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赵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8年获美国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南达科塔州立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8年 - 2013年在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 - 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2020年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所级人才,2021年获得“颐和”青年成就奖,现担任家畜营养与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专家。主要从事营养与肠道菌群调控精子发生及雄性动物繁殖力的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细胞和分子显微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理事,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兼职教授。
赵勇团队: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可提高精子质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赵勇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小鼠的精子浓度及精子运动能力显著降低,而移植褐藻寡糖处理后小鼠的粪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并增加血液和/或睾丸中的特定代谢产物(睾酮等),以促进精子发生,从而恢复精子的浓度及运动能力。
2022-10-26
张宏福+赵勇:靶向菌群,改善高脂饮食肥胖雄鼠生育力
肠道有益菌在维持和改善雄性生殖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菌群改善肥胖及代谢疾病相关的雄性不育的机制仍待深入探索。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宏福、赵勇及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移植经过褐藻寡糖优化的肠道菌群能够改善肥胖雄鼠的肠道菌群,改善肝脏功能和血液代谢组,进而改善睾丸微环境,促进精子发生、提高雄性生殖力。这些发现阐释了肠道有益菌群提高雄性生殖的新机制,为将来治疗肥胖或者其他代谢疾病相关的雄性不育提供了新思路,也提醒人们在饮食方面要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
2022-05-14
张宏福+赵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1型糖尿病雄鼠生育力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宏福、赵勇及团队在Molecular Medicine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移植经褐藻寡糖改善的肠道菌群,能够改善1型糖尿病(T1D)小鼠的肠道菌群,增加小肠有益菌含量,增加血液代谢物和睾丸代谢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的相对含量。改善脾脏和肝脏功能以增强机体环境,从而有益于精子发育,进而对提升精液品质和精子发育进程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发现阐释了有益的肠道菌提升雄性生殖的新机制,为改善T1D患者的精液质量和生育能力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方案。
2022-05-14
赵勇团队: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可提高精子质量
① 建立5周龄小鼠的2型糖尿病(T2D)模型,移植褐藻寡糖处理后小鼠的粪菌(A10-FMT)显著降低血糖;② T2D小鼠的精子浓度及精子运动能力显著降低至健康小鼠的10%-20%,A10-FMT恢复5-10倍;③ A10-FMT显著增加T2D小鼠小肠中的Allobaculum、小肠及粪便中的乳杆菌属、血液中的丁酸及其衍生物、二十碳五烯酸(EPA)、睾丸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睾酮及其衍生物;④ A10-FMT改善肝功能及系统性抗氧化环境,并促进精子发生相关蛋白的表达。
2022-10-10
张宏福+赵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1型糖尿病雄鼠生育力
① 褐藻寡糖改善的肠道菌(A10-FMT)显著降低了1型糖尿病(T1D)小鼠的血糖浓度,提高了精液质量;② A10-FMT改善了T1D小鼠紊乱的肠道菌群,特别是增加了小肠的有益菌(如乳杆菌属)相对含量;③ 这伴随着血液和睾丸代谢组的改善(如,增加了DHA和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益于精子发生和精液质量;④ A10-FMT改善脾脏和肝脏功能以强化机体环境,进而有益于精子发育;⑤ 移植对照小鼠的菌群也有一些有益作用,但效果较弱。
2022-04-25
张宏福+赵勇:靶向菌群,改善高脂饮食肥胖雄鼠生育力
① 高脂饮食(HFD)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降低雄鼠的繁殖力,而移植经过褐藻寡糖优化的肠道菌群(A10-FMT),可改善HFD雄鼠的精液质量和繁殖力;② A10-FMT改善了HFD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使拟杆菌属增加、Mucispirillum减少;③ A10-FMT改善的肠道菌群通过胆汁酸-视黄酸途径改善肝脏脂代谢,优化血液代谢组(如增加EPA);④ 这使得睾丸有益代谢产物(如视黄醇和DHA)增加,进而优化了睾丸微环境,促进精子发生,提高精液品质和雄性繁殖力
2022-04-21
赵勇+张宏福:新生仔猪回肠上皮发育动态
① 通过单细胞测序检测新生仔猪回肠上皮细胞转录组并结合蛋白组学分析;② 揭示13类细胞,包括干细胞、短暂扩充祖细胞(TA、TA-G2、TA-G2)、肠上皮祖细胞、不成熟或成熟肠细胞和肠分泌细胞等;③ 新生儿回肠发育过程中,不同分类细胞组成、比例不同;④ 发现未知上皮发育的变化:分化细胞特异性增加、独特的肠细胞分化以及分泌细胞的时间依赖性减少;⑤ 揭示特异的转录因子、配体-受体对等信号通路及肠道黏膜菌群对回肠上皮发育的作用。
2021-09-21
国内团队:肠-肝轴在NAFLD中发挥的作用 (综述)
① 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通过血管、胆道等进入肝脏;② 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如 MAMPs、SCFAs、胆碱、氨基酸衍生物和乙醇等抵达肝脏部位,与不同的受体(尤其是Toll样受体)结合,影响肝脏代谢,进而影响 NAFLD 进展;③ 肝脏内的代谢物如BAs、IgA等参与肝肠循环, 影响肠道内的代谢,进而影响NAFLD患者的肠道健康;④ 目前,基于肠-肝轴的NAFLD潜在干预手段主要有粪菌移植(FMT)、益生元、益生菌、合生元等,但仍存在争议。
