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涛
欧洲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终身)/博士生导师/PI,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PI,疾病与组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PI,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FRSB),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级)首席专家,Faculty Opinions (F1000)特聘专家, 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长聘教授,重庆大学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助理院长,美国华盛顿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健康交叉科学应用驱动的下一代功能代谢组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多项课题;权威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60篇,ESI高被引4篇,共同主编中英文专业书籍各一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邀请报告50余场次。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和广东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Section主编,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副主编,Chinese Medicine编辑部副主任,Proteomics和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编委和青年编委等;国家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NHMRC基金会, 中国香港HMRF等基金会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部重大人才计划终审专家。
国内团队:二氢杨梅素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① 二氢杨梅素(DHM)能显著改善DS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症状、肠道屏障破坏和结肠炎症;② DHM可以减轻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而抗生素耗竭肠道菌群及粪菌移植的实验结果表明DHM的疗效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③ DHM改善了结肠炎发展中的胃肠道微生物胆汁酸(BA)代谢障碍;④ DHM显著增加了有益的乳杆菌和AKK菌属占比,这与包括鹅去氧胆酸和石胆酸在内的未结合BA的胃肠水平增加相关,这些BA能激活特定受体如FXR和TGR5而维持肠道完整性。
2021-07-14
国内团队:小檗碱改善大鼠结肠炎的菌群机制
① BBR可显著改善DSS诱导结肠炎大鼠的病理表型,改善受损肠道屏障功能;② BBR改善结肠炎依赖于肠道菌群,BBR可以缓解DSS导致的菌群失调,并具有显著上调拟杆菌属和艾克曼菌的功能;③ BBR能够显著恢复DSS导致23个下调代谢产物中的14个,特别是改善了结肠炎所导致的色氨酸代谢的改变;④ 动物和Caco-2细胞模型均显示,BBR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色氨酸代谢,激活色氨酸受体(AhR)通路从而改善受损肠屏障。
2020-12-04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2
CAEmerging pharmaco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Pharmacol Res, 10.1016/j.phrs.2022.106146
2021
CAMicrobial Metabolomics: From Methods to Translational Applications
ADV EXP MED BIOL, 10.1007/978-3-030-51652-9_7
2020
欧洲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
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PI(香港浸会大学)
疾病与组学全国重点实验室PI (上海交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终身)/博士生导师/PI,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PI,疾病与组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PI,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FRSB),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级)首席专家,Faculty Opinions (F1000)特聘专家, 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长聘教授,重庆大学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助理院长,美国华盛顿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健康交叉科学应用驱动的下一代功能代谢组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多项课题;权威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60篇,ESI高被引4篇,共同主编中英文专业书籍各一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邀请报告50余场次。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和广东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Section主编,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副主编,Chinese Medicine编辑部副主任,Proteomics和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编委和青年编委等;国家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NHMRC基金会, 中国香港HMRF等基金会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部重大人才计划终审专家。
2004.09~2009.0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药学(硕博连读) 博士学位
2000.09~2004.0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学士学位
2023.04~至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终身教席)/博导/PI
2016.09~2023.04: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05~至今: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07~2016.07:昆士兰科技大学,校长特聘教授席/博士生导师
2013.01~2016.09:重庆大学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助理院长
2009.09~2013.01:爱因斯坦医学院/华盛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功能代谢组学,微生物代谢,癌症系统生物学,系统药理学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
功能代谢组科学实验室主任
上海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级)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