以R. gnavus-PDC-PEA为重点的菌群功能及相关代谢物,对肝性脑病的预警、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效果。

在队列资源方面,我们已经与南方医院陈金军教授开展了相关合作,也期待更多的单位加入我们的研究。在技术思路层面,除了关注R. gnavus-PDC-PEA ,我们将利用宏基因数据及类靶代谢组,全面检测和分析肠道菌群的其他可能神经毒性物质。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解析R. gnavuss-PDC-PEA驱动肝性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

目前苯乙胺的关键宿主响应信号并不明确,初步证据提示多巴胺系列受体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对该线索的进一步解析,或可阐明左旋多巴缓解肝性脑病症状的潜在分子机制,拓展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另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寻找能快速实现临床转化的策略。一是开展临床干预研究评估抑制PEA产生的药物(PDCI)治疗HE的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二是开发抑制R. gnavus定植或降解/清除苯乙胺的策略,并在临床实践中检验干预效能。

|专家介绍

周宏伟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学术型博导;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PI,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杰青/优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珠江学者。

主要从事人体微生物组学及临床检验新方法研究,创新提出人体菌群标志物挖掘新策略,在心脑血管、妊娠并发症、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等多种疾病发现基于菌群的病原学新机制及诊治新靶标。

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2018/2025年)、Gut (2020/2021年)、Cell Host & Microbe (2022/2023年)、Cell Metabolis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封面研究论文。

国际期刊Medicine in Microecology主编、mSystems编委,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生态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高杰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山学者,教授。聚焦消化道疾病肠道菌群宿主互作机制解析,结合功能宏基因组学技术深入挖掘病理机制,推动精准微生态诊治防治策略的应用。

Nature Medicine(2025年)、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年)、Cell Host & Microbe(2022年)、Gut(2021年)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

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资助5项。


何肖龙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宿主互作机制,重点关注菌群来源功能酶、代谢产物调控肠-肝稳态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转化价值。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检验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委员。多次担任Cell Report MedicineGut Microbes等知名期刊审稿人。

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Cell Host & MicrobeGu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获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Chemical Reviews等高水平期刊引用和高度评价,受邀学术会议发言及交流10余次。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和青年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诚聘高层次人才与优秀博士后

01导师介绍


周宏伟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学术型博导;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组医学中心PI,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杰青/优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珠江学者。

主要从事人体微生物组学及临床检验新方法研究,创新提出人体菌群标志物挖掘新策略,在心脑血管、妊娠并发症、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等多种疾病发现基于菌群的病原学新机制及诊治新靶标。

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2018/2025年)、Gut (2020/2021年)、Cell Host & Microbe (2022/2023年)、Cell Metabolis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封面研究论文。

国际期刊Medicine in Microecology主编、mSystems编委,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生态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02|人才招聘

深圳医院坐落于深圳前海自贸区,致力于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医学中心。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安家费、科研配套经费等优厚保障。微生态医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病毒肿瘤学、3D打印数字外科、AI 医学、运动医学康复等方向的研究人员均可优先投递。

03|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电子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实验技能、发表论文及获奖等),发送到指定邮箱。

高层次人才投递及咨询邮箱:smuszhrcb@163.com

博士后投递及咨询邮箱:nydszyybgb@126.com

欢迎加入前沿研究,共创医学未来!

招聘长期有效。

专家简介
周宏伟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教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国际刊物Medicine in Microecology(Elsevier)共同主编及mSystem编委等。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带领检验医学部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广东省“国产先进体外诊断产品”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以及广东省公共卫生创新平台。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封面论文),Gut,Microbiome,ISME Journal等著名刊物发表论文。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