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胰腺导管腺癌(PDAC)
文章数:15篇
胰腺导管腺癌(PDAC)
Cell子刊:胰腺癌类器官平台鉴定出针对突变 KRAS 的特异性抑制剂
KRAS突变主要是G12D和G12V,在90%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病例中出现。Cell Stem Cell近期发表的文章,开发出一组含有常见PDAC驱动突变的等基因小鼠胰腺类器官,来筛选KRAS突变抑制剂,并确定马来酸哌己西林可以通过下调KRAS突变特异性诱导的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来靶向KRAS突变。
胰腺导管腺癌(PDAC)
类器官
KRAS变异
胰腺导管腺癌(PDAC)
液体活检或能用于胰腺癌早期检测
胰腺导管腺癌(PDAC)诊断时常为晚期,液体活检方法可能有助于PDAC的早期发现。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与单独的CA19-9相比,CA19-9、TIMP1和cfDNA甲基化在内的组合提高对早期PDAC的辨别力。
胰腺导管腺癌(PDAC)
cfDNA甲基化
液体活检
胰腺导管腺癌(PDAC)
Science子刊:揭示具核梭杆菌促进胰腺癌进展的机制
肿瘤微生物群越来越多地与癌症进展和化疗耐药性有关。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瘤内高具核梭杆菌负荷与患者较短的生存期相关。Science Signaling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具核梭杆菌的感染诱导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PDAC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肿瘤进展。
胰腺导管腺癌(PDAC)
具核梭杆菌
细胞因子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肠道菌群调控肿瘤内NK细胞的浸润和活性
临床前数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促进胰腺导管腺癌(PDAC),但机制尚不清楚。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调控NK细胞在肿瘤内的浸润和活性,从而促进PDAC的进展。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肠道菌群
NK细胞
胰腺导管腺癌(PDAC)
用外泌体转录组特征诊断早期胰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在最初确诊时,疾病已发展到不可手术切除的阶段。CA19-9水平检测对于早期检测来说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亟需开发PDAC的替代分子诊断生物标志物。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基于外泌体的液体活检特征,建立了一个无创和稳健的PDAC检测手段,可有效识别早期PDAC。
胰腺导管腺癌(PDAC)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基础研究
miRNA特征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肥胖小鼠的肠菌代谢物促进胰腺癌化疗耐药
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奎氨酸积累,通过上调PRDX1,保护肿瘤免受化疗诱导的氧化应激,这种保护作用可通过S-腺苷蛋氨酸(SAM)治疗来逆转。这些发现提示我们,胰腺癌患者粪便样本中SAM和奎氨酸的相对浓度,或可作为化疗难治性胰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肥胖
菌群代谢物
胰腺导管腺癌(PDAC)
风险因子+时间性=更精确的胰腺癌早期诊断
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对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风险增加的各项因子开始变化的时间进行检测,发现HbA1c、肝脏标志物、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预示着PDAC风险增加。而BMI和HbA1c的变化在PDAC发生3年前就已经显现,肝脏标志物和血液计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则在PDAC发生1年前开始显现。这项研究为提早诊断PDAC提供了精确的时间线索。
胰腺导管腺癌(PDAC)
标志物
时间动态
胰腺导管腺癌(PDAC)
Cell子刊:肠道菌群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可抑制抗肿瘤免疫
芳香烃受体(AhR)是色氨酸代谢产物的感知器,也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因子。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的AhR被肠道菌群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吲哚激活,进而抑制炎症性T细胞的浸润,促进肿瘤生长。而且在PDAC病人中,巨噬细胞AHR的高表达与较差的治疗结果具有相关性。
胰腺导管腺癌(PDAC)
TAM
色氨酸代谢产物
肠道菌群
胰腺导管腺癌(PDAC)
国内团队:揭示高支链氨基酸饮食促进PDAC进展的机制
复旦大学的雷群英、Qu Jia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的苏丹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文章,研究了高支链氨基酸饮食(BCAA)促进胰腺导管腺癌(PDAC)进展的机制,发现靶向USP1-BCAT2-BCAA轴或对BCAA进行饮食干预可能是PDAC潜在的治疗手段。
胰腺导管腺癌(PDAC)
高支链氨基酸饮食
USP1-BCAT2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胰腺外分泌瘤内的菌群特征
在手术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有76%的样本被检测到含有细菌DNA。瘤内微生物组的组成可能影响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和疾病的生存。最新发表在Gut的研究揭示了非手术新鲜冷冻内镜超声(EUS)标本中胰腺外分泌瘤内细菌DNA组成,以揭示肿瘤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多样性。
胰腺导管腺癌(PDAC)
研究论文
细菌DNA
内镜超声(EUS)
微生物表型
胰腺菌群
Nature Reviews:菌群研究的新领域--胰腺菌群(观点)
在肠道菌群火热的当下,人体其他部位的菌群研究也在逐渐开展。Nature子刊的这篇观点文章介绍了胰腺菌群,讨论了其可能的起源和在疾病中的作用,列举了大量关于1型糖尿病、胰腺炎和胰腺导管腺癌等胰腺自身疾病的研究案例,种类涵盖关联性研究和模式动物的机理研究。尽管胰腺菌群可参与到胰腺的疾病发展/抑制中,但文章对现阶段使用其作为临床治疗靶点抱有十分谨慎态度,未来还需更多的基础研究做支持。
胰腺菌群
1型糖尿病
胰腺炎
胰腺导管腺癌(PDAC)
Shuwei Li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硅质体”效果出众,抗击胃肠癌又添利器!
