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丁酸梭菌
文章数:16篇
丁酸梭菌
国内团队:丁酸梭菌或可改善肥胖相关认知障碍
肥胖是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肠道微生物群-大脑轴在肥胖中发生改变,并与认知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近日,徐州医科大学于英华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人群样本和动物实验结合粪菌移植,发现丁酸梭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和神经变性起神经保护作用,值得关注。
丁酸梭菌
认知障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结肠癌(CRC)
李孟鸿团队:丁酸梭菌或可用于辅助治疗结肠癌
丁酸梭菌(C.B)的益生菌作用参与调节疾病和癌症,但这些调节作用的机制基础尚不清楚。中山大学的李孟鸿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发现C.B通过调控MYC等关键信号因子,重新编程结直肠癌(CRC)中增殖、迁移、干性和肿瘤生长,增加CRC细胞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响应,为C.B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参考。
结肠癌(CRC)
丁酸梭菌
肠-肺轴
Cell子刊:丁酸梭菌通过肠-肺轴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
肠道中的产丁酸菌可促进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抵抗,但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口服丁酸梭菌可通过增加肠道菌群产生的ω-3脂肪酸——18-羟基二十碳五烯酸(18-HEPE),以促进肺上皮细胞表达干扰素-λ(IFN-λ),从而增强小鼠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性。
肠-肺轴
丁酸梭菌
ω-3脂肪酸
IFN-λ
18-HEPE
仔猪断奶应激
马曦团队:补充丁酸梭菌可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
断奶是猪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大的应激事件,易造成仔猪肠道腹泻、生长缓慢和死亡率增加,处理不当则严重影响猪后期的生长性能。仔猪肠道功能不完善、肠道菌群不稳定是断奶应激的原因,使用抗生素是减少仔猪断奶应激的常用手段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马曦团队近日在Food Chemistry发表研究文章,发现丁酸梭菌SLZX19-05可调节仔猪肠道菌群并抑制肠道炎症,饲料中添加该菌株有利于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并改善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应激
研究论文
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SLZX19-05
肠道炎症
阿克曼氏菌
江南大学团队解析肠道益生菌体外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依赖性
健康人肠道来源的特定益生菌菌株及下一代益生菌可以调节宿主免疫,且这一调节过程具有菌株特异性。但是目前少有研究对不同种属肠道菌群的免疫刺激活性进行系统性比较。该研究利用体外肠系膜淋巴结共培养模型揭示了不同种属益生菌及下一代益生菌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依赖性。
阿克曼氏菌
丁酸梭菌
肠系膜淋巴结
体外模型
种属响应模式
丁酸梭菌
吉林大学团队:丁酸梭菌对子宫内膜炎的益处大探讨
吉林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动物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以维持宫内上皮屏障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因此对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具有潜在作用。而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丁酸盐的产生有关。
丁酸梭菌
研究论文
子宫内膜炎
炎症
细菌胞外囊泡
肖英平+陶诗煜+杨华:丁酸梭菌的胞外囊泡调节肠道稳态并缓解小鼠结肠炎
丁酸梭菌可在结肠炎小鼠中起保护作用,但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肖英平、杨华与华中农业大学的陶诗煜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丁酸梭菌可通过其胞外囊泡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细菌胞外囊泡
丁酸梭菌
胞外囊泡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帕金森病(PD)
国内团队:丁酸梭菌或可通过诱导GLP-1表达缓解帕金森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并且最近研究表明丁酸梭菌靶向干预,可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显示出对帕金森病治疗的良好效果,但丁酸梭菌对帕金森的潜在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近期发表了来自国内团队的文章,探讨了其中的可能机制。给帕金森疾病模型小鼠连续灌胃四周丁酸梭菌(5 × 108 CFU/天),检测小鼠运动功能、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突触可塑性、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结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结肠G蛋白偶联受体GPR41/43和大脑GLP-1受体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肠-脑轴,缓解帕金森疾病。
帕金森病(PD)
丁酸梭菌
Clostridium butyricum
Parkinson’s disease
Neuroprotection
益生菌/益生元
武大张先正:益生元包裹的益生菌孢子可有效抑制小鼠结肠癌
