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免疫系统
文章数:60篇
免疫系统
中国农大:蜜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维持宿主特异的肠道共生菌
大部分动物都有肠道共生菌,并普遍存在宿主特异性,系统解析这种紧密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是理解动物共生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成和维持的关键。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的周欣、罗诗琦及团队在PNAS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蜜蜂的免疫系统可在更精细的层面识别近缘的异源菌株,并仅针对异源菌株调用免疫反应,以维持宿主与自身的原生肠道共生菌间的紧密共生关系,值得关注。
免疫系统
肠道共生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宿主特异性
神经系统
Cell子刊:肠道菌群、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综述)
肠道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而中枢神经系统则被分隔在血脑屏障之后。然而,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着肠道功能、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以及包括认知和情绪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Immunity发表的综述中,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神经和免疫网络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了解这些看似孤立的系统如何交流,或为治疗和干预相关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
血脑屏障(BBB)
肠-脑轴
溶瘤细菌
肿瘤内溶瘤细菌或可用于靶向抗癌治疗?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一些细菌能够选择性地在缺氧环境肿瘤中生长,研究人员对细菌制剂作为抗癌药物的兴趣越来越大。近日,日本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人员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发现与天然光合细菌相关的肿瘤内细菌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较强的免疫原性抗癌作用,会优先在肿瘤环境中生长和增殖,有效产生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在结直肠癌、肉瘤、转移性肺癌和广泛耐药乳腺癌小鼠模型中产生了强烈抗癌效果,显著延长其生存期,值得关注。
溶瘤细菌
肿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治疗诊断学
人类肠道类器官
Nature子刊:研究胃肠道免疫的类器官新工具
免疫系统以及免疫-上皮互作在胃肠道稳态维持、抵御病原体、免疫耐受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小鼠模型被广泛用于肠道免疫的研究,但与人之间还存在实质性差异。而人类肠道类器官(HIOs)通常也无法充分反应免疫系统的复杂性。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文章,报道了具有功能性人体免疫组织的下一代HIOs体内模型,通过将HIOs移植到具有人源化免疫系统的小鼠中,获得了具有发育中人类肠道免疫景观和响应微生物暴露功能的组织,或可应用于免疫-上皮互作以及过敏、感染性肠道疾病等研究。
人类肠道类器官
研究论文
免疫系统
M细胞
肠道类器官
癌症图谱
Cell:构建全新癌症图谱,揭示大肠癌全貌
借助肠镜和组织样本筛查是预防、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但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有些病理学家会借助染色来观察癌症组织的关键结构特征,有效推断癌症的阶段。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循环免疫荧光及多重成像技术,对肿瘤样本约1亿个细胞进行成像和分析,进而构建出了结直肠癌的大规模图谱,通过对肿瘤这种高清剖析,不仅深入地看清了肿瘤的组织学结构,而且还发现一种特殊结构(黏蛋白池)。总之,该研究有助于改进现有治疗手段,为未来的精准癌症疗法打下重要基础,值得关注。
癌症图谱
3D成像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肿瘤组织
肥胖
Cell子刊:胖并非一无是处,或可增强抗病毒免疫?
先前研究表明,肥胖会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损害淋巴管、T细胞发育和淋巴细胞生成,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表明,肥胖与病毒感染的不良预后有关。然而,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能够解释清楚肥胖对病毒感染机体的影响。近日,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人员在Cell Report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轮动物实验发现肥胖相关的阴道菌群,能够通过γδ T细胞保护宿主免受生殖器粘膜疱疹病毒 2(HSV-2)感染。更重要的是,肥胖相关菌群可产生L-精氨酸,L-精氨酸通过伪缺氧维持γδ T细胞中的NKG2D表达,从而清除HSV-2病毒。总之,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肥胖对小鼠生殖器粘膜HSV-2感染的保护作用和具体机制,也为认识肥胖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肥胖
抗病毒反应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L-精氨酸
抗生素
产前接触抗生素或增加结核杆菌易感性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产前暴露于抗生素的幼鼠,在接触结核杆菌时肺部的菌丰度更高,这给孕期抗生素的使用危害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抗生素
研究论文
结核杆菌
免疫系统
产前暴露
新生儿
Cell子刊:新生儿的肠神经、免疫系统和肠内稳态如何互作?(综述)
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之间的互作调控着成年人的肠道内稳态,但它们在早期生命中即新生儿中的作用还相对缺乏研究。近期发表在Trends in Neurosciences上的综述阐述了在生命早期,以上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黏膜免疫系统、微生物群和肠神经系统都在不同程度地发育和相互影响。此外,早期接触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并可能影响肠神经系统的发展,增加肠道疾病的风险。该综述系统地回顾了肠神经系统和免疫及肠上皮细胞的发育,并确定了它们相互作用和发展的潜在关键时期,解决这些知识缺口,或有助于早期生命在接触抗生素的环境中促进其肠道内稳态。
新生儿
神经免疫互作
免疫系统
肠道内稳态
肠神经
饱和脂肪酸饮食
高饱和脂肪饮食对免疫的双刃剑作用
生酮饮食是一种很流行的高脂肪饮食,用于减肥或控制癫痫发作,但是长期高脂饮食可能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肥胖、甚至癌症。近日,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eLife发表最新研究,发现生酮饮食、西方饮食可重塑小鼠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感染,但也更容易受到全身炎症的影响(比如败血症)。具体而言,生酮饮食会引起小鼠血液中棕榈酸水平增加,棕榈酸会刺激先天免疫系统,重新编程先天免疫系统的干细胞,而这正是败血症小鼠模型会产生更多细胞因子、发烧和更高死亡率的原因,进一步使用油酸可抵消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败血症易感性。总之,该研究表明饮食脂肪的类型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值得关注。
饱和脂肪酸饮食
免疫系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感染
新冠抗体
国内团队:机体免疫和肠道菌群动态变化或可影响新冠抗体产生?
