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何彦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教授、广东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教授,广东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人体微生态与检验新技术,关注疾病关键菌的分析挖掘,并探究菌群与卒中、母婴健康的关系。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 Medicine,Cell Host & Microbe, Gut, Microbiome等。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主页
介绍
成果
最新动态
更多>>
曹佩华/何彦:识别菌群关联标志物,多少样本量才靠谱?
微生物组关联研究需千级样本确保可重复性。大型研究显示,小样本易高估效应值,需500-数千样本才能稳定检测不同效应强度的关联,尤其复杂疾病需更大样本。
03-15
陈连民/孔祥清/何彦:高血压中的肠道微生物“社交网络”
南京医科大学陈连民、孔祥清和南方医科大学何彦与团队发表研究,基于前瞻性大规模人群队列,揭示了肠道菌群共丰度所反映的生态相互作用与高血压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03-06
何彦/尹恝/徐开宇Cell子刊:中风后交感神经激活,下调TLR5并破坏肠道屏障
南方医科大学何彦、尹恝、徐开宇与团队发表研究,揭示了中风后交感神经激活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破坏的机制,为中风损伤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2024-10-11
何彦+尹恝:肠菌通过介导胆汁酸代谢或可缓解中风后的炎症反应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何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尹恝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结果,肠道菌群会介导胆汁酸代谢,发现恢复熊去氧胆酸可减少梗塞面积,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与通过TGR5/PKA途径抑制NLRP3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有关,值得关注。
2023-11-29
《热心肠日报》解读
更多>>
何彦+尹恝:肠菌通过介导胆汁酸代谢或可缓解中风后的炎症反应
① 缺血性中风已被证明会导致肠菌失衡,但其介导的胆汁酸代谢变化机制尚不清楚;② 在中风患者血清以及中风小鼠的肠道、血清和大脑中观察到肠道微生物群介导的胆汁酸,尤其是熊去氧胆酸(UDCA)减少;③ 恢复UDCA可以减少梗塞面积,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与减少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凋亡有关;④ UDCA会通过激活TGR5/PKA途径抑制NLRP3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发挥有益作用,通过敲除TGR5或者抑制PKA活性会降低UDCA的保护作用。
2023-11-19
郑钜圣+周宏伟等:早期饥荒或可影响成年后肠菌组成,增加糖尿病风险
① 纳入3个人群队列共11513名志愿者,其中6174名(占比53.6%)志愿者经历过饥荒暴露,探究饥荒暴露对成年后肠菌多样性及整体结构的影响;② 肠菌多样性与T2D发病风险显著负相关,相比对照组,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人群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肠菌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③ 通过菌群互作网络分析在3个队列中鉴定出6个核心物种,且与肠菌多样性强相关;④ 核心物种丰度与T2D显著负相关,生命早期饥荒暴露组核心菌群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2023-11-01
何彦等Cell子刊:定植母亲阴道菌群有助于剖宫产婴儿发育
① 纳入68名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配到阴道菌群移植(VMT)组(用母亲阴道液浸渍纱布擦拭新生儿)和生理盐水擦拭组;② 两组新生儿42天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③ 在6个月时采用ASQ-3量表对婴儿神经发育进行评估,发现VMT组婴儿得分高于对照组;④ 此外,肠道菌群连续观测结果表明,VMT组加速婴儿肠道菌群成熟,使其与阴道分娩的婴儿相似;⑤ VMT可调节婴儿肠道的代谢产物和代谢功能,碳水化合物、能量和氨基酸代谢等。
2023-06-15
何彦团队:肠道菌群的衰老轨迹与代谢疾病和年龄相关
① 针对6376名参与者进行菌群分析,其中1083名健康人群菌群年龄与实际年龄呈正相关;② 代谢疾病患者菌群衰老轨迹在近50岁时与健康人群交叉,实际年龄较轻的个体菌群年龄大于健康个体,而实际年龄较长的个体菌群年龄低于健康个体;③ 服用抗生素或药物的代谢疾病患者的菌群年龄显著低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④ 健康人群菌群(如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年龄呈正或负相关,但在代谢疾病患者体内是无序的。
2022-09-01
郑钜圣+陈裕明+周宏伟:失眠促心血管疾病,菌群-胆汁酸轴可能起介导作用
① 分析1809人的前瞻性队列发现,慢性失眠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及特定的胆汁酸相关;② 在慢性失眠中下调的2个瘤胃球菌科菌属(UCG-002和UCG-003)与心血管代谢疾病(CMD)也呈负相关;③ 慢性失眠相关的胆汁酸(正相关的MCA和NorCA,负相关的IsoLCA)可能介导了肠菌UCG-002和UCG-003与CMD的关联;④ 喝茶与肠菌UCG-002和胆汁酸NorCA也相关,但方向与慢性失眠相反;⑤ 在6122人的横断面队列中验证了肠道菌群与慢性失眠、CMD及喝茶之间的关联。
2022-05-30
尹恝+吴齐恒+何彦: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中风后认知障碍
