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直播如何让品牌更多获益?纽迪希亚-热心肠这么干!
617 2020-05-28
达能纽迪希亚和热心肠研究院干了一件特别的事。

5 月 20 日或者 5 月 21 日对许多人而言是特别的日子,因为不论是 520 还是 521,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而今年的这两天对于热心肠研究院而言也意义非凡,因为今年我们和达能纽迪希亚一起干了一件特别的事。是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今年的 5 月 20~21 日,我们搞了一场特别的会——邀请了 8 位重量级专家出镜发表线上演讲,作为为期 8 天的第六届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国际研讨会(首届云端高峰论坛)的组成部分。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次演讲效果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演讲活动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参与,而为了满足观众的学习热情,我们可爱的合作伙伴——纽迪希亚的工作人员还特意临时对服务器进行了 4 倍升级,以保证大家能够顺利进入直播间。

能够获得这样的效果,我想最最关键的就是我们邀请的 8 位专家:崔玉涛医生、马良坤主任、王军教授、王琳主任、刘万里教授、曾强教授、石汉平教授以及我们的 “热心肠先生”蓝灿辉先生。

这 8 位专家精心准备了本次的演讲活动,不仅内容够硬,而且讲得也生动形象。

比如,刘万里研究员特意在百忙之中依据本次活动的主题制作了新的 PPT。而石汉平教授修改了整整 15 版的 PPT。马良坤主任更是在演讲中因为谈到患者的故事而多次哽咽。

说了那么多,这 8 位专家究竟都讲了什么吸引人的故事呢?说了些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呢?赶紧点开下面的视频一睹为快吧!

举办演讲活动本身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想要举办一场演讲却变得不那么容易,而想要举办一场成功的线上演讲,就显得更困难了。

那么,今天,我们想在回顾这场演讲活动的同时,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本次演讲的思考和举办经验。

其实,在正式开始举办演讲活动之前,我们的团队问了自己两个问题: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线上演讲?要怎么做?

最终,我们总结出 9 个字:苟上线、干货化、留存化。那么具体要如何做呢?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3 个实操经验。

经验 1:采用《肠·道》演讲形式录制

得益于纽迪希亚建立的线上直播平台和热心肠研究院过去的积累,关于“苟上线”我们很快有了答案:将《肠·道》演讲搬到直播平台上去。

听起来好像只要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套,但是这一次的演讲录制与过去的《肠·道》演讲依然有很大的不同。

看过演讲的你,可能会以为我们不仅在疫情期间找到了适合的场地,甚至还找到了更大的场地。但是真相其实是这 8 场演讲都是在几平米的办公室中录制的:我们通过绿幕搭建了一个虚拟演播厅。

图. 崔玉涛医生的录制现场

没错,我们就是在小小的办公间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此外,为了能够确保干货化,在录制完毕后,我们的视频团队和热心肠研究院的小伙伴们还连夜对视频进行了审校和剪辑,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专家尽可能地少讲“废话”,多讲干货,从而为我们的观众带来更高品质的演讲。

而且这种录制再上线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能够解决专家时间难以协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高质量的演讲往往离不开高水平的专家,而这样的专家却常常都是“大忙人”。很多时候,专家们想要参加这样的演讲活动,为我们的观众分享知识,却苦于没有时间。而这次我们和纽迪希亚采取的录制再上线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经验2:脑图+金句,再也不怕错过重点

这一次演讲活动的前期宣传也存在一些特别之处,这些特别源自于我们的合作伙伴纽迪希亚提出的创意。

第一个特别在于纽迪希亚和我们为这 8 场演讲一一制作了精美的脑图。脑图,一方面提供了关于演讲的更多内容,另一方面帮助观众朋友们梳理了演讲的逻辑和重点。这就宛如听课之前,有人帮你做了预习工作,那正式听讲的时候,岂不是如有神功,怎还会怕遗漏重点?

