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乳腺癌
文章数:94篇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与癌症风险间有何关联?(荟萃分析)
众所周知,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日,度库兹埃路尔大学研究人员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最新研究,检索出25篇论文和28篇报告,通过荟萃分析探讨膳食纤维对各类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及其两者间的关联,发现膳食纤维摄入量与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关注。
膳食纤维
肿瘤营养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消化道癌症
肿瘤菌群
国内团队:将瘤内细菌转化为免疫增强剂,对抗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由于免疫“寒冷”的微环境导致治疗结果不令人满意。具核梭杆菌被发现定植于三阴性乳腺肿瘤中,并能够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和肿瘤转移。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蒲芳、任劲松、曲晓刚及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最新研究,构建了一种细菌衍生的外膜囊泡涂层纳米平台OMV@Fe-ZIF-90@M,该平台能够精确靶向肿瘤组织,双重杀伤具核梭杆菌和癌症细胞,并将瘤内细菌转化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疗法中的免疫增强剂,值得关注。
肿瘤菌群
乳腺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免疫增强剂
乳腺癌
Nature子刊:乳腺癌中,维生素B5支持MYC致癌代谢和肿瘤进展
Nature Metabolism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在乳腺癌中,维生素B5支持MYC致癌代谢和肿瘤进展。
乳腺癌
维生素B5
Myc
孟德尔随机化
宁波大学:IBD和结肠外癌间有何关联?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结肠外癌的风险增加,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清楚。近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磊及团队在BMC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系统地估计IBD和结肠外癌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基因预测的IBD及其亚型可能是口腔和乳腺癌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需要重视。
孟德尔随机化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饮食干预
Nature:低蛋白饮食或可治疗乳腺癌
细胞竞争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现象,对于维持组织稳态、生物发育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肿瘤具有代谢活性且由基质细胞组成 , 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癌细胞竞争目前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这篇文章,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通过饮食或基因重新编程以击败过度表达MYC的癌细胞。
饮食干预
癌症
乳腺癌
低蛋白饮食
肿瘤微环境
乳腺癌
食用橄榄油与乳腺癌风险可能无关
地中海人口的调查研究显示,食用橄榄油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症的风险,但目前尚不清楚橄榄油是否有助于地中海地区以外人群的乳腺癌症预防。比如在美国,与地中海人口相比,美国橄榄油的平均消费量较低。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近期发表的文章,平均橄榄油摄食量较低的两组美国女性中,没有观察到橄榄油摄入量增加与乳腺癌症风险之间具有相关性。
乳腺癌
橄榄油
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体重增加,肠道菌群可能是关键
早期乳腺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有患代谢性疾病和体重增加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发病率增加,生存质量下降。BMC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对比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发现化疗会导致患者的体重增加和炎症性疾病,并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通过诱导全身炎症而导致化疗的副作用。这提示我们,肠道菌群可能是预防化疗依赖性人体变化的潜在靶点。
乳腺癌
化疗
体重增加
乳腺癌
肠道维生素D受体预防肠外乳腺癌肿瘤发生
维生素D受体(VDR)涉及宿主因素和人类微生物组。Vdr基因变异可塑造人类微生物组,Vdr缺乏会导致菌群失调。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肠道上皮细胞敲除VDR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导致乳腺肿瘤发生的风险增加。肠道-肿瘤-菌群之间的互作或是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乳腺癌
维生素D受体
肠道菌群
乳腺癌
Cell:全面认识乳腺癌(综述)
本综述全面总结了乳腺癌的分型、治疗、预后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各种高通量组学技术以及空间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乳腺癌的“生态系统”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诸多新的思路。
乳腺癌
综述
女性
孕激素
孕激素避孕药具或增加乳腺癌风险
