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结肠癌
文章数:122篇
治疗反应
国内团队Cell子刊:结肠癌化疗和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是何?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其他癌症不同,大多数CRC病例并没有单一的危险因素。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琛、侯英勇、许剑民、Chen Xu及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254个肿瘤组织的蛋白质组,揭示了与治疗反应相关的潜在分子特征和调节机制,并确定了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最终可在临床实践中为结直肠癌患者服务,值得关注。
治疗反应
蛋白质组学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预后
纳米医学
苏州大学:新型纳米增敏剂或可用于增强结肠癌放疗?
如今,多种创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低分割放射治疗,已被探索用于根除肿瘤。然而,其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累积辐射剂量和缺氧引起的辐射抗性的限制。近日,苏州大学史海斌、程侠菊及团队在ACS Nano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将光敏剂氯e6和叶酸偶联到金纳米颗粒表面,进一步螯合铪,设计制备出含Hf金纳米增敏剂FA-Au-CH,可增强结肠癌放射动力学治疗,值得关注。
纳米医学
结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放疗
肠道菌群
菌群稳态失调的生态原因及致病作用(综述)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肠道菌群研究方法,如高通量测序和基因研究并不能有效直接地阐明肠道菌群调控健康的机制。因此从疾病角度探究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仍然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近期一篇发表在PNAS的综述,分析了通过研究微生物群及其基因来研究理解微生物群稳态所遇到的问题,综述了从疾病角度探究细菌稳态失调的研究进展对人们理解肠道生态稳态的贡献,讨论了探究生态失调的原因在建立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因果关系中的作用。
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态失调
炎症性肠病
结肠癌
综述
结肠癌
国内团队:RIG-I稳定PD-L1,促进结肠癌的免疫逃避
结肠癌的死亡率很高,而且其对免疫疗法的反应非常有限。武汉大学的刘静和湖北文理学院的李勇合作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文章,发现肿瘤细胞中RIG-I通过翻译后修饰维持PD-L1的稳定性,驱动免疫逃避。
结肠癌
RIG-I
PD-L1
γδ T细胞
Nature子刊:大肠癌中γδ T细胞的异质性和临床应用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世界第三大高发癌症。CRC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环境非常复杂,根据不同的免疫特征,可以将CRC大致分为四类,其中CD8 T细胞浸润和错配修复缺陷型(MMRd)对免疫治疗的灵敏型更好。因此对不同类型的CRC的免疫特征的深度了解可以为CRC的免疫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γδ T细胞是的一类重要的组织驻留先天型T细胞,γδ 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有较好预后关系密切,但是目前对于正常组织以及癌症组织中的γδ先天性T细胞的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仍不清楚。最近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的研究显示,正常组织和不同癌组织中的γδ性T细胞有明显的亚群异质性,且γδ先天T细胞分别具有细胞毒性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抑制伤口愈合γδ先天T细胞,增加细胞毒性的亚群可以促进免疫治疗的效果。这些结果为有效提升CRC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γδ T细胞
结肠癌
细胞异质性
Areg
免疫治疗
CRC
Nature子刊:APC调控细胞膜纳米结构域激活WNT通路促大肠癌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癌症。测序结果显示,大多数的CRC都涉及到APC的突变,从而导致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尽管WNT通路在CRC中的功能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致癌APC并不是自主发生作用的,而需要APC上游信号的激活,但这一过程的细胞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发现原癌基因APC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膜上游离胆固醇的含量和其刚性,从而在细胞膜上形成WNT信号通路转导所需特定的纳米结构域,激活WNT信号通路,导致CRC的发生和进展。
CRC
WNT通路激活
突变APC