尽管基于菌群的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结肠癌等疾病的有效策略,但其安全性仍是最大的挑战。武汉大学的张先正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制备了一种联合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新型制剂——益生元(化学修饰的右旋糖酐)包裹益生菌孢子,经口服后的该制剂可调节小鼠的肠道菌群,并能够富集于病灶附近,从而安全有效地抑制小鼠的皮下及原位结肠癌。
益生菌/益生元
丁酸梭菌
右旋糖酐
益生菌
益生元
体外共培养系统
肠道厌氧菌和人结肠上皮的共培养体系
肠上皮位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界面,在肠道生态系统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缺乏简单易操作的共培养系统,人们对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非常有限。虽然类器官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结肠上皮在常氧条件下的培养,但上皮组织和肠道厌氧菌之间的氧需求冲突使得它们的共培养变得困难。《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种有效的肠道厌氧菌和人结肠上皮的共培养系统iHACS,该系统可营造肠道厌氧菌与结肠上皮共生环境,可用于研究菌群与结肠上皮的相互作用。
体外共培养系统
专性厌氧菌
肠道上皮细胞
AKK菌
丁酸梭菌
结直肠癌
天津总医院:丁酸梭菌调控菌群并抑制肠道肿瘤形成
结直肠癌患者中可观察到产丁酸菌的减少。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天津总医院的曹海龙及王邦茂团队在Cancer Lett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作用于GPR43、抑制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改变菌群代谢产物等方式,抑制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肠道肿瘤形成。
结直肠癌
Clostridium butyricum
Gut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s
Wnt signaling pathway
高血压
干预菌群增加乙酸,或能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美国心脏协会旗下刊物Hypertension近期发表一项动物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大鼠模型中证实,菌群失调导致的乙酸生成减少,在OSA引起的高血压中有关键作用。通过益生菌/元和灌注等方法,增加肠道内的乙酸浓度,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高血压和炎症,为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潜在干预策略。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大鼠
丁酸梭菌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浙大医学院陈淑洁+姒健敏:根除幽门螺杆菌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
EBioMedicine近期发表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淑洁和姒健敏团队合作的研究,分析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根除治疗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补充丁酸梭菌用于辅助治疗的效果。该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未必对所有患者都有害,是否进行根除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以及治疗的收益和风险(如对肠道菌群的不良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
16S rRNA sequencing
Bismuth-containing quadruple therapy
Clostridium butyricum
Gut microbiota
丁酸梭菌
山大齐鲁医院李延青:丁酸梭菌或可缓解腹泻型IBS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近期发表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延青教授团队的研究,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证明,丁酸梭菌(CB)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并分析了益生菌干预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影响,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丁酸梭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益生菌
丁酸梭菌
Oncotarget:益生菌帮助治疗过敏性鼻炎
① 本研究旨在通过丁酸梭菌,促进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② 对螨过敏原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呗分为2组,分别接受单独的SIT治疗,及SIT+丁酸梭菌的组合治疗;③ 单独接受SIT治疗显著降低了鼻症状得分(NSS)及药物评分,但对血清中的特异性IgE、Th2细胞因子及皮肤针刺试验指数无显著影响,并且停止治疗1个月后复发;④ 联合使用SIT+丁酸梭菌显著提升了单独SIT治疗的疗效,并在停止治疗后无复发。(MC特别说明:益生菌功能是菌株特异性的,非本研究所用菌株声称本文提及的功能,不是不严谨就是伪科学!)
丁酸梭菌
过敏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Luis David Alcaraz
Mariana Peimbert
细胞凋亡
温州医学院团队:丁酸梭菌缓解脑损伤
① 糖尿病会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② 接受了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糖尿病小鼠的认知损伤、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加剧; ③ 这些加剧的症状可以通过丁酸梭菌缓解; ④ 丁酸梭菌恢复了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粪便菌群多样性减少、caspase-3表达上调及p-Akt表达下调。
细胞凋亡
丁酸盐
丁酸梭菌
糖尿病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