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心血管
文章数:160篇
糖尿病
SGLT2抑制剂保护心肾,肠道菌群也是作用靶点
SGL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以保护肾脏和心脏,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Circula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揭示出SGLT2i为肾脏和心血管提供保护的机制。即SGLT2i减少与尿毒症毒素(如对甲酚硫酸盐)形成相关的微生物组,从而减少尿毒症毒素对身体的暴露和对肾脏解毒的需要;同时,SGLT2i直接作用于肾脏,包括较少的近端小管糖毒性和广泛下调顶端转运蛋白(包括钠、氨基酸和尿酸盐摄取)。
糖尿病
肾脏
心血管
心血管
Cell子刊:低纤维饮食介导的肠道菌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众所周知,饮食通过对宿主的直接影响或通过塑造肠道菌群的间接影响而引起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但其潜在机制仍有待充分探索。近期发表于Cell Reports上的文章,研究了由HFD形成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结果表明,HFD中可溶性纤维的含量是肠道菌群改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对肠道免疫细胞运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发展有重大影响。
心血管
肠道免疫细胞迁移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发酵食品
Nature Reviews:发酵食品和饮料的心血管益处(评论)
人类食用发酵食品和饮料的历史很长,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健康特性。更好地理解发酵食品和饮料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设计有利于心血管和一般健康的新饮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近期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发表了关于发酵食品和饮料潜在健康效益的评论性文章。
发酵食品
心血管
地中海饮食
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坚持地中海饮食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几项大型观察性前瞻性研究已报道传统地中海饮食可以预防T2D,但没有一项记录重复测量饮食摄入量,该指标能够优化受试者分类并提高营养流行病学中关联的评估可靠性。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最新一项大型随机试验中对基线为无T2D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长年随访,数据表明连续多年坚持地中海饮食与T2D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地中海饮食
饮食模式
饮食干预
心血管
2型糖尿病
膳食补充剂
东南大学:胖人补充α-亚麻酸能否降低心血管风险?(荟萃分析)
超重和肥胖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且与系统性炎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相关,其中α-亚麻酸(ALA)是一种植物性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风险。近日,东南大学孙桂菊团队在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文章,首次全面地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ALA补充剂对肥胖或超重人群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
膳食补充剂
α-亚麻酸
心血管
生酮饮食
辩证看待:生酮饮食与心血管健康(观点)
脂蛋白a[Lp(a)]浓度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险因素,此外,最近有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和ASCVD患者中,Lp(a)水平升高会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Lp (a)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尽管其他一些非遗传因素和条件被表明可调节其水平。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专家共识指出,使用高饱和脂肪的低碳水化合物(LCD)饮食(生酮饮食)可能会使Lp (a)的浓度降低约15%。但近期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一篇论文指出生酮饮食的潜在危害,提醒大家要谨慎采纳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
心血管
心血管
16万人数据:膳食脂肪酸如何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ASCVD风险与饮食习惯有关,膳食脂肪摄入已被证明可影响ASCVD风险,但具体的特定膳食脂肪酸在ASCVD风险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研究文章,在一项针对美国退役军人队列近16万名参与者的前瞻性研究中,作者发现特定种类的反式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的高摄入量可增加ASCVD风险,但顺式多不饱和脂肪酸则降低ASCVD风险。本研究表明在探讨膳食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风险时,应具体到特定脂肪酸种类,不能一概而论。
心血管
膳食脂肪
犬尿氨酸
上海交大Science子刊:菌群衍生的犬尿氨酸或可预测心衰并改善预后
代谢组学已经揭示了大量与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的血浆代谢产物。先前研究表明,多发性心血管疾病的肠道灌注不足,随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泄漏的改变会促进疾病进展。然而,肠道微生物群与左室压力负荷过重重塑之间的跨界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何晓敏、张浩、郑景浩及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宏基因组、代谢组学和粪菌移植等技术,发现靶向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犬尿氨酸,可用于预测和保护压力超负荷年轻心脏的重塑,值得关注。
犬尿氨酸
心血管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组学研究
补充剂
BMJ:2万人RCT,补充维生素D是否有益心血管?