胆固醇代谢紊乱
游离胆固醇
结肠癌
BUD13突变通过破坏Fbw7功能促进大肠癌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最近发表的文章,开发新算法可利用公共资源来系统地识别泛癌图谱中关键癌症相关酶的底物识别基序的体细胞突变,并进行验证。这一算法可用于患者分层,进而进行精准医疗。
结肠癌
癌症相关酶
体细胞突变
CRC
中山大学六院团队:UCKL1是CRC治疗潜在靶点
结肠癌(CRC)是最为常见的癌种之一,每年导致近百万人死亡,然而CRC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好,急需发现新靶点、筛选新药物。CRC的快速生长需要细胞内量的核苷酸合成,而研究显示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CRC获得大量核苷酸的主要途径,因此该通路可能是CRC治疗的重要靶点。近期国内中山大学第六医院袁平和李凯团队在Ebiomedicine上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尿苷胞苷激酶样1蛋白(UCKL1)通过UCKL1-Nrf2-SLC7A11非经典通路在CRC中促进铁死亡,提示抑制UCKL1可能是治疗CRC的有效途径。
CRC
UCKL1
UCKL1-Nrf2-SLC7A11非经典通路
细胞铁死亡
研究论文
翻译后修饰
羟腐胺赖氨酸化在结肠炎/癌中的机制研究
EIF5A是受hypusination(羟腐胺赖氨酸化)调节的一种翻译起始因子,hyposination是DHPS和DOHH催化的由多胺精胺开始的一种独特的翻译后修饰。EIF5A含有一个独特的氨基酸——羟腐胺赖氨酸,亚精胺可作为该基团的合成底物。羟腐胺赖氨酸化的EIF5A (EIF5AHyp)在肠道内稳态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性文章,探究了肠道上皮中EIF5AHyp在炎症和癌变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肠上皮细胞的Hypusination在预防结肠炎和结直肠癌中起关键作用,通过补充亚精胺来增强这一途径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翻译后修饰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小肠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IBD)
资源分层指南(RSG)
Lancet子刊:资源分层指南或可指导结肠癌治疗
资源分层指南(RSG)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患者的系统治疗提供指导,然而目前还没有基于资源分层指南来量化结肠癌的全球需求、成本或药物采购的研究。The Lancet Onc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试图开发一种可定制的建模工具,以预测基于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RSG的结肠癌全身治疗的需求、成本和药物采购需求。该研究量化了全球采用RSG进行结肠癌全身治疗的需求和经济影响,开发的独特可定制模型可以根据RSG预测药物采购需求、全身治疗需求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结肠癌护理的成本。
资源分层指南(RSG)
可定制模型
结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结肠癌
如何将肿瘤的分子特征和肿瘤相关菌群联系起来?
菌群和癌症之间的联系已被证实,但肿瘤的分子特征是否与特定的微生物定植模式相关尚不清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表征肿瘤相关细菌的技术和分析策略有局限性。Genome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开发出一种方法,利用人类肿瘤RNAseq数据同时分析肿瘤的临床和分子特性以及相关微生物组的组成。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善患者分层,并为微生物群-肿瘤互作的机制研究铺平道路。
结肠癌
肿瘤相关细菌
结肠癌
Nature子刊:DCAF1磷酸化和稳定EZH2,诱导结肠癌中异常的基因沉默
DCAF1(也称为VprBP)在结肠癌中过度表达,并磷酸化组蛋白H2AT120以驱动表观基因失活和致癌转化。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DCAF1介导EZH2的磷酸化,并增加其稳定性,这对建立H3K27me3和基因沉默程序至关重要,研究揭示出DCAF1驱动的结肠肿瘤发生的新机制。
结肠癌
EZH2
基因沉默
肠癌
单次肠镜筛查与连续粪便隐血检测的依从性和病理结果有何不同?
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包括筛查-结肠镜检查和连续高敏感性粪便隐血检测(HSgFOBT),基于相似的高依从性假设,期望类似的有效性。然而,与连续的HSgFOBT相比,对筛查结肠镜的坚持还没有报道。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最新研究,评估了单次结肠镜筛查与连续和非连续HSgFOBT的依从性和病理结果,发现相比单次筛查结肠镜检查,观察到的连续轮次HSgFOBT的依从性并不理想。将非连续遵从HSgFOBT的患者与连续遵从者相比时,前者晚期瘤变/锯齿状病变的检测较差。因此,推荐HSgFOBT指南应强调坚持连续的HSgFOBT,而不是单一的检测,并强调需要有组织的系统,以促进高连续坚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
肠癌
结肠镜检测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粪便隐血检测
生物材料
武汉大学:靶向结肠的细菌水凝胶或可用于改善结肠癌化疗?
