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道,非常高兴来到了热心肠研究院和我们各位同道分享中医药有关的内容。我是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消化科的魏玮。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的题目是《调枢通胃——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新认知》。
我想从如下 5 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介绍。
首先,作为一个中医医生,我们要学中医的话有两个基本的概念必须把它搞清楚,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谈阴阳,阴阳在讲什么?我们讲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但是阴阳两个方面它不是绝对对立的,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阴阳互根的这么一种关系。
在英文谚语里面讲的“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指的是什么?就是任何一个事物它都有两个面。
那么我想阴阳的概念这是我们对事物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概念讲的是五行学说。从五行学说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医学把大自然的所有物质归纳成了 5 个方面——金、木、水、火、土。
从金木水火土这个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从外圈看,火是生土的,土是生金的,金是生水的,水是生木的,木是生火的,是一个相生的关系。
那么,我们还有一个关系是什么?相克的关系。五行图里可以看到,火是克金的,金是克木的,木是克土的,土是克水的,水是克火的,火是克金的。
这种感觉看到了没有?如环无端,生生不息。那么我们讲五行学说让我们有了对大自然基本的认识。
中医学是建立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的,它把心、肝、脾、肺、肾归属到了五脏的范围里面,那么这里也就看到了火是和心有关系,脾和土有关系,肺是和金有关系,肾是和水有关系,肝是和木有关系。
和五脏相对应的是六腑,大家看六腑: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膀胱和肾,肝和胆。
因此,我们研究大肠的疾病离不开肺。肺和大肠是相表里的,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大肠疾病的话离不开对肺的研究,通过免疫组化的研究,通过 T 辅助细胞的研究会看到肺和大肠有共同的物质学基础。
另外,还看到了肝胆相照,所以研究肝脏一定要和胆囊在一块,互相去做对照的研究。
这样的话,我们就对五脏这一块做了一个非常鲜明的阐释和分类。
接下来,看看情绪和我们五脏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消化系统是情绪的表达器官,如果情绪有变化一定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功能,而消化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我们五脏的功能。
情绪的话,我们讲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它又归属在我们的五脏的范围里面去,大家看这个图,最上面火和心有关系,也是和喜悦有关系。
古代的文学著作里面有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想想这个故事,范进中了举人以后,大喜过望,癫狂了,这个时候他就是一种喜伤心的表现形式,那么怎么去治疗他癫狂的疾病?
从这五行图就看到了恐是胜喜的,水是克火的,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去治疗他的疾病?
古代也没有什么精神病院,于是,他丈人打他一把掌,范进平时特别恐惧他丈人,那么这时候打他一巴掌,他马上就惊醒过来,他觉得害怕,这个病就好了。
所以,我们从五行学说的观念里面就可以知道,情绪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用于调节我们的情绪。
这是一个物质层面的情况。另外,从精神的层面,我们看到还有“五治”——神、魂、魄、意、志,比如神魂颠倒,这都是和我们的意识有密切的关系的。
我们看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它一个是定性,再一个是归类,那么定性和归类加起来对我们学习中医就非常有帮助。
从我学中医的体会来讲,我想有三个字可以把我们中医再做一个高度的凝练。
这三个字是 2012 年我和我们协和医院的著名教授柯美云老师去罗马委员会开会时共同提出的。
当时,罗马委员会要审议传统医药:到底我们中医药对功能性胃肠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于是叫我去讲一下中医药治疗和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当时,我在想跟国外的专业的人士如何去交流中医?
