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ean-Christophe Lagier
文章数:10篇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死细菌——人类肠道菌群的培养盲区?
尽可能多地分离培养肠道细菌,对于研究肠道微生态以及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限于目前技术条件,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不可培养细菌菌株。Gut Microbes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通过联合使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技术,发现培养技术的局限性并不是部分菌株难以培养的唯一原因,标本的来源很可能对肠道菌株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不仅建立了宏基因组-培养组联用的新型分析方法,也为肠道菌株培养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培养组学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
人体菌群培养
人体菌群培养最新进展(综述)
发表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上的综述性文章。针对人体微生物的研究,文章综述了现有的分离、培养方法,所用相关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人体微生物中细菌、古菌和真菌研究分别面临的挑战。为人体微生物相关研究课可能的微生物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人体菌群培养
culture strategies
Human microbiota
bacteria
Archaea
培养组学
联合使用培养组学和质谱方法鉴定致病菌
法国法赛的一家临床实验室近六年使用MOLDI-TOF方法鉴定致病菌,在培养组学的帮助下,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引发了对传统意义科赫法则的思考。
培养组学
MALDI-TOF
JoAnn E Manson
JoAnn E Manson
培养组学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用于人体菌群研究的培养组学(综述)
近年来培养组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可培养的人体细菌增加了几百种,拓展了人们对宿主-细菌关系的认知。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重点讨论了培养组学在人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培养组学
人体菌群
Jeffrey M Friedman
Jeffrey M Friedman
培养组学
培养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综述)
在宏基因组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微生物培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Microbiome上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培养组学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在微生物研究中不可获取的重要性。
培养组学
严重急性营养不良
FM:利用益生菌防治营养不良
利用益生菌能应对营养不良?这项研究给出了少许肯定答案。
严重急性营养不良
宏基因组学
菌群多样性
益生菌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HMJ:肠道菌群与艰难梭菌感染(综述)
新科杂志Human Microbiome Journal上关于艰难梭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的一篇综述,讲得很全面,值得读一读。
肠道菌群
艰难梭菌感染
Jayan Mannath
Krish Ragunath
饮食
HMJ:饮食如何影响肠道菌群和营养紊乱性疾病(综述)
来自新杂志Human Microbiome Journal的新综述,对饮食和肠道菌群的关系做了一些重要总结,非常值得一看。
饮食
肠道菌群
Nicholas J Talley
Nicholas J Talley
沙特
SR:在沙特,狒狒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人的菌群相似
不同的膳食结构对沙特人和狒狒的肠道菌群会有什么影响呢?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沙特
狒狒
发酵乳制品
生活方式
西式生活方式
多糖
多糖对肠道宏基因组研究中的DNA提取产生影响
① 粪便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会对DNA提取及宏基因组研究产生影响; ② 本文研究对比通过10种不同DNA提取方法得到的肠道菌群组成的结果; ③ DNA提取方法影响门水平的相对丰度; ④ 提取DNA时是否降解多糖会显著影响最后的测序结果,建议在机械裂解粪便的同时降解多糖。
多糖
DNA提取
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