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生活方式
文章数:46篇
肠道菌群
全球人类肠道菌群谱:基因、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影响(综述)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的综述,回顾了与宿主遗传、种族、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有关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不同地区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来自不同环境的研究表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人类迁徙的影响表明了微生物组如何适应新采用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影响人类健康。同时,健康或菌群失调的肠道微生物组并不具有普遍性,这促使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微生物组人群调查,尤其是来自工业化程度较低国家的调查。
肠道菌群
基因
生活方式
饮食
母婴菌群
母体和食物来源菌群可塑造婴儿肠道菌群
多项研究发现分娩方式、抗生素暴露和喂养方法等是影响母婴微生物组传播的重要因素,但其他关键影响因素,如现代西化的高卫生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和城市环境,与非西化的生活方式相比,尚未进行系统调查。近日,意大利和西班牙研究人员在Current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纳入700个粪便宏基因组样品,评估西化和非西化群落中母婴间菌株共享动态,发现母体和特色发酵食物来源的微生物塑造了埃塞俄比亚农村人口的婴儿微生物组。总之,该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通过饮食、药物消耗和环境因素的差异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还可以通过影响母婴间菌株共享模式来塑造菌群。
母婴菌群
菌株共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传统发酵食品
炎症性肠病(IBD)
浙江大学:遗传风险和不良生活方式如何影响IBD风险?
浙江大学的Li Xue团队在Gut发表文章,报道了遗传风险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风险独立相关,且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可缓解遗传所带来的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
遗传
生活方式
谷物
国内团队:用大米和杂粮作主食+健康生活方式,有助延年益寿
中国人主要是以大米、小麦为主食,研究也多集中在评估全谷物消耗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特定类型谷物如何影响健康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甚至死亡,而生活方式又能影响谷物消耗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但对谷物类型和生活方式与死亡率的相互作用或联合关联仍然未知。天津医科大学黄国伟和芦文丽教授与团队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根据1998年至2018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数据,评估了中国老年人全因死亡率与粮食类型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或联合相关性,发现与小麦相比,对于生活方式相对健康的老年人来说,更推荐大米和粗粮。因此,鼓励老年人摄入适量的大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谷物
生活方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
全因死亡率
炎症性肠病(IBD)
国内团队:45万人数据,良好生活方式降低成人IBD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BD在中年或晚年的发病率和流行率越来越高。通常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IBD的发病,但是目前还缺乏对成人IBD患者发病因素的全面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李雪、陈洁以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团队近日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研究文章,纳入英国生物银行队列45万余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与成年人IBD易感性独立相关,且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降低高遗传风险个体的IBD风险。本研究加深了对成人IBD病因学的认识,为预防和控制IBD提供了线索。
炎症性肠病(IBD)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风险因素
成人炎症性肠病
食道癌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大降低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分析队列人群的数据评估健康生活方式评分(HLS)与胃癌及食管癌(亚型)的关联,发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大大降低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
食道癌
胃癌
生活方式
人群队列研究
婴儿菌群
Science:人类婴幼儿期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关于人类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建立和演变的规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地区的人群中,而对非工业化人群的婴幼儿肠道菌群还少有研究涉足。Science最新发表了来自斯坦福大学Justin Sonnenburg团队的研究,对全球不同生活方式的婴儿肠道菌群大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并纳入了非洲哈扎部落婴儿的新样本,揭示出生活方式对生命早期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巨大影响。该研究特别关注了3个问题:不同生活方式的婴儿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在何时开始“分道扬镳”,不同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婴儿的特征微生物和功能,以及源自母亲的垂直传递在生活方式相关的婴儿菌群差异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人类婴幼儿期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强调了研究工业化地区以外人群的重要性,也再次提出生命早期菌群多样性的丧失对工业化人群的长期健康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Martin Blaser教授的书《消失的微生物》和他的肠·道演讲,也许会有些答案。
婴儿菌群
肠道菌群多样性
生活方式
IBD
Lancet子刊发表专家共识:如何管理IBD患者的生活方式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发表了国际IBD研究组织的最新共识声明,针对IBD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在吸烟、电子烟、大麻使用、心理健康、饮食、饮酒、营养、体育运动、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避孕等方面提出了多点建议。
IBD
其他
生活方式
结肠癌
饮食和生活方式或可用于预估结肠癌的复发和死亡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结肠癌的复发和死亡。本文利用一项I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队列(CALGB 89803),建立多变量COX回归评估附加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建立DFS和总生存预测模型,发现:加入膳食和生活方式的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III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结肠癌
预后预测
饮食
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
上海营养所:糖尿病患者要长寿,7大健康生活方式大有助益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宗耕团队,近期在Diabetes Care发表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库的1.3万余名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证实7种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烟、适度饮酒、定期运动、健康饮食、较少久坐、充足睡眠和适当的社会联系)有助于大幅降低T2D患者的全因和特因(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死亡风险。
