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预后
文章数:33篇
治疗反应
国内团队Cell子刊:结肠癌化疗和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是何?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其他癌症不同,大多数CRC病例并没有单一的危险因素。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琛、侯英勇、许剑民、Chen Xu及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254个肿瘤组织的蛋白质组,揭示了与治疗反应相关的潜在分子特征和调节机制,并确定了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最终可在临床实践中为结直肠癌患者服务,值得关注。
治疗反应
蛋白质组学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预后
预后
石汉平团队:全身炎症和ECOG-PS指标或能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和发展与全身炎症和身体机能有关。然而,很少有相关研究报道结直肠癌(CRC)恶病质患者全身炎症和身体机能的生存结局预测。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和邓力以及广西医科大学朱丽晨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全身炎症及表现状态对CR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表明,全身炎症标志物在CRC患者中具有稳定的预后价值,且ECOG-PS(评估表现状态指标)可能是CRC的独立危险因素。
预后
炎症
医学研究
恶病质
结直肠癌
促癌基因
国内团队:促癌基因GART如何促进肠癌细胞干性?
肿瘤干性与CRC的复发和难治相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杨烨、顾春艳及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综合运用高通量高灵敏蛋白芯片、蛋白质谱等方法,筛选并鉴定了与CRC干性相关的致癌基因GART。GART在RUVBL1/β-Catenin信号通路中作为新型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肿瘤干细胞性,值得关注。
促癌基因
甲基转移酶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治疗靶点
瘤内微生物
iMeta:国内团队证实肾上腺皮质癌中瘤内菌的存在并与预后相关
本研究发现瘤内微生物在多种癌症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支持肿瘤内细菌的存在,而且揭示了瘤内微生物在肾上腺皮质癌 (ACC) 中的预后和生物学作用。对ACC生物学的深刻理解可能对新的治疗方式有很大帮助。
瘤内微生物
肾上腺皮质癌
预后
免疫状态
致癌信号通路
结直肠癌
基于瘤内菌群特征的分型或可预测大肠癌预后
健康成人的结直肠上皮中有超过1000中细菌定植,而肠道菌群的失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有证据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内的菌群存在种类和相对丰度的改变。那么结直肠癌瘤内菌群与肿瘤分型及预后是否相关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文章,对结直肠癌组织内的菌群进行测序并根据特征分类,从而将结直肠癌划分成3个具有不同临床分子特征和预后的亚组,表明基于瘤内菌群特征的结直肠癌分类方法是可行的,或有助于辅助结直肠癌的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肿瘤内菌群
预后
分子亚型
炎症性肠病(IBD)
Lancet子刊: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综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导致各种形式的能量或营养摄入不足。尽管IBD和营养之间存在明确联系,但营养不良的确切患病率、发生机制和对IBD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综述文章,讨论了将营养不良与IBD联系起来的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营养不良的临床和治疗意义,指出开发有针对性的营养方法或有助于IBD的治疗。
炎症性肠病(IBD)
综述
营养不良
预后
多发性硬化
肠道菌群或可预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情是否恶化
预测多发性硬化的长期临床结果在目前仍具有挑战。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Bact2与多发性硬化的长期致残性恶化具有关联,且Bact2的丰度较为稳定,可能在MS临床实践中用作预后生物标志物。
多发性硬化
肠道菌群
预后
营养不良
Lancet子刊:关注营养不良对胃肠道癌症手术早期预后的影响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约2.2亿例。手术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要进行4500万例癌症手术。癌症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与经济和疾病因素均有关联。然而,目前还缺少关于全球范围内癌症手术患者营养不良负担和对术后早期预后影响的研究。近日,The 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了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分析75个国家5709例接受胃肠道癌症手术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术后早期预后,发现严重营养不良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患者中都很常见,且是术后30天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指出应当针对围手术期营养干预是否能够改善全球胃肠道癌症手术早期预后进行研究。
营养不良
临床营养
癌症手术
预后
心血管
国内团队:重症先心病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失调特征,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对于维持宿主代谢和免疫稳态至关重要,患有重症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新生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失衡的重大风险,但其肠道菌群与CCHD病理生理学的联系尚不清楚。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浩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守军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黄源、陆文龙和曾敏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发现与代谢组学紊乱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与CCHD新生儿的免疫失衡和不良临床结果有关,表明重建最佳的肠道菌群对维持CCHD患儿的代谢和免疫平衡或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
肠道菌群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生命早期
铜死亡
