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3000期 | 张发明:诠释“三生万物”的力量
张发明 2024-09-08
3000期,是100,000级的词条量,是100,000,000级的文字量,堪称里程碑。《热心肠日报》始终走在科技传播的最前沿,巨量的专业信息正是人工智能时代必须依赖的物质底层。

2016年3月4日,《热心肠日报》第1期发布于“热心肠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正式开启了日日不息、第一时间以信息产品形式传播全球肠道科学研究前沿进展的旅程。如今,她已成为“中国肠道人的必读文献”,2024年9月7日迎来第3000期!

值此之际,我们特别邀请日报的超级粉丝、忠实读者、创作者,与您分享“我与《热心肠日报》的故事”。

《热心肠日报》迎来了第3000期,作为自第一期开始追随的资深读者,我见证了她一路走来的历程。在这特殊的里程碑性时刻,日报的创立者、热心肠先生蓝灿辉邀请我分享我眼里的《热心肠日报》,我想用“三生万物”四个字表达她的非凡意义!

01|生存之道

《热心肠日报》从一开始就是日报,只是时不时会因姗姗来迟向期待已久的读者致歉。不准时的头一天,大概率是时任执行主编的灿辉的肠道菌群在和美酒交流。

《热心肠日报》最初的名字是“Microbe Club”,简称MC日报,所专注的内容主要是全世界的微生态前沿研究。灿辉和热心肠小伙伴们每天都推送的前沿研究报道,非常受读者喜爱,他们绝大多数是国内外华人微生态研究的先锋队。十年弹指一挥间,不少好友,因为太聪明,头发少了,因为太努力,头发白了。

创办日报,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每天保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既要紧跟科研前沿,又要兼顾普通读者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这3000期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时间的科技报道,也有多次对重要科技人物的专访,还在每年4月1日关心到国足的肠道。

因为和灿辉一起创办中国肠道大会,总是有不少人好奇的问我:“热心肠日报推送纯粹的科技报道,不带货,怎么解决生存问题?”

灿辉之道,非常道,我表达不清楚。但是,我回答了,相信未来的人,具有理想主义特征。在好几个代表阶段性成功的场合,灿辉都是深情落泪,这说明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冲突,引起了生理学变化,甚至是病理学变化和肠道微生态的扰动。

后来,大家逐渐明白,热心肠先生关心的不是“生存”的问题,而是“生态”的问题,是围绕日报的形成“科普-产业”生态的问题。

说生态,核心是生态位,也就是相互关系,必须涉及群体。从微生物社会学角度看,答案就在这里。单一的微生物很难生存,微生物以群体实现共生。微生态的奇妙,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微观的生命形式所做宏观的推演。微生态的卓越,本质上是无数微生物的共作用,微生态医学可及的疾病和健康则是这些共作用的结果。《热心肠日报》联系的读者群、专家群、《肠·道》演讲、中国肠道大会、iMeta期刊等,构成了生态。一种状态,能称之为生态,具有多样性。好的生态,能容错,能抵御风险,能孕育新的机遇。

02|行业贡献

如何理解《热心肠日报》对读者的直接价值?

我个人的答案:持续提升前沿科学报道的可读性,并将英语科技前沿转化为中文。

记得在日报创办初期,有时为了一个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还引出一些讨论。后来越来越多的名词就以词条固化下来,还实现了全日报检索,成为很多科研迷的查询宝典,一览无余。

常有人向我咨询微生态研究问题的时候,有人强调要用信号通路解释菌群移植机制的时候,或者有人用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式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三言两语无法解释清楚,就建议他们坚持《热心肠日报》天天读、条条读,3个月下来,就会重调视角,重观生命。

坚持日日出新,成就了日报的专业性,以独特的呈现方式、执行力和耐力,在整个行业中一骑绝尘。

在过去的3000期中,《热心肠日报》始终走在科技传播的最前沿,为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从最初的人体肠道菌群研究,逐渐涵盖了医疗、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微生态领域的研究,给人的感觉是从神秘走向难以驾驭。日报如同一面镜子,及时反射了基于微生物组技术的多领域续接分子生物学热潮的现实。她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微生物组技术的研究和普及,为他人带来发展的机会,并从中成就了自己。

3000期,是100,000级的词条量,是100,000,000级的文字量,是一个里程碑。巨量的专业信息,正是人工智能时代必须依赖的物质底层。

所有创新的体系和平台,最初未必能清晰的勾画未来,《热心肠日报》也未必例外。作为一个知识平台,她坚守长期主义,逐步形成从运用信息到创造信息的体系,诠释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过程。

《热心肠日报》作为创造信息、运用信息的新平台,期待未来成就无限可能!

专家简介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
张发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微生态医学科主任。致力于微生态医学技术及理论研究。发明世界首台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用于洗涤菌群移植,发明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实现全结肠途径重复菌群移植、给药和挽救穿孔,发明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用于无痛治疗痔疮和黏膜脱垂。发起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www.fmtbank.org),用于全国肠道感染患者的非营利性救援治疗。建立中国菌群移植平台用于服务和长期评价菌群移植。推动菌群移植升阶治疗策略、洗涤菌群移植在国内外应用。从2012年起,致力于菌群移植体系研究和微生态医学技术平台建设,成为全球开展菌群数量最多的中心团队之一,是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CMJ, 2020)牵头人,CAES-LPRA肛门定位法专家组牵头人(CMJ,2021),国家技术标准(2022)牵头人,提出经TET减压引流挽救内镜相关穿孔实现0转外科手术目标(2023)。粪菌移植国际指南(Gut, 2020)等专家组成员。提出将微生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科发展(2023)。研究的证据被12部国际专家共识/指南引用。著畅销科普书《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中国肠道大会共同创始发起人兼执行主席。荣获热心肠科学家奖(2023)。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