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君
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
于君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肿瘤机制和防治研究,包括肠道微生态和肿瘤的研究20年。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85篇。获奖30余项。主编英文专著2部,参与编写英文专著12部。国内外专利30多项。
于君团队:嗜酸乳杆菌或能预防脂肪肝向肝癌进展
① 嗜酸乳杆菌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小鼠体内显著下降;② 灌胃嗜酸乳杆菌可抑制NAFLD-HCC发展;③ 嗜酸乳杆菌条件培养基可抑制NAFLD-HCC人类细胞和小鼠类器官的生长;④ 戊酸是嗜酸乳杆菌条件培养基中最富集的代谢物,并且在嗜酸乳杆菌处理的小鼠的肝脏和门静脉中证实了戊酸的上调;⑤ 戊酸与肝细胞表面受体GPR41/43结合,抑制Rho-GTPase途径,从而抑制NAFLD-HCC。
01-03
于君等Nature Reviews:多点突破——靶向菌群的癌症管理方法(年度回顾)
① 癌症微生物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癌症管理的不同方面(包括筛查、预防、分子分型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益处;② 布氏瘤胃球菌驱动的微生物组特征与免疫特征相关,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③ 麦芽香肉杆菌通过增强肠道维生素D的生物生成,显示出预防结直肠癌的潜力;④ 肠道菌群(尤其Coprobacillus cateniformis)可通过靶向PDL2–RGMb轴,增强抗PD1或抗PDL1免疫疗法疗效。
2023-12-06
于君+魏泓+王勇:可溶性纤维的“阴暗面”——过量或促肠道肿瘤
① 2种结直肠癌(CRC)小鼠模型中,混合高纤维饮食可促肿瘤发生,抗生素和粪菌移植实验表明肠道菌菌群参与其中;② 可溶性纤维(菊粉和瓜尔豆胶)是该饮食中的促CRC成分,而不是不溶性纤维(纤维素);③ 过量可溶性纤维诱发肠道菌群失调,单形拟杆菌富集、假长双歧杆菌耗竭,伴随粪便丁酸和血清胆汁酸增加、肌苷减少,部分介导了促CRC作用;④ 菊粉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移植高菊粉饮食小鼠粪便会增加无菌小鼠结肠细胞增殖和致癌基因表达。
2023-10-17
于君团队:鸡乳杆菌及其衍生代谢物可增强大肠癌免疫治疗
① 在多种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含不同MSI状态),鸡乳杆菌(Lg)通过减少调节性T细胞(Treg)的肿瘤浸润,增强CD8+ T细胞的效应功能,提高抗PD1免疫治疗效果;② Lg生成的色氨酸代谢物吲哚-3-甲醛可进一步衍化为功能代谢物吲哚-3-羧酸(ICA),给小鼠补充ICA可提高抗PD1疗效;③ ICA通过抑制肿瘤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的表达以减少犬尿氨酸(Kyn)生成,并通过受体竞争来拮抗Kyn介导的芳香烃受体(AHR)激活,从而抑制Treg分化。
2023-09-28
于君团队:中药片仔癀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和代谢物抑制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① 片仔癀(PZH)在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处理小鼠和ApcMin/+小鼠中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结直肠肿瘤发生;② PZH治疗后益生菌木糖假丁酸弧菌和黏液真杆菌丰度增加,病原菌维氏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产气柯林斯氏菌和蛋白胨哈雷菌丰度降低;③ PZH增加了有益代谢产物牛磺酸和亚牛磺酸、胆汁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并显著恢复肠道屏障功能;④ PZH抑制PI3K-Akt、IL-17、TNF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信号传导;⑤ PZH人参皂苷在体外和体内直接抑制结直肠肿瘤发生。
2023-09-11
于君等Cell子刊:麦芽香肉杆菌抑制雌性小鼠的大肠癌
① 在两种小鼠CRC模型中,发现麦芽香肉杆菌干预以雌性特异性方式减少肠道肿瘤形成;② 雌激素通过增加与该细菌的DD-CPase结合的SLC3A2结肠表达,促进麦芽香肉杆菌附着和定植;③ 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揭示麦芽香肉杆菌干预通过肠道微生物组和维生素D受体依赖方式,促进小鼠肠道维生素D丰度增加和VDR信号的粘膜激活;④ 体外发酵系统证实麦芽香肉杆菌可与普拉梭菌的代谢交叉喂养,将麦芽香肉杆菌产生的7-脱氢胆固醇转为维生素D,激活宿主VDR信号。
2023-07-20
于君团队:假长双歧杆菌产生乙酸,或可预防脂肪肝相关肝癌
① 在两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肝癌(NAFLD-HCC)小鼠模型中,假长双歧杆菌耗损最多,而灌胃假长双歧杆菌可显著抑制两种模型小鼠NAFLD-HCC的形成;② 假长双歧杆菌代谢物乙酸盐会抑制NAFLD-HCC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体内NAFLD-HCC肿瘤形成;③ 机制上,假长双歧杆菌通过肠肝轴分泌抗肿瘤代谢物乙酸盐,进入门静脉到达肝脏,与肝细胞G偶联蛋白受体43(GPR43)结合;④ GPR43激活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阻止NAFLD-HCC进展。
2023-07-15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2022
欧洲科学院院士
香港科学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卓敏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消化道肿瘤实验中心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于君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肿瘤机制和防治研究,包括肠道微生态和肿瘤的研究20年。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85篇。获奖30余项。主编英文专著2部,参与编写英文专著12部。国内外专利30多项。
1981~1986年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
1988~1991年 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1~1994年 取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消化内科学)
1994年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1998-2002 年先后在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做博士后(从事胃癌研究)
2003-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任高级研究员(从事肝癌和脂肪肝的研究)
2005年8月-至今任职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起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2014年升任终生教授, 2017晋升为讲座教授)
消化系统肿瘤机制和防治(包括肠道微生态和肿瘤学研究等)。
兼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消化协会肿瘤常务理事、美国消化协会微生态常务理事、国际肿瘤微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美国胃肠病学院fellow、香港科协副主席、香港免疫协会主席 (2017-2018)、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肠道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消化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及微生态学会常委、香港肿瘤学会常务理事等。
兼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香港大学等荣誉或者客座教授。 
现任J Gastroenterol Hepatol 副总编辑、Oncogene副主编; Life Science副主编 (2007-2015);  Gut、Sci Rep、中华消化杂志 等杂志编委。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卓越研究奖
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医学药学奖”
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会肿瘤研究导师奖
2017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2016年,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6年,香港裘槎基金会,裘槎卓越科研奖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杰出学人
2014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4年,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卓越研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