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宝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四宝,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基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蚊虫-病原体-肠道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及防控新策略的研究,近年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2017, 2021), Cell Host & Microbe (2023), Nature Microbiology (2021), Science Advances (2020),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2023), PNAS (2017, 2021, 2023), Cell Reports (2022)等发表研究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核心岗位(2021),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23年上海市领军人才中期评估优秀。现任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比较免疫与互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等。2022年8月荣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2023年9月荣获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
王四宝团队Cell子刊:群体感应如何帮“好菌”在蚊子肠中安家,抵抗疟原虫?
① 共生菌解脲沙雷氏菌Su_YN1在蚊子肠道中的定植,需要该菌的AHL群体感应(QS)系统;② 蚊子吸血后,Su_YN1的QS合成酶SueI生成信号分子C6-HSL,C6-HSL与QS受体SueR结合,解除SueR对苯丙氨酸代谢基因簇的抑制作用(SuR直接结合该基因簇启动子);③ 这促进了苯丙氨酸向乙酰辅酶A的转化,从而驱动外膜囊泡生成,促使Su_YN1形成生物膜样聚集体,增强其对肠道的适应和定植;④ 暴露于C6-HSL的按蚊中,Su_YN1定植增加,提高了对疟原虫的定植抵抗。
2023-09-21
王四宝等Nature子刊:蚊子肠道共生菌可利用胞外囊泡杀死疟原虫
① 蚊虫肠道共生菌解脲沙雷氏菌Su_YN1会在其肠道内产生大量的外膜囊泡(OMVs),Su_YN1分泌的AmLip蛋白并非游离存在,而是倾向与OMV结合形成OMV-AmLip复合物;② 在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等宿主血液诱导下,产生的OMV会含有一些宿主血清脂质成分(如磷脂酰胆碱);③ 富含PC的OMV能够通过疟原虫的磷脂酰胆碱摄取途径被快速、特异地摄取进入疟原虫体内;④ 被携带的脂肪酶AmLip会转运到疟原虫细胞,实现对疟原虫的特异性靶向杀灭作用。
2023-08-24
Nature子刊:中科院植生所发现蚊子肠道中的抗疟疾新武器
① 在输入性病例一致的情况下,云南腾冲的本地疟疾病例显著低于江苏本地病例;② 与其他地区的中华按蚊(疟原虫媒介)相比,腾冲的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抵抗力更高;③ 肠道菌群分析鉴定出云南按蚊肠道特异性的沙雷氏菌株Su_YN1,该菌株能高效抑制恶性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在按蚊肠道内的发育和感染;④ 沙雷氏菌株Su_YN1通过分泌脂肪酶蛋白AmLip,在不同阶段杀伤疟原虫;⑤ 沙雷氏菌株Su_YN1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传播在蚊子中传播,防止疟疾扩散。
2021-05-06
王四宝团队:用蚊虫菌群控制蚊媒疾病(综述)
① 蚊子是许多致命疾病病原体的载体;② 蚊子的肠道、生殖腺、唾液腺和体表栖生着高度多样化和动态的微生物群落,以肠道菌群为主,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③ 蚊子肠道菌群对蚊子的生理有重要影响,包括营养(血液消化)、发育、繁殖和免疫等方面;④ 靶向蚊子菌群可用于阻断病原体传播,例如使用天然或改造的肠道菌群来抵抗/杀灭蚊子携带的病原体,或者用胞内细菌沃尔巴克氏体来阻断传播,沃尔巴克氏体和特定真菌可用于控制蚊子种群数量。
2019-12-19
PNAS:肠道菌群与病原真菌互作加速蚊子死亡
① 致病性真菌——球孢白僵菌与蚊子肠道菌群的互作,可加速蚊子的死亡;② 局部真菌感染后,有肠道菌群的蚊子相比于无菌蚊子更快地死亡;③ 另外,真菌感染造成了蚊子肠道菌群的失调,肠道细菌负荷显著增加,而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④ 条件致病菌粘质沙雷氏菌在中肠过度生长并易位至血腔,促进了真菌造成的蚊子死亡;⑤ 真菌感染同时下调了中肠抗菌肽及双重氧化酶的表达,后者的下调由球孢白僵菌分泌的卵孢霉素所介导。
2017-05-22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四宝,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基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蚊虫-病原体-肠道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及防控新策略的研究,近年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2017, 2021), Cell Host & Microbe (2023), Nature Microbiology (2021), Science Advances (2020),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2023), PNAS (2017, 2021, 2023), Cell Reports (2022)等发表研究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核心岗位(2021),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23年上海市领军人才中期评估优秀。现任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比较免疫与互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等。2022年8月荣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2023年9月荣获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
2003年9月~2007年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
2013年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2009年9月~2013年2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博士后
2007年1月~2009年8月:美国马里兰大学昆虫学系,博士后
昆虫与微生物在长期博弈和协同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互利共生、致病寄生和免疫防御等多样的互作关系和调节机制。蚊子是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开展蚊虫与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和互作机制的研究,将为研发蚊媒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实验室以蚊虫及其互作的重要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互作为主线,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化学生态学、微生物组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致力于探索:1)蚊虫免疫防御与病原体感染和传播的机制;2)昆虫肠道微生物群稳态调节、互利共生及其介导宿主-病原体互作的分子机理;3)蚊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4)蚊虫生殖行为与化学通讯机理;5)研发基于互作关系的蚊媒病虫害防控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