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系膜淋巴结
文章数:12篇
肠道免疫
视黄酸信号如何调节肠道驻留记忆T细胞分化
肠道中的CD8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在肠道屏障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其发育和分化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美国石溪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文章, 揭示了视黄酸信号调节肠系膜淋巴结中的T细胞调节肠道中CD103+ CD8 TRM细胞分化的机制,为胃肠道感染研究以及视黄酸的潜在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T细胞
CD8+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
肠系膜淋巴结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非侵入性评估
结肠镜是评估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患者的耐受较差。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60名接受过术后复发的内镜评估的克罗恩病患者中,结合肠壁厚度、肠系膜淋巴结及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可较准确地预测内镜复发。
克罗恩病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非侵入性诊断
肠道超声
阿克曼氏菌
江南大学团队解析肠道益生菌体外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依赖性
健康人肠道来源的特定益生菌菌株及下一代益生菌可以调节宿主免疫,且这一调节过程具有菌株特异性。但是目前少有研究对不同种属肠道菌群的免疫刺激活性进行系统性比较。该研究利用体外肠系膜淋巴结共培养模型揭示了不同种属益生菌及下一代益生菌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依赖性。
阿克曼氏菌
丁酸梭菌
肠系膜淋巴结
体外模型
种属响应模式
肠-骨轴
肠-骨轴介导食物过敏性肠病中的骨质流失
肠道炎症常伴随有骨质疏松。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蛋清喂养OVA-特异性T细胞受体转基因小鼠(OVA23-3小鼠),可诱导食物过敏性肠病,表现为体重减轻,肠道形态改变,且伴随骨质流失。机制上,肠系膜淋巴结中异常激活的过度产生IL-4的OVA特异性Th2细胞迁移到骨髓,触发炎症级联反应,从而促进骨损伤。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骨轴在食物过敏性肠病诱发的骨质流失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制。
肠-骨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效应记忆T细胞
药物递送
国内团队:靶向肠系膜淋巴结给药,增强抗肿瘤免疫
肠系膜淋巴结(MLN)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引流淋巴结,可容纳超过一半的身体淋巴细胞,提示其作为癌症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刘玉玲、陈晓光与研究团队近期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研究,报道了一种口服药物递送系统,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一种中草药成分——绿原酸靶向递送至MLN,从而增强其抗肿瘤功效。
药物递送
肠系膜淋巴结
抗肿瘤免疫
绿原酸
肠道免疫
肠道ILC迁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并产生IFN-γ,以应对致病菌感染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致病菌感染期间,小鼠肠道中的天然淋巴细胞(ILC)可迁移至肠系膜淋巴结中,并在组成及转录谱上发生改变,增加IFN-γ的表达及IFN-γ/GM-CSF的共表达,从而对抗致病菌感染。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ILC
IFN-γ
肠道免疫
清华大学团队:调控肠道体液免疫的新机制
淋巴组织诱导(LTi)/LTi样细胞在多种组织中调控淋巴器官发生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清华大学的郭晓欢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LTi样细胞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肠系膜淋巴结中的LTi样细胞可通过与T细胞进行RANKL-RANK介导的互作,促进LTi样细胞的累积及维持;而LTi样细胞可通过ID2及PD-L1依赖性途径抑制Tfh细胞的发育,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应答。
肠道免疫
肠系膜淋巴结
体液免疫
淋巴组织诱导样细胞
啮齿动物(小鼠)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子刊:人结肠菌群与免疫细胞图谱
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6名健康人结肠中的3个不同部位(盲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免疫细胞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并对12名健康人的结肠菌群进行分析,详细描绘并对比了在结肠不同部位中的菌群及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h细胞、Treg等)组成,以及菌群与免疫细胞的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生态位
菌群-免疫互作
单细胞RNA测序
肠系膜淋巴结
粘膜免疫发育
Science子刊:生命早期淋巴毒素信号调控成年粘膜免疫
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文章,揭示出生命早期的淋巴毒素信号通路通过成体肠系膜淋巴结基质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从而影响成年肠道中抗诺如病毒IgA反应。
粘膜免疫发育
生命早期
淋巴毒素通路
IgA应答
肠系膜淋巴结
肝硬化
肝硬化大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菌群变化
来自mSystem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肝硬化大鼠模型中,检测到肠系膜淋巴结菌群的变化,并发现菌群组成的变化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相关,提示肠-肝-免疫轴在肝硬化发病及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肝硬化
肠-肝轴
动物实验
肝硬化
肠系膜淋巴结
免疫耐受
诱导肠系膜淋巴结免疫耐受的重要时间点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的免疫反应存在昼夜节律差异,某些特定时间点是诱导肠系膜淋巴结产生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
免疫耐受
昼夜节律
免疫
黏膜免疫系统
肠系膜淋巴结
免疫耐受
Nature子刊:菌群印迹的肠系膜淋巴结基质细胞诱导肠道免疫耐受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基质细胞在被菌群留下“印迹”后,可通过与驻留树突细胞的互作,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从而促进肠道对食物及共生菌群抗原的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菌群-免疫互作
调节性T细胞
树突细胞
肠系膜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