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脑轴
文章数:383篇
肠-脑轴
便秘或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的一份工作从人群队列出发,从韩国(发现集)、日本(验证集)共计7万余人的长期随访数据中发现了便秘与阿尔茨海默病(AD)风险增加相关。随后根据转基因AD小鼠模型和洛哌丁胺诱导便秘模型,从正反两面验证了便秘小鼠的AD样症状和AD小鼠的便秘样症状,最后根据结肠转录组分析便秘与A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联。
肠-脑轴
阿尔茨海默病
便秘
肠道转运
进食调控
肠道菌群是进食障碍的罪魁祸首吗?(观点)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EDs)主要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有显著体质量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ED可分为神经性厌食(AN)、神经性贪食(BN)和暴食症(BED)3大类。近期发表于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的一篇专题论文讨论了肠道菌群与进食障碍的关联和研究进展。
进食调控
肠道菌群
肠-脑轴
进食障碍
肠-脑轴
横/纵向分析肝硬化患者肠道病毒组改变与认知功能相关
轻微肝性脑病(MHE)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具有不利影响,需要更精确的治疗,然而目前大多数关于肝硬化和认知障碍中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上。近日,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这篇文章,通过横断面和纵向方法确定肝硬化患者的个体认知测试结果与细菌/病毒组之间的联系。
肠-脑轴
肠道病毒组
肝性脑病
肝硬化
寄生虫
芽囊原虫如何影响宿主的行为和情绪?(观点)
近日,发表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的这篇文章,总结了最近发表的关于芽囊原虫如何影响人类认知和肠道菌群的一系列文章,并提出芽囊原虫可能影响宿主的行为和情绪的潜在作用机制。
寄生虫
肠-脑轴
肠-脑轴
Nature子刊:歧视如何导致肥胖?与肠-脑轴有关
歧视经历与肥胖等不良健康后果有关,但歧视导致肥胖的机制尚不清楚。Nature Mental Health近期发表的文章,揭示出歧视增加食物-线索反应增加,同时破坏脑-肠-微生物组,促进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并导致肥胖风险增加。
肠-脑轴
歧视
食物-线索反应
肠道菌群
肠-脑轴
微生物与情绪障碍:不仅是肠道细菌(综述)
Biological Psychiatry近期发表综述,探讨了微生物组与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强调了肠道细菌以外的微生物组成分的作用。
肠-脑轴
情绪障碍
微生物组
营养干预
膳食多酚或能改善睡眠(综述)
多酚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合物。Sleep Medicine Reviews近期发表综述,探讨了多酚在调节睡眠方面的潜在有益功效,以及可能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需要更多研究以明确多酚对睡眠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
营养干预
膳食补充剂
睡眠
多酚
神经递质
神经系统
Cell子刊:肠道菌群、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综述)
肠道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而中枢神经系统则被分隔在血脑屏障之后。然而,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着肠道功能、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以及包括认知和情绪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Immunity发表的综述中,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神经和免疫网络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了解这些看似孤立的系统如何交流,或为治疗和干预相关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
血脑屏障(BBB)
肠-脑轴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荟萃分析)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64项研究的数据,粪菌移植可改变动物行为,证实了肠-脑轴的存在。
粪菌移植
荟萃分析
肠-脑轴
焦虑
肠胃迷走神经介导IBD引起的小鼠焦虑样行为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胃肠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复发缓解型疾病,IBD患者中常见焦虑症状,但IBD与焦虑之间的机制联系仍然未知。近期发表于JCI insight的文章,探究了IBD导致共病焦虑的神经机制,并强调了胃迷走神经传入信号在肠-脑调节情绪状态中的关键作用。
焦虑
迷走神经
炎症性肠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解析ADHD和ASD患儿肠道菌群特征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病因知之甚少,遗传性并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的发展。虽然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ADHD和ASD的发展,但涉及哪些细菌仍然未知。此外,尽管两种神经发育障碍之间存在临床重叠,但与它们相关的菌群变异尚未平行研究,也从未在共病ADHD/ASD中进行过研究。发表于Gut Microbes上的研究,分析了患有ADHD、ASD和共病ADHD/ASD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肠道菌群,评估了肠道屏障和免疫系统在ADHD和/或ASD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在ADHD或ASD儿童中存在肠道屏障破坏和免疫失调。
肠道菌群
免疫
肠-脑轴
特殊人群(儿童)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肠-脑轴
产前空气污染+母体应激,通过肠道菌群引起雄性后代行为缺陷
妊娠期空气污染和母体应激与子代的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有关,这两个诱因可能会共同增加自闭症谱系障碍,特别是在男性后代中,但目前对防治这类自闭症的生物学机制和治疗方向仍不明确。近期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文章,在小鼠中研究了产前暴露于空气污染和母体应激下后代社会行为的改变,并讨论了潜在的分子机制,最后探究是否能够通过交叉抚养的方式来逆转这种社会行为的改变。
肠-脑轴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小胶质细胞
肠-脑轴
菌群或通过迷走神经介导抑郁症发生
这是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份工作,作者基于菌群与抑郁症发生之间目前存在的关系,假设迷走神经在两者间起连接作用。因此,他们通过不可预期慢性温和应激(UCMS)小鼠的粪菌移植实验结合亚膈神经切断术,发现UCMS肠菌可诱导健康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表型,但切除迷走神经后,抑郁样表型消失。其中菌群通过迷走神经介导了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成年HPC神经发生缺陷以及神经炎症,进而造成类抑郁样行为。
肠-脑轴
肠道菌群
抑郁
迷走神经
肠-脑轴
段丽萍团队:肠脑互作障碍中,肠道菌群如何与小胶质细胞的互作?(综述)
肠道微生物群和小胶质细胞在脑-肠互作障碍中有潜在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在Protein & Cell 2023肠道大会微生物组专刊中发表综述文章,重点讨论了肠道菌群和小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代表的肠脑相互作用障碍中的作用和基本机制,以及相应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强调其在治疗精神疾病共病者的肠脑相互作用障碍中的潜力。
肠-脑轴
肠-脑互作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小胶质细胞
纳米塑料
国内团队Cell子刊:口服纳米塑料如何通过肠-脑轴影响脑功能?
