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粪菌移植
文章数:474篇
特应性皮炎
国内团队Cell子刊:AIT治疗特应性皮炎,肠菌或有关键作用
特应性皮炎(AD)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不能根治。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唯一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进程的治疗方法,在AD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其具体影响因素及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姚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冷晓及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从群落和个体微生物层面揭示了接受AIT的AD患者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发生显著改变,并鉴定出一种细菌,泡囊短波单胞菌与AD病情加重有关,其肠道定植可促进皮肤炎症并影响AlT的疗效,值得关注。
特应性皮炎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皮肤轴
益生菌
吴清平+何兴祥+谢新强等:产GABA的植物乳杆菌L5或可改善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下肢或头、面部的不自主震颤,有时候也有声音震颤。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谢新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兴祥及团队在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小规模人群样本、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发现补充富含GABA的植物乳杆菌L5可改善由肠道细菌来源的GABA减少引发的特发性震颤,值得关注。
益生菌
特发性震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GABA代谢
12-酮基石胆酸
国内团队:肠菌代谢物12-酮基石胆酸可防止UC加重?
溃疡性结肠炎以其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易复发、癌变风险大等特点已成为消化内科常见难治病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代谢异常被公认为是UC的重要诱因,但介导UC不同严重程度进展的指示性物种及菌源性代谢标志物仍不清楚。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彭桂英、东方医院李军祥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人群和动物试验,揭示出一种新的菌群代谢物即12-酮基石胆酸可防止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加重,值得关注。
12-酮基石胆酸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帕金森病
魏艳玲+黄河清+刘星吟:粪菌移植可改善帕金森病
陆军军医大学魏艳玲、黄河清和南京医科大学刘星吟与团队近期在Gut Microbes发表临床试验,探索了粪菌移植(FMT)口服胶囊对轻中度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FMT可能提高现有药物治疗对PD患者的效果,为PD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帕金森病
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随机对照试验
褪黑素
南京农业大学:褪黑素可通过肠肝轴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特点是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和肝脏中有毒胆汁酸的过度积累。褪黑素(MT)可以改善肝脏疾病,然而,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刘云欢、陈兴祥及团队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基因敲除、粪菌移植、肝损伤动物模型等技术和试验,发现褪黑素通过上调肠道FXR/FGF-15轴减少DDC小鼠肝脏合成胆汁酸,值得关注。
褪黑素
胆汁淤积性肝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基因敲除
肠道真菌
湖南农大:Clec7a驱动肠道真菌介导的食源性肥胖
与细菌相比,肠道真菌在肥胖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尹杰、肖定福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肥胖猪模型和高脂饮食小鼠模型,发现肠道真菌/Clec7a信号会参与饮食诱导的肥胖,未来也可作为人类代谢紊乱的生物标志物,值得关注。
肠道真菌
肥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抗真菌药物
自闭症
杨云生+郑浩:移植自闭症儿童肠菌影响蜜蜂肠道代谢和大脑功能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如今发病率越来越高。胃肠道症状是ASD常见的合并症,先前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不同于正常发育儿童,这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微生物-肠道-脑轴对宿主产生影响。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中国农业大学郑浩及团队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粪菌移植试验,发现移植自闭症儿童的粪便微生物群会影响蜜蜂肠道代谢、学习和记忆能力,值得关注。
自闭症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大脑功能
丁酸梭菌
国内团队:丁酸梭菌或可改善肥胖相关认知障碍
肥胖是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肠道微生物群-大脑轴在肥胖中发生改变,并与认知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近日,徐州医科大学于英华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人群样本和动物实验结合粪菌移植,发现丁酸梭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和神经变性起神经保护作用,值得关注。
丁酸梭菌
认知障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甘草多糖
国内团队:甘草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或与肠菌有关?
低分子量(6.5 kDa)甘草酸多糖(GP)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但其调节免疫和肠道菌群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石河子大学张根林、天水师范学院汪河滨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利用环磷酰胺诱导构建肠损伤小鼠模型,探究低分子量GP对免疫功能和肠菌组成的影响,发现GP通过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分泌、调节免疫相关通路mRNA表达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物三种机制调节免疫应答,值得关注。
甘草多糖
免疫调节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手性颗粒
胥传来等Nature子刊:靶向脑肠轴的手性颗粒,或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β积聚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聚集。肠脑轴通过调节代谢活动、神经免疫功能和感觉神经元信号传导而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靶点。近日,江南大学徐丽广、匡华和胥传来及团队在Nature Aging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口服手性金纳米颗粒通过改变肠菌组成和增加肠道代谢物吲哚-3乙酸,恢复AD小鼠的认知能力,改善淀粉样蛋白-β和过度磷酸化的tau病理。口服吲哚乙酸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减轻AD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炎症,值得关注。
手性颗粒
阿尔茨海默症(A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
孙志宏等:靶向肠菌或有助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尽管含β-淀粉样蛋白的细胞外斑块和含tau蛋白的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积累是阿尔兹海默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特征,但是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是不清晰。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孙志宏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综述,概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和AD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论述了肠道微生物群驱动AD发展的机制,以及在AD的预防和/或治疗性临床前和临床干预研究中实施现有肠道微生物群靶向疗法(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和粪菌移植)的成功和挑战,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阿尔茨海默病
综述
基础研究
代谢物
肠脑轴
武大中南医院:微生物-IPA-脑轴失调,或与自闭症有关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宫内发育迟缓(IUGR)有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徐丹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儿童血清样本,发现咖啡因诱导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模型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及其代谢产物IPA的产生减少,进而造成3-吲哚丙酸(IPA)通过外周循环进入海马的数量减少,导致海马IPA/AHR/NF-κB信号失调,而补充IPA可逆转PCE诱导IUGR大鼠的ASD易感性,值得关注。
肠脑轴
菌群代谢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菌群移植
Science子刊:粪菌移植如何减少多重耐药菌定植?
