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宝等Nature子刊:蚊子肠道共生菌可利用胞外囊泡杀死疟原虫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3-08-30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四宝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胞外囊泡在调控吸血媒介昆虫肠道环境中宿主因子-肠道菌群-病原体多元跨界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该研究为研发基于共生菌的蚊媒病原传播阻断控制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值得关注。

疟疾是最严重的蚊媒寄生虫传染病,媒介按蚊是传播疟疾的关键环节。最新研究报道抑制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的发育和感染是阻控蚊媒疾病传播的新思路。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四宝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胞外囊泡在调控吸血媒介昆虫肠道环境中宿主因子-肠道菌群-病原体多元跨界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该研究为研发基于共生菌的蚊媒病原传播阻断控制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值得关注。

专家简介
王四宝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2017年终期评估优秀)、上海领军人才(2019)、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020)、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20),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从事媒介昆虫生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及虫媒病虫害防控新策略的研究,近年在蚊虫婚飞与求偶通讯的分子机制、肠道共生菌与宿主和病原体互作的分子机理、病原体感染与蚊虫免疫互作的表观遗传机制和调控通路、发展蚊媒病虫害防控新策略等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成果,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2017, 2021), Nature Microbiology (2021), Science Advances (2020),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PNAS (2011, 2012, 2017, 2021)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受邀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20)、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2017)、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13)等期刊撰写综述。现任上海市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菌物学会副秘书长、菌物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昆虫比较免疫与互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Parasites & Vectors期刊Associate Editor等。目前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创新群体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中科院等科研项目。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