后来我和柯老师我们一块学习、一块商量凝炼出这么三个字。
第一个是 Energy(能量)。我们讲生命的本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要“生活”一定要供能。我们中医讲“脾胃是后天之本”,它也要供能,供能是拿什么来供我们的能的呢?气血精液。
供能是我们生命之所以能够活动的最重要的保障,没有能量是肯定不能活的。但是供能也有三个状态:一个是能量不足;再一个供能正合适;还有能量过旺。
我们看甲亢,它是供能过度了,所以会看到甲亢病人情绪激热,容易发生暴躁、眼睛外凸。
再一个是什么呢?供能不足——甲减。甲减会导致少气、懒言、疲乏、无力,这都是能量不足的一种表现的形式。
这是一个能量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就是动态。动态的话,我想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那么我们讲的生命运动的核心就是五脏六腑要动起来,它各有各的功能,也必须发挥各自的功能。
但是在我们中医里面,有三个循环特别重要。
第一个是脾升胃降循环,如果脾气不升的话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疲乏无力。那么胃气不降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口干、口苦、口臭、呃逆、打嗝、烧心,这些情况都是胃气不降的表现形式。
那么再一个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循环——肝升肺降。中医讲肝气要从左面升起来,那么升起来以后,它怎么能降回去呢?必须用肺气把它降下去。如果降不回去,就会出现高血压病。
还有一个循环非常重要,叫心肾相交。心在上面,肾在下面,它们两个有什么联系?它是一个气机循环的联系,如果心肾不交会出现什么样情况?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烦躁不安都和心肾相交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这个动态的话,其实也分常规的、正常的,还有不足或者过量这几个方面。
过量会出现什么?我们 IBS(肠易激综合征)里面的腹泻性 IBS。他就是太多了,每天一泻千里,好几十次的大便。
那么再一种情况是什么?IBS 的 C 型,也就是 IBS 的便秘形态,好几天不大便,这样的话就是能量动态不足了。
这个是动态的表现形式。
大家看到能量也好,动态也好,它一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一个平衡的状态。
所谓平衡是什么?刚才我讲的生克制化、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讲的话,最重要的三个字,我觉得是“能量、动态、平衡”。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中医的三个要素。
我希望通过中医的这两张片子,大家对中医能够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但是如果要真正的学中医,还需要去学习很多的知识。
那么再看看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环境有些什么特点?
首先是饮食习惯的问题:暴饮暴食、嗜辛辣厚味、宵夜,那么有的甚至有节食这种情况。饮食不节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生理功能的紊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当代的特点。
再一个是压力,压力是非常大的。
现在我们讲的“人”,古人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也”,人和禽兽的区别点在哪里?人是有理智的,理智是什么?理智就是我们的意识控制自我的能力,这个时候往往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如果不会释放压力的话,就会把自己搞得崩溃。
所以说压力是来自各个方面,一会我还要详细地讲压力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我们作息不规律,那么我们古人讲子午觉都很重要。在 2017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专门谈到了睡眠和我们生命健康的关系。但是可惜我们当代的很多人,包括做 IT 的人、好多年轻人就到点不休息,不会睡这个子午觉,这样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发生。
再看看消化系统,现在我们自己总结有 4 个字可以代表我们消化系统的常见的共同特点——滞、郁、瘀、虚。
所谓的“滞”是指什么?它就是 Motility(运动性),就是动态不够、阻滞不通的表现形式,它主要是和生活习惯、压力有密切的关系。它会形成一种饱胀的感觉,或者腹胀、胃脘部饱胀不适的这种感觉形式。
比如说溃疡结肠炎、IBD(炎症性肠病)或者 IBS 的病人,他往往有大便粘腻的表现形式,这表示什么?他有失滞的表现。
如果你给我看病人的舌头的话,舌体胖大 、舌苔黄腻就是失滞的表现形式。
这种滞的话,它主要是一种阻滞不通的表现,就是我们的动力不够。我们看到右下面这个图是我们北京堵车时候的,一个高峰时期的图,看到不动。阻滞不动,Motility 出了问题了,这是滞。
从我们病理生理学看,胃排空障碍、结肠运动的紊乱都是滞的表现,动态的一种形式。
第二个字是“郁”。
郁的话,刚才我讲过了,我们中医讲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我们叫七情。
那么还有六欲——眼、耳、鼻、口,还有生、死,所以说人之大欲是什么?就是生死。所以我老跟别人讲,我们生命当中除了生死,没有什么大事。但是,我们往往有时候执着、执迷于某一个方面就产生了情绪上的一种不良的状态。
情绪不良状态从西医来讲就是焦虑、抑郁两种状态,但从中医来讲的话,它就有很多范围了。
刚才说的七情六欲是怎么导致“郁”,情绪的变化的呢?
