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ing-Yuan Fang
文章数:27篇
肿瘤免疫治疗
房静远团队:普氏粪杆菌助力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给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限制了ICI的应用。肠道菌群在免疫疗法的应答和毒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普氏粪杆菌(F. prausnitzii)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潜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团队近期在Cancer Research发表研究,发现补充普氏粪杆菌可以在小鼠中缓解ICI诱导的结肠炎,重塑肠道菌群组成,并增强免疫疗法的抗肿瘤活性。
肿瘤免疫治疗
肠道菌群
普氏粪杆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
结直肠癌
房静远+陈萦晅Cell子刊:具核梭杆菌产生琥珀酸,让大肠癌抵抗免疫治疗
抗PD-1单克隆抗体(mAb)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CRC),但在一些患者中没有明显疗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陈萦晅与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CRC有关的具核梭杆菌能通过其代谢产物琥珀酸损害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从而降低CRC对抗PD-1 mAb的敏感性。这些发现为CRC中的菌群-代谢物-免疫互作提供了新见解,也为改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策略。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具核梭杆菌
琥珀酸
色氨酸代谢物
房静远等Nature子刊:他汀类药物可预防大肠癌?肠菌色氨酸代谢物或是关键
结直肠癌是一种由腺瘤-腺癌缓慢进展的恶性肿瘤,多项研究报道他汀类药物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有关。因此,进一步了解他汀类药物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有助于更好预防结直肠癌。近日,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陈萦晅、熊华及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临床试验、体内外实验、细菌突变体、代谢质谱、转录调控等资源及技术,证实了罗伊氏乳杆菌-吲哚-3-乳酸-TH17轴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可使用共生菌或其代谢产物作为目前结直肠癌预防策略的补充。总之,本研究为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奠定了新思路,值得关注。
色氨酸代谢物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罗伊氏乳杆菌
结直肠癌
房静远+洪洁+陈豪燕Cell子刊:菌群失调相关的尿素积累或促大肠癌
宿主-微生物群代谢相互作用失调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洪洁、陈豪燕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宿主的尿素循环在结直肠肿瘤发生过程中被显著激活,伴随以缺乏尿素分解能力为特征的肠道菌群变化。尿素的积累可使巨噬细胞偏向以多胺积累为特征的促肿瘤表型。在小鼠模型中,使用尿素循环抑制剂或基于双歧杆菌的补充剂治疗,可以缓解尿素介导的肿瘤发生。总之,这项研究强调了尿素循环抑制剂或使用益生菌调节微生物组成以预防结肠直肠癌的潜在作用。
结直肠癌
多胺
巨噬细胞
肠道菌群
尿素循环
胃肠道癌症
房静远等:中国胃肠道癌症负担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仁济医院的房静远与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陈天辉在Cancer Lett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2020年的中国胃肠道癌症的发病及死亡数据,并总结了1990-2019年间的中国胃肠道癌症的流行病学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展望了未来10年的中国胃肠道癌症负担的变化。
胃肠道癌症
研究论文
流行病学数据
结直肠癌
房静远+陈萦暄Nature子刊:结直肠癌利用SIRT5保持核苷酸的可用性避免DNA损伤
代谢重编程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癌细胞内蛋白质的各种翻译后修饰参与了其代谢过程的重塑。Sirtuin5(SIRT5)最早被认为是一种去乙酰化酶,近来也被确认具有去丙二酰化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陈萦暄及其团队此前报道了SIRT5在结直肠癌(CRC)中表达增加。近日,该团队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进一步发现SIRT5通过翻译后修饰机制维持了CRC细胞中核苷酸的可用性,避免了DNA损伤,并可导致CRC细胞的化疗耐药,为CRC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结直肠癌
Sirt5
DNA损伤
研究论文
胃癌
房静远等:粪便特征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大部分胃癌(GCa)患者被诊断时已处于进展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的房静远、陈萦晅和王争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粪便咽峡炎链球菌(Sa)和星座链球菌(Sc)可作为GCa的早期预警,具有非侵入性,且准确性和灵敏性高的特点。
胃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咽峡炎链球菌
星座链球菌
结直肠癌
房静远+陈萦晅:DNA修复通路的种系突变或与家族性结直肠癌发展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与团队在JCI insight上发表文章,通过对家族性结直肠癌(CRC)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将调控DNA修复的基因发生种系突变与CRC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鉴定出CHEK2为DNA损伤反应的调控因子,可能是一个与CRC种系易感性有关的基因。
结直肠癌
DNA修复
种系突变
肝胆疾病
