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萍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长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以及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专业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消化道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重点研究领域为神经胃肠病学以及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及精神疾病的关系。创建北医三院消化科胃肠道功能检查室,开展了全方位的胃肠道功能检查和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及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15余部。
段丽萍团队:压力通过CRH-CRHR1-线粒体途径引发肠道菌群失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发表研究,揭示了心理压力通过CRH-CRHR1-线粒体途径引发肠道菌群失调的机制,为压力诱导的胃肠道疾病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10-03
段丽萍团队:抗生素与新发炎症性肠病风险升高相关(荟萃分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通过系统回顾和剂量反应分析,发现抗生素暴露与新发炎症性肠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存在正相关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03-05
王胜锋+詹思延+段丽萍:超5亿人数据,揭示中国城镇居民炎症性肠病现状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胜锋、詹思延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研究,以2012-2016年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约5.1亿人为基础,计算了2016年全国城镇IBD发病率,首次描绘了IBD在中国城市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适当的IBD患者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2023-09-12
段丽萍团队:肠脑互作障碍中,肠道菌群如何与小胶质细胞的互作?(综述)
肠道微生物群和小胶质细胞在脑-肠互作障碍中有潜在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在Protein & Cell 2023肠道大会微生物组专刊中发表综述文章,重点讨论了肠道菌群和小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代表的肠脑相互作用障碍中的作用和基本机制,以及相应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强调其在治疗精神疾病共病者的肠脑相互作用障碍中的潜力。
2023-05-19
王胜锋+詹思延+段丽萍:超5亿人数据,揭示中国城镇居民炎症性肠病现状
① 纳入2012-2016年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约5.1亿人,采用4年洗脱期,发现炎症性肠病(IBD)病例95555例;② 2016年中国城镇IBD发病率为10.04/10万人-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华东地区发病率最高,西南地区发病率最低;③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远高于克罗恩病(CD)(8.95 vs. 0.71 /10万人-年),且均为男性更高;④ UC发病率在30岁前急剧上升,50-79随后趋于稳定,而CD发病率在30-34岁间达到高峰,随后下降。
2023-09-01
段丽萍团队:肠脑互作障碍中,肠道菌群如何与小胶质细胞的互作?(综述)
①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哨兵”,可与肠道菌群互作,共同参与肠脑互动障碍的发生,尤其是肠易激综合征(IBS);② 肠道微生物可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成熟和功能,并从免疫、内分泌和神经通路影响IBS中的小胶质细胞;③ 小胶质细胞可通过潜在的HPA轴、传入和传出神经通路、精神障碍等机制影响肠道菌群;④ 开发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和小檗碱等植物药,研究人脑-肠-菌群互作和小胶质细胞影响肠道菌群的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
2023-04-19
段丽萍团队:菌群-线粒体互作,在肠道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有什么作用?(综述)
① 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其代谢产物SCFAs或其膜结构LPS,影响IECs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OXPHOS)和氧化应激。② 线粒体可以通过其代谢副产物(如氧、乳酸和ROS)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群落结构;③ 哺乳动物的肠腔含氧量低,形成以专性厌氧菌为主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专性厌氧菌的代谢产物可以多种方式促进IECs线粒体的OXPHOS;④ 改变线粒体的条件可能导致肠上皮的炎症和缺氧,这两种情况都会推动兼性厌氧菌的扩张,加剧线粒体-微生物群互作的不平衡。
2022-10-29
段丽萍团队:如何更简单快速鉴别和诊断IBS-D和SIBO?