生活、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节奏比较快;生存的、竞争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还有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不可预知的压力。
比如说现在 COVID-19 来了以后,短短的半年时间已经倒逼我们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了。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样的话,其实很多的家长或者是很多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未来的生活,这就会导致很多的压力。
比如说,我们现在 40 岁上下的人,家里面都有孩子,孩子不能上学,他要工作,他怎么去?谁给他照顾他的孩子?这样会形成一种压力。
从我们的病理生理角度看到的是什么?常年的这种压力或者是应激都会导致这种脑肠互动的异常。
比如 IBS,从脑肠互动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从脑到肠、从肠到脑都是通过肠上皮的紧密连接,而这个地方它发生了变化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三个字就是“瘀”。瘀的话大家容易知道,瘀血——血瘀住了,血液闭塞不通的表现,它主要指的是微循环障碍。
在解放以前,我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概不到四十岁,三十八九岁的样子,但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特别北上广地区的平均寿命都在八十岁以上。
这个时候中老年人就难免会产生微循环的障碍,导致萎缩性胃炎、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病)的发生。
其实这些疾病都和微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微循环障碍会导致组织的缺氧缺血,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的反应过程,这是瘀的表现形式。
那么第四个字是“虚”。所谓虚是指什么?除了先天不足、免疫力低、久病多虚以外,往往还有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后天失养的表现形式。
在古代,我们特别谈到了“五劳七伤”。那么“五劳七伤”具体指什么?五种劳作的方式。
大家看看五劳:
第一个久视伤血。你老看电脑老看屏幕,老盯着计算机不放,会伤你的眼睛。眼睛是肝开窍于目,肝是藏血的器官,其实你老看会搞伤你的肝脏的,所以这个久视是伤血的;
那么你每天什么也不想干,每天躺床上可不可以?不可以。
久卧是伤气的。伤哪儿的气?伤你的肺气的,你的肺功能会受到影响,然后就会影响到你的消化功能;
久坐会伤肉,比如说做案头工作老坐,老坐的话,会伤到脾胃的功能,他老坐肯定不想吃东西,而脾主肌肉、脾主四肢;
久立是伤骨,比如说做内窥镜的大夫,我们自己也去研究,发现做内窥镜的大夫连续做五年的内窥镜,那么他可能就慢慢的出现了颈肩、腰腿、胳膊、手腕疼痛的表现,这都和骨头有关系;
久行伤筋。老百姓讲 “筋长一寸,寿长十年”,筋是非常重要的,对人体的寿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好多人去运动,运动是对的,但是有的人过度运动,比如每天走上三四万步这么动,时间长了以后,病就会找到你头上。
所以我想关键就是说,生活方式导致疾病的发生。
那么这种虚的表现是个什么情况?一个就是供能不足,再一个是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归纳出来“虚、瘀、郁、滞”这四个字,这是我们现在疾病的致病的几个特点。我想这个特点是我们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应该是共同认识。
有了疾病的特点,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些疾病。那么,我们提出了“调枢通胃”的理论。这个理论其实我想构建给我们的中医西医同行共同去使用的,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刚才我谈过了《内经》里面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脑肠是互动的,胃肠不好就睡不好觉。
罗马委员会 2016 年正式提出,脑肠互动异常是导致功能性胃肠病的一个病理生理学的基础。那么这样的话,古人和我们当代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就有了不谋而合的地方。
从早年,我们就一直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调枢通胃”理论,希望给我们中西汇通桥梁。
我们看看所谓的“调”是指什么?调,主要指的是手段。
中医西医各有各的手段,各有各的方法去治疗疾病。但如果你作为中医大夫能掌握新的一些治疗手段;作为西医大夫,能掌握中医的治疗手段。你是不是多一套武器去对付病人的疾病呢?
