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免疫耐受
文章数:53篇
妊娠期糖尿病
李明+闫竞宇: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肠道菌群和免疫耐受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显著增加了儿童早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母乳寡糖的变化可能强烈影响GDM婴儿肠道菌群和肠道特异性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的发育。来自大连医科大学的李明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闫竞宇团队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GDM母亲的乳汁寡糖谱的改变,并评估了这种改变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和RORγt+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发展的潜在影响,为GDM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发育和免疫耐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妊娠期糖尿病
人乳寡糖(HMO)
肠道菌群
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朱书等Cell:GSDMD的非焦亡功能,对小肠食物耐受很重要
肠上皮细胞(IEC)是分隔宿主细胞和外来抗原的主要屏障,IEC如何在诱导抗病原免疫的同时保持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其机制尚不清晰。Gasdermin D(GSDMD)在髓系细胞中介导细胞焦亡,但其在生理状态下在小肠中也高表达,其在小肠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技大学朱书团队在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前端小肠IEC中,在食物抗原的诱导下,GSDMD可被Caspase-3/7切割产生13kD的N端片段,该片段进入细胞核调控IEC的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由调节性Tr1细胞介导的食物耐受。该研究不仅阐释了小肠食物耐受的新分子机制,也揭示了GSDMD的非焦亡功能,而GSDMD的这种同一免疫分子的不同功能取决于其剪切形式。
免疫耐受
食物耐受
小肠
肠道免疫
Gasdermin D
免疫耐受
西湖大学Nature子刊:菌群辅助的铁摄取促进肠道免疫耐受
缺铁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最常见的非肠道综合征,但其对肠道免疫耐受的影响尚不清楚。近日,西湖大学常兴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揭示菌群辅助的铁摄取促进肠道免疫耐受新机制,突出肠道营养摄取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关联。
免疫耐受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ron
Mucosal immunology
regulatory T cells
配方奶粉
婴儿牛乳蛋白过敏脱敏新方案
本随机、双盲试验首次表明,对于IgE介导的牛乳蛋白过敏儿童,可以通过在基于氨基酸的配方奶粉干预的基础上,转向含有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的广泛水解酪蛋白配方奶粉,可以有效产生耐受性。
配方奶粉
研究论文
牛乳蛋白过敏
儿童食物过敏
鼠李糖乳杆菌
肿瘤免疫
庄园+吕沐瀚等:肥大细胞调控胃癌免疫耐受新机制
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会重塑免疫细胞表型和功能进而促进自身进展。近年来,深入理解免疫细胞网络如何被调节及影响肿瘤进展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焦点。近日,第三军医大学庄园、西南医科大学吕沐瀚、遵义医科大学谢睿、西部战区总医院吕一品及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胃癌相关肥大细胞对ICOS+ Treg的调控介导了胃癌免疫耐受,并揭示“胃癌细胞/IL-33/肥大细胞/IL-2/Treg细胞”信号轴会介导免疫抑制性ICOS+ Treg的诱导和扩增,值得关注。
肿瘤免疫
肥大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细胞因子
γδT细胞
肠道γδT细胞与菌群互作维持免疫耐受的机制
Microbiome最新发表的文章,阐述了小肠γδT细胞通过分泌micro-RNA let-7f和抗菌肽等,选择性地调节肠道菌群,进而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稳态。
γδT细胞
免疫耐受
研究论文
免疫耐受
Nature:肠道中无害菌群为何不会被免疫系统攻击?(观点)
免疫系统对危险的致病物质做出快速反应的同时,也需要能忽略宿主自己的细胞和任何良性的细菌。Nature最新发表的新闻观点文章,围绕近期发表的3项研究(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55254913)(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40382257)(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97290917),讨论了调节性T细胞在抑制针对无害菌群的免疫反应中的重要角色,揭示宿主与无害菌群如何共存。
免疫耐受
其他
ROR-γt
FOXP3
TGF-beta
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克罗恩病患者的CD4+ T细胞对共生菌群的免疫耐受失调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预测HLA-II特异性菌群表位的算法,并鉴定出一种拟杆菌目中的T细胞表位,发现在克罗恩病患者中,针对这一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从IL-10为主的免疫耐受状态转变为IL-17A上调的炎症状态。
菌群-免疫互作
克罗恩病
CD4+ T细胞
免疫耐受
研究论文
肠道免疫
Nature:生命早期建立肠道免疫耐受,一类新型抗原呈递细胞很关键
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TEC)表达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是建立对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关键。除了胸腺,肠道淋巴组织是另一个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部位,通过诱导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在生命早期建立对菌群和食物抗原的耐受。然而,哪些抗原呈递细胞(APC)介导了生命初期的pTreg分化,尚不清楚。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Chrysothemis Brown和Alexander Rudensky团队的研究,发现并详细分析了肠道淋巴结中的一类表达RORγt的新型抗原呈递细胞——Thetis细胞(TC),揭示了其在生命早期肠道pTreg诱导和对共生菌群的免疫耐受建立中的关键作用。
肠道免疫
免疫耐受
粘膜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肝移植
长期肝移植后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免疫稳态的关系
