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欢
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晓欢2010年获北京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2010-2015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教授长期从事肠道黏膜免疫与肠道菌群调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富集于肠黏膜的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ILC3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鉴定了多个调控ILC3发育和功能的重要因子,发现了ILC3在黏膜稳态以及多种疾病中的新作用及机制,阐明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肠道感染、炎症以及抗肿瘤治疗疗效的作用机制。他的研究工作发表多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促进了肠道黏膜免疫领域的发展。
清华大学:丁酸如何增强化疗抗癌疗效?
①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盐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CD8+ T细胞功能,以促进奥沙利铂疗效;② 丁酸盐通过促进IL-12信号通路,在体内及体外以ID2依赖的方式直接增强小鼠CD8+ T细胞的抗肿瘤细胞毒性效应;③ 丁酸盐可通过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诱导ID2的表达;④ 在对奥沙利铂应答的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丁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无应答的肿瘤患者;⑤ 在分离自健康人的CD8+ T细胞体外培养中,丁酸盐也可增加CD8+ T细胞的ID2及IFN-γ表达。
2021-03-23
上海营养健康所:3型天然淋巴细胞调节肠道炎症的机制
①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TL1A)和死亡受体3(DR3)参与IBD的发病,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调节肠道免疫,且高表达DR3;② DR3激动性抗体(α-DR3)活化ILC3的p38信号通路以促进GM-CSF分泌,进而招募促炎性髓系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到肠道,增加IL-23产生以减少肠道ILC3细胞,并恶化肠道炎症;③ 阻断GM-CSF或IL-23可逆转α-DR3驱动的ILC3丢失,从而改善结肠炎;④ α-DR3加重结肠炎的作用依赖于ILC3。
2019-07-29
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晓欢2010年获北京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2010-2015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教授长期从事肠道黏膜免疫与肠道菌群调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富集于肠黏膜的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ILC3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鉴定了多个调控ILC3发育和功能的重要因子,发现了ILC3在黏膜稳态以及多种疾病中的新作用及机制,阐明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肠道感染、炎症以及抗肿瘤治疗疗效的作用机制。他的研究工作发表多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促进了肠道黏膜免疫领域的发展。
2002年~2010年:北京大学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免疫学博士
2015年~至今: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0年~201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病理系,博士后
郭晓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调控,聚焦于天然淋巴样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机制,以及黏膜部位天然淋巴样细胞与其他细胞、食物、正常菌群以及病原菌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相互作用机制在感染、炎症、肿瘤、过敏、自身免疫、代谢性以及神经系统等疾病中发挥的作用。郭教授在“肠道黏膜免疫与菌群稳态”方面做出了若干重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