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先生:肠中自有黄金屋,掘金良机何者能握?
热心肠先生 2024-01-21
《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序言,热心肠先生原创,全文约4200字。
2023年5月20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CHINAGUT 2023肠道大会开幕式上,热心肠研究院重磅发布了《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从筹划到完稿,历时1年,全文超过17万字,覆盖10大业态,制作图表超过250张。2024年1月13日,这本白皮书的电子版又在热心肠研究院公众号正式上线。回想当初的创作过程,往事历历在目。今日特别分享我为它写的序言。我深信,这本白皮书将成为铭记中国肠道产业发展进程的里程碑。

/    ①    /

这是一篇我毛遂自荐的序言。在蒋刘一琦博士发来17万余字的初稿请我审校的时候,我为团队能够完成此等规模与水平的白皮书而感到非常满意,更是十分自豪。这是热心肠团队的倾力之作,除了参与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审校工作,我还能做点什么?答案是:贡献一篇序言。

因为常常写科普文章,有不少人认为我是一名科普作者。在专业的学术和产业活动上,我往往又作为专家而出席——我常常自嘲,说自己并不在任何一个官方或主流的科研机构,最多算是“民间科学家”。而事实上,热心肠研究院是一家企业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身为创始人的我是一位创业者。经常会有人问我,拥有这样多元的身份,我最喜欢被如何称呼。以前,我总说,只要不叫我“蓝教授”(真不是)、“蓝博士”(没有学位就不是)就可以;而现在,我会说,最好叫我“蓝总”吧。

是的,我喜欢“蓝总”这样一个最能体现企业创业者与管理者身份的称呼。我在2015年以来撰写的大部分文章里,都会介绍自己是“写科普的生意人,做生意的科普者”,第一落脚点是“生意人”。这些年来,我和团队为中国肠道领域的科学家、临床医生、患者、消费者做了不少文献解读、热点释疑、跨界科普等工作,并因此收获了不少专业认同。

其实如果从2003年在清华博士宿舍里经营图文打印业务算起,到2023年我已经整整创业了20年。在人生最精华的20年里,我经历了创业过程中太多的酸甜苦辣与聚散冷暖,因此对产业、企业和品牌都愈发心存敬畏,对能够成功经营企业的创业者与企业家更是非常敬佩。也因此,我希望能将自己和团队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更多地分享给大家,助力中国肠道产业健康发展,帮助更多企业和品牌获得成功。

从这样一个愿景出发,这些年热心肠团队做了一些工作,为促进中国肠道产业的萌芽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肠道产业”这一名词即由热心肠提出,同名公众号已稳定推送超过1331期,“肠道产业大会”由热心肠主办,《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也由我们首次撰写并发布。

/    ②    /

2014年,是一个让我既痛苦又惊喜的年份。在这一年,我经历了惨痛的创业失败,遇到了做菊粉生意的英纽林公司创始人——邹爱标师兄,还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在尝试了爱标师兄公司的菊粉产品后,我感受到肠道变通畅后身体状态的可喜变化。我的爱人也随之使用了这款菊粉产品,整个孕期没有受到便秘困扰。基于如此良好的切身体验,在2015年初,我决定与爱标师兄合作一款菊粉产品,并利用在微信公众号的科普写作和运营积累粉丝,以销售产品。当时,整个肠道健康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相关内容非常有限。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依托生命科学专业背景和一定的写作功底,我的文章很受欢迎,公众号很快便积累了几万个关注用户。

由于诸多原因,我们最终放弃了菊粉产品的推广销售,转而聚焦于内容创作并持续至今。惋惜之余,我由衷地感谢爱标师兄在我第二次创业失败之际带来的新机遇,正是这“无心插柳”之举,让我得以带领团队在肠道健康领域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尽管机遇的降临存在偶然性,但相比较而言,机遇会更多地属于那些足够敏锐、在产业萌发初期就能把握契机的人,也会更多属于掌握了先进方法论、更为好学、更为勤奋的人。

