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Nature炎症性肠病专刊
文章数:8篇
炎症性肠病
Nature:如何应对IBD患者的普遍心理健康问题?
① 匹兹堡大学的精神病学家 Eva Szigethy专门研究认知疗法以帮助胃肠道疾病患者;② IBD患者通常伴有焦虑、精神不振和慢性疼痛,焦虑和精神不振比健康人高出一倍之多;③ 一些因果关系和指向性还不明确,但确定的是IBD患者的大脑和肠道同时出了问题,且与炎症关系密切;④ 行为疗法在IBD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结合抗抑郁药物的尝试也在进行;⑤ 大脑和精神状态会影响疼痛,肠道炎症对大脑也可能有毒性作用,为此,充分理解肠脑轴非常必要。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Paramel Jayaprakash T
Money DM
炎症性肠病
Nature:一图读懂粪菌疗法的历史
① 粪菌移植(FMT)已经在一些疾病中得以应用,特别是在对抗艰难梭菌感染中,治愈率很高;② 人类已经有了治疗IBD的药物,也对一些病人很有效,但在一部分病人身上却缺乏效果,粪菌移植因此也被考虑用来治疗IBD;③ 在不同的临床试验中,粪菌移植治疗IBD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并不令人完全满意,更多科学机制的研究或许能让其在IBD治疗中显示出价值;④ 本文特别对粪菌移植的历史进行了总结,认可中国古代中医葛洪和李时珍是粪菌移植的鼻祖。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Walt DR
Hartman MR
炎症性肠病
Nature:给IBD治疗带来希望的4种细胞疗法
① 目前,治疗IBD的一线药物是抗炎症和类固醇药物,但人类对IBD中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关系依然缺乏了解,一些病人能以被治愈,甚至所有疗法都归于失败;② 在所有疗法都归于失败后,正在研究中的细胞疗法可做考虑,其中可生成血细胞的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间叶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被研究最充分的;③ 除此以外,工程化的调节型T细胞、利用肠道干细胞生成的类器官,都在被研究之中,或许能给IBD治疗带来新希望。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S S Witkin
S S Witkin
炎症性肠病
Nature:在基因中发掘IBD病因,靠谱但也任重道远
① 2009年,Howard Jacob和同事对IBD儿童Nicholas Volker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XIAP基因突变;② 通过脐带血移植,补充携带完整XIAP基因并生成免疫细胞的干细胞,Nicholas的病情很快缓解,这是首个通过DNA测序治愈疾病的例子;③ 大规模测序、GWAS等工具,促进科学家确认不同的基因突变,鉴定出与克罗恩病相关的NOD2,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的肠屏障功能缺陷基因;④ 然而,不论是需要对IBD更准确分型,还是发掘更多基因突变,人们都还需努力。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M Kilian
M Kilian
炎症性肠病
Nature:利用寄生虫来治疗IBD,靠谱么?
① Tufts医学中心胃肠道学家Joel Weinstock和团队研究寄居在肠道的寄生虫,了解它们如何影响炎症及身体免疫响应;② 寄生虫在肠道消失,改变了肠道细菌,这可能是IBD流行的原因之一;③ 对此,Weinstock和同事已经在小鼠实验中积累了一些证据,并提出了相关机制的假设;④ 在人身上已经有利用猪鞭虫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践,不过后续的公司转化研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还需要重新设计研究方法;⑤ 建议病人不应该自己尝试这样的高风险“疗法”。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Soumya Ghosh
Naowarat Cheeptham
炎症性肠病
Nature:IBD在亚洲日益严重,何因,昨办?
① 在亚洲,炎症性肠病(IBD)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不过这也提供了研究IBD的黄金机会;② 香港的IBD发生率从1985年的每百万人1人增加到2014年的30人;③ 尽管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有高达每百万人200-300人的发病率,但在中国和印度的IBD病人总数可能已经超过北美;④ IBD比较明确地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关,尽管在城市可以获得更好的卫生保健和设施,但空气质量差、久坐不动、主要在室内活动以及摄入过多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都可能促进IBD发生。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流行趋势
香港
炎症性肠病
Nature:一图读懂炎症性肠病(IBD)
① IBD通常发生于免疫系统对正常存在于肠道的菌群产生过激的免疫响应后,激起一连串的破坏和摧毁肠壁的炎症事件;② 大多数IBD病例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或克罗恩病(CD),相对流行率因地理区域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其病理特征类似但也有明显区别;③ 遗传、卫生、心理健康、饮食、吸烟等都可能是激发IBD的原因;④ IBD在北美、西欧和北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为常见,近年来,亚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流行趋势
Sandrine Brugiroux
炎症性肠病
Nature:炎症性肠病(IBD)
①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在近150年出现和流行;② 近几十年在亚洲飙升,具体原因未知,生活环境太清洁和肠道寄生虫消失或许都是病因;③ 基因影响可能不大,但遗传学研究对揭示疾病发生机制很必要,可帮助明确未来疗法的靶点;④ 如果各种药物都不起作用,细胞疗法或许是替代选择,粪菌移植疗法还在摸索中,证据支持还不足;⑤ IBD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常见,是治疗切入点之一,应给予病人更多支持和理解。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Alvaro San Millan
R Craig Ma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