纳米塑料 (NPs) 作为食品和水中的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 NPs进入机体后如何塑造肠道免疫环境的研究非常有限。近日,苏州大学汪超团队联合林芳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文章,发现口服NPs通过诱导溶酶体损伤触发肠道巨噬细胞产生IL-1信号进而影响大脑,导致认知与记忆功能下降。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肠-脑轴作用机制,NPs降低大脑功能机制,并突出目前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纳米塑料
肠-脑轴
成瘾
国内团队:肠菌LPS或可减少戒断后的药物成瘾复发
菌群-肠-脑轴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肠道菌群的组成会因成瘾药物而改变。然而肠道菌群在甲基苯丙胺(METH)等药物成瘾的潜伏心理渴求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北京大学时杰、韩盈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文章,发现肠源性细菌脂多糖(LPS)可能进入循环血液,激活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从而减少戒断后对METH的上瘾,这可能对预防METH成瘾和复发提供新策略。
成瘾
肠-脑轴
肠道菌群
脂多糖
肠-脑轴
Cell:高蛋白饮食或可“助眠”,肠道分泌的神经肽有关键作用
良好的睡眠需要身体在入睡后抑制对外界信号的反应性。然而,动物在睡眠中如何能够忽略周围环境信号,其机制尚不清楚。Cell最新发表的一项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能让果蝇和小鼠睡得更沉——睡眠时不易被机械振动唤醒。研究者在果蝇中鉴定出介导该作用的肠脑轴通路:高蛋白饮食可促进肠内分泌细胞分泌一种神经肽CCHa1,它向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出信号,从而抑制睡眠时对振动信号的反应性。
肠-脑轴
睡眠
肠内分泌细胞
神经肽
多巴胺能神经元
阿克替苷
国内团队:阿克替苷通过调节肠道稳态,缓解衰老小鼠的认知障碍
阿克替苷是桂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但生物利用率很低。湖南农业大学的刘中华团队与湖南省人民医院的Xing Xiao团队在Food Chemist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阿克替苷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产物,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以抑制肠道炎症及氧化应激,从而缓解阿克替苷诱导的衰老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阿克替苷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脑轴
谢鹏+郑鹏:肠道菌群影响小胶质细胞亚型的转化
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以通过菌群-肠道-脑轴影响神经的功能和行为,并与多种脑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如何调节神经系统活动尚不清楚。近日,重庆医科大学谢鹏和郑鹏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文章,发现肠道菌群显著影响小胶质细胞及其亚型单细胞水平的转录变化,并为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和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带来新的见解。
肠-脑轴
肠道菌群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重度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异常前的肠道菌群组成或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
Microbiology spectrum近期发表的文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纵向分析,发现在病理学前期时间点的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可以预测AD病理的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肠-脑轴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代谢物影响饱腹感和能量摄入(综述)
肠道菌群与饱腹感和能量摄入调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然而,这种联系主要建立在动物和体外研究中,对于菌群代谢产物在人群实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团队在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发表最新综述,聚焦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神经活性代谢物和细菌化合物,探讨了饱腹感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外源补充益生元增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研究肠道菌群改变和饱腹感信号之间的联系。
肠道菌群
饱腹感
综述
基础研究
短链脂肪酸(SCFA)
抑郁症
肠道来源活性氧通过肠-脑轴参与抑郁症进程的直接证据
肠-脑轴在脑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开发的疗法包括粪菌移植、益生菌和益生元,而肠道活性氧ROS过多也会扰动肠道环境,或也是治疗切入点。Biomaterials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构建肠道ROS清除的纳米药物有效缓解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同时也提供了肠道来源活性氧通过肠-脑轴参与抑郁症进程的直接证据。
抑郁症
纳米药物
肠-脑轴
阿尔茨海默病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外膜囊泡促进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表明,细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引发神经炎症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例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就与AD风险增加有关,但背后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细菌来源的外膜囊泡(OMV)是细菌毒力因子的天然载体,在细菌的致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那么幽门螺杆菌的OMV是否与AD的发生有关呢?比利时研究人员近日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发表文章,首次阐述了幽门螺杆菌产生的OMV通过脑内补体信号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并加速AD发展的机制,为理解肠道-大脑的相互作用和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论文