Gut Microbes发表的这项研究在小型队列中分析了长期稳定肝移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表明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的丰度降低可能是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免疫稳态改变(如调节性T细胞减少)有关的菌群标志物和潜在干预靶点。
肝移植
免疫抑制剂
肠道菌群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低剂量IL-2通过肠道菌群改善自身免疫和肠道炎症
肠道菌群能够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特别对Tregs的形成至关重要。低剂量IL-2可刺激Tregs生成,在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中具有治疗潜力。低剂量IL-2对肠道菌群是否有影响?其影响是否与免疫系统相关?JCI insight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低剂量IL-2的免疫调节功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有关,并提示Tregs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互作,为Tregs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免疫耐受
粪菌移植
炎症性肠病
免疫-菌群互作
Science: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离不开与菌群的互作(综述)
Petter Brodin在Science专刊中发表了生命早期免疫系统发育的综述。他提出的假说认为,免疫系统发育规律受到“祖先”环境的影响,但是新生儿产后接触到的早年及成年期的生活环境与之并不匹配,从而造成免疫-菌群的作用干扰、免疫失调,并最终介导免疫性疾病风险的增加。作者还认为,生命早期能量的摄入在免疫-菌群互作中扮演“双刃剑”,如果能量不受限,会使免疫系统对初始定植的菌群造成强烈的炎症反应;如果能量匮乏,会使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反复感染。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资源分配中的进化机制,实现平衡健康的管理。另外,抗生素管理、促进母乳喂养、配方奶粉改革等手段,可能对减轻免疫紊乱介导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免疫-菌群互作
免疫发育
综述
微生物组
免疫耐受
肠-肝轴
胸腺-肠-肝轴调控自身免疫性肝炎
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TEC)诱导胸腺中的T细胞耐受,共生细菌在塑造肠道及远端器官的T细胞应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发现,缺失mTEC的(Traf6ΔTEC)小鼠可产生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发展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Journal of Auto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Traf6ΔTEC小鼠的胸腺T细胞选择异常可诱导肠道菌群的失调,从而通过TLR信号恶化AIH。
肠-肝轴
自身免疫性肝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免疫耐受
Cell子刊:细菌胆汁酸代谢物的抗炎新机制
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拟杆菌属细菌可将次级胆汁酸3-oxoLCA转化为isoalloLCA,isoalloLCA通过核激素受体NR4A1增强Treg细胞的分化,提示共生菌参与免疫耐受稳态的形成。
免疫耐受
胆汁酸
Treg
Nr4a1
肠道菌群
细菌-免疫互作
共生细菌如何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的免疫耐受
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植物乳杆菌WCFS1作为模型,揭示了共生细菌可诱导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变化及代谢重编程,并使后者形成先天性免疫记忆,从而促进共生细菌的胞内定殖及存活,并降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对共生细菌的炎症应答。
细菌-免疫互作
植物乳杆菌
单核吞噬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菌群-免疫互作
生命早期的特定肠道细菌菌株定殖可抑制结肠炎发展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失调与IBD等复杂免疫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结肠炎易感(IL-10敲除)小鼠中,鉴定出了拟杆菌属中的一个新菌株,在生命早期的免疫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生命早期(而非后期)定殖该菌株可促进免疫耐受,并抑制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及自发性结肠炎发展。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结肠炎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肠道cDC1促进CD8+ Treg产生以促进免疫耐受
CD8+ T细胞对组织特异性抗原(TSA)的耐受性对于维持宿主稳态十分关键,但外周交叉耐受的产生机制尚未明确。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对肠道上皮细胞(IEC)衍生抗原的交叉耐受与FoxP3+ CD8+ T细胞的产生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相关,而后者的产生依赖于肠道经典树突细胞1(cDC1)。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树突细胞诱导免疫耐受性Treg的机制
CD103+ 树突细胞(DC)被认为参与了耐受性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的产生。来自eLif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除了CD103+ DC之外,CD103- DC也可将螺杆菌抗原呈递给T细胞,并诱导螺杆菌特异性pTreg的产生。虽然CD103+ DC在高浓度抗原下诱导pTreg的效率最高,但缺失CD103+ DC并不影响pTreg的产生。基于上述结果,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树突细胞诱导pTreg的模型:DC介导的效应T细胞分化是“显性”的,因此需要所有呈递抗原的DC亚群均可诱导pTreg的产生,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免疫耐受
CD103+树突细胞
CD103-树突细胞
树突细胞
调节性T细胞 (Treg)
IBD