仁济医院:两种硬化性胆管炎中,粪便菌群和代谢组的改变和差异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但有着不同的治疗和预后。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改变可能参与了PSC病理,但菌群在IgG4-SC中的作用尚缺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Ruqi Tang、马雄、Min Lian与团队,近期在Gut发表研究,通过对IgG4-SC、PSC和健康人进行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和人体表型进行整合多组学分析,揭示了两种疾病在宿主-微生物互作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为深入探索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线索。
肝胆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肠道菌群
代谢组
诊断模型
结直肠癌
房静远团队:ZFP90经肠道菌群促进肠炎相关肠癌的发生
慢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发生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风险大大增加。然而,CAC的启动机制尚不清楚。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文章,Zfp90是CAC发展的致癌基因,且Zfp90的致癌作用依赖于肠道菌群,尤其是普氏菌(P.copri)为主的菌群。Zfp90通过TLR4-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介导CAC的发生。研究揭示了Zfp90-肠道菌群-NF-kB轴在CAC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或可作为CAC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结直肠癌
ZFP90
肠道菌群
菌群-免疫互作
房静远团队: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应答及免疫治疗的复杂互作(综述)
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可能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理解背后的机制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团队在Trends in Cancer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宿主肿瘤免疫应答的复杂互作机制,并概述了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的疗效、预后及毒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最后讨论了基于靶向肠道菌群的肿瘤精准治疗策略。
菌群-免疫互作
综述
肿瘤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
视神经蛋白的缺失如何导致大肠癌免疫逃逸?
IFN-γ和MHC-I信号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对免疫治疗抵抗。而结直肠癌患者很少出现IFN和MHC信号基因突变,但也常常对免疫治疗有抵抗力。Cancer Discovery近期发表的文章,结直肠癌(CRC)中,视神经蛋白通过与AP3D1互作,抑制棕榈酸化的IFNGR1被分选进入溶酶体降解的过程,维持IFN-γ和MHC-I通路完整性。而结直肠癌早期就出现视神经蛋白的缺失,视神经素缺失导致结直肠癌免疫逃避和内在免疫治疗抵抗。
结直肠癌
视神经蛋白
免疫逃逸
结直肠癌
房静远等:风险SNP诱导的lncRNA通过激活糖酵解促进大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在结直肠癌(CRC)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陈豪燕、洪洁和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张俊芳及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一个风险SNP介导的致癌基因lncRNA-SLCC1可通过激活糖酵解途径促进CRC发展。
结直肠癌
肿瘤遗传学
肿瘤代谢
表观遗传学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陈豪燕+洪洁+房静远:肿瘤微环境的基因表达特征,影响大肠癌预后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陈豪燕、洪洁、房静远与研究团队在npj Precision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分析来自18个数据库的2269份结直肠癌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及来自4个数据库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鉴定出了6种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基因表达特征亚型,可能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及对不同治疗(化疗、EGFR抑制剂)的应答。
结直肠癌
化疗耐药
肿瘤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仁济医院:具核梭杆菌调控大肠癌糖酵解的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洪洁、陈豪燕与团队,近期在Gut上发表文章,发现具核梭杆菌和糖酵解在机制上、生物学上和临床上都与结直肠癌(CRC)具有相关性,而且具核梭杆菌通过上调长链非编码RNA——烯醇酶1(ENO1)-内含子转录物1(ENO1-IT1),调控ENO1(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组分)等基因的组蛋白修饰,影响CRC细胞的代谢重编程。这些发现提示,在具核梭杆菌丰度高的CRC病人中,靶向ENO1通路或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糖代谢
lncRNA
新冠病毒
仁济医院:中国人肠上皮细胞中的新冠病毒入口基因表达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洪洁和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文章,纳入中国的健康对照、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各2名,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分析结肠组织的转录组,绘制出中国人的肠道基因表达谱。揭示出肠道上皮细胞富集表达新冠受体基因ACE2等,并同步上调病毒感染、炎症和细胞因子等通路基因。
新冠病毒
单细胞RNA测序
结肠组织
新冠感染
细胞因子
结直肠癌
上海交大团队:糖酵解依赖m6A修饰,促进大肠癌进展
N6-甲基腺苷(m6A)修饰对于mRNA的稳定、剪接和翻译都至关重要。m6A调节的基因改变在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mRNA的m6A修饰是否在结直肠癌(CRC)的葡萄糖代谢中起作用尚不清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洪洁、陈豪燕和房静远研究团队最新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的研究发现,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酶促亚基METTL3可诱导CRC,且依赖于细胞糖酵解。此外,METTL3和糖酵解成分的水平具有临床相关性。该研究提示,靶向METTL3及其相关途径为高糖代谢的CRC患者提供了合理的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