2023年5月8日,我起头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正在从北京飞往深圳的航班上。此行是去为WonderLab(万益蓝)主持品牌焕新发布仪式。WonderLab这个品牌非常年轻,诞生于我们提出“起草中国肠道产业蓝图”的2019年。2020年,他们推出的“小蓝瓶”益生菌迅速成为爆品。2021年,在南京的肠道大会上,WonderLab创始人肖国勋先生告诉我要all in益生菌。现如今,单单“小蓝瓶”的销量就即将突破2亿瓶。在WonderLab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肠道产业中以益生菌为代表的功能食品业态的发展缩影。

回想2017年6月18日,我邀请清华长庚医院的姜泊老师作客《肠·道》演讲,产生了“40岁应该做,50岁必须做”“生与死之间,可能就是一次肠镜的距离”等金句。此后,热心肠开始更多地关注肠癌筛查、诊断和治疗等话题,也因此被更多人关注到,其中就有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朱叶青先生。那一年,朱总请我在北京国奥村的星巴克喝咖啡、讨论潜在合作的情景,尚还历历在目。而一转眼,在2021年我便收到了诺辉团队的IPO仪式邀请函。我就是这么惊喜地见证了肠道IVD企业的高光时刻。

就在这篇序言的写作期间,2023年全国营养周启动,提出了“食养是良医”的口号。无独有偶,《肠·道》演讲的单个视频播放记录冠军至今仍属于石汉平老师的《还营养为一线治疗》。食物的消化尽管从口腔开始,但其代谢、吸收的大部分进程是在肠道完成的。科学营养会带来肠道健康。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关注了临床营养、特殊人群营养、营养流行病学等内容。在产业端,我们也看到了营养保健赛道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单单特医食品的获批数量就已从2位数升到了3位数,食品企业和头部创新药企都有了相关布局。新冠疫情则助推了人们对“食养”“食疗”的关注,也快速推进了消费者教育。如此良机,何者堪握?

放眼整个中国肠道产业,会看到随着肠道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科研服务赛道对仪器、试剂及耗材的需求与日俱增;肠道作为疾病最为高发的器官之一,也是医疗器械、药品、中医药等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而站在同一健康的角度,动物、植物、环境与人类健康尤其是肠道健康息息相关;生态农业、宠物健康等赛道,也蕴藏着更多淘金肠道的机遇。“肠中自有黄金屋”,我衷心希望看到更多有志者参与进来并掘金成功。

此外,很多肠道健康领域的创业项目(不乏未知君、慕恩生物、和度生物等明星项目)的创始团队,会在早期找到我,希望给到热心肠相关基金低估值投资机会。尽管因为不具备专业的投资孵化能力,我们最终只好婉拒,但每每看到不少项目的估值在一轮轮融资之后节节高涨,我总是会想,像这样的机会还将层出不穷,投资、法律、税务、人力等服务一定会在肠道产业里迎来很好的业务机遇;科技园区、孵化器、政府部门等或许也需要郑重考虑将“肠道产业”正式列入关注的范畴。

所以,当下一个机遇来临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希望这本白皮书能助力你把握机遇,赢得先机。

/    ③    /

也是在我写作这篇序言的时候,一个号称源于顶尖学府的知名品牌被立案调查,直接原因是涉嫌侮辱女性和虚假宣传。其实这个品牌身上的争议由来已久,背后折射的正是中国营养保健领域的顽疾——过度吸引眼球、过度营销、违法违规推广等问题。

事实上,中国的监管者、商业平台及媒体等都在紧盯整个产业,而且我相信这样的监督将会日趋严格。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消费者,其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其认知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一轮轮被忽悠过后,他们日趋理性,不诚实的品牌和过度的营销将再难以获得他们的认可。