肠-脑轴
幽门螺杆菌
外膜囊泡(OMV)
钠平衡
国内团队Science子刊:肠促胰液素通过肠-脑轴调节机体钠稳态的新机制
水盐平衡对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由神经及激素共同调控。大脑中,下丘脑孤束核和臂旁外侧核参与水盐调节,而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是调控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食物中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胃肠道,胃肠道是否能够感知体内钠的水平并产生信号进而调节中枢系统影响对钠的摄入,这一问题此前还没有答案。香港大学邹国昌、暨南大学张力和师玲玲团队近日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文章,揭示了结肠感知钠的缺乏分泌肠促胰液素作用于下丘脑孤束核增强对盐的摄入的新机制,证实了动物体内存在一个此前未被认识的肠-脑轴介导的内分泌-神经调控钠稳态通路,为理解钠摄入的稳态控制和纠正体内水盐平衡提供了新的见解。
钠平衡
研究论文
肠-脑轴
肠促胰液素
胃肠激素
肠-脑轴
年轻酗酒者的菌群-肠-脑轴互作模式
这是发表在EBioMedicine上的一份工作,作者通过调查年轻酗酒者(18-25岁)的肠道菌群、血液代谢物、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冲动问卷等来分析与酒精相关的改变微生物特征,社会认知,冲动和渴望之间的潜在联系。有趣的是,他们发现酗酒似乎会造成肠道菌群代谢物易位,从而改变宿主的体内免疫水平导致酗酒的有害影响。同时酗酒与社会认知能力和冲动也密切相关,酗酒也通过改变菌群结构和功能,造成肠内代谢物异常,介导脑肠轴以影响神经活性潜力等。作者在本研究中鉴定出了一系列年轻酗酒者潜在早期微生物组标志物,并确定刺激炎症标志物的改变是肠脑轴通讯的潜在介质之一。
肠-脑轴
酗酒
酒精成瘾
菌群-肠-脑轴
肠-脑轴
中国农大:睡眠不足伤神经,褪黑素通过肠道菌群来保护
睡眠不足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会导致记忆缺陷、胃肠功能障碍等。之前的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剥夺(SD)导致的认知障碍和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中国农业大学的陈耀星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文章,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介导褪黑素对SD所致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褪黑激素降低了结肠中维氏气单胞菌和组成型LPS的水平,并上调了结肠中Lachnospiracae_NK4A136和丁酸盐的水平。这些变化通过TLR4/NF-κB和MCT1/HDAC3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轻海马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
肠-脑轴
肠道菌群
丁酸盐
褪黑素
神经保护作用
光控工程菌
刘夺+王汉杰+常津:光控工程菌或可通过肠-脑轴缓解帕金森病
微生物能够通过肠-脑轴调节大脑功能。多种工程菌已被开发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也有调节肠-脑轴的潜力。光遗传学可提供精准灵活的工程菌原位控制策略,但目前的光遗传工具受限于波长较短而组织穿透性较差。天津大学刘夺、王汉杰及常津团队近日于Biomaterials发布研究文章,开发了一种以红光控制的光遗传工程菌,能够在小鼠肠道中实现裂解和药物释放及对肠-脑轴的调节,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该系统成功搭建了红光光遗传益生菌系统和药物递送平台。
光控工程菌
研究论文
肠-脑轴
益生菌
帕金森病
肠-脑轴
Science:肠道菌群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
Tau蛋白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重要特征。载脂蛋白E(ApoE)的异构体种类可强烈影响AD风险,并调节tau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此外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以ApoE基因型依赖的方式调控神经炎症。然而,菌群与tau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证据。Scienc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tau蛋白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小鼠模型中,操纵肠道菌群(无菌饲养、早期抗生素处理)能以性别和ApoE异构体依赖的方式,减少胶质细胞增生和tau病理,对神经退行性病变起保护作用;而菌群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可能在疾病进展中发挥有害作用。作者认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的先天免疫反应,影响由tau介导的大脑神经病变;而ApoE异构体种类和性别可能差异性地影响了肠道菌群对抗生素的反应,从而影响抗生素的保护作用。这些发现揭示了菌群、免疫反应和tau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之间的相互关系,靶向ApoE相关肠道菌群或能为防治AD和原发性tau蛋白病提供新思路。
肠-脑轴
神经退行性疾病
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帕金森病
肝螺旋杆菌或可诱发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然而肠道菌群中的哪些细菌驱动PD发病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这篇文章,发现PD患者肠道菌群中肝螺杆菌富集,其可通过激活天冬酰胺内肽酶促进PD病理和运动损伤。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肠-脑轴
肝螺杆菌
肠-脑轴
肠-脑互作失调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5.4万名参与者中分析了肠-脑互作失调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肠-脑轴
研究论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