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炎性肠疾病(IBD)
文章数:14篇
纳米医学
四川大学:奥沙拉秦纳米针与菊粉凝胶,双剑合璧治肠炎
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肠道菌群在肠道稳态和生态失调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群落代谢物的改变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口服药物还受到胃肠道中复杂恶劣的理化环境的挑战,如酶、细菌、不同的pH值和加速的肠道蠕动。近日,四川大学何斌、蒲雨吉及团队在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口服Cu2(Olsa) 纳米针菊粉凝胶复合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在小鼠中实测效果较好,或可用于重塑肠道稳态和治疗IBD,值得关注。
纳米医学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诊断标记物
洪洁+陈豪燕等Nature子刊:跨队列分析确定IBD的微生物诊断标记物
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紊乱与IBD的进展密切相关,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诊断标记物用于识别IBD患者。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陈豪燕、洪洁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整合了来自多个队列的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鉴定出31个物种、25个KO基因和13种代谢物,用于区分正常对照组和IBD病例。此外,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各种队列中均表现出强大的可重复性,值得关注。
诊断标记物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孟德尔随机化
宁波大学:IBD和结肠外癌间有何关联?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结肠外癌的风险增加,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清楚。近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磊及团队在BMC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系统地估计IBD和结肠外癌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基因预测的IBD及其亚型可能是口腔和乳腺癌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需要重视。
孟德尔随机化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肠上皮细胞
Cell子刊:巨噬细胞在肠上皮细胞更新中发挥核心作用
肠道上皮细胞层作为一道屏障,分隔开肠腔内容物和身体的其他部分。当上皮细胞自我更新功能出现紊乱、肠道菌群或免疫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导致炎症性疾病。近日,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Cell metabolism发表最新研究,发现结肠中的巨噬细胞与上皮隐窝细胞紧密接触,并通过mTORC1信号通路为其提供代谢支持。特别当肠道上皮细胞面临增殖压力(如炎症性肠炎)。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胺会被上皮细胞摄取,进而优化其细胞代谢,以最大化增殖和防御功能,值得关注。
肠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免疫代谢
药物递送
天津大学:用工程化胞外囊泡靶向性递送生物活性蛋白,或可治疗IBD
由于胃肠道环境恶劣且生物利用度低,影响到患病部位的递送,口服治疗性蛋白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IBD) 的使用受到限制。近日,天津大学张育淼及团队在Small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Gal-IL10-EVs (C/A) 的嵌套递送系统,可保护白细胞介素10免于在胃中降解,并能够将IL-10靶向递送至浸润结肠固有层的炎症巨噬细胞,有效缓解IBD。总之,本研究构建的Gal-IL10-EVs (C/A) 具有生物相容性、pH响应性药物释放和巨噬细胞靶向性,可作为口服递送生物活性蛋白治疗肠道疾病的治疗平台,值得关注。
药物递送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药物研发
慢性肉芽肿病
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特征
慢性肉芽肿病是由粒细胞内过氧化物杀菌力缺乏而造成的一种致死性遗传性白细胞功能缺陷疾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生全身各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多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白色念珠菌和放线菌等感染。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最新文章揭示慢性肉芽肿病患者与健康个体呈现出差异的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特征,并且提示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也显著影响着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
慢性肉芽肿病
肠道微生态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外泌体
国内团队:炎症性肠病促进血栓形成的新机制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IBD)与血栓形成风险增加间存在关联。然而,IBD 如何影响血栓形成仍不清楚。近日,河北医科大学温进坤及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外泌体转移的 LINC00668 通过促进炎症性肠病中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而导致血栓形成,值得关注。