BMJ最新发表了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每月给老年人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是否会影响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对于已在服用心血管药物的人群,其效果可能更明显。然而维生素D组与安慰剂组的绝对风险差异很小,而且未达统计学意义。这些发现为未来进一步评估维生素D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保护作用提供了基础。
补充剂
心血管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维生素D
特殊人群(老年人)
心血管
超加工食品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超加工食品(UPF)摄入量与多种健康相关,但目前尚缺乏UPF摄入量与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之间的关联。近日,发表在Clinical Nutrition上的这篇文章,探讨UPF摄入量与VTE风险之间的关联,并发现较高的UPF摄入量与VTE风险增加相关。
心血管
超加工食品
营养流行病学
前瞻性队列
中国营养研究
Nature:4种中国传统食物的营养研究总结(观点)
中国具有丰富且多样的饮食文化,但有些食材和食物在中国传统饮食中特别常见,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当代依然广受欢迎。Nature近日发表观点文章,对茶、酱油、芝麻油和豆腐这四种中国传统食物的营养学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尤其关注了它们对心血管健康、癌症等方面的影响。
中国营养研究
观点
茶
酱油
芝麻油
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患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健康人群更高,或与持续的慢性全身炎症和传统心血管风险的累积效应有关。然而,目前关于IB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致病情况的研究较为有限。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发表研究文章, 进一步阐明了IB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并证实IBD患者长期心血管疾病负担显著增加,为针对IBD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针对性预防提供了依据。
炎症性肠病(IBD)
研究论文
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心血管
武阳丰团队Nature子刊:降低老年人血压,代盐vs限盐谁胜出?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吃盐太多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减少膳食钠摄入和增加膳食钾摄入被证明可降低血压。然而,目前对于减盐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缺乏高质量证据,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Nature Medicine最新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武阳丰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我国48家养老机构中开展了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使用代盐(含62.5%氯化钠和25%氯化钾)可以有效降低养老院居民的血压,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相较之下,试图减少盐或代盐的供应未能取得成功。这些结果支持推广代盐以促进高血压防控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
饮食干预
代盐
限盐
膳食盐
素食
吃素可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荟萃分析)
随着环境健康概念的提出,植物基膳食越来越受欢迎。揭示膳食与心血管疾病,进而全球死亡风险因素变得十分重要。本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了素食主义对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载脂蛋白B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基膳食可能通过改善血脂,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素食
心血管
血脂
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咖啡
NEJM:喝咖啡对健康有什么短期影响?
咖啡是常见饮料,但喝咖啡对健康状况有哪些短期(急性)效应,目前尚不明确。有观点认为咖啡有致心律失常作用。NEJM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通过随机交叉试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该研究表明,与避免摄入咖啡因相比,喝咖啡并未显著增加每日房性期前收缩次数,但会增加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且可能对步数和睡眠时长有影响。
咖啡
心血管
心血管
国内团队:新兴污染物DEHP干扰肠菌代谢,促心血管病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环境和人类样本中重要的一类新兴污染物之一,然而目前PAE对肥胖易感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毒性影响和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祁增华团队联合蔡宗苇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文章,发现邻苯二甲酸二乙己基酯(DEHP)暴露通过干扰肠道菌群花生四烯酸(AA)代谢,从而增加肥胖小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本研究为肥胖者接触DEHP引起的心血管损伤提供了新见解,并表明AA可用作肠道菌群的潜在调节剂以预防相关疾病。
心血管
污染物
肠道菌群
限时进食
限时进食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免疫代谢紊乱的关键诱因,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动脉粥样硬化。限时进食(TRF)已被证明可以通过提高其昼夜节律性来改善免疫代谢功能。在长期高脂肪饮食摄入期间,TRF可抑制体重增加,提高代谢适应性,减轻NAFLD。然而,有关TRF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关联性的研究却很少。近期发表于Circulation的一项动物研究发现,TRF通过增强髓性白细胞向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的募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提示限时进食可能并非“百利而无一害”。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阐明TRF对免疫系统动力学的影响,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后期。
限时进食
心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
口腔菌群
Nature Reviews:口腔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综述)
口腔菌群在全身健康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重视。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最近发表的这篇综述文章,总结了口腔菌群失调与多种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及其背后的潜在机制,并讨论了基于口腔菌群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干预策略。
口腔菌群
心血管
心血管
国内团队:重症先心病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失调特征,及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对于维持宿主代谢和免疫稳态至关重要,患有重症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新生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失衡的重大风险,但其肠道菌群与CCHD病理生理学的联系尚不清楚。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浩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守军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黄源、陆文龙和曾敏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发现与代谢组学紊乱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与CCHD新生儿的免疫失衡和不良临床结果有关,表明重建最佳的肠道菌群对维持CCHD患儿的代谢和免疫平衡或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
肠道菌群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生命早期
心血管
中山大学:一种肠菌或可改善动脉僵硬度
中山大学夏敏团队研究成果。肠道菌群紊乱影响血管功能,且其多样性与动脉僵硬度呈负相关。本文基于宏基因组学发现,肠道细菌Flavonifractor plautii在防御动脉硬化方面发挥作用;结合代谢组分析,顺乌头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代谢因子。文章表明,靶向肠道菌群或许是保护血管健康的途径之一。
