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nanoparticles
文章数:1篇
强化的渗透和滞留(EPR)
纳米医学新进展:什么样的粒子容易聚集到肿瘤?
① 强化的渗透和滞留(EPR)作用是纳米医学领域热议的话题;② 4个皮下移植瘤模型,SKOV3 卵巢癌、344SQ小鼠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人NSCLC和A431人表皮样畸胎瘤,用55x60 nm、80x180 nm和80x320 nm PRINT粒子评估肿瘤聚集;③ 呈现特异性粒子聚集倾向,具有明显的粒子大小依赖性,粒子越大越集中于血管周围,粒子越小越弥漫分布于组织;④ 不同肿瘤模型之间肿瘤渗透存在差异,优先渗透至原发灶和转移灶,提示EPR效应作为肿瘤模型和定位的功能。
强化的渗透和滞留(EPR)
纳米医学
PRINT粒子
nanoparticles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