本研究通过因果初级保健数据库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联合meta分析汇总现有研究证据,发现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采用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孕激素
研究论文
女性
乳腺癌
植物性饮食
健康植物性饮食或可降低绝经后女性的乳腺癌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6.6万名绝经后女性进行20多年随访,发现长期坚持健康植物性饮食(hPDI)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而长期坚持不健康植物性饮食(uPDI)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植物性饮食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乳腺癌
饮食模式
不同饮食模式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联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1.3万名乳腺癌患者进行8年多的随访,抗糖尿病饮食模式及抗炎饮食模式与患者确诊后的总死亡率降低相关。
饮食模式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乳腺癌
肿瘤转移
Nature子刊:棕榈酸促进肿瘤转移的新机制
代谢重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压力限制转移形成,然而,远端器官可用的一些营养物质可能会固有地促进转移性生长。近日,比利时研究人员在Nature Cancer发表最新研究,发现棕榈酸酯在促进远端器官转移形成方面具有独立于表观遗传学的作用,高脂饮食通过增加间质液中脂肪酸的利用率来改变肺和肝脏环境,这表明饮食结构可能潜在影响组织器官对营养的摄取、利用以及肿瘤转移,值得关注。
肿瘤转移
棕榈酸酯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高脂饮食
乳腺癌
食物种类和饮食模式如何影响亚洲人群乳腺癌风险(荟萃分析)
乳腺癌是世界第二大常见癌症,且亚洲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并向西方人群较高的发病率靠拢。饮食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但亚洲人群的传统饮食与西方存在差异,也缺少对亚洲人群饮食与乳腺癌关系的总结。韩国研究人员近日在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系统性综述文章,对49项队列和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探讨了特定食物种类和饮食模式对亚洲人群乳腺癌风险的影响,为亚洲人群乳腺癌的饮食预防提供了依据。
乳腺癌
荟萃分析
食物
饮食
饮食模式
茶叶
国内团队:茶叶外泌体可抑制小鼠乳腺癌
西南大学的肖波团队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章津铭团队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从茶叶中提取纯化的外泌体可通过诱导线粒体损伤,并抑制细胞周期,从而在体外促进乳腺癌细胞系的凋亡。在小鼠体内,茶叶外泌体可通过促凋亡作用,并调节菌群,从而抑制乳腺癌生长。
茶叶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外泌体
维生素A
甘肃省人民医院:多摄入维生素A或可降低乳腺癌及卵巢癌风险
甘肃省人民医院的蔡辉团队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49项研究的数据,膳食维生素A摄入与乳腺癌及卵巢癌风险降低显著相关,但循环维生素A浓度与乳腺癌、卵巢癌及宫颈癌风险均无显著关联。
维生素A
荟萃分析
乳腺癌
卵巢癌
宫颈癌
饮食与健康
Nature子刊:食用未加工红肉的健康风险证据评估
吃红肉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存在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并且缺少对证据强度的评估。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的这篇文章,采用Burden of Proof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摄入未加工红肉与6种慢性疾病相关性的证据。结果显示,虽然有一些证据表明吃未加工红肉与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相关,但这种证据很弱,存在高度的研究间异质性和不确定性,不足以提出更有力或更确定的建议。未来需要进行更严谨、有力的研究。
饮食与健康
营养流行病学
未加工红肉
结直肠癌
乳腺癌
药物递送系统
武汉大学:靶向肿瘤部位细菌或可实施精准治疗?
经过多年发展,独特的肿瘤环境已被用于指导各种抗肿瘤药物递送策略以实现肿瘤精准治疗。近日,武汉大学张先正及团队在ACS Nano发表最新研究,基于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细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利用脂磷壁酸抗体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设计了细菌靶向的载药纳米颗粒(LTA MSN),通过静脉注射细菌靶向纳米颗粒,在结肠癌、肺癌和乳腺癌小鼠中发现LTA-MSN具有较高的肿瘤靶向能力。总之,这种以细菌为导向的肿瘤靶向策略可能为未来肿瘤精准治疗和差异化药物递送提供新思路。
药物递送系统
肿瘤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物共轭化学法
乳腺癌
经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增高?暂无证据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学者们认为,在事故发生期间,接受核辐射的女性如果正在妊娠或哺乳,其辐射对乳腺的危害会更大,从而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是这种假说并没有数据支持。本研究基于此开展长期的人群随访研究,但目前人群证据也不支持这一假说。
乳腺癌
核辐射
切尔诺贝利
升胰岛素饮食
低胰岛素饮食模式可降低乳腺癌风险
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有关。红肉、加工肉类、糖、精致谷物等食物具有较高的升高胰岛素能力,而全谷物、水果、蔬菜和咖啡升高胰岛素的能力较低。高胰岛素血症经验性膳食指数(EDIH)可利用循环C肽水平反映胰岛素抵抗情况。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的Andrea Romanos-Nanclares及其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杂志发表研究文章,表明较高的EDIH与较高胰腺癌风险相关,尤其是ER阴性、HER2富集的侵袭性乳腺癌,指出采用低升胰岛素饮食模式可以减少乳腺癌风险。