内源性H2S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血管异常有关。近日,武汉大学张先正及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酰胺反应合成,在巯基透明质酸酶基水凝胶中加入亚硝酸硫杆菌,制成细菌水凝胶,发现该治疗系统可清除结肠癌中过量的H2S,增加对结肠的黏附,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进而有效提升化疗的效果,值得关注。
生物材料
细菌水凝胶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化疗药物
人工智能
JAMA子刊:基于CT影像的AI辅助结肠癌诊断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纳入267名急性憩室炎(AD)患者及318名结肠癌(CC)患者,基于CT影像开发深度学习算法,可提高阅片医生从AD中鉴别CC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人工智能
结肠癌
研究论文
急性憩室炎
AI辅助诊断
炎症标志物
JAMA子刊:炎症标志物与III期结肠癌患者生存的关系
文章基于2010.6-2015.11共1494名患者跟踪近6年的临床数据,探究炎症标志物与3期结肠癌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炎症最高五分位数人群与癌症的复发、死亡有关;但炎症标志物似乎与生存案例无明显相关。
炎症标志物
结肠癌
结肠癌术前化疗
术前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结肠癌手术效果及预后
结肠癌高危患者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后奥沙利铂-氟嘧啶化疗,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复发。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其他胃肠道肿瘤的预后,并在结肠癌中比标准的术后化疗有潜在优势,但仍需要对其效果和潜在风险进行正式评估。近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了FOxTROT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术前6周的新辅助化疗能够安全有效降低肿瘤的组织病理分期而有利于手术预后和复发控制,可以成为晚期结肠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结肠癌术前化疗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结肠癌
术前化疗
结肠炎
Nature子刊:用癌症早期的基因组突变进行肠癌早筛
炎症促进癌症发生,如炎症性肠病患者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目前认为基因变化可能是这种现象的基础。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利用结肠炎相关癌症患者的样本分析了其临床特征和基因组特征等改变,发现TP53改变是结肠炎相关癌症的早期和高发事件,而Wnt通路的改变并不常见。并利用小鼠模型和患者的多个不典型增生病变部位进行测序也得到一致结论。该发现表明,炎症背景下发生的肿瘤性病变在肿瘤发生的早期经历了与Wnt激活无关的谱系突变,识别这些突变或可为肿瘤的早期检测提供新方法。
结肠炎
结肠癌
基因组分析
结肠炎相关癌症
基因突变
结肠癌
Cell子刊:非伤寒沙门氏菌反复感染增加大肠癌风险
肠道沙门氏菌有2500多种不同的血清型,伤寒血清型可引发严重的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沙门氏菌(NTS)血清型可引发人的肠胃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食源性传播很常见,并与结肠癌风险增加有关。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多种效应蛋白可影响宿主的MAPK、AKT、Wnt等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癌变。但由于被诊断的NTS感染仅占人群感染的一小部分,目前缺少NTS感染,尤其是反复感染对结肠癌风险影响的研究。Cell Reports Medicine近日发表的最新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血清学研究证明荷兰人群中NTS暴露程度与结肠癌风险呈正相关,并通过细胞及小鼠实验揭示了NTS感染促进细胞转化和加速肿瘤生长的现象。本研究进一步强调了致病菌感染对结肠癌发展的贡献,提出或可针对NTS暴露的人群进行肠癌筛查或随访。
结肠癌
研究论文
致病菌感染
非伤寒沙门氏菌
结肠癌
北大一院:减少含硫氨基酸摄入,或可增强结肠癌免疫治疗
部分结肠癌患者不能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中获益,可能与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有关。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独特的代谢物或是破解免疫抑制的潜在途径。肠上皮细胞和肠道微生物都可以利用饮食中的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H2S),而此前有研究表明,H2S与肠道炎症、结肠癌化疗耐药等相关,高硫微生物饮食评分也与早发型结肠腺瘤与结肠癌的风险有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善稳团队近日于Cancer Research发表研究文章,揭示了H2S参与形成结肠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机制,发现含硫氨基酸限制饮食可以作为增强结肠癌免疫疗法效果的潜在饮食方法。
结肠癌
研究论文
硫化氢
肿瘤微环境(TME)
免疫治疗
结肠癌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RIG-I突变体通过激活circRIG-I信号增强癌症相关炎症
与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不同,非特异的炎症病变可导致肿瘤发生和进展。临床研究也表明,慢性炎症与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I(RIG-I)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双链病毒RNA,参与宿主先天免疫,也与肠道炎症与癌症有关,但机制尚不明确。近日,北京大学吕丹、尹玉新、邓旭亮及张学慧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文章,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了RIG-I基因的种系移码突变,并阐明了该突变通过形成环状RNA circRIG-I进而增强肠上皮细胞的I性干扰素反应而加剧肠道炎症损伤的机制。
结肠癌
研究论文
肿瘤免疫
RIG-I
IFN-I
胆汁酸代谢
厚壁菌门中一种新型胆汁酸还原酶