2021-08-18
国内团队:GOLM1限制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发生
① 高尔基膜蛋白GOLM1全身敲除和肠上皮细胞(IEC)特异性缺失都导致小鼠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和AOM/DSS诱导的结肠癌变更加易感;② GOLM1与Notch2胞内结构域相互作用,负向调控Notch下游信号,即GOLM1-Notch2的互作对于IEC中维持Notch信号的平衡非常重要;③ IEC中缺失GOLM1导致Notch 信号异常激活,进而改变IEC细胞分化、成熟和谱系决定;④ Notch抑制剂通过恢复IEC特异性缺失GOLM小鼠的肠屏障功能,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和促肿瘤性炎症。
2021-04-14
农科院:褐藻寡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雄性小鼠生育力
① 白消安处理可显著降低小鼠的怀孕率及后代活仔数,而褐藻寡糖处理可恢复;② 将褐藻寡糖处理后的小鼠的粪菌移植给白消安处理后的小鼠,也可恢复小鼠的怀孕率及后代活仔数;③ 褐藻寡糖通过调节小鼠的肠道菌群,以促进精子发生,并提高精液质量,从而提升雄性小鼠的生育力;④ 褐藻寡糖可增加小鼠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如拟杆菌目、双歧杆菌、鞘脂单胞菌目、弯曲菌目,这些细菌可通过保护肠道屏障、产生抗氧化物质等方式发挥益生作用。
2020-12-22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赵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8年获美国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南达科塔州立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8年 - 2013年在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 - 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2020年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所级人才,2021年获得“颐和”青年成就奖,现担任家畜营养与调控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专家。主要从事营养与肠道菌群调控精子发生及雄性动物繁殖力的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细胞和分子显微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理事,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兼职教授。
2008年9月~2013年6月: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医学院,博士后
2004年9月~2008年9月:美国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药学院,博士
2001年9月~2004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
1996年9月~2000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学士
2021年06月~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2018年11月~至今:澳大利亚Murdoch University,教授
2013年07月~2021年6月: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8年9月~2013年6月: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医学院,高级助理研究员
2004年9月~2008年9月:美国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药学院,助理研究员
2001年9月~2004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0年8月~2001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实验员
1、肠道微生物与动物雄性生殖健康:研究肠道微生物通过调控动物小肠的吸收、代谢从而调节动物雄性生殖系统发育。重点利用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生理学并借助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探讨肠道微生物调节动物小肠的发育从而调节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分子机理(重点是雄性生殖系统研究)。
2、生殖系统发育疾病的发生机理与药物和干预技术的研发:从遗传、表观遗传和内分泌等多角度研究生殖系统(重点是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疾病的发生机理,重点研究表观遗传学与遗传学之间的关系在生殖系统发育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跨代遗传现象;完善生殖系统发生的微环境;在生殖系统发育疾病发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治疗的药物。已经发现了3种非常有潜力的多糖和寡糖可以保护生殖系统的发育。
3、代谢与动物发育:研究环境因素改变动物代谢组从而导致发育疾病。重点利用病理学、生理学并借助于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生物技术手段,探讨环境因素影响动物发育的分子机理,阐述导致动物发育疾病的发生途径和作用机制。
中国动物学会细胞和分子显微技术分会理事
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理事
中国兽医学会毒理学分会理事
Toxicological Sciences, Gene等杂志编委
2020,第五届中国科协农林优秀论文奖, “空气微粒、氨气和硫化氢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和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 三等奖, 第一位
2019,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奖,“新型饲料添加剂纳米氧化锌提高母鸡生产性能的研究”,二等奖,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