另外一个创新点就是金句图片的制作。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微信昵称编辑页下面有一句灰色的提示语“好名字可以让你的朋友更容易记住你”,那么于演讲而言就是,“金句可以让你的演讲更容易吸引人”。

其实,科普演讲往往由于专业性和内容的限制,难以取一个又具吸引力又能表达主题的名字。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往往由于标题的“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好演讲被埋没。

但是,任何一个好演讲中都不乏令人记忆深刻的句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句”。而提前制作金句图片并进行宣传,则可以让更多的好演讲亮出来。

本次的演讲活动,纽迪希亚和我们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我们共同通过多个平台的自媒体账户以及强大的热心肠菌群(粉丝微信群),发布了相关的金句、脑图等宣传图片,吸引了不同群体的关注。

图. 王军教授《数据驱动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演讲金句

经验3:图文实录,让内容沉淀

演讲的时间是短暂的,那么要如何才能够延长演讲的生命周期呢?留存化或许正是这一问题的答案。

对于本次的 8 场演讲,我们将会采用和《肠·道》演讲一样的标准和模式,在《肠道产业》和《热心肠先生》公众号上陆续发布本次活动中 8 位专家的演讲的图文实录和精剪视频。

其实,我们真正要做的并不是举办一个为期几天的演讲,而是要做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传播本身也是演讲这一类活动最本质的目的。而通过图文实录的形式,我们能够让参加过演讲和没有参加过的演讲的人重新获得“参加”演讲的机会,从而延长演讲的生命周期。

无疑,在今天这样的一个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的演讲活动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如果变成图文实录,那么我们打开搜索框输入相关的内容时,就会“重现”这场演讲。

可以说,是图文实录让内容有沉淀,让传播有长度。

总之,热心肠的小伙伴们一直坚信有价值的内容值得被更多人看见,有意义的演讲值得与更多人分享。因此,我们认为像这样的科普演讲活动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搞,踏踏实实地做。相应地,也只有我们认认真真做,真正搞好了这样的演讲活动,才会有更多人关注相关的领域。

8位专家的演讲内容总结

那么最后,我们特别总结了本次活动 8 位专家的演讲内容与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内容大家可以期待后续的图文实录哦!(悄悄告诉大家,我们会从本周开始按照每周 2 位老师的频率推出本次演讲的图文实录哦)

崔玉涛:《母乳喂养与婴儿免疫功能发育》

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首席健康官、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院长崔玉涛医生的报告《母乳喂养与婴儿免疫功能发育——母乳人生第一剂活疫苗》强调了母乳对婴儿发育成长的诸多好处,鼓励大家要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并进行纯母乳喂养 6 个月以上。

在演讲中,崔医生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母乳与婴儿免疫发育之间的关联。他提到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与其他哺乳动物奶以及市场上配方奶粉的成分均不相同,而这些特殊物质对婴儿的免疫发育至关重要。而且,他还指出亲自母乳喂养的过程能够进行菌群传递,从而帮助婴儿建立肠道菌群,影响婴儿的免疫健康。

此外,崔医生还强调了后天养育方式如过度使用消毒剂等对孩子健康的不利影响,为大家如何科学喂养孩子带来了权威见解。

马良坤:《孕期营养:被忽略的王牌》

在孕育过程中,营养是不可忽略的王牌。孕期饮食营养不当,不仅可能诱发多种孕期疾病,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孕期营养需要关注哪些营养指标?何时需要关注营养?在哪实施营养管理?谁来执行营养管理?怎样进行营养管理?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马良坤主任医师围绕这五大孕期营养管理的关键问题发表题为《孕期营养:被忽略的王牌》的演讲。

马主任提出,孕期应适当多吃优质蛋白质,注意维持充足和均衡的微量营养素。而且,孕期营养并不仅仅局限于怀孕期间,而是要从备孕开始,长期注意营养管理。马主任还重点介绍了孕期营养门诊的相关话题,同时也特别强调,孕妇妈妈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充分重视和学习孕期营养管理。

最后,马主任分享了一系列营养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在互联网平台工具和体验式教学方面的经验。演讲过程中,马主任多次分享了她的病患案例,讲到动情处曾两度哽咽,拳拳的医者之心令人动容。