2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
生活方式
个体化干预
JAMA子刊:个体化试验揭示饮酒可诱发房颤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n-of-1)设计能对阵发性房颤个体化的触发因素做出测试,近期发表于JAMA Cardi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n-of-1触发测试没有提高房颤相关的生活质量,但减少了房颤发作的次数,此外发现酒精会增加房颤事件的风险,但尚未发现咖啡因等其他因素增加房颤风险。本研究提示某些行为可能会影响离散性房颤发生的几率,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个体化触发测试能提高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个体化干预
心房颤动
饮食
生活方式
n-of-1试验
消化道癌症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我国一半的消化道癌症可被预防
2020年,我国肝癌、食道癌、胃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大肠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二。研究相关生活方式风险因素的时间变化趋势有助于预测我国消化道(GI)癌症的发病趋势。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了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11年,吸烟、水果摄入量低、红肉摄入量高、肥胖和饮酒被认为是导致中国GI癌症的主要因素。该研究预测,我国人群的肥胖情况将会继续增加,红肉/加工肉摄入量将持续增长,而水果摄入不足和钠盐摄入太高的问题会逐渐改善,但仍远低于推荐水平。根据该研究的分析,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最佳的生活方式,到2031年约一半的GI癌症将能被预防。
消化道癌症
生活方式
患癌风险
南京医科大学: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高危人群患癌风险
癌症位点特异性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可有效识别个体癌症高风险人群,但PRS对整体癌症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总体癌症高遗传风险可被健康生活方式所抵消的程度尚不可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沈洪兵、胡志斌和靳光付与研究团队在Cancer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基于20个癌症位点特异性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构建了一个发病率加权的总体癌症多基因风险评分(CPRS),发现总体癌症遗传风险高的个体可通过CPRS识别出来,且可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癌风险。
患癌风险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总体癌症多基因风险评分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华中科大潘安:高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死亡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潘安团队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两个队列(44,462名美国20岁以上成年人、399,537名37-73岁的英国人)进行10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更低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及发病风险相关,而上述关联仅有3.0%-12.3%是由生活方式所介导的。
生活方式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社会经济状况
心血管疾病
结直肠癌风险
35万人数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大肠癌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35万名参与者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健康生活方式(根据BMI、饮食、喝酒、吸烟等因素评估)与更低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且这种关联在高遗传风险者中更为明显。
结直肠癌风险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结直肠癌
健康生活方式+内镜筛查,可大幅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12万名美国人进行近30年的随访后发现,接受内镜筛查可分别降低32%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及34%的结直肠癌死亡率,而内镜筛查+健康生活方式可分别降低61%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及55%的结直肠癌死亡率。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生活方式
内镜筛查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JAMA子刊: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或可降低胃食管反流病风险
临床医生建议通过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预防胃食管反流病(GERD)。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4万名女性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包括正常BMI、不吸烟、日常锻炼、适量摄入咖啡/茶/苏打水)与GERD症状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
胃食管反流病
研究论文
饮食
生活方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
癌症
Nature Reviews:昼夜节律和肠道菌群——从代谢综合征到癌症(观点)
代谢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大负担,对健康有直接影响,并增加患癌风险。促进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因素通常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促炎改变。事实上,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足以促进代谢综合征、炎症和癌症。在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中,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律失调)越来越常见。昼夜节律系统的破坏可改变菌群,扰乱宿主代谢、能量稳态和炎症途径,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的观点文章,讨论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对人类健康影响中的作用。
癌症
昼夜节律
代谢综合征
肠道菌群
生活方式
胃癌
Lancet子刊:国内团队揭示遗传和生活方式对胃癌风险的影响
基因变异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胃癌风险有关,但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增加的遗传风险仍然是未知的。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与团队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对我国人群的数据分析建立了一种多基因风险评分,可以评估胃癌发生风险。相比采用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高遗传风险个体,采用健康生活方式的个体胃癌发生的风险显著降低。
胃癌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多基因风险评分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生活方式
Nature子刊: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巨变,对肠道菌群有何影响
