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杆菌科
文章数:24篇
抗生素耐药
华南师范大学:养殖活动会重塑当地居民肠道微生物与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在牲畜养殖环境中普遍存在,但其对当地居民肠道微生物和抗性组的影响知之甚少。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应光国、何良英及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养殖活动会重塑当地居民肠道微生物与耐药性。与使用抗生素和改变生活环境相比,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可能会给肠道健康带来更多样和持久的改变,尽管其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值得关注。
抗生素耐药
动物养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质粒序列
人乳寡糖(HMO)
Cell子刊:巧用HMO+婴儿双歧杆菌组成的合生制剂,促进婴儿双歧杆菌在成人肠道定殖
将活的生物治疗产品可控制和可持续地移植到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能调节人类肠道微生物组。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文章,利用婴儿双歧杆菌和母乳寡糖(HMO)组成的合生制剂,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能成功地使婴儿双歧杆菌在成人肠道中定植。另外,利用同样的方法,在接受了失调人类微生物群小鼠中实现了更高的定植水平,促进了丁酸盐产生。本研究结果提示,益生菌+益生元组成的合生制剂,或可用于改善人肠道菌群失调。
人乳寡糖(HMO)
婴儿双歧杆菌
成人肠道菌群
丁酸
肠杆菌科
克罗恩病
靶向细菌黏附素FimH或可治疗克罗恩病
超过半数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存在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AIEC表达的细菌黏附素FimH可通过作用于TLR4,以诱导肠道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相比于健康对照,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的肠杆菌科富集,且普遍存在表达FimH的细菌。特异性阻断FimH可抑制肠杆菌科的肠道上皮黏附,并预防肠道黏膜炎症。这些发现为治疗克罗恩病带来了新启示。
克罗恩病
FimH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宿主-细菌互作
Nature:细菌如何利用死亡的肠细胞“上位”?
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宿主-细菌互作的新机制。该研究通过多种细胞系和小鼠模型实验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其中的致病菌、共生菌和条件致病菌)能够利用凋亡的肠上皮细胞所释放的营养物质来促进自身生长,从而建立在宿主肠道内的定植优势。食源性感染、炎症性肠病以及化疗诱导的肠黏膜炎等肠道疾病中,病菌感染和炎症都能引起肠上皮细胞凋亡,这反过来增加了机体对外源的肠道致病菌的易感性,也为肠内原本定植的肠杆菌科细菌过度增殖提供了“燃料”,从而促进疾病相关的菌群失调。
宿主-细菌互作
细胞凋亡
肠杆菌科
肠道菌群
婴儿“胎粪代谢-肠道菌群”,如何降低过敏风险?
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研究提示,新生儿胎粪代谢产物或可预测其未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新生儿肠道菌群结构和成熟度。
肠道菌群
胎粪代谢物
Meconium metabolites
microbiota maturation
allergic sensitization
肠-脑轴
尹恝+周宏伟+何彦:脑卒中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双向互作
中风(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防治手段。中风的许多风险因素都与肠道菌群有关,然而,中风和肠道菌群之间的作用关系仍待深入研究。Gut最新发表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尹恝、周宏伟和何彦与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中风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双向互作关系:缺血性脑卒中会迅速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科细菌过度生长,而这种菌群失调反过来会加重脑梗死。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预后预测和防治干预,提供了具有转化价值的新思路。
肠-脑轴
中风
肠道菌群
肠杆菌科
预后标志物
尿道感染
特定肠道细菌与肾移植后的尿道感染风险相关
尿道感染是肾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期研究表明肠道可能是尿道感染的来源。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168名肾移植患者的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粪便菌群中的粪杆菌属及Romboutsia的相对丰度与肠杆菌科细菌尿及尿道感染的风险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调节肠道菌群或可作为预防肾移植后的细菌尿及尿道感染的潜在策略。
尿道感染
细菌尿
肾移植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肠道炎症
肠杆菌科抑制皮质酮产生以促进炎症应答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炎症疾病相关,但特定细菌分类群如何调控宿主对于刺激的炎症应答尚未明确。《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5-氟脲嘧啶(5-FU)诱导小鼠的黏膜炎,发现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表现为肠杆菌科的富集。在无菌小鼠及抗生素处理后的小鼠中,5-FU诱导的肠道炎症得到缓解,而在无菌小鼠中定殖大肠杆菌又可恢复5-FU诱导的小肠损伤。机制上,肠杆菌科的定殖可降低血浆中具有抗炎作用的皮质酮的水平,从而促进肠道中的炎症应答。
肠道炎症
Escherichia Coli
5-FU
mucositis
Corticosterone
肺部菌群
肺部菌群或有助于预测ICU病人临床预后
研究表明,在危重病人中,肺部菌群发生改变,并与肺泡炎症相关,但肺部菌群改变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最近发表的文章,对91名ICU重症病人的肺部菌群和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部细菌含量和细菌组成能预测重症病人临床结果,这或为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肺部菌群
ICU病人
毛螺旋菌科
肠杆菌科
呼吸道菌群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Science子刊: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潜在标记物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炎症疾病,可发展为肠坏死、败血症,并能造成婴儿死亡,但病因尚不明确。Science advances最近的研究,招募160名早产儿,分别对正常婴儿和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婴儿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宏基因组分析,并用细菌复制速率、KEGG模块、次级代谢物基因簇等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鉴定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其中细菌增长速率为最强的预测因子。本研究结果或可用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及之后的微生物靶向治疗。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克雷伯氏属