肝脏中胆汁酸合成是机体排出多余胆固醇的主要途径,且胆汁酸在小肠脂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胆汁酸部分在肠道中在吸收,重新回到肝脏中,而有部分胆汁酸则进入大肠,最终被排出体外。在大肠中,各种不同的肠道菌群均可以把胆汁酸进行生物转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次生代谢物。这些次生代谢物可以作为多种信号分子,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肠中胆汁酸代谢依赖于胆酸盐水解酶以及胆汁酸诱导(bai)操纵子的调控,此前对L. scindens中的bai基因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厚壁菌门也具有bai基因,可能参与形成脱氧胆酸(DCA)和石胆酸(LCA)异构体,但对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Gut Microbes的研究成果发现baiP和baiJ两个基因均编码一种新型3-oxo-Δ -5ɑ胆汁酸还原酶,在厚壁菌门特异性分布,参与A/B反式扁平胆汁酸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baiP和baiJ与结肠癌发生相关。
胆汁酸代谢
baiP
胆汁酸次生异构代谢产物
胆汁酸5-ɑ还原酶
厚壁菌门
结肠癌
Lancet子刊:利用组织病理学信息,绘制结肠癌的分子空间图谱
研究显示,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模型,能够直接从结肠癌的组织病理学图像中预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遗传驱动突变,但这些研究都只是单独分析图像信息,而忽略了组织切片之间的空间关联的重要性。Lancet Digital Health近期发表的文章,开发出肿瘤的空间感知图神经网络,能够预测结肠癌的分子图谱分布,并可推广到直肠癌。该方法可用于推断多尺度分子生物标志物的预后价值,并确定结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
结肠癌
组织病理学
分子图谱
回顾性队列研究
精神疾病
JAMA子刊:精神疾病延缓了结肠癌患者的确诊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了近4000名结肠癌患者的数据后发现,对于确诊前患有精神疾病(MHM)的患者,确诊前2年内记录风险症状或征兆的比例更低,且在记录风险症状或征兆后,确诊结肠癌前所需的时长更长。
精神疾病
研究论文
结肠癌
前瞻性队列研究
辅助化疗
JAMA子刊:相比于临床试验,真实世界中的结肠癌患者的辅助化疗累积剂量降低
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中的辅助化疗完成及依从性可能有所差异。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III期结肠癌患者中,相比于临床试验,真实世界中的相对剂量强度及纵向累积剂量均显著降低,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疗程后期。
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结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药物递送系统
武汉大学:靶向肿瘤部位细菌或可实施精准治疗?
经过多年发展,独特的肿瘤环境已被用于指导各种抗肿瘤药物递送策略以实现肿瘤精准治疗。近日,武汉大学张先正及团队在ACS Nano发表最新研究,基于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细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利用脂磷壁酸抗体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设计了细菌靶向的载药纳米颗粒(LTA MSN),通过静脉注射细菌靶向纳米颗粒,在结肠癌、肺癌和乳腺癌小鼠中发现LTA-MSN具有较高的肿瘤靶向能力。总之,这种以细菌为导向的肿瘤靶向策略可能为未来肿瘤精准治疗和差异化药物递送提供新思路。
药物递送系统
肿瘤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物共轭化学法
结肠癌
西南大学团队:新型口服纳米药物用于结肠癌靶向性治疗
口服纳米药物由于缺乏对内部肿瘤的特异性渗透、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以及抗肿瘤免疫的激活,严重影响其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西南大学的肖波和Duan Lian合作在Small发表文章,通过将线粒体声敏化剂加载到介孔通道中,使用丝素和硫酸软骨素对其表面进行有序的双重功能化,构建出过氧化氢(H2O2)/超声波(US)驱动的介孔氧化锰(MnOx)基纳米马达,可有效穿越粘液和穿透肿瘤。与免疫抑制剂联用,有效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可用于结肠癌的高效协同治疗。
结肠癌
纳米药物
穿透肿瘤
结肠癌
石汉平+孙强+周福祥:代谢亚型或可指导结肠癌是否可用生酮饮食治疗
尽管靶向癌症代谢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但临床成功取决于准确的分子和代谢亚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石汉平、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孙强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周福祥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与生酮饮食(KD)治疗结肠癌相关的两种代谢亚型,发现代谢亚型能够指导结直肠是否能接受KD治疗,揭示出靶向突变型p53和KD治疗协同抑制肿瘤生长。
结肠癌
生酮饮食
代谢亚型
结肠癌
Nature:细胞-基质界面调节人结肠癌干细胞的休眠
Nature近期发表的文章,开发出一个活体遗传谱系追踪系统,可对异种移植的人结直肠癌类器官中的单个细胞进行纵向追踪,发现化疗前就已经存在处于休眠状态的LGR5+p27+细胞,其在化疗期间持续存在。LGR5+p27+细胞上调COL17A1,敲除COL17A1则失去休眠亚群,即细胞-基质界面在维持休眠具有重要作用。
结肠癌
肿瘤干细胞(CSCs)
休眠状态
细胞-基质
辅助治疗
CAPOX方案用于II/III期结肠癌辅助治疗,奥沙利铂的治疗时长可缩短至3个月
在结肠癌的辅助治疗中,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病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接受辅助治疗的II/III期结肠癌患者中,相比于6个月的奥沙利铂治疗,3个月的奥沙利铂治疗可显著降低神经病变发生率;且在接受CAPOX方案辅助治疗的III期结肠癌患者中,与6个月的奥沙利铂治疗相比,3个月的奥沙利铂治疗的3年无病生存期非劣。
辅助治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奥沙利铂
氟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