一直以来,以益生菌为代表的营养健康产品就争议不断,时有因特定事件、产品或个人而引发的针对全行业的质疑情况。以粪菌移植为代表的医疗技术,存在被无序扩大化使用的情况,将有出灰犀牛事件的风险。不注重科学循证、缺乏标准和指南、无原则放大活菌剂量等乱象,则可能引发市场监督机构的强力监管,个别赛道甚至可能因此“团灭”。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隐忧。

还是在我写这篇序言的时候,《自然》杂志及其旗下《自然·代谢》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报道了科学家通过全肠采样胶囊,发现健康志愿者的肠内微生物组、代谢组与其粪便中的情况截然不同。而我们目前大部分研究与转化应用所基于的数据都来源于粪便。在空间上,粪便只能代表数米长肠道的最后部分;在时间上,严格说来,粪便只能代表取样那一瞬间的情况。在方法学顶层存有如此的系统性瑕疵,相应地,很多转化应用背后的科学支撑就不坚实。肠道领域的相关科研远未成熟,大部分的研究还是相关性研究而非因果关系的确立,对此我们需有一个清醒而客观的认知。

此外,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信息极其透明、供应链服务极其成熟、造物成本极其可控的时代,面对具有巨大前景的新赛道,涌入者可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竞争也将前所未有地激烈。

再者,我们的时代也在以空前的速度滚滚向前。用户需求可能发生快速转变,需求侧的流行趋势瞬息万变,更需要从业者具有高水平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在新冠疫情期间,产生了一些诱人的机遇,但在疫情之后,它们中的一些将可能消失。新的发展动能将在哪里涌现,我们且拭目以待。

/    ④    /

作为“肠道产业”这一名称的首倡者,也作为肠道产业必将欣欣向荣的“鼓吹者”,我坚信,这个年轻的产业业态,必将尽情生长,蓬勃兴旺,从被定义到快速发展,再到形成规模,最终成为能够代表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创新高地的顶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技术方法的突破,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持续迅猛发展,为产业提供更多科学、循证支撑,助推更多好产品的出现;我们也将看到行业自律和监管规范不断加强,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而我最期待的,则是全社会对肠道产业认知水平的普遍提高。届时,将有更多业内人士投身于肠道产业的实践;将有更多消费者或患者,基于促进肠道健康的需求,能匹配到最适合的产品。肠道产业是一个横跨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业态,有些领域已走过悠悠百年(如发酵乳制品),而有些领域方新兴不过几载(如活体生物药品)。想要让“肠道产业”深入人心,注定还需要一个长期研讨、推动与普及的历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和热心肠团队将坚守初心,希望携手更多志同道合者,努力促进中国肠道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    ⑤    /

借此机会,我想特别向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所有开拓者致敬!正是基于他们的努力,我们才得以围绕“肠道”去定义一个产业。

感谢所有认可“肠道产业”这一定义的所有人士,包括众多科学家、临床医生、企业家、政府和媒体人士等同道者!在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参与下,肠道产业的发展必将星火燎原。

感谢热心肠的小伙伴们,尤其是参与这本白皮书创作的所有同仁!因为你们的辛勤努力、踏实严谨,这本白皮书才得以面世,并将成为铭记中国肠道产业发展进程的里程碑。

感谢蒙牛优益C 、科拓生物、BioGaia拜奥、光明乳业Biostime合生元 、Swisse斯维诗 、IFF、华润江中利活、SEIMEI森美、艾地盟蔚蓝、量子高科、乐力等企业或品牌对本白皮书的赞助支持!

感谢每一位作为读者,此时正在翻阅本白皮书的你!

热心肠先生

2023年5月15日

 

致谢

特别感谢以下企业和品牌对《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大力支持!

专家简介
蓝灿辉
热心肠研究院院长/iMeta创办人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学者计划”讲座教授
笔名热心肠先生,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武汉轻工大学“常青学者计划”讲座教授,学术期刊iMeta联合创办人与执行主编,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副会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委员,《热心肠日报》创始主编,CHINAGUT(中国肠道大会)创始发起人。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