m6A modification
METTL3
glycolysis
colorectal cancer
结直肠腺瘤
国内团队: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
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团队牵头,国内多家医院机构共同合作完成的最新临床研究,近日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探讨了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临床潜力和安全性。该研究发现服用小檗碱(0.3克,每日2次)对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有效且安全,可作为息肉切除后化学预防的一种选择。
结直肠腺瘤
小檗碱
复发腺瘤
不良事件
Xinyue Hu
结直肠癌
Nature子刊:lncRNA GLCC1促进结直肠癌的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lncRNA GLCC1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与较差的预后相关。机制上,GLCC1通过抑制c-Myc的泛素化,促进乳酸脱氢酶等c-Myc靶基因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糖酵解。
结直肠癌
lncRNA
结直肠癌
c-Myc
糖酵解
细胞焦亡
仁济医院房静远:胃肠道癌症及感染中的细胞焦亡(综述)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团队在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 Reviews on Cancer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细胞焦亡的发生及调节机制,并讨论了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在胃肠道癌症及病原体感染中起到的重要调节作用。
细胞焦亡
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gastric cancer
Gut microbiota
Mucos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
结直肠癌(CRC)
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菌群影响结直肠癌的表观遗传(综述)
结直肠癌相关基因、表观遗传、免疫信号异常都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本综述回顾了一系列与肠道菌群相关的宿主基因表观遗传学变化,包括miRNA干扰、基因甲基化/乙酰化以及免疫细胞分化,对了解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病理中的作用有参考价值,有利于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新型癌症治疗手段。
结直肠癌(CRC)
表观遗传
肠道菌群结构
菌群代谢物
Tao Xu
结直肠癌
仁济医院团队:Synbindin缺失恢复肠道菌群并抑制结肠肿瘤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肠道特异性的Synbindin缺失,可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并恢复肠道菌群,以抑制小鼠结肠肿瘤的发生。同时,Synbind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Synbindin或可作为未来的结直肠癌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
CRC
DVL3
Synbindin
Wnt signaling
胃癌
Gut:设计PPI治疗方案,多考虑点
这是近期Gut针对之前一项关于长期使用PPI增加胃癌风险的研究的评论之一,这个评论提醒的是要多考虑更多问题,以在临床尽可能降低副作用。很值得读一读,特别推荐。
胃癌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
gastric cancer
Helicobacter pylori
结直肠癌筛查
房静远等:筛查大肠癌,共生梭菌或是有效标记物
这是有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和复旦大学肿瘤中心团队领衔,外加同济大学附属第十医院团队协作的研究(交大+复旦+同济,多么和谐的组合!)。经过对781名受试者的测试,以及在256名患者上的炎症,初步明确利用共生梭菌或能有效帮助筛查大肠癌。很值得学习的研究,特别推荐。
结直肠癌筛查
共生梭菌
colorectal cancer
Early diagnosis
Clostridium symbiosum
大肠癌
Cell:大肠癌细胞抵抗药物,细菌如何起帮凶作用
① 在化疗后复发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发现核粒梭菌的丰度占优,并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②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分析发现核粒梭菌促进针对化疗的大肠癌耐药;③ 相关机制是:核粒梭菌靶向TLR4、MYD88先天免疫信号和特定的微小RNA,激活自噬通路并改变大肠癌的化疗响应;④ 未来可通过检测和靶向核粒梭菌及相关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的临床管理产生重要价值,并可能改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大肠癌
核粒梭菌
细胞自噬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大肠癌
Cell:具核梭杆菌帮助大肠癌细胞抵抗药物的机制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洪洁和陈豪燕和美国密西根大学邹伟平等密切合作,并在Cell杂志发出的重量级研究成果,这是2017年迄今为止中国团队参与和组织的最高水平肠道菌群相关研究。超级给力!一个字,强烈推荐阅读!
大肠癌
核粒梭菌
细胞自噬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马雄团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肠道菌群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马雄团队发表在Gut上的原创性研究,实验设计很好,数据分析也棒,很值得大家学习。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柔嫩梭菌
肠杆菌科
Radu Bach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