iMeta:国内团队泛癌分析揭示铜死亡调节子的临床和分子特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通过对33种肿瘤类型的10000多个样本的多组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铜死亡调节子和铜死亡活性在肿瘤中复杂而重要的作用。他们开发了一个可以反映整体铜死亡水平的铜死亡活性评分模型,鉴定了各肿瘤类型中与铜死亡相关的miRNAs、lncRNAs以及转录因子,揭示了肿瘤中铜死亡调控子和铜死亡活性的重要分子和临床特征,并提出了将诱导铜死亡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治疗方法。本研究可为今后的铜死亡相关研究提供资源和参考。
铜死亡
药物敏感性
泛癌
预后
肿瘤微环境
新冠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新冠预后工具——宿主表型+多界微生物群
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团队的文章,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宏基因组、粪便代谢组学、1呼吸道样本的病毒载量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宏基因组进行聚类得到两大类,结合宿主的表型可准确预测呼吸道病毒脱落的持续时间,即宿主表型和多界微生物谱或预测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
新冠
细菌
真菌
病毒
预后
结直肠癌
数字化影像定量病理分析提高大肠癌RFS预测
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结合定量分割算法(QuantCRC)、结合分期和错配修复建立无复发生存期(RFS)预测模型,该模型为常规的CRC病理报告提供了有力辅助,使用QuantCRC的预后模型可改善RFS的预测。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图像分析
预后
乳腺癌
微生物组特征或决定乳腺癌亚型的预后
Cell Death and Disease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对超过400例的4种亚型的乳腺癌样本进行肿瘤微生物组(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和临床数据的综合分析,鉴定出不同亚型的乳腺癌的微生物组特征,且微生物组特征与预后无病时间、复发率等表型具有相关性,为精准医疗提供参考。
乳腺癌
肿瘤微生物组
预后
乳腺癌
乳腺菌群或与乳腺癌预后相关
目前,超过一半的乳腺癌病例与已知的危险因素无关,这凸显了发现其他致癌因素的重要性。由于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之间的串扰导致许多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菌群和局部免疫反应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影响乳腺癌的潜在发病机制。
乳腺癌
乳腺菌群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女性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胰腺外分泌瘤内的菌群特征
在手术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有76%的样本被检测到含有细菌DNA。瘤内微生物组的组成可能影响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和疾病的生存。最新发表在Gut的研究揭示了非手术新鲜冷冻内镜超声(EUS)标本中胰腺外分泌瘤内细菌DNA组成,以揭示肿瘤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多样性。
胰腺导管腺癌(PDAC)
研究论文
细菌DNA
内镜超声(EUS)
微生物表型
胃肠道间质瘤
Nature Reviews:快速读懂胃肠道间质瘤(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肉瘤类型,最可能的发病率估计为每年每一百万人中大于12例。GIST可在任何年龄被诊断,诊断中位年龄为65岁。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的综述总结了GIST发病的分子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者需长期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或可降低长期治疗依从性,因此检测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胃肠道间质瘤
综述
肉瘤
分子机制
诊断
结直肠癌
Cyclin A2或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在小鼠的结肠上皮细胞中特异性敲除cyclin A2,发现cyclin A2缺失导致结肠稳态失衡,促进增生和腺癌发生。对临床样本和数据集的探索,发现结直肠癌病人亚群中cyclin A2表达不同,且高表达cyclin A2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直肠癌
细胞周期蛋白
预后
结直肠癌
中山大学团队:可预测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综述)
II/III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治疗策略仍有争议,目前主要根据组织病理特点和临床危险因素判断是否进行辅助化疗,然而,也只有小部分患者能从辅助化疗中受益。因此,迫切需要更严格的分层生物标志物来帮助进一步区分这些患者群体。来自中山大学的徐瑞华及研究团队最新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的综述,讨论了发现生物标志物的策略,总结了之前发表的生物标志物在CRC中的地位并评估其效用。
结直肠癌
预后
预测
基因组
转录组学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揭示出与结直肠癌预后和治疗相关的分子亚型
天津市南开医院的吴雄志和武汉大学的Maohui Feng合作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上发表文章,发现结直肠癌病人中,DNA甲基化相关(METcor)和miRNA相关(MIRcor)基因异常的频率具有共调节特征。通过对METcor和MIRcor基因表达谱的整合聚类,从肿瘤基因组图谱中识别出CRC患者的4个分子亚型。这四个亚型具有良好的特征,并显示出明显的临床和分子特征,或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参考。
结直肠癌
表观遗传调控
预后
分子亚型
粪菌移植
多次复发的CDI和FMT后的长期健康风险
FMT可治疗多次复发的艰难梭菌感染(mrCDI),但FMT对菌群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受体之后发生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代谢、肠道或免疫疾病等),另一方面,mrCDI相关的菌群紊乱也可能对这些疾病的风险造成影响。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别分析了mrCDI和FMT对之后发生心血管代谢疾病、免疫疾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的风险的影响,相关结果需在更长期的随访和更多队列中进行验证。
粪菌移植
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安全性
肠易激综合征
糖尿病
结直肠癌
复旦团队:POLE外切酶结构域突变大肠癌患者预后较好
