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房静远博士,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房静远团队:普氏粪杆菌助力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①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引起结肠炎的患者体内普氏粪杆菌丰度较低;② 构建两种ICI相关结肠炎小鼠模型,发现ICI可加剧肠道炎症、增加髓系细胞浸润,而补充普氏粪杆菌可以缓解;③ 在荷瘤小鼠中,补充普氏粪杆菌能够增强ICI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并减轻ICI诱导的结肠炎;④ 补充普氏粪杆菌还能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调节菌群组成,增加益生菌丰度,减少潜在肠道病原体;⑤ 在发展出ICI相关结肠炎的小鼠中,普氏粪杆菌丰度降低。
2023-08-21
房静远+陈萦晅Cell子刊:具核梭杆菌产生琥珀酸,让大肠癌抵抗免疫治疗
① 对免疫疗法不应答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具核梭杆菌(Fn)丰度较高,血清琥珀酸水平增加;② 小鼠中,Fn通过其代谢物琥珀酸让肿瘤对抗PD-1单克隆抗体(mAb)变得不敏感;③ 机制上,Fn产生的琥珀酸抑制了cGAS-IFNβ通路,使肿瘤中的趋化因子CCL5和CXCL10水平降低,从而限制CD8+T细胞向肿瘤微环境迁移,抑制抗肿瘤反应;④ 用抗生素甲硝唑治疗可减少肠道的Fn含量,进而降低血清琥珀酸水平,使小鼠肿瘤对免疫疗法重新敏感。
2023-04-30
房静远等Nature子刊:他汀类药物可预防大肠癌?肠菌色氨酸代谢物或是关键
① 回顾性队列分析表明,服用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降低相关;② 小鼠模型中,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道肿瘤;③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肠道Ido1,从而提高肠腔色氨酸水平供菌群利用,促进了罗伊氏乳杆菌生长;④ 罗伊氏乳杆菌通过产生色氨酸分解代谢物吲哚-3-乳酸(ILA)抑制结直肠肿瘤发生;⑤ ILA通过靶向RORγt减少Th17细胞分化,抑制Th17反应、下调IL-17信号,并通过激活肠上皮AHR改善屏障完整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2023-04-17
房静远+洪洁+陈豪燕Cell子刊:菌群失调相关的尿素积累或促大肠癌
① 分析患者结直肠的正常、腺瘤和癌组织,发现肿瘤进展过程中,宿主的尿素循环代谢被激活;② 这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特征为双歧杆菌等有尿素分解能力的有益菌减少、缺乏尿素分解能力的致病菌增多;③ 机制上,尿素可进入巨噬细胞,抑制p-STAT1与SAT1启动子区域结合,导致SAT1表达减少,从而抑制多胺分解代谢,引起多胺积累,诱导了巨噬细胞的促肿瘤表型;④ 用尿素循环抑制剂,或基于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干预,可缓解尿素介导的小鼠肿瘤发生。
2023-03-23
房静远等:中国胃肠道癌症负担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① 2020年,中国新发1,922,362例胃肠道癌症,胃肠道癌症死亡1,497,388例;② 其中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555,480例,23.9/10万人),肝癌死亡率最高(391,150例,17.2/10万人);③ 1990-2019年间,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均呈显著降低趋势,但近些年又逐渐平稳或回升;④ 未来10年,预计结直肠癌及胰腺癌的比例会快速增加;⑤ 吸烟及饮酒是男性胃肠道癌症死亡的主要因素,高BMI是增长最快的胃肠道癌症风险因素。
2023-03-16
房静远+陈萦暄Nature子刊:结直肠癌利用SIRT5保持核苷酸的可用性避免DNA损伤
① 人结直肠癌(CRC)细胞系中,敲低 Sirtuin5(SIRT5)可引发DNA损伤,导致CRC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及凋亡,补充核苷酸可逆转该表型;② SIRT5通过去丙二酰化激活磷酸戊糖途径中的转酮醇酶(TKT),促进生成核苷酸合成前体核糖-5-磷酸,补充CRC细胞核苷酸池而促进其生长;③ 小鼠移植瘤模型中,过表达TKT可逆转敲低SIRT5导致的肿瘤生长抑制;④ SIRT5的这一功能导致体内外CRC细胞对化疗药5-FU耐药,SIRT5高表达与临床上CR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2022-10-17
房静远等:粪便特征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① 纳入胃癌(GCa)和慢性胃炎(ChG)患者共1043名,对配对样本(组织和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分析,确定差异丰富的微生物;② 上皮内瘤样病变和早期/进展期GCa患者中,粪便咽峡炎链球菌(Sa)和星座链球菌(Sc)在GCa组织和粪便中高度富集;③ Sa∪Sc并行标签和Sa/Sc单标签均在区分早期和进展期GCa中表现出高灵敏性;④ 在辨别进展期GCa时,Sa∪Sc比Sa∪CEA或Sc∪CEA更具优势;⑤ 在验证队列中验证了Sa∪Sc在早/晚期GCa诊断中的表现。
2022-02-12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4
202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
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房静远博士,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长;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 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消化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副总编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攻胃肠癌发生和预防中表观遗传修饰、信号通路和肠微生态研究。以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蛋白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卫生部公益行业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等。以唯一通讯作者或Last Author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Cell、Lancet Oncol、Cancer Discov、 Lancet GH、Gut、Cell Res、JNCI、Nat Commun等期刊;以第一完成人获2008年和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6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
1996~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998~2001:美国NIH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
胃肠癌发生和预防中表观遗传修饰、信号通路和肠微生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消化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华消化杂志副总编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