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组长
王关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组长。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微生物与昆虫互作,以及微生物与基因编辑等新型媒介昆虫防控技术开发等方向。近五年,以主要作者在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The ISME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研究领域:昆虫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基因组学。
研究方向:全球半数的人群都面临着因蚊虫叮咬而导致的疾病传播风险,近年来城镇化、全球贸易、气候变暖和土地使用变更等问题诱发的蚊虫跨区域传播,也加剧了虫媒传染病的再次发生和扩张。例如登革热在过去50年感染人群数量增长超过30倍,每年全球约有4亿人感染登革热,造成400亿的经济损失。防控蚊虫等媒介生物是减少人类感染虫媒病原菌最高效、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本研究组以基因组学为主要手段,基于多组学,基因编辑,微生物分离筛选,无菌体系等方法,探索微生物与宿主互作以及微生物和基因编辑技术对蚊虫进行防控。
1. 基于微生物和基因编辑/驱动防控蚊虫新技术 围绕微生物和基因编辑开发新型的经济,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蚊虫防控新技术。
2. 微生物功能挖掘 以模式生物寄生蜂和蚊虫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微生物在宿主适应性进化,抗药性演化等方面起的作用,开发有益菌或者工程菌。
3. 微生物群落结构调控 利用宏基因组、代谢组、基因编辑和寄生蜂无菌体系等手段,重点研究宿主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和生理机制,为利用微生物手段来对病害和害虫进行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