脂质体是当前医药领域中最热门的药物载体,它可以增加药物与癌细胞的亲和力,提高疗效,降低毒性,但是它目前最大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在到达肿瘤位点之前过早释放药物,从而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该研究中的硅质体具有很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利用“硅质体”可望将一批已知高毒性的药物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疾病治疗,包括抗癌药、抗生素类药、抗真菌类药或多肽类药物等。
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CRC)
胰腺导管腺癌(PDAC)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Onivyde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胰腺癌与谷氨酰胺代谢
① 胰腺导管腺癌的代谢需要发生改变,高度依赖于某些适应性改变,如非典型谷氨酰胺(Gln)代谢通路,抑制下游Gln代谢组分导致肿瘤生长抑制;② 谷氨酰胺酶(GLS)介导Gln代谢的早期步骤,新研发的GLS抑制剂,抑制GLS导致体外增殖抑制,但胰腺癌细胞有适应性代谢网络,对体内小鼠模型无效;③ 采用整合的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平台,鉴定出补偿性通路;④ 胰腺癌细胞代谢是自适应性的,靶向Gln代谢联合抑制其他适应性应答,可望产生临床疗效。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谷氨酰胺(Gln)
谷氨酰胺酶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胰腺导管腺癌(PDAC)
新技术:全面评估胰腺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
① 为全面评估结缔组织生成元件和T细胞浸润的组成和分布,开发新型计算成像技术同时评估8个不同的标志物,可分析相同部分内不同细胞;② 浸润性T淋巴细胞具有异质性,肿瘤细胞近端细胞毒性T细胞的空间分布,与患者生存期延长相关;③ I型胶原和αSMA(+)纤维母细胞与T细胞聚集缺乏无关,提示PDAC结缔组织生成不单纯是生理性屏障;④ 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可有助于理解特定的实质成分如何影响T细胞活性,以及对免疫调控治疗的优化的可能影响。
胰腺导管腺癌(PDAC)
T细胞浸润
肿瘤异质性
αSMA(+)纤维母细胞
免疫调控治疗
胰腺导管腺癌(PDAC)
糖代谢与胰腺癌转移:它们之间隔着一个表观遗传学修饰!
① 胰腺导管腺癌(PDAC)进展过程中,出现异质性亚克隆,驱动原发肿瘤生长、局灶性播散、远处转移和患者死亡;② 初治患者原发灶与转移灶的遗传学相似,不同亚克隆之间PDAC驱动基因突变相似;③ 改变主要集中于大型染色质结构域,集中体现恶性特征,包括常染色质和大型组织化染色质组蛋白H3赖氨酸9(H3K9)修饰(LOCK)的异染色质;④ 远处转移依赖于戊糖磷酸通路的氧化分支(oxPPP),抑制oxPPP可选择性逆转重组染色质、恶性基因表达程序和肿瘤发生。
胰腺导管腺癌(PDAC)
肿瘤异质性
大型组织化染色质组蛋白H3赖氨酸9(H3K9)修饰(LOCK)
戊糖磷酸通路的氧化分支(oxPPP)
Gil 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