心血管
肠道菌群
Flavonifractor plautii
动脉僵硬度
动脉硬化
心血管
Cell子刊:两种不同的肠菌途径,促进心血管疾病
肠道菌群将膳食苯丙氨酸代谢成苯乙酸(PAA),对于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的产生至关重要,PAGln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因此,了解参与这种转化的微生物酶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Stanley Hazen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研究论文,发现两种不同的肠道微生物途径参与了PAA生成,进而促进PAGln产生。该发现将有助于研发靶向PAGln体内合成的治疗手段。
心血管
细菌代谢途径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苯乙酰谷氨酰胺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
调控肠道菌群产生的苯乙酰谷氨酰胺或可改善心衰
依赖于肠道菌群的代谢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关。动物研究表明,该代谢物或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传导,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病。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上的研究文章,发现PAGIn在临床和机制上与心力衰竭(HF)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尤其是PAGIn的产生或可作为HF的潜在治疗靶点。
心血管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苯乙酰谷氨酰胺
心衰
心血管
茶和咖啡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抗炎特性(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引起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临床药物的降脂治疗并不能完全预防疾病中的炎症。饮食尤其是喝咖啡和茶可能对炎症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许多观察性研究中,茶和咖啡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和死亡率。近日,发表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上的这篇综述,主要讨论饮茶和咖啡针对ASCVD的抗炎特性,尽管茶和咖啡的抗炎作用仍然不确定,但建议将其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食用。
心血管
茶
咖啡
抗炎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王琰等:化疗药物羟基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口服药物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文作者此前在临床病例中发现肿瘤化疗药物羟基脲治疗可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所王琰、蒋建东、林媛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Tong Qian团队近日在Theranostics发表研究文章,进一步揭示了羟基脲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并降低肠上皮细胞NPC1L1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从而确认了羟基脲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临床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论文
羟基脲
肠道菌群
脂代谢
膳食补充剂
膳食补充剂能否降低心血管风险人群的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常被认为是“坏”胆固醇,其水平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常用药,但一些高血脂患者认为膳食补充剂也可以降低LDL-C并将其作为药物替代品。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Steven E. Nissen团队近日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发表研究文章,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人群中,与他汀或安慰剂相比,鱼油、肉桂、大蒜、姜黄、植物甾醇和红曲米等膳食补充剂均不能降低LDL-C和其他血脂及炎症标志物,提示心血管风险人群应按医嘱或指南服用药物。
膳食补充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心血管
血脂
研究论文
低升糖指数饮食
低GI饮食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全谷物小麦纤维饮食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而与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相比,低升糖指数(GI)饮食也被认为有益于糖尿病患者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目前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人群队列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avid J.A. Jenkins团队近日在Diabetes Care发表研究文章,在针对134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与全谷物小麦纤维饮食相比,低GI饮食(燕麦麸皮、豌豆、豆类、水果等)具有类似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低升糖指数饮食
糖尿病
心血管
研究论文
对照试验
心血管
红酒干预或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和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特征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机制包括代谢产物的有害影响,如三甲胺氮氧化物(TMAO),其已被研究为诊断和治疗靶点。据报道,适量饮用红酒(RW)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对心脏有保护作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了一项随机交叉对照试验的结果,发现红酒干预并不能改变血浆TMAO水平,而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从而使心血管受益。同时发现TMAO水平在个体内的波动较大,一致性较低,或影响其作为心血管风险生物标志物的准确性。
心血管
红酒干预
血浆代谢组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益生菌可能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的血管功能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间歇性缺氧(IH)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并与内皮功能障碍和冠状动脉疾病(CAD)相关。OSA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组(GM)多样性和组成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可能导致OSA相关疾病的发生。近期发表于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的一项动物研究表明,慢性IH诱导的GM改变是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典型心血管紊乱的基础之一,而益生菌可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的辅助治疗,有可能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益生菌
心血管
VSL#3
睡眠呼吸暂停
小鼠
心血管
中山大学:菌群代谢物IPA如何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凌文华、杨燕与团队近期在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研究,发现在人和小鼠中,肠道菌群代谢物吲哚-3-丙酸(IPA)能通过miR-142-5p/ABCA1轴促进巨噬细胞的胆固醇逆转运,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发挥保护作用,为改善ASCVD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心血管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心血管
膳食钾保护心血管,男女有别
富含钾的饮食与较低的血压和较低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有关。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发表了基于欧洲前瞻性队列EPIC-Norfolk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基于尿液样本评估钾和钠的摄入量,分析了钾摄入量对血压和CVD风险的影响,表明钾摄入量与血压及CVD风险之间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即钾对血压和CVD风险的保护性作用在女性中更明显,且钠摄入量高的女性更可能通过补充钾来改善血压。
心血管
钾摄入
性别差异
血压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