现代生活方式增加了患慢性疾病的风险,部分原因是由于改变了微生物群,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其健康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爱尔兰旅行者是一个不同于欧洲其他游牧民族的亚群体,但在基因上与非游牧定居的爱尔兰人非常相似。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2002年的立法而改变,随着游牧生活的结束,其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最新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调查了爱尔兰旅行者最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与微生物群的差异和慢性疾病的风险有关,参与研究的87%爱尔兰旅行者童年时是游牧民族。该研究发现,当少数民族被迫转变生活方式时,其微生物组也会改变,其变化主要与非饮食相关生活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
爱尔兰旅行者
饮食因素
代谢性疾病
公共卫生
宿主-菌群互作
生活方式与肠道寄生虫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非洲人的基因组、表型及文化多样性为研究宿主-菌群共进化及其对适应性表型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Genome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种群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喀麦隆人的肠道菌群、肠道寄生虫及免疫指标,发现生活方式及肠道寄生虫的存在显著影响了菌群的组成与多样性,并对宿主免疫应答产生显著影响。
宿主-菌群互作
gut microbiome
hunter-gatherers
parasites
helminths
菌群结构影响因素
肠道菌群组成、功能及耐药组主要受生活方式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生活方式下、不同地理区域中的相近物种,可分析宿主生活方式、地理因素及宿主物种对肠道菌群的影响。ISME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对比生活在刚果的野生黑猩猩及大猩猩、生活在野生动物附近的刚果人、生活在美国的圈养黑猩猩及大猩猩的肠道菌群,发现相比于地理因素,菌群的组成、功能及耐药组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同时,该研究鉴定出了一系列新的抗生素耐药基因。
菌群结构影响因素
metagenomics
microbial ecology
Microbiome
耐药组
生活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潘安团队:近200万人数据揭示,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癌症发病及死亡风险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潘安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8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近190万人)进行总结后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习惯、不吸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体育锻炼等)与更低的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相关,且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生活方式
荟萃分析
生活方式
癌症
Javier Abellon-Ruiz
生活方式
BMJ:延长无病寿命的5种健康生活方式
BMJ最新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究了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期望寿命的联系。纳入的五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1)从不吸烟;2)保持健康体重(BMI维持在18.5-24.8);3)多运动(每天≥30分钟中重度体力活动);4)适度饮酒(女性5-15克/天,男性5-30克/天);5)采取健康饮食(饮食质量指数在前40%)。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最高可以延长女性健康期望寿命10.6年,延长男性健康期望寿命7.6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上述健康生活方式中有一条是适度饮酒,但需注意饮酒会增加癌症风险并且存在明确剂量反应关系。因此,还是不建议不饮酒的人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而开始饮酒。
生活方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
营养流行病
预期寿命
Veronique Viardot-Foucault
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子刊:生活方式与菌群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综述)
小神经胶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生活方式(包括压力、饮食、睡眠、运动)与菌群组成对小神经胶质的影响,并讨论了这些因素通过作用于小神经胶质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易感性的机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肠-脑轴
神经-免疫互作
小神经胶质
生活方式
乳制品
儿童的乳制品食用情况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发表的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分析了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更多的锻炼、更少的久坐)与食用特定乳制品(牛奶、酸奶和奶酪)之间的关系,发现生活方式更健康的儿童,通常会食用更多的牛奶和酸奶,因此研究者认为,食用乳制品对健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与其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来解释。
乳制品
Children
Dairy consumption
European
IDEFICS study
痴呆
JAMA:近20万人数据揭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可预防痴呆
JAMA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在对近20万人进行了8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均与痴呆的风险独立显著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日常锻炼、健康饮食、控制酒精摄入等)与痴呆风险的降低相关。
痴呆
痴呆
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肠道菌群
非洲人肠道菌群研究有哪些启示?(综述)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逐渐将目光从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投向非洲原始部落和农耕人群,这些研究不仅能揭示人类菌群的多样性,还有助于理解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对菌群的塑造作用。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对相关研究和发现进行了汇总,我们特别将其中的配图做成了简单的一图读懂,希望能助你涨知识。
肠道菌群
Africa
Global health
Microbiome
菌群多样性
少肌症
健康饮食模式+运动,或能减少衰老相关少肌症
少肌症是一种衰老相关的进展性肌肉萎缩疾病,常伴随脂肪增加,从而导致少肌性肥胖。《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分析了PREDIMED-Plus临床试验中1500多名受试者的基线数据,找到了与少肌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提示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和运动,或可减少与肌肉减少相关的系统性炎症,有助于健康衰老、减少少肌症发生。
少肌症
Leucocyte count
Mediterranean diet score
Physical activity
Sarcopenic index
饮食质量
饮食质量和营养水平与哪些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因素有关?
PREDIMED-Plus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针对代谢综合征和超重/肥胖人群的多中心临床试验,《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了对该研究受试者基线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受试者大多存在营养摄入欠佳的情况,且主要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因素相关。
饮食质量
代谢综合征
diet quality
nutrient density
Mediterranean d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