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重度抑郁症
文章数:13篇
益生菌
JAMA子刊:益生菌或可用于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大约60%的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不佳,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进一步治疗后仍有症状。菌群-肠-脑轴在情绪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也被认为是相关疾病的新的治疗靶点。然而,益生菌用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试验较少,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日,英国伦敦国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JAMA Psychiatry发表了一项单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成人MDD患者中,益生菌胶囊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该试验临床结果展示的可接受性、耐受性和治疗效果表明MDD患者的益生菌辅助治疗是有希望的,值得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益生菌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重度抑郁症
菌群-肠脑轴
谢鹏团队:青春期抑郁症菌群-肠-脑轴特征与成年期的不同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特别是青少年期的MDD具有更加严重的后果。但是成人MDD的药物对于青少年MDD是否适用尚不明确。主要原因在于领域内对于青少年MDD病理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近期国内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鹏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团队使用非人灵长类猕猴构建了MDD模型,对其肠道菌群组成变化以及肠脑轴代谢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青少年期MDD与成人MDD模型的肠道菌群以及肠脑轴代谢特征存在较大区别,而青少年MDD的动物中嘌呤、精氨酸合成代谢,厚壁菌门组分和脂质代谢具有显著变化特征。这些结果为探究青少年MDD病理机制以及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菌群-肠脑轴
青少年MDD
重度抑郁(MDD)
成年MDD
菌群特征
肠-脑轴
谢鹏+郑鹏:肠道菌群影响小胶质细胞亚型的转化
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以通过菌群-肠道-脑轴影响神经的功能和行为,并与多种脑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如何调节神经系统活动尚不清楚。近日,重庆医科大学谢鹏和郑鹏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文章,发现肠道菌群显著影响小胶质细胞及其亚型单细胞水平的转录变化,并为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和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带来新的见解。
肠-脑轴
肠道菌群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重度抑郁症
肠-脑轴
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综述)
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项系统性综述,总结了44项研究的数据,发现精神疾病(包括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表现为产短链脂肪酸菌减少,产乳酸菌及谷氨酸、GABA代谢菌增加。
肠-脑轴
综述
重度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益生菌
江南大学王刚:短双歧杆菌CCFM1025可改善重度抑郁症
短双歧杆菌CCFM1025在小鼠中具有抗抑郁作用。江南大学的王刚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在45名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发现短双歧杆菌CCFM1025可显著改善抑郁量表、精神病量表及胃肠道症状量表的评分,并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及代谢。
精神益生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重度抑郁症
重度抑郁症
年轻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具有促炎特征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年轻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主要特征为抗炎菌减少、促炎菌增多,提示菌群相关的低度炎症可能在抑郁症中有一定作用。
重度抑郁症
depression
Inflammation
Microbiome
SCFA
双相情感障碍
王刚+谢鹏+胡少华等:或能区分单相和双相抑郁症的肠道菌群标志物
对于重度抑郁症(MDD)和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来说,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但由于两种疾病存在重叠的症状,临床上往往容易出现误诊,从而耽误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定医院王刚团队、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鹏团队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胡少华团队等合作,近日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通过分析对比MDD、BD和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组成,鉴定出可用于区分MDD和BD的菌群特征标志物,为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新途径。
双相情感障碍
重度抑郁症
肠道菌群标志物
菌群-肠-脑轴
Joseph L Ward
抑郁症
国内团队: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及代谢通路变化
菌群的色氨酸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可能在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深圳康宁医院的团队在Psychologic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鉴定了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并发现几种特定的色氨酸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与焦虑及抑郁的得分相关。
抑郁症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serotonin
菌群-肠-脑轴
精神疾病治疗的新思路:菌群-肠-脑轴
这是一篇关于“菌群-肠-脑轴”转化应用的综述,重点关注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原文作者想表达两点:1)传统的药物学和毒理学在评估候选药物时需考虑肠道菌群对实际药效的影响,2)基于菌群及其产物的药物研发或许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打开新局面。考虑菌群因素或许能帮助缓解“同药不同效”的问题,并促进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以此也可见基础研究对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的重要性。编者个人很喜欢原文作者提到并使用的"psychobiotics"(精神益生菌)一词,它将"psychology"(心理学)和“biotics”(生物因子)结合在一起,强调了肠道菌群与人心理精神的互动。
菌群-肠-脑轴
精神疾病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Psychobiotic
Probiotic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3脂肪酸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首个实践指南
重度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手段仍待优化。生物学和临床研究均显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具有抗抑郁作用,但目前缺乏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为此,国际营养精神病学研究协会(ISNPR)组织了专家小组会,形成了临床使用n-3 PUFA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实践指南共识,成果在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发表,值得临床专业人士关注。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Guidelin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重度抑郁症
国内团队:EPA衍生的内源性大麻素或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关键
内源性大麻素(EC)是一类衍生自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内源性神经炎症介质,或许参与情绪调节,包括ω–3系的二十碳五烯酸(EPA)衍生物EPE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衍生物DHEA等,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近期发表了来自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苏冠宾团队与温州医科大学杨波等人的研究,用临床试验数据证明,ω-3 PUFA的抗抑郁功效与其衍生的EC之间存在关联,血浆EPEA水平的增加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缓解显著相关,为治疗抑郁症带来新启示。
重度抑郁症
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docosahexaenoic aci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精神疾病
西安交大:鉴别精神疾病相关肠道菌群
西安交大张峰团队近期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研究,将扩展的GSEA方法用于分析5种精神疾病遗传特征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发现一系列肠道菌群与精神疾病有关联。该结果为分析精神疾病中肠道菌群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值得参考。
精神疾病
菌群-肠-脑轴
psychiatric disorders
Gut microbiota
gene sets enrichment analysis
益生菌
凝结芽孢杆菌有望改善重度抑郁IBS患者的症状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发表的一项初步临床试验中,凝结芽孢杆菌MTCC 5856显著改善了重度抑郁症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降低了炎症标志物水平,为展开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证据支持。
益生菌
肠易激综合征
重度抑郁症
凝结芽孢杆菌MTCC 5856
Bacillus coagulans MTCC 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