① 纳入176名参与者分析发现,相比IBSN组(过敏性大肠综合征呼气试验阴性),IBSP组(过敏性大肠综合征呼气试验阳性)除脂肪/能量比更高外,其他临床特征类似;② IBSN处于低度炎症状态,其条件致病菌较富集且细菌侵袭活动更活跃;③ 两者粪便微生物群特征不同,IBSP的微生物丰度高于IBSN患者;④ 接受利福昔明治疗后,IBSP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但IBSN患者症状变化很少,其中IBSN组的富集菌属(如肠杆菌和肠球菌)不受利福昔明治疗的影响。
2022-08-25
段丽萍+刘双江团队:候选精神益生菌或通过SCFAs缓解神经炎症
① 对有异常行为和生理功能的无菌(GF)大鼠灌胃Roseburia hominis(R.h.),评估其疗效;② R.h.可抑制GF大鼠小胶质细胞激活、降低脑内炎症水平和内脏超敏反应、增加蔗糖偏好性、减少抑郁样行为;③ 质谱分析发现R.h.显著提高血清中丙酸盐和丁酸盐水平;④ 丙酸盐和丁酸盐抑制小胶质细胞中HDAC1(组蛋白去乙酰酶 1)的表达并增加Ac-H3K9(乙酰化组蛋白H3赖氨酸9)水平;⑤ R.h.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来缓解神经炎症。
2022-07-12
段丽萍团队:肠道菌群/褪黑素轴或是治疗IBS的新靶点
① 纳入32名腹泻型IBS(IBS-D)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② IBS-D患者的结肠粘膜褪黑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并与内脏敏感性呈负相关;③ 相比于移植了健康对照的粪菌的无菌大鼠,移植了IBS-D患者的粪菌的无菌大鼠有着更高的结肠褪黑素表达水平;④ 罗斯氏菌属物种及毛螺菌属物种等丁酸盐产生菌与结肠粘膜的褪黑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⑤ 在BON-1细胞中,丁酸盐处理可显著增加褪黑素的分泌。
2021-02-17
北医三院段丽萍:小檗碱或可用于治疗IBS
① 小檗碱可显著缓解慢性避水应激诱导的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并降低结肠肥大细胞及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② 将小檗碱处理后的大鼠的粪菌移植给无菌大鼠,可在急性避水应激中起保护作用;③ 移植IBS患者的粪菌可诱导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及小神经胶质细胞的促炎表型,小檗碱处理可抑制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并改变粪便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谱;④ 小檗碱无法直接抑制LPS诱导的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而可能通过富集短链脂肪酸产生菌而发挥作用。
2021-02-08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4
2023
2022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长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以及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专业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消化道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重点研究领域为神经胃肠病学以及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及精神疾病的关系。创建北医三院消化科胃肠道功能检查室,开展了全方位的胃肠道功能检查和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及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15余部。
1980年9月-1986年7月: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
1986年9月-1991年7月:北医大第三医院,消化专业,硕博连读,获医学博士
1992年10月-1995年4月:亚历山大·冯·洪堡学者,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of Goethe University Hospital, Germany,博士后
1991年8月-1998年6月:北医大第三医院 消化科 主治医师
1998年6月-2003年8月:北医大第三医院 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9年7月-2004年11月:北医大第三医院科研处处长
2001年9月-2002年7月:哈佛大学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高级访问学者
2003年1月-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副主任
2003年8月-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主任医师、教授
2004年6月-2016年11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医学部分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2004年12月-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6年11月-2010年3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兼)
2011年3月-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副主任
重点研究领域为神经胃肠病学以及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和精神疾病的关系。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大鼠肠道一过性感染以及感染后应激肠功能紊乱模型,通过引进肥大细胞缺陷大鼠,探讨黏膜肥大细胞在应激导致的大鼠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在国家科技部“863”专项“精神障碍与慢性胃肠道疾病共病的研究”中,对慢性胃肠道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临床和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IBS患者存在肠道黏膜低度炎症,炎症因素可能与某些特定类型的精神障碍共病相关,肠道炎症为加重抑郁障碍的因素。自2008年起始研究肠道菌群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以及在脑-肠轴功能紊乱中的作用。在“十二五”支撑课题“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功能交互作用平台研究”的支持下,对肠道微生态在脑-肠轴功能紊乱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腹泻型IBS(IBS-D)患者与抑郁患者具有类似的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肠道黏膜炎症、内脏敏感性以及中枢炎症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J Gastroenterol、J Gastroenterol Hepatol、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等杂志,并被Nature Gastroenterology、Gastroenterology等引用。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理学会人体微生态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学教育委员副主任委员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 常务副主任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秘书长
中国生理学会人体微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18年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8年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2017年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7年 北京大学第三届“十佳导师”
2014年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2014年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突出贡献奖
2013年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12年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2012年 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优秀教学科研奖
2008年 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