肠道菌群在调节疫苗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与COVID-19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目前仍缺乏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及肠道菌群在抗体产生中发挥哪些作用的信息。近日,安徽医科大学黄升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永贵及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篇letter,共招募30名年轻志愿者,收集粪便和血液样品,多角度监测接种科兴疫苗后的反应,发现接种两针疫苗后抗体水平最高,几种肠道物种与抗体显著相关。此外,作者发现抗体产生主要受菌群和机体特征影响较大。总之,本研究结果为评估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解决患者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新冠抗体
疫苗接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抗体
Nature:母体抗体可保护婴儿抵抗感染
既往的研究单纯认为母乳中存在的抗体被婴儿吸收后,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但是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怀孕诱导的翻译后抗体修饰能够让母源性抗体保护婴幼儿免受李斯特菌介导的细胞内感染。这一发现突破了固有的认识。活血未来可以通过模拟孕妇产生的“抗体”,从而开发治疗疾病的新药以及改进预防疾病的疫苗策略。
抗体
研究论文
保内感染
免疫系统
乙酰化修饰
免疫系统
Cell子刊:抗感染,婴幼儿健康的永恒话题(综述)
母体免疫系统在出生前通过胎盘保护发育中的胎儿免受病原体侵害,出生后通过分泌乳汁保护发育中的婴儿免受病原体侵袭。这种机制的潜在作用意义重大。本综述讨论了母亲在保护下一代免受病原体感染中的各方面作用,值得阅读。
免疫系统
综述
母胎界面
抗体
母乳喂养
配方奶粉
婴幼儿配方奶粉免疫系统安全性评估有讲究(共识)
专家成员于2020年11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并在2021年初参加了后续讨论,总结了目前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免疫系统活性成分研究的诸多问题的证据,制订了一套可以用于指导临床试验设计和开展的结局评估指标,值得相关领域专家阅读。
配方奶粉
生物活性
临床终点
免疫系统
孕期抗生素暴露
孕期抗生素暴露或影响母体免疫功能
虽然孕期暴露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的健康,但是实际上抗生素是孕期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孕期抗生素暴露的影响和具体通路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孕期抗生素暴露或影响母亲和胎儿的免疫系统,值得关注。
孕期抗生素暴露
研究论文
免疫系统
抗生素
胎盘免疫
巨噬细胞
Nature子刊: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在生命早期发育的作用巨大
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而本研究发现,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在屏障部位(如肠道)的短暂聚集,可以决定iNKT细胞驻留的建立,从而为未来免疫系统发育提供重要的保障。并且该过程受到局部菌群的影响,提示婴儿早期菌群结构的重要功能。
巨噬细胞
研究论文
婴儿
不变自然杀伤T细胞
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
早期环境暴露对自然分娩小鼠的肠道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与先前报道的剖腹产不同,自然分娩后的环境暴露对肠道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有限,但改变宿主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图谱,可能在免疫介导的疾病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
分娩方式
环境暴露
免疫系统
癌症
金橙橙等:微生物组与肿瘤微环境(综述)
虽然肠道微生物组已被确定为癌症发展和治疗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调节因子,但微生物组在癌症中其他身体部位的作用尚不清楚。新的证据表明,在多种癌症中,局部微生物群构成了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黏膜部位的癌症,包括肺、皮肤和胃肠道。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金橙橙、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Chen Zhao及研究团队在Protein & Cell发表综述文章,旨在对有关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群及其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癌症
微生物组
综述
基础研究
肺癌
免疫代谢
Cell子刊:聚焦肠道菌群与免疫代谢的互作(观点)
免疫代谢包含免疫系统对机体大代谢的影响和免疫细胞自身代谢需求与环境因素的互作。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一篇观点,对后者特别是肠道菌群对免疫细胞代谢的主导作用进行了讨论。详述了菌群相关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胆酸盐、色氨酸等对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先天性淋巴细胞及多种效应T细胞的调节机理,及其在感染、IBD等病理情况下的互作。作者指出未来可关注特异性代谢产物添加、删除、代谢通路调控作为治疗手段的研究。
免疫代谢
菌群
代谢
免疫系统
immunometabolism
肠-脑轴
青春期补充益生菌改善LPS引起的小鼠免疫反应和行为问题
青春期是身体和大脑关键的发育期,肠道菌群在这一时期的作用尚缺乏研究。《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给小鼠在青春期补充益生菌,或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减少急性炎症反应、阻断应激诱导的大脑内TLR4表达增加,来防止青春期LPS暴露引起的小鼠行为异常,且该作用具有性别特异性。
肠-脑轴
Adolescence
Cytokines
development
gut-brain axis
免疫系统
Science:点评背靠背Science,视频揭秘植物如何在与病菌的斗争中取胜?
