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D4+ T细胞
文章数:41篇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
克罗恩病患者中独特的CD4+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亚群
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黏膜中,鉴定出了一个独特的CD4+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Trm)亚群,表达CD161、CCR5及CD103,同时具有先天性免疫细胞及效应性免疫细胞的表型,并可通过TCR非依赖性方式分泌IFN-γ,从而直接损伤邻近的肠道上皮屏障。
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
CD4+ T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克罗恩病
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克罗恩病患者的CD4+ T细胞对共生菌群的免疫耐受失调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预测HLA-II特异性菌群表位的算法,并鉴定出一种拟杆菌目中的T细胞表位,发现在克罗恩病患者中,针对这一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从IL-10为主的免疫耐受状态转变为IL-17A上调的炎症状态。
菌群-免疫互作
克罗恩病
CD4+ T细胞
免疫耐受
研究论文
菌群-免疫互作
Science:一种来自拟杆菌的抗原可诱导有抗炎作用的肠道T细胞
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和表达CD8αα的上皮内淋巴细胞(CD4IEL)是肠道中的两个重要的CD4 T细胞亚群,在抑制肠道异常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CD4IEL主要位于小肠上皮,并从CD4 T细胞或Treg细胞前体发育而来,其发育和维持依赖于肠道菌群的存在。然而,诱导CD4IEL分化的微生物抗原尚不清楚。Science最新发表了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ngelina Bilate团队和波士顿儿童医院Hidde Ploegh团队的合作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细菌表达的β-氨基己糖苷酶可以驱动CD4IEL的分化。这些β-hex激发的CD4IEL与pTreg一同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
菌群-免疫互作
上皮内淋巴细胞
肠道菌群
CD4+ T细胞
拟杆菌
生酮作用
Nature:生酮饮食或有助于治疗新冠?
生酮作用是宿主对急性感染的适应方式,可生成β-羟基丁酸(BHB)等酮体。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新冠病毒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BHB产生及CD4+ T细胞功能受损。机制上,新冠肺炎患者的T细胞耗竭且更偏向于糖酵解,而BHB可通过代谢重编程促进T细胞的氧化磷酸化并增强其功能。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鼠中,生酮饮食或补充BHB可通过恢复CD4+ T细胞的代谢及功能,以降低小鼠死亡率。
生酮作用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新冠肺炎
啮齿动物(小鼠)
新冠
Science子刊:对新冠病毒的预存免疫可能源于对共生菌的交叉反应
此前研究表明,在未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个体中,存在识别新冠病毒的T细胞,包括病毒特异性的记忆细胞。这种对新冠病毒的预存免疫记忆,可能一定程度上源于过去对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感染经历,同时可能也存在其他的抗原刺激来源在共同塑造这种预存免疫。Science Immunology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由共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引起的T细胞交叉反应,可能是塑造对新冠病毒预存免疫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为理解新冠症状/风险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性提供了新视角。
新冠
CD4+ T细胞
交叉反应
共生菌群
菌群-免疫互作
肠道菌群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CD4+ T细胞恢复相关
较低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CT)后的较差结局相关。Blood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894名接受同种异体HCT的患者中发现,较高的粪便菌群多样性与移植3个月后较高的CD4+ T细胞数量相关,并与较高的总生存率及较低的非复发性死亡率相关。另外,粪便菌群中的葡萄球菌属丰度与CD4+ T细胞的恢复呈负相关。
菌群-免疫互作
造血干细胞移植
研究论文
CD4+ T细胞
纵向队列研究
细胞毒性CD4+ T细胞
IFN-γ+ 细胞毒性CD4+ T细胞促进小鼠结肠炎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IL-23+食用色素红色40号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发现,肠道中存在一群IFN-γ+ 细胞毒性CD4+ T细胞,可通过FasL依赖性方式诱导肠道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结肠炎发展。该研究结果提示,靶向IFN-γ+ CD4+ T细胞或可作为结肠炎治疗的新策略。
细胞毒性CD4+ T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FN-γ
骨调素
Cell子刊:CD4+ T细胞分泌的骨调素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调素(OPN)被认为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但OPN在GVHD中的作用尚未明确。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CD4+ T细胞分泌的OPN可通过结合CD44以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并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在小鼠的急性GVHD中起保护作用。
骨调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皮肤轴
肠道寄生虫感染影响皮肤免疫应答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肠道寄生虫感染小鼠后,可促进CD4+ T细胞从肠道向皮肤的迁移,从而改变皮肤CD4+ T细胞的组成,表现为寄生虫特异性Th2细胞的比例上调,并抑制皮肤对其它抗原的记忆性免疫应答。
肠-皮肤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寄生虫感染
GPR120
激活GPR120或能治疗IBD
GPR120可能通过其抗炎功能调节代谢综合征,但其在肠道炎症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缺失GPR120可恶化小鼠的结肠炎,而GPR120激动剂可通过促进CD4+ T细胞的IL-10产生以缓解小鼠结肠炎。另外,IBD患者的结肠粘膜中,GPR120的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靶向激活GPR120或是IBD的潜在治疗手段。
GPR120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CD4+ T细胞
益生元
添加菊粉的完全肠内营养可更有效地缓解小鼠结肠炎
完全肠内营养被用于治疗儿童IBD。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完全肠内营养,添加菊粉的完全肠内营养可增加抗炎CD4+ T细胞并减少促炎CD4+ T细胞,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组成,从而更好地缓解小鼠的结肠炎。
益生元
CD4+ T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免疫
颗粒酶B如何调控肠道免疫稳态?
颗粒酶B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与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相关。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缺失颗粒酶B的活化CD4+ T细胞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在体外及体内均可产生更多的IL-17,从而恶化小鼠的结肠炎及致病菌感染后的症状。该研究结果提示,颗粒酶B在介导细胞毒性之外,可能还有调控CD4+ T细胞分化的作用。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颗粒酶B
抗肿瘤免疫
IL-11抑制CD4+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活性,从而促进小鼠的结肠癌进展
IL-11是IL-6细胞因子家族的一员,作用于IL11RA与GP130受体,并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IL-11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生存及增殖,从而促进肿瘤进展。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IL-11可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CD4+ T细胞的促炎因子产生,从而促进肿瘤生长,而缺失IL-11的结肠癌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肿瘤组织的IL-11R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IL11RA高表达的肿瘤组织中IFN-γ及CD4表达显著下调。
抗肿瘤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L-11
饮食-免疫互作
Nature子刊:禁食如何抗炎?
间歇性禁食可抑制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炎症,提示禁食可作为一种免疫调节性干预手段,但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2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禁食干预后,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RNA测序及流式分析,发现长时间禁食可更显著地影响免疫细胞(尤其是CD4+ T细胞)的功能。机制上,禁食可通过上调FOXO4及FKBP5(FK506结合蛋白5,FOXO4的典型靶点)的表达,并下调MTORC1信号及STAT1活化,从而抑制Th1及Th17免疫应答。
饮食-免疫互作
Lymphocyte activation
Metabolism
Translational research
研究论文
菌群-免疫