喝酒会加重肠道炎症并导致肝脏免疫耐受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炎症性肠病表现为肠道杆菌科细菌的上升和乳杆菌属载量的降低,而且患者会受累于肝脏脂肪变性和肝脏功能的损伤。该病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是控制疾病的发作。饮酒是引发炎症性肠病发作的诱因之一。近期一篇发表在Gut Microbes的研究,通过对DSS造模的结肠炎小鼠进行乙醇处理发现,乙醇可以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的变化,降低乳杆菌/肠道杆菌的比值,而且乙醇还可以促进肝脏脂沉积和短时免疫耐受,为IB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IBD
DSS结肠炎模型
乙醇暴露小鼠模型
肝脏脂肪变性
免疫耐受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抗原诱导T细胞耐受的机制
T细胞失能的诱导是产生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菌群抗原可诱导naive T失能,并最终转换为Treg,以维持对菌群抗原的免疫耐受,而这一过程依赖于Foxp3+ Treg的参与。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CD4+ T细胞
Treg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 Reviews:生命早期菌群发育与过敏风险(综述)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菌群(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后者在宿主免疫应答的塑造中起到主导作用。生命早期是菌群发育的窗口期,也是有效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关键时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介绍了各种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剖腹产、抗生素暴露、缺少母乳喂养、病毒感染等)对生命早期菌群定殖及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并讨论了通过调控菌群以预防过敏的潜在策略。
菌群-免疫互作
综述
免疫耐受
过敏性疾病
乳糜泻
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或能改善乳糜泻
恢复T细胞对麦醇溶蛋白(gliadin)的耐受性或可治愈乳糜泻。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3种不同的乳糜泻小鼠模型中,静脉注射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可诱导小鼠恢复对麦醇溶蛋白的外周免疫耐受,并抑制炎症反应及谷蛋白引起的肠病。
乳糜泻
Gluten Sensitivity
tolerogenic vaccine
immunotherapy
Immunomodulation
免疫耐受
杯状细胞相关抗原通路支持对饮食抗原的免疫耐受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杯状细胞相关抗原通路(而非其它的腔内抗原捕获途径)可诱导对饮食抗原产生免疫耐受性,机制上,杯状细胞及其相关抗原通路通过维持固有层中的Treg、孵育固有层树突细胞耐受属性及促进固有层巨噬细胞产生IL-10,起到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免疫耐受
口服耐受
杯状细胞相关抗原通道
粘膜免疫
皮肤免疫
Cell子刊:新生小鼠怎样识别皮肤中的“敌人”和“朋友”?
生命早期是建立皮肤免疫耐受的关键发育窗口,但是,对新生儿皮肤的免疫环境是否有助于对任何微生物的耐受及相应的耐受机制都还不清楚。Cell Host and Microbe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新生小鼠能够区分定植于皮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前者的α毒素可激活白介素-1受体,抑制调节性T细胞分化,减少免疫耐受,而后者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有助于小鼠的免疫耐受。推荐阅读。
皮肤免疫
新生儿
皮肤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子刊:肠道细菌产生的12,13-diHOME或增加儿童哮喘风险
哮喘高危儿童粪便中,一种脂质——12,13-diHOME的浓度升高。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12,13-diHOME是由特定的肠道细菌环氧化物酶产生的,可减少Treg、抑制抗炎因子的分泌并促进炎症,并可能增加了哮喘的风险。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哮喘
12,13-diHOME
免疫耐受
菌群-免疫互作
低激动活性的LPS促进肠道免疫稳态
LPS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通过激活宿主的MD-2/TLR4受体复合物活化NF-κB以促进炎症反应。Molecular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从普通拟杆菌mpk中鉴定出一种具有低激动活性的LPS,与具有高激动活性或拮抗活性的LPS不同,可通过特定机制促进肠道免疫稳态。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LPS
免疫耐受
普通拟杆菌
食物过敏
菌群在食物过敏中的调节作用(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与食物过敏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菌群失调在食物过敏中的调节机制,并讨论了通过干预菌群防治食物过敏的可能。
食物过敏
菌群-免疫互作
食物过敏
免疫耐受
肠道免疫
Nature:肠道免疫系统如何兼顾免疫耐受与活化?
肠道免疫系统需要耐受营养物质和共生菌群,同时又要抵御病原体。《Nature》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发现肠道引流淋巴结(gLN)的功能具有区域化差异,近端小肠gLN主导免疫耐受,远端小肠gLN主导促炎反应。该结果不仅有助于解释肠道免疫的兼具的耐受、促炎反应机制,对于针对性调节肠道免疫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肠道免疫
适应性免疫
淋巴结引流
免疫耐受
免疫活化
免疫耐受
饮食反应性T细胞的凋亡促进免疫耐受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饮食蛋白的摄入可激活小鼠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的一群特定T细胞亚群,这群T细胞在PD-1信号的调控下倾向于凋亡,但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的凋亡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免疫耐受
肠道免疫
肠道T细胞
派尔集合淋巴结
克罗恩病
抗微生物应答
Nature子刊:NLRP12在细菌耐受和病原体定植抵抗中的双面作用
NLRP12基因缺陷可引起一种周期性浆膜炎的自身免疫病,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NLRP12经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NOD2,促进单核细胞对细菌的耐受性,而其基因缺陷可使单核细胞丧失对细菌分子的耐受性,增强自身炎症疾病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粘附性肠道致病菌的定殖抗性。可以说,粘附性的肠道致病菌利用了宿主对共生菌群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定殖和感染。
抗微生物应答
免疫遗传学
免疫耐受
肠道致病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