先前的研究发现,在II-III期结直肠癌(CRC)中,靶外显子中发生DNA聚合酶基因ɛ(POLE)外切酶结构域(EDMs)突变的患者预后显著改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彭俊杰、黄丹和蔡三军研究团队合作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在II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存在一部分具有POLE EDMs突变的患者,其特点为肿瘤突变负荷极高、高微卫星不稳定(MSI-H)、瘤内T细胞反应强烈。无论MSI状态如何,POLE EDMs患者都有很好的预后。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下一代测序(NGS)
DNA聚合酶基因ɛ(POLE)
结肠癌
Nature子刊:菌群塑造化疗诱导的大肠癌免疫监视
结肠癌(CC)的预后取决于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包括滤泡辅助T(TFH)细胞,以及化疗诱导的免疫反应效果。目前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是否有助于诱导TFH细胞驱动的免疫反应。最新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发现,在CC患者和结肠癌小鼠模型中,回肠内微生物组可塑造回肠上皮细胞的免疫原性,并辅助激活TFH细胞免疫应答。该研究成果表明,免疫原性回肠细胞凋亡有助于提高CC化疗的预后。
结肠癌
预后
免疫原性
肠道微生物组
脆弱拟杆菌
直肠癌
Nature子刊:直肠癌的多学科管理(综述)
过去40年里,随着肿瘤切除标准化手术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应用,直肠癌的治疗也在不断发展。由于对直肠癌的外科肿瘤学有了更好的理解,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大幅降低,生存结果也有所改善。辅助手术和新辅助手术的出现为疾病的多学科管理提供方便。根据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确定预后因素的能力发展出了“根据术前分期信息做决策”的概念。这些途径依赖于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综述通过多学科的方法来分析现代直肠癌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结直肠外科医生提供最佳患者护理的重要指导信息。
直肠癌
radiotherapy
Rectal cancer
Surgical oncology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结直肠癌
4种分子标志物,或可预测大肠癌患者生存期
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异质性可能源于发育途径的差异,并可能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最新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探索了不同亚型结直肠癌的标志物与患者生存的关系。该研究发现由4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组合而成的肿瘤亚型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有关。该研究提示,结直肠肿瘤亚型或可用于确定患者的预后。
结直肠癌
CRC
mortality
Genetics
epigenetic
结直肠癌
Nature子刊:致癌突变重组大肠癌细胞信号网络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Ns)组织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但是致癌突变如何影响这些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网络水平的功能尚待研究。最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分析了结直肠癌(CRC)细胞中KRAS常见致癌突变(KRASG13D)如何影响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N)结构,以及如何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功能。该研究发现在KRASG13D突变CRC细胞中,PPIN发生广泛重组,改变了蛋白复合物的组成、信号流、转录调控和细胞表型。值得注意的是,广泛重组PPIN节点上的遗传改变在CRC中频繁发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结直肠癌
蛋白互做
KRASG13D
蛋白表达
蛋白磷酸化
右侧结肠癌
浙江大学团队:结肠癌抑癌基因新发现
右侧结肠癌(RCC)和左侧结肠癌(LCC)在临床和分子特征上存在差异。研究RCC和LCC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对结肠癌靶向治疗具有启示作用,尤其是预后较差的RCC。来自浙江大学的韩卫东和潘宏铭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首次证实HOXB13在RCC中具有抑癌作用,HOXB13高表达与RCC患者延长的总生存期有关。此外,DNMT3B-HOXB13-C-myc信号轴可能是治疗RCC的分子靶点。
右侧结肠癌
研究论文
HOXB13
预后
细胞凋亡
结肠癌
人工智能预测III期结肠癌预后
诊断测试(如免疫评分)可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然而使用人工智能(AI)可通过病理切片检测额外的预后标志物。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创建了一个AI系统用于检测CD3和CD8染色切片上的结肠癌、健康黏膜、基质和免疫细胞。该AI系统可自动量化肿瘤核(TC)和浸润边界(IM)中的淋巴细胞密度和表面积,并检测肿瘤细胞内与患者预后相关的数字参数。该AI分析得到的预后值优于经典免疫评分。该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辅助病理学家更好地定义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从而改善对患者的护理。
结肠癌
adjuvant treatment
colorectal cancer
computerised image analysis
immunohistopathology
结肠癌
Lancet:免疫评分可评估结肠癌复发风险
许多研究指出,免疫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情况与癌症预后相关。Lancet[IF:47.831]近期发表一项大型国际合作研究,通过量化结肠癌患者的肿瘤浸润T细胞,确定了一套新的标准化免疫评分策略,在现有的TNM分期系统基础上,加入免疫评分可更好的评估结肠癌预后。该方法未来有望用于临床,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结肠癌
免疫评分
预后
复发
结直肠癌
于君等:肠道病毒组特征或可用于大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了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主导的研究,鉴定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肠道病毒组特征,或可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
结直肠癌
肠道病毒组
噬菌体
诊断
预后
肝细胞癌
Lancet子刊:微波消融vs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效果如何
Lancet子刊近期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对比了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用于治疗合并慢性肝病的肝细胞癌患者,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射频消融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