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思维方式。
中医西医都在讲内服。中医讲什么?辨证论治、中药汤剂的使用。西医讲什么?对症治疗。
那么这是内服,外治的方法也是一样。中医讲针灸按摩、穴位贴敷,西医讲迷走神经的调控。这是外治的方法。
心理疗法,中医西医都有心理疗法。
运动疗法,比如说,中医有八段锦、太极拳,西医有艺术体操、功能锻炼、功能恢复。
那么这是手段,调是一种手段。
“枢”是指什么?指的是关键点,我们调它的关键点。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它的关键点,枢指的就是关键点。
我们总结了几个关键点:
一个是病机的关键点。比如说功能性胃肠病,关键的病机点在什么地方?它在于百病生于气,中医这么讲。西医在讲什么?就是脑-肠-微生态轴这个轴发生了变化;
再一个是关键的环节。中医讲的关键环节主要是讲脾胃升降的功能发生变化,那么西医来讲就是脑-肠-微生态轴——内脏高敏感、菌群失调、胃肠动力的变化。
关键治法基于关键的病例、关键的环节,这些提供了相应的治疗的方法。
“通胃”是什么意思?“胃”我们泛指消化道。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消化道必须通畅。
在功能胃肠学里面,有一种大类级别叫 Overlap(重叠症状)。比如上食道发生疾病,往往和 IBS 有重叠,但是 FD(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和胃食道反而没有重叠。
这种重叠其实用中医很好理解。它是一个管道,某一个阶段发生变化,它肯定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工作。
所以讲通胃的核心点就是说,调枢找到它的关键点进行相应的治疗,从而达到胃肠道通畅的目标。
这是我们“调枢通胃”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要素。
再看看我们这个研究,会看到“调枢通胃”的理论,可以治疗上消化道疾病,也可以治疗下消化道疾病。不过,我们选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针刺、神经体表电刺激、体内体外的实验、代谢组学的实验、蛋白组学的实验等等,去证实了我们中医药治疗在脑-肠-微生态结构上面,它的作用的机制、靶点物质。这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个动图是我们 30 年研究工作积累的一个表现的形式。
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看到 针对 IBS 我们提出了温肾健脾用四神丸这个方法。
从临床 RCT 的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个药物治疗是有效果的。它的临床有效,那么它的实验研究会不会有效果?能找到它的物质基础吗?可以的。
我们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蛋白组学的研究的方法、神经可塑性、模型的再评价,对它进行了物质基础的挖掘和生物标志物的梳理,包括菌群的研究,主要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它的作用机制、靶点和机理。
这是我们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的研究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的工作首次证实了“调枢通胃”的理论可以增强患者的有关的作用机制。我们相关的研究被国内外的权威团队所引用、所认可。
那么,我们的“调枢通胃”理论在中医药诊治现代化过程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大家看到它可以临床发现问题。比如说,肠道疾病。我们讲四神丸可以治疗肠道的疾病,古人有记载,我们也在实践上发现确实可以治疗,这是临床发现。
再进行理论探讨,从中医到西医都有理论探讨的文章。
再做临床评价,RCT 的研究就证实中医药在临床有效。
那么再做实证的研究,做动物的实验或者在细胞的层面做它的研究,发展它的作用机制和靶点。
另外,我们还形成了行业的标准。我们起草了临床的路径,还有我们国家临床路径、共识意见,向全国我们行业去推广。
最后进行新药的开发。
那么这条路径就是中医药研究,我们自己这么多年研究的一个路径。
我们发表的文章和被引的频次,还有推广的情况,它有个表格,大家看到我们是得到行业的公认的一个标准。
最后,我们国家党中央号召我们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那么我觉得从这八个大字可以体会出十二个字,是哪十二个字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
所谓“古为今用”,就是我们古代前贤给我们的知识拿来为我们当代的老百姓,为我们的医学事业做我们的贡献。
那么“洋为中用”指什么?就指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去研究我们的中医药,去研究我们中医药的发展,发展中西结合的道路。这是第二个方面。
再一个,如果真正要做好事,做大事的话,那么要他为我用,就要形成一个团队做中西医结合这个工作,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给世界老百姓造福的一个新的医学,也就是我们讲的中国医学。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