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是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根本挑战,据报道粪菌移植(FMT)可以减少MDRO定植,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在肾移植受者中开展一项名为PREMIX的FMT用于MDRO去定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揭示FMT利用菌株竞争来减少MDRO定植机制。
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
多重耐药菌
肠道菌群
国内团队:肠菌失调会诱导小胶质细胞过度分化引起神经受损?
精神障碍可能涉及由肠道菌群触发的神经炎症过程,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对压力敏感性尚不清楚。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游自立、贵州中医药大学张进强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模型结合粪菌移植等技术,发现来自应激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可诱导齿状回区的小胶质细胞启动,这与应激的过度免疫反应和海马神经发生受损有关,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可抑制小胶质细胞启动可能是降低应激敏感性的策略,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应激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用减肥后的菌群减少体重反弹,哪些菌群因素是关键?
食用高多酚绿色地中海饮食的减肥受试者,保留其体重减轻后的粪便,在之后的预计体重反弹期进行自体粪菌群移植(aFMT),可减轻体重及胰岛素反弹(https://www.chinagut.cn/papers/read/1053059043)。近日,该研究的后续研究在Gut Microbes发表,研究减肥阶段核心(丰富)与非核心(低丰度)肠道菌群变化是否有助于aFMT治疗的成功,发现减肥期间非核心、低丰度类群的高度变化可能会介导aFMT治疗成功以维持减肥。
粪菌移植
自体粪菌移植
体重反弹
减重
粪菌移植
Nature子刊:粪便滤液移植改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噬菌体-菌群互作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在24名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接受健康瘦供体的无菌粪便滤液移植后,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血糖变异性得到改善,但糖代谢未发生显著变化;细菌及病毒多样性维持稳定,噬菌体组成及噬菌体-菌群互作发生变化。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代谢综合征
宁乡猪
印遇龙+黄兴国等:土猪肉为何更好吃,肠菌在发力?
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沉积与肌肉嫩度、肉色、多汁性、风味等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近年来,微生物组学和无菌动物技术的发展证实了肠道菌群在宿主脂肪酸沉积中的作用,但是肠道菌群与猪脂肪酸的关联性及其靶向调控肉品质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印遇龙、黄兴国等在The Innovation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比较脂肪型宁乡猪和瘦肉型杜长大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差异,发现宁乡猪猪肉好吃与肠道菌群有关。总之,该研究为以微生物为切入点靶向调控猪肌肉脂肪酸沉积、改善猪肉品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值得关注。
宁乡猪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脂肪酸含量
结直肠癌
杨云生等:一文读懂中国结直肠癌和肠菌研究现状(综述)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变化所致。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综述,总结了中国目前关于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作用的证据,主要包括肠道菌群特征,特别是具核梭杆菌和微小微单胞菌,已被确定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富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肠道菌群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肠道微生物群干预措施的应用,包括微生态药物、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和中药,值得关注。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综述
基础研究
毒力因子
衰老
老年小鼠肠道菌群或可减少年轻健康小鼠中的肌肉重量
衰老与低骨量和低瘦肉率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有关。Gut Microbes发表的研究,确定了在老年小鼠身上观察到的骨量和相对瘦体重的降低是否可以通过粪菌移植转移到健康的年轻小鼠身上。在年轻、健康、仍在生长的受体小鼠中,来自老龄小鼠的基因改造会降低瘦体重百分比,但不会降低骨量。未来有必要进行研究,以确定年轻小鼠的基因改造是否能改善体弱老年受体小鼠的肌肉骨骼表型。
衰老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肌肉重量
犬尿氨酸
上海交大Science子刊:菌群衍生的犬尿氨酸或可预测心衰并改善预后
代谢组学已经揭示了大量与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的血浆代谢产物。先前研究表明,多发性心血管疾病的肠道灌注不足,随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泄漏的改变会促进疾病进展。然而,肠道微生物群与左室压力负荷过重重塑之间的跨界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何晓敏、张浩、郑景浩及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宏基因组、代谢组学和粪菌移植等技术,发现靶向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犬尿氨酸,可用于预测和保护压力超负荷年轻心脏的重塑,值得关注。
犬尿氨酸
心血管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组学研究
糖尿病
袁慧娟/张晨虹/张发明/赵立平Cell子刊:靶向肠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神经并发症,其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与赵立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杨俊朋与杨雪丽、上海交通大学吴国军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临床现象-机制研究-临床治疗”,揭示了肠道菌群对DSPN发病的因果贡献,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DSPN提供了临床证据。
糖尿病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
周围神经病变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荟萃分析)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64项研究的数据,粪菌移植可改变动物行为,证实了肠-脑轴的存在。
