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Escherichia Coli
文章数:10篇
肿瘤相关细菌
Cell子刊:细菌易位促进大肠癌肝转移
原发肿瘤产生的因子促进“转移前生态位”(premetastatic niche,PMN)的形成,后者可促进肿瘤的转移。Cancer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结直肠癌(CRC)原发灶中的特定细菌(如大肠杆菌)可破坏肠道血管屏障(GVB),并散播至肝脏促进PMN的形成,以增强对转移癌细胞的招募。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PV-1(GVB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与细菌的肝脏易位、结直肠癌的远端转移及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屏障受损及肠道细菌易位在结直肠癌转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肿瘤相关细菌
结直肠癌肝转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微生物
Cell子刊:肠道中细菌和噬菌体共存的机制
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文章,对哺乳动物肠道中细菌和噬菌体共存的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噬菌体在肠道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形成细菌的空间避难所,从而促进两者的共存。这可能会影响针对肠道病原体的噬菌体治疗的整体疗效。
肠道微生物
microbiota
intestinal microbes
mucosa
Viruses
肠道炎症
肠杆菌科抑制皮质酮产生以促进炎症应答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炎症疾病相关,但特定细菌分类群如何调控宿主对于刺激的炎症应答尚未明确。《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5-氟脲嘧啶(5-FU)诱导小鼠的黏膜炎,发现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表现为肠杆菌科的富集。在无菌小鼠及抗生素处理后的小鼠中,5-FU诱导的肠道炎症得到缓解,而在无菌小鼠中定殖大肠杆菌又可恢复5-FU诱导的小肠损伤。机制上,肠杆菌科的定殖可降低血浆中具有抗炎作用的皮质酮的水平,从而促进肠道中的炎症应答。
肠道炎症
Escherichia Coli
5-FU
mucositis
Corticosterone
合成生物学技术
Cell:首次将绝对异养型生物改造成完全自养型生物
自然界的生物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可以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自养生物(autotrophs)和以分解有机物为生的异养生物(heterotrophs)。更好地理解自养生长的原理以及促进自养生长的方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首次报道了在实验室内构建出只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大肠杆菌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敲除内源中心代谢途径酶、表达甲酸利用途径酶并结合实验室进化的方法,成功实现了大肠杆菌从异养代谢向自养代谢的转化,打破了不同生物类型之间的“次元壁”。该研究为我们今后直接利用大气中的CO2来合成食物,燃料以及其他生物分子提供了可能性。
合成生物学技术
synthetic autotrophy
carbon fixation
Rubisco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DNA损伤
Cell:细菌蛋白研究助力人类癌症预测
由DNA损伤会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癌变,但是内源性DNA损伤的机制一直不甚明确。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大量会导致DNA损伤的蛋白(DDP),并在人体中找到了284个同源蛋白,对于利用这些类致癌物蛋白来预测癌症、研究癌症诱发机制等均具有参考价值。
DNA损伤
Cancer
DNA damage response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Escherichia Coli
旅行者腹泻
多组学方法探究旅行者腹泻的病因
通过23名患者和7名健康人的粪便微生物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究了旅行者腹泻的可能病因。
旅行者腹泻
Dark matter
Escherichia Coli
Strain-level
TM7
抗生素耐药性
生食蔬菜具有传播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生食蔬菜是传播人类病原菌和耐药基因的重要媒介。本研究通过直接提取菌群基因组、富集培养、质粒提取等手段,发现德国零售的生食蔬菜中含有多种具有传播性的耐药质粒,以及耐药性大肠杆菌,验证了生食蔬菜传播耐药性的潜在作用。该研究利用的检测方法,表明不依赖培养的菌群基因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检测低丰度菌群时敏感度不足。
抗生素耐药性
Escherichia Coli
IncF
IncI
antibiotic resistance
脂代谢
小肠菌群中的成员如何调控肠细胞脂质分泌
肠道细菌影响肠细胞对脂质的吸收和代谢,但机制尚不明确。mBio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通过小鼠定殖实验和细胞培养,揭示了副干酪乳杆菌和大肠杆菌对肠上皮细胞储存和分解脂质的差异性调控,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脂代谢
Escherichia Coli
Lactobacillus
chylomicrons
high-fat diet
抗生素耐药性
抗抑郁药引起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
一些非抗生素药物也可能引起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氟西汀(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引起大肠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原理可能是通过ROS介导的突变上调外排泵的表达,以促进抗生素从细菌胞内的排出。
抗生素耐药性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AcrAB-TolC
ROS-mediated mutagenesis
Escherichia Coli
JAPAN:益生元如何降低猪被感染的风险?(综述)
看标题,感觉值得看看么?再次推荐给大家哦。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enterica
pigs
Prebiotics
Jean-Christophe Lag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