升胰岛素饮食
乳腺癌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摄入或增加女性绝经前的乳腺癌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8万名法国女性进行9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丙烯酰胺饮食摄入量越高,绝经前的乳腺癌风险越高。
丙烯酰胺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乳腺癌
乳腺癌
脂多糖或能增强IAP拮抗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凋亡抑制蛋白(IAP)是一类E3泛素连接酶,具有支持癌症生存和生长的功能。Frontiers in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来自细菌的脂多糖(LPS)通过TLR4-和MyD88-介导的TNF产生,诱导癌细胞快速凋亡,从而增加三阴性和ER+乳腺癌对IAP拮抗剂治疗的敏感性。这也提示我们,抗生素(可降低细菌来源的LPS)不应与IAP拮抗剂一起用于癌症治疗。
乳腺癌
LPS
IAP抑制剂
乳腺癌
Cell子刊:禁食或可重塑机体免疫,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免疫疗法已经在黑色素瘤、肺癌和结直肠癌治疗中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其有效性仍仅限于特定的癌症类型。此外,仍有大多数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应答。近日,意大利分子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使用抗OX40/抗PD-L1单独/联合治疗小鼠原位乳腺癌,并设置禁食模拟饮食(FMD)组和标准饮食组(AL),发现禁食模拟饮食联合免疫治疗可增强两种不同低免疫原性三阴性乳腺癌亚型(4T1和TS/A)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减少肿瘤体积,其作用可能通过重塑免疫系统和肿瘤微环境来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值得关注。
乳腺癌
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肿瘤微生物组
西湖大学Cell突破:瘤内菌群可促进乳腺癌转移
近期研究表明,肿瘤内存在有活性的菌群,然而这些菌群在肿瘤内有什么作用,目前尚不清楚。西湖大学蔡尚团队在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他们通过对自发乳腺癌小鼠模型进行详尽的实验首次表明,肿瘤内驻留的胞内细菌作为肿瘤的组成成分,在促进癌症转移上有关键作用。这些细菌能通过调节细胞骨架,来帮助肿瘤细胞在循环系统内存活,从而促进肿瘤转移。这些发现揭示了肿瘤转移的新机制,提示瘤内菌群或能作为预防癌症转移的早期干预靶点。
肿瘤微生物组
癌症转移
乳腺癌
肿瘤菌群
肝螺杆菌+MDSC共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
近期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与乳腺癌之间存在关联。Onco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肝螺杆菌可从肠道易位至乳腺,与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协同促进小鼠乳腺肿瘤发生。
肿瘤菌群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
肝螺杆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乳腺癌
王汉杰+郑浩+康君:热敏调节的工程菌用于治疗乳腺癌
天津大学的王汉杰和康君与中国农业大学的郑浩与团队在ACS Synthetic Biology发表文章,开发出一种热敏工程菌,可稳定定植在线虫、蜜蜂和小鼠的肠道,同时对热刺激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利用热敏工程菌靶向肿瘤,热刺激诱导抗肿瘤因子-TNF-α可有效抑制小鼠4T1肿瘤生长。这些发现提示,热敏调节可作为在体内操控工程菌的手段。
乳腺癌
工程细菌
热刺激
乳腺癌
中南大学:培菲康可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在癌症患者中非常常见,与不良预后和生活质量较差相关。中南大学的欧阳文和童建斌合作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发表研究,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探究了益生菌制剂培菲康对乳腺癌患者CRCI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益生菌可调节血浆代谢物(如紫苏醇)、改善肠道菌群,减少CRCI的发生。
乳腺癌
益生菌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CRCI)
probiotics
益生菌
中南大学:培菲康缓解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带来的肥胖
中南大学第三湘雅医院丁波泥团队研究成果。多西他赛是一种重要的乳腺癌治疗药物,但是其会带来肥胖。考虑到肥胖与肠道菌群有关,本文试图探究益生菌(培菲康)干预对多西他赛所致肥胖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多西他赛治疗期间,益生菌的使用帮助降低患者体重、体脂和血浆LDL的增加,降低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
益生菌
乳腺癌
肥胖
化疗
培菲康
乳腺癌
BMJ:乳腺癌术后女性应积极参与干预锻炼
乳腺癌术后女性常常出现疼痛、并发症甚至上肢残疾。本临床试验旨在探索针对这部分术后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锻炼干预,是否会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借鉴。
乳腺癌
研究论文
女性
术后并发症
锻炼干预
乳腺癌
肠道菌群或能用于乳腺癌诊断
亚洲乳腺癌有年轻化趋势,而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肠道菌群研究较少。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绝经状态的乳腺癌和匹配的对照女性的肠道菌群,鉴定出或能用于乳腺癌诊断的肠菌标志物。
乳腺癌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