王军:《数据驱动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80 后”王军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数据驱动的微生物组学研究》的精彩报告。王老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并进一步着重介绍了生物大数据的两种主要形式——人基因组数据和微生物组数据。

针对后者,他又着重介绍了研究的发展历史。他提到,2016 年开始我们进入了微生物组大数据的时代。这种研究方式的转变,在随后取得肠道菌群的多个研究突破中功不可没,例如肠型的发现、饮食通过肠道菌群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菌群对多种常见药物的代谢等等。

展望未来,他提出我们要多做数据的积累,并着重指出了三代测序技术、人工智能在微生物组研究中的新应用。

蓝灿辉:《不脏不净,儿童免疫力平衡之关键》

我们的“热心肠先生”蓝灿辉则为我们讲述了“不脏不净,儿童免疫力平衡之关键”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他首先介绍了“不脏不净”的由来,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不脏不净”的含义。

他介绍到,“不脏不净”对免疫系统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孕妇生产的方式的改变,会通过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代谢物与肠外器官的互作,以及母婴传递等方式来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并进一步改变儿童患过敏、多发性硬化等免疫相关疾病的机率。

他还提到,“卫生假说”认为适当接触环境中的微生物是有益的,并且在很多研究中都证实了这一观点。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不脏不净”的生活习惯,因为这或许更有利于平衡儿童免疫力。

王琳:《婴幼儿生长迟缓的营养干预策略》

婴幼儿生长迟缓主要表现是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营养不但是导致生长迟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生长迟缓的主要手段。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生长迟缓?营养干预又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王琳主任医师,在题为《婴幼儿生长迟缓的营养干预策略》的演讲中,系统性地向新手爸爸妈妈们介绍了婴幼儿生长迟缓的定义、多种内外病因、诊断方法,重点分享了如何运用科学的营养干预方法和养育理念,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王主任还特别总结了一些婴幼儿营养方面的常见误区,包括如何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宝宝辅食能不能加盐等家长们颇为关心的话题。科学营养,科学养育,遵循自然养育法则,相信这些理念会给家长们带来不少启示。

刘万里:《抗体和健康》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万里教授在题为《抗体和健康》的演讲中,为我们解答了免疫力究竟从何而来、人体免疫力的基石在哪里等关键问题。

刘老师从人类与病原体长久的斗争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疫苗和抗体免疫的相关基础知识。他通过使用大量生动的类比,旁征博引,把很多看似枯燥的免疫学知识讲解得形象又有趣。

疫苗如何长期保护人体健康?免疫细胞有哪些好玩的小知识?抗体免疫有哪些惊人之处,又为什么会是一把双刃剑?这些答案都可以在刘教授的演讲中一一找到。

曾强:《精准营养干预与健康管理》

近年来,“精准营养”十分火爆,那么究竟什么是精准营养呢?如何将精准营养应用于健康管理呢?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精准营养干预与健康管理》的精彩报告。

他从四个方面着手,依次向观众介绍了营养基因组学的概念、营养素如何影响人体的基因表达、营养素如何调控机体健康,以及如何开展精准营养干预等内容。

他讲到,过去我们对营养素如何造成不同人之间代谢的差异缺乏了解,而随着对人类基因组的揭秘,营养基因组学的时代已经到来。现在,我们知道营养不仅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还能对基因组进行表观修饰,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越来越多的基因在营养代谢疾病中的角色被明确,使得我们可以基于个体基因组信息进行精准干预,降低高风险人群患病的风险乃至于治疗代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

石汉平:《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临床营养》

最后,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系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临床营养》的主题报告。

石老师以疫情为背景,重点阐述了中国临床营养的现状与挑战,并从营养理念、营养诊断、营养治疗规范以及临床营养学科发展等方面为我们全面介绍了临床营养发展的痛点与要点。

在报告中,石老师指出当前中国临床营养学的发展相对落后,尚存许多不足,呼吁大家要将营养治疗视作一线治疗,要重视临床营养,加强营养科学研究,同时相关人士要积极建言献策,一起推动医学营养教育与人才培养,强化临床营养的应用。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