外泌体
血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中性粒细胞胞胞外陷阱
抗α4β7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相关胆汁酸代谢或可影响抗整合素α4β7疗效
抗整合素α4β7的药物已在炎症性肠病(IBD)临床治疗中使用,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然而,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在抗α4β7治疗方法中的影响作用仍然未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吕小平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性文章,基于结肠炎小鼠模型,揭示肠道菌群相关的胆汁酸代谢-FXR/TGR5轴可能在IBD中影响抗α4β7疗法的效果。
抗α4β7
肠道胆汁酸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炎性肠疾病(IBD)
炎性肠疾病(IBD)
Lancet子刊: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国际共识
尽管在使用最好的药物和手术策略进行治疗后,一些IBD病人依然有持续的症状和疾病反应,这些患者通常被认为患有难以治疗的IBD类型以及需要额外的治疗策略。然而,目前缺乏对这类疾病严重和治疗程度进行标准定义阻碍了对临床研究数据的解读和比较。近期发表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的一篇综述对该领域专家召开共识会议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来自12个国家的16名与会者总结出了难治性IBD的共同定义,就20项针对IBD的声明进行了投票,如内科和外科治疗的失败、疾病表型和患者的具体投诉。采用这些诊断结果的标准可以使报告标准化,指导临床试验的分组,并帮助和识别出需要加强治疗策略的候选患者。
炎性肠疾病(IBD)
国际会议共识
诊断标准
难治性IBD
临床实验
大豆油
预防IBD或从选择食用油做起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受饮食在内的环境因素影响。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必须从饮食中获得的亚油酸(LA)可能会促进IBD的发展。此外,LA及其下游代谢物花生四烯酸是脂氧化物和内源性大麻素等生物活性脂质的前体,与IBD息息相关。目前,LA作为IBD的致病因素尚未确定,并且氧磷脂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组合失调对结肠炎的影响也还未明确。Gut Microbes上近期发表的研究,使用三种不同的结肠炎模型确定基于大豆油的高脂饮食对IBD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含LA的大豆油通过肠道菌群和宿主细胞的多种机制引起IBD,并通过增加促炎和减少抗炎分子来创造IBD的典型免疫活性环境。
大豆油
亚油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炎性肠疾病(IBD)
炎性肠疾病(IBD)
老药新用:硫鸟嘌呤用于IBD治疗
药物再发现的概念是合理地使用注册药品可以用于另一疾病或状况比原先预期的要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医学领域中一些药物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被广泛地发现。近期发表在Gut杂志上文章表明,在IBD中使用硫鸟嘌呤是基于相对直接的药物代谢,可产生具有药理活性的磷酸化核苷酸和较少潜在毒性的其他代谢物,与更传统的前药硫唑嘌呤和巯基嘌呤相比,效果相似,但伴随着更好的药物耐受性,该文章并表示在20年后,硫鸟嘌呤的重新发现将导致荷兰正式注册其用于IBD患者。
炎性肠疾病(IBD)
硫鸟嘌呤
消化科药物
药物再发现
粪菌移植(FMT)
Gut:用粪菌移植治疗IBD的首个国际共识
目前,应用粪菌移植(FM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已经被报道,但是大部分试验设计均不同。本文拟就FMT治疗IBD达成一项共识,以使其更标准化。共25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基于现有证据,就FMT应用于IBD的发病机制和基本原理、供体选择和生物银行、FMT操作和未来研究考虑等方面达成相关共识,值得相关人士阅读。
粪菌移植(FMT)
炎性肠疾病(IBD)
纳米颗粒
用于结肠炎治疗的抗炎模拟糖萼纳米颗粒
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常用药物往往疗效有限,且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近日,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人员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f发表最新研究,构建了具有抗炎功能、模拟糖萼的纳米颗粒,通过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证实胆红素附着的GlyNPs库可作为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抗炎纳米药物的新平台,值得关注。
纳米颗粒
抗炎功能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胆红素
膳食蛋白质
少肉多奶或能预防炎症性肠病(荟萃分析)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肠道复发性炎症疾病,需要终生监测。先前关于动物蛋白和动物来源蛋白(鸡蛋、乳制品等)与CD和UC关系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大多研究集中在病例对照且缺少剂量-反应荟萃分析。近日发表于Advances in Nutrition的荟萃分析,首次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剂量-反应荟萃分析,以评估成人饮食中总蛋白、动物蛋白和动物来源蛋白的摄入量与患IBD风险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大多数膳食蛋白质来源的摄入与IBD发病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
膳食蛋白质
炎性肠疾病(IBD)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克罗恩病(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