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勇+陈兴+王炜等的NC论文上线,聚焦粪菌移植荧光标记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19-03-21
2019年3月21日晚,杨朝勇、陈兴、王炜及团队合作的文章,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线。

640.jpeg

刚刚,杨朝勇、陈兴、王炜三位教授及团队关于利用基于右旋氨基酸的顺序标记代谢探针(STAMP),评估小鼠中通过粪菌移植的菌群活性的文章,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线。


在此之前,我们对本文的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热心肠智库专家王炜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一下文章的重点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

请大家阅读:

640-1.jpeg

王炜老师

1、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由来,以及您的团队成员和他们在这项研究中的分工?

我们一直致力于针对肠道菌群这个复杂的生物体系开发适用的化学工具,而代谢标记探针是其中的重要一类。

这个项目源自17年5月份我在做博士后期间的一些工作,我们当时发现带荧光的D-型氨基酸(FDAA)灌胃给小鼠之后可以很好地实现其肠道菌群的荧光标记。不太走运的是,6月底一个类似的工作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

为了进一步拓宽FDAA探针的应用领域,经过和菌群移植领域的专家交流,我们注意到利用双色序贯标记菌群的方式,不仅可以追踪植入菌在受体内的分布,更有意义的是由于FDAA探针是通过细菌自己的代谢过程来进行标记,因此不同标记信号的分布可以用来评估植入菌的体内活性。

博士后出站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工作后,带领课题组的研究生林丽缘、杜雅慧等一同继续将课题深入展开并完成,最终较为顺利地发表。

这个工作得到了课题组PI杨朝勇教授和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化学院陈兴教授的细致指导和大力帮助。

640-2.jpeg

2、研究开发的STAMP技术利用荧光氨基酸标记,成功检测了移植菌群在受体中的活性。请问您觉得这项研究解决的最大科学问题是什么?研究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或者有意思的发现?

STAMP技术解决了在体内对菌群代谢活性进行评估的问题,也解决了对菌群移植过程中各种细菌存活情况进行分析的难题。

在使用显微镜对带有荧光标记的细菌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非常有趣的是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细菌在肠道内不同的生长方式。

另外,能够通过流式分选结合测序得知哪些种类的细菌在移植过程中更善于存活,并能在后续实验中得到验证,这一点我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3、这项研究主要关注的菌群移植技术是目前临床运用价值最显著的菌群干预手段。您的研究对开发和实施包括粪菌移植、益生菌在内的菌群干预措施会有什么影响?对于菌群移植这个研究和应用方向,您觉得有哪些问题会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其中哪些问题是您最感兴趣的?

利用我们开发的STAMP技术将可以相对定量地比较不同的菌群移植步骤和方式对植入菌存活情况的影响,可以为优化菌群移植的操作提供帮助。

此外,我们发现的更善于在移植过程中存活的细菌种类,可能为将来由特定菌株组合构成的标准化供体菌群提供数据参考。

对于菌群移植这个方向,我认为供体标准化和由此引发的作用机制研究会是未来的重点。

如何提高植入菌的存活与定植效率,菌群移植功效中有没有细菌小分子代谢产物的贡献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几个点。

640-3.jpeg

4、菌群移植效率的评估具有重要运用价值。据您所知,国内外是否还有其科研他团队或机构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或技术服务?如果有,利用的是何种技术手段?STAMP与这些技术手段相比有何优势?

菌群移植效率可以通过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在菌株水平的深度测序结合生信分析比较受体总菌群中来自供体菌的比例多少来进行评估,这一方面16年已经有文章报道(Science, 2016, 352: 586),但尚未听说有此类技术服务。

我们提出的STAMP方法主要是用于评估短时程的供体菌在受体肠道内的存活情况,无法判断菌群长时间的定植过程。其优势在于方便高效,而且直观的成像数据能提供大量的微生物学信息。

5、这项研究主要使用小鼠作为模式生物。STAMP标记菌群是否会影响肠道菌群、甚至是宿主的生理功能?是否有可能将STAMP技术推广到人体或临床研究中?您和团队在相关转化应用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根据FDAA标记前后小鼠粪便菌群的测序结果,我们没有观察到菌群的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但由于FDAA可以通过肠道吸收入血,因此无法完全排除对宿主生理功能的影响。因此,将STAMP技术推广到人体或临床研究中暂时不太现实。

在转化应用方面,我们也已经将STAMP评估菌群植入存活率的方法申请了发明专利,主要针对在益生菌领域的潜在应用。

我们目前也在进行各类益生菌在受体小鼠肠道内存活情况的评估工作,希望相关文章能尽快与大家见面。

专家简介
王炜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立足于化学生物学与微生物组学的交叉,面向肠道菌群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复杂微生物系统发展新的化学研究工具与研究策略。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