粪菌移植
荟萃分析
肠-脑轴
肠道菌群
印遇龙+万丹+谢黎炜等:利用菌群如何对抗肌萎缩相关疾病?(综述)
肌萎缩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与社会的医疗负担,妨碍对其他疾病病程发展的预测。然而,目前针对肌萎缩疾病常常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案。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万丹、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谢黎炜及团队在The Innovation发表最新综述,通过汇总分析最新研究发现,阐明肠道菌群在肌萎缩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通过药物、饮食、粪菌移植、探针电刺激、益生菌补充等手段可重构肠道菌群,促进菌群代谢物分泌,从而改善神经与肌肉功能,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肌肉萎缩
综述
基础研究
菌群代谢
粪菌移植
Nature子刊:移植健康人肠道菌群,或能改善抗PD-1免疫治疗效果
粪菌移植(FMT)是克服难治性黑色素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潜在策略;然而,FMT在一线治疗环境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评估。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表明,在未经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来自健康供体的FMT没有增加抗PD-1治疗(nivolumab)的安全风险,同时与既往临床试验报道的数据相比,FMT提升了nivolumab治疗的客观应答率(达到65%)。这些结果为未来进一步检验健康人供体FMT在癌症免疫治疗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粪菌移植
癌症免疫治疗
抗PD-1治疗
晚期黑色素瘤
肠道菌群
肠菌或可通过小胶质细胞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表型?
先前研究表明,抗生素介导的肠道微生物组改变会导致雄性小鼠淀粉样蛋白斑块和促炎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减少。然而,肠道菌群扰动对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和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通讯的影响尚未被研究。近日,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研究人员在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粪菌移植试验,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小胶质细胞依赖和非依赖机制可以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对Aβ淀粉样变性的反应,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小胶质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星形胶质细胞
肠道菌群
国内团队:男性肠道菌群和代谢物会加剧结直肠癌的发展
男性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女性高,多项研究发现与肠道菌群有关,但仍缺乏系统的证据。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梁新军、湖北洪山实验室的陈振夏及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从性别差异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的角度阐释这种性别二态性在CRC中的潜在原因,发现男性偏好的肠道代谢物通过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加速结直肠肿瘤的发展,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性别差异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菌群代谢物
寄生虫
王帅+朱兴全等:组织蠕虫与肠菌间的互作会驱动粘膜免疫调节
生活在组织中的蠕虫影响着全球数十亿人,主要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影响免疫系统。先前研究报道,这种调节作用通常与修饰的宿主肠道微生物群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在这些非肠道寄生虫的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王帅、山西农业大学朱兴全及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建立肠外感染模型,发现蠕虫感染会引起宿主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其标志是罗伊氏乳杆菌和SCFAs增加,且这些变化有助于诱导结肠Tregs扩张,进而调节免疫稳态,值得关注。
寄生虫
粘膜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国内团队:粪菌移植如何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甲基化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多器官损害并伴有自身抗体的过度产生。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和稳态失调被认为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已有临床试验证实粪便微生物群抑制(FMT)可以安全有效治疗SLE,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赵明、陆前进及团队近日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文章,阐明了SLE患者FMT后甲基化组的变化情况,探讨了FMT中菌群-代谢物-甲基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FMT恢复异常低甲基化而治疗SLE的潜在可能。
粪菌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粪菌移植
Cell子刊:粪菌移植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综述)
粪菌移植(FMT)对预防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非常有效。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这篇综述,从生态学、微生物介导的代谢、免疫学和表观遗传学的角度,讨论了FMT的潜在作用机制,探讨了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宿主-微生物互作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粪菌移植
Cell子刊:粪菌移植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综述)
粪菌移植(FMT)在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方面非常有效,但其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中,其成功率不算很高。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这篇综述梳理了影响FMT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与供受体及移植方案有关的因素,以及微生物组植入的机制,并对未来的研发方向提出了若干见解。
粪菌移植
细菌植入
肠道菌群
供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