植物具有复杂、精细调控的免疫系统,用于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防卫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侵害。植物细胞内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是监控病虫侵害的哨兵,也是动员植物防卫系统的指挥官。抗病蛋白被发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们仍然不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和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最近的联合研究,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合作团队发现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并解析其电镜结构,从而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为更好利用抗病蛋白提供了新的可能。相关成果以两篇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于4月5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Wang et al., 2019a, b)。Science杂志同期发表了国际植物抗病研究权威科学家Jeffery Dangl和Jonathan Jones撰写的题为High five: a pentangular plant inflammasome 的专文评述,高度评价这一成果。
免疫系统
炎症小体
NLR
ZAR1
病原体
钠
Nature Reviews:钠盐对免疫反应及组织稳态的影响(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钠盐如何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或通过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免疫细胞,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及组织稳态,并介绍了高盐饮食对各器官的影响。
钠
钠
免疫系统
综述
高盐饮食
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抵御病原体入侵,免疫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
宿主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入侵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作者利用简单的宿主内环境分析模型,发现抵御病原体入侵需要免疫系统与共生菌群协同作用,强调了在研究病原菌入侵时,不能只关注于共生菌-病原菌互作,亟需建立考虑了免疫反应的研究模型。
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病原体感染
靶向治疗
抗感染
免疫系统
抗菌素耐药性
利用菌群对抗耐药性(综述)
肠道菌群一直被认为是抗生素耐药性积累和扩散的重要区域。《PNAS》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阐述了免疫系统、菌群和抗生素使用之间的关联,指出了使用疫苗、菌群干预手段等在管控抗生素耐药性上的潜力,值得参考。
抗菌素耐药性
菌群
免疫系统
基因横向转移
抗生素耐药性管控
免疫系统
Cell子刊:胚胎发育期间的干扰素与炎症因子(综述)
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免疫系统在妊娠及胎儿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从着床到分娩的过程中,免疫细胞与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促进胎儿健康发育,但也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导致各种妊娠并发症或影响胎儿发育。
免疫系统
Autoimmunity
birth defect
congenital diseases
Cytokines
慢性心理应激
菌群如何影响慢性压力中的行为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无菌小鼠和有菌的SPF小鼠进行对比,表明在慢性社会压力下,菌群可影响HPA轴活性和糖皮质激素的局部代谢,并改变应激行为。
慢性心理应激
小鼠
菌群
结肠
肾上腺
益生菌
EJCN:健康成人补充益生菌,有必要吗?(综述)
补充益生菌对特定疾病(如抗生素造成的腹泻)有改善作用。对于广大健康人群,有必要补充益生菌吗?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3.057]本周发表了一篇综述,综合分析了45项关于健康成人补充益生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许值得参考。菌群研究转化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未经证实的商业宣称,应持谨慎态度。
益生菌
健康成人
肠道菌群
胃肠道
女性生殖系统
下丘脑
OR:肥胖中的菌群-内分泌-免疫-神经互作(综述)
这是近期发表在Obesity Reviews[IF:7.883]上关于肥胖与菌群的综述,从肠内分泌、免疫炎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层面,对饮食、菌群和肥胖的关系和相关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推荐阅读。
下丘脑
肥胖
炎症
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双歧杆菌
FM:双歧杆菌与免疫系统的互作(综述)
这是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发表的一篇关于双歧杆菌与免疫系统的连接的综述,系统性总结了相关研究,值得好好看看。
双歧杆菌
免疫系统
Achal Dhariwal
Jianguo Xia
免疫系统
FI: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能量稳态?(综述)
这篇综述来自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6.429],系统性总结了关于肠道菌群与能量稳态之间的联系,特别介绍了有关于toll样受体(TLR)、粘膜屏障及短链脂肪酸相关的研究进展,值得好好读读。
免疫系统
短链脂肪酸
肠道黏膜
Toll样受体
Kirsi A Virtanen
宿主-菌群互作
FI:菌群与免疫系统的复杂互作
这也是一篇立意于“复杂”的必读文献,充分阐述了已知的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很值得精读,特别推荐。
宿主-菌群互作
免疫系统
Tim F Greten
Chi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