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关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组长
王关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组长。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微生物与昆虫互作,以及微生物与基因编辑等新型媒介昆虫防控技术开发等方向。近五年,以主要作者在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The ISME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Nature子刊:综述基因技术防控蚊媒疾病
① 蚊虫是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给全球健康造成重大威胁;② 作者针对生物防控和基因工程技术对蚊虫防控开展讨论,并围绕两种新防控策略论述其最新的研究进展;③ 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防控利用沃尔巴克氏菌 (Wolbachia) 进行垂直传播来阻断病原体,而基因工程则通过改变蚊子基因来抑制种群;④ 沃尔巴克氏菌 和转基因工程技术防控策略有望替代传统的蚊媒疾病防控方法。
2021-07-19
Science子刊: 长期除草剂诱导选择下的宿主基因组与微生物组的共适应
① 暴露于莠去津时,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微生物组发生变化,这反过来又赋予了宿主在除草剂莠去津存在下的适应性优势;② 莠去津处理组(AAs)群体微生物组的变化增加了莠去津的解毒效率;③ 在AAa群体中鉴定出的候选选择区可能不是由随机遗传漂移引起的,而是由从莠去津或暴露于莠去津后从改变的微生物组中选择而引起的;④ 莠去津暴露会改变宿主的免疫能力和免疫基因表达;⑤ 微生物组移植验证了宿主基因组与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1-05-05
Cell子刊:除草剂暴露导致的菌群变化可遗传给后代
① 黄蜂(Nasonia vitripennis)暴露于亚毒性剂量的莠去津(一种常用除草剂)中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发生改变;② 亚毒性剂量的莠去津暴露导致可代谢莠去津的特定肠道细菌富集,包括罕见的Serratia marcescens及Pseudomonas protegens;③ 上述菌群变化可通过母亲向未接受莠去津的下一代进行垂直传播;④ 多代黄蜂持续暴露于更低剂量的莠去津中,后代可对高剂量的莠去津产生耐受性;⑤ 无菌黄蜂对莠去津的耐受性可降低10倍以上。
2020-02-04
兰州大学:城市化影响西藏牧民的肠道菌群
① 对比来自3个不同区域的西藏牧民的肠道菌群:传统牧民(TH)、半城市化牧民(SUH)、城市化牧民(UH);②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上升,普氏菌属的丰度随之下降,而拟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菌属、Blautia菌属的丰度随之上升;③ 城市化进程显著影响了西藏牧民的肠道菌群β多样性,而非α多样性;④ 城市化程度的差异影响了碳水化合物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⑤ 相比于随机因素,决定性因素(低膳食纤维饮食等)更多地影响了肠道菌群的组成。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组长
王关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组长。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微生物与昆虫互作,以及微生物与基因编辑等新型媒介昆虫防控技术开发等方向。近五年,以主要作者在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The ISME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2011年~2015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
2015年~2016年: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21年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组长
2019年~2021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
2016年~2019年:哈佛大学,博士后
研究领域:昆虫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基因组学。
研究方向:全球半数的人群都面临着因蚊虫叮咬而导致的疾病传播风险,近年来城镇化、全球贸易、气候变暖和土地使用变更等问题诱发的蚊虫跨区域传播,也加剧了虫媒传染病的再次发生和扩张。例如登革热在过去50年感染人群数量增长超过30倍,每年全球约有4亿人感染登革热,造成400亿的经济损失。防控蚊虫等媒介生物是减少人类感染虫媒病原菌最高效、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本研究组以基因组学为主要手段,基于多组学,基因编辑,微生物分离筛选,无菌体系等方法,探索微生物与宿主互作以及微生物和基因编辑技术对蚊虫进行防控。
1. 基于微生物和基因编辑/驱动防控蚊虫新技术 围绕微生物和基因编辑开发新型的经济,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蚊虫防控新技术。
2. 微生物功能挖掘 以模式生物寄生蜂和蚊虫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微生物在宿主适应性进化,抗药性演化等方面起的作用,开发有益菌或者工程菌。
3. 微生物群落结构调控 利用宏基因组、代谢组、基因编辑和寄生蜂无菌体系等手段,重点研究宿主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和生理机制,为利用微生物手段来对病害和害虫进行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