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张翀:用微流控单细胞技术,解析肠道菌群的菌株多样性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2-09-02
中国农业大学郑浩团队与清华大学张翀团队合作在Microbiome发表的最新研究中,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液滴的微流控平台,将蜜蜂的单个肠菌用微液滴包裹住并进行培养,这样能排除肠菌间的竞争,在培养后富集一些稀有菌株。而后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得到细菌基因组,对这些基因组的分析揭示出了蜜蜂肠道菌群中潜在的新菌种,也为肠菌适应宿主的机制提供了新见解。该方法未来有望拓展为高通量培养组学技术,以及分析其他复杂菌群的多样性和功能,值得专业人士参考。

菌群分析的单细胞技术能在菌株层面拓展我们对于肠菌的认知。蜜蜂肠道菌群中包含的细菌种类有限,某些菌株拥有独特的基因组潜力和功能,这为菌株水平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中国农业大学郑浩团队与清华大学张翀团队合作在Microbiome发表的最新研究Strain-level profiling with picodroplet microfluidic cultivation reveals host-specific adaption of honeybee gut symbionts中,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液滴的微流控平台,将蜜蜂的单个肠菌用微液滴包裹住并进行培养,这样能排除肠菌间的竞争,在培养后富集一些稀有菌株。而后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得到细菌基因组,对这些基因组的分析揭示出了蜜蜂肠道菌群中潜在的新菌种,也为肠菌适应宿主的机制提供了新见解。该方法未来有望拓展为高通量培养组学技术,以及分析其他复杂菌群的多样性和功能,值得专业人士参考。

专家简介
郑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青年人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获得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双学位,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陆地微生物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Nancy Moran院士实验室博士后。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biome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担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委会、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食品科技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