肺炎克雷伯氏菌
菌毛蛋白编码细菌
细菌复制速率
饮食-菌群互作
Nature子刊:减少饮食中的丝氨酸或可抑制肠道炎症
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炎症肠道中,肠杆菌科菌株可通过分解L-丝氨酸,增强其在肠道内与共生菌群的竞争能力。而在移植了克罗恩病患者菌群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喂食缺少L-丝氨酸的饮食可抑制肠杆菌科菌株的生长,并缓解结肠炎。
饮食-菌群互作
肠杆菌科
L-丝氨酸
饮食-菌群互作
肠道炎症
抗生素耐药性
华南农业大学:质粒编码的新型高耐药耐药基因 tet(X)
我国的四环霉素耐药性显著。华南农业大学团队近期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研究,在我国发现了一种位于高转移性质粒上的新型四环霉素耐药基因,该基因的表达可介导对最后防线抗生素——替加环素以及新药伊拉瓦环素的耐药性,对抗生素药物有效性的威胁值得关注。
抗生素耐药性
耐药基因
四环素耐药性
肠杆菌科
质粒传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母乳喂养或通过IgA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设计,发现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产儿肠道菌群中,不仅反映在肠杆菌科丰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是否与IgA结合。并通过小鼠动物实验,证实了IgA与NEC的因果关系,证实通过喂养含有IgA的母乳是早产儿预防NEC的关键。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母乳喂养
IgA抗体
肠杆菌科
Matthew H Foley
肠道菌群进化
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在绝对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
诚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肠道菌群也是如此。《ISME Journal》近期发表研究,对健康人群的一项长达512天的队列研究表明,尽管每个个体中肠道菌群种群结构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但事实上菌群的成员早已今非昔比。
肠道菌群进化
队列研究
肠道菌群
大肠杆菌
肠杆菌科
口腔细菌
肠杆菌对营养匮乏条件具有高适应性
细菌会进化出一系列应对环境压力的特点。《PNA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用营养匮乏条件筛选口腔菌群后,肠杆菌科的潜在治病菌株获得生长优势,基因组合转录组均发生适应性变化。该研究对于解释肠杆菌科的环境持留性、适应性具有重要价值。
口腔细菌
细菌适应性
Oral microbiome
microbial ecology
Klebsiella
细菌感染
Nature子刊:共生肠杆菌科决定了沙门氏菌感染易感性
肠道菌群不同可能是导致实验动物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肠道共生肠杆菌科的差异,会导致小鼠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易感性发生变化。该结果对于解释实验中的个体差异、优化动物实验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细菌感染
易感性
肠杆菌科
沙门氏菌感染
动物研究
定殖抵抗
Cell子刊:共生肠杆菌通过氧气争夺战,抵抗致病菌
新生儿容易感染肠道病原体,可能与肠道菌群尚未成熟有关。Cell Host and Microbe刚刚发表了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肠道病原体领域大牛Andreas J Bäumler团队的研究,在鸡和小鼠两种模式生物中,证实肠炎沙门氏菌可通过增加肠内氧含量来帮助自身获得竞争优势,而共生肠杆菌可通过争夺氧气来限制这种致病菌定殖,从而保护宿主免于肠道感染。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该团队去年在Science和Nature Reviews Microbology的综述(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41051440)(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69451720),有助于理解他们提出的模型。
定殖抵抗
neonate
salmonella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
益生菌
LGG能否预防旅行中的耐药肠杆菌定殖?
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近期发表一项丹麦的小型临床试验,表明在旅行途中补充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未能显著预防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定殖。
益生菌
多重耐药菌
CPE
colonization
ESBL-E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帮助真菌调节小鼠的结肠炎
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真菌可调节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严重程度,这种调节依赖于肠杆菌科细菌。
C. albicans
Colitis
Enterobacteriaceae
Fungi
microbiota
变形菌属
变形菌属:人体肠道中的致病共生菌(综述)
变形菌属是肠道中丰度很低的革兰氏阴性菌,与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近期发表综述,对变形菌属的致病毒力因子及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角色进行综述,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变形菌属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胃肠道疾病
感染
肠道炎症
Nature:精准消灭肠道特定细菌,改善结肠炎!
这是Nature最新发表的重要文献,首次报道了可以在肠道炎症发生期间,利用钨酸盐精准去除过度滋生的肠杆菌科细菌从而改善炎症。这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必须值得我们这个领域的人重点关注。
肠道炎症
靶向清除
肠杆菌科
钨酸盐
Jerome Ozkan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马雄团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肠道菌群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马雄团队发表在Gut上的原创性研究,实验设计很好,数据分析也棒,很值得大家学习。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柔嫩梭菌
肠杆菌科
Radu Bachmann
炎症肠道
Nature:有益的大肠杆菌分泌特殊蛋白,抑制病原菌生长
在我们的肠道中,存在有益或者说至少是无害的大肠杆菌,但也有致病的大肠杆菌,前者通过什么机制来抑制后者的定殖呢?Nature上这个研究值得大家认真看看。
microcin
炎症肠道
肠杆菌科
Robert A Weinstein
Kenneth M Boyer
炎症
MI:炎症到底如何诱发肠道菌群失调?(综述)
关于肠道里的炎症是如何诱发菌群失调的好综述,特别介绍了抑制肠杆菌科过度生长以治疗疾病的潜在可能,非常值得一读。
炎症
肠道菌群
失调
肠杆菌科
Laurie 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