① 纳入34名PSCI患者及49名非PSCI患者;② 与非PSCI患者相比,PSCI患者的肠杆菌科富集,肠道LPS及外周炎症标志物升高;③ 相比移植非PSCI患者粪菌的小鼠,移植PSCI患者粪菌的小鼠的肠杆菌科富集,肠道TLR4表达上调,循环LPS、LBP及炎症因子升高,粪便丁酸盐水平降低;④ 以及血脑屏障受损、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海马神经元凋亡、丘脑Aβ沉积、肠道损伤及认知障碍更严重;⑤ 中风后腹膜内注射LPS可重现PSCI小鼠的表型,补充丁酸钠可逆转上述表型。
2022-04-04
周宏伟等:中国孕妇群体阴道菌群构成新认识!
① 纳入2689名低早产风险的孕妇,检测阴道菌群,发现孕中期阴道菌群以乳酸菌占主导,且多样性较低;② 其中乳酸杆菌以卷曲乳杆菌和惰性乳杆菌为主,其中惰性乳杆菌与阴道白细胞存在正相关;③ 阴道唾液酸酶活性越高,则加德纳菌、阿托波菌和普氏菌等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菌种丰度增高;④ 阴道菌群构成、唾液酸酶活性以及阴道白细胞水平与早产风险均无关联;⑤ 本研究对中国孕妇群体阴道菌群构成提供了新的认识。
2021-12-20
代表性文章
更多>>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CA
Gut microbiota-mediated ursodeoxycholic acids regulate the inflammation of microglia through TGR5 signaling after MCAO
Brain Behav Immun, 10.1016/j.bbi.2023.11.021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FA
Early-life exposure to the Great Chinese Famine and gut microbiome disruption across adulthood for type 2 diabetes: thre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BMC Med, 10.1186/s12916-023-03123-y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CA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MI and serum uric acid is partially mediated by gut microbiota
Microbiol Spectr, 10.1128/spectrum.01140-23
CA
Sex- and Age-Depende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abacteroides and Obesity: Evidence from Two Population Cohort
Microorganisms, 10.3390/microorganisms11082087
CA
Effects of vaginal microbiota transfer on the neurodevelopment and microbiome of cesarean-born infants: A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ell Host Microbe, 10.1016/j.chom.2023.05.022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2022
CA
Ageing trajectory of the gut microbiota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diseases in a chronological age-dependent manner
Gut, 10.1136/gutjnl-2022-328034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FA
The gut microbiota-bile acid axis links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insomnia and 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Nat Commun, 10.1038/s41467-022-30712-x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CA
Gut microbiota is causally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through lipopolysaccharide and butyrate
J NEUROINFLAMM, 10.1186/s12974-022-02435-9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CA
Low 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Mild Acute Ischemic Stroke
FRONT AGING NEUROSCI, 10.3389/fnagi.2022.834114
2021
CA
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t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A Chinese Pilot Study
FCIMB, 10.3389/fcimb.2021.715475
头衔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教授
广东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教授,广东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人体微生态与检验新技术,关注疾病关键菌的分析挖掘,并探究菌群与卒中、母婴健康的关系。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 Medicine,Cell Host & Microbe, Gut, Microbiome等。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人体微生物组学
其他专家
更多>>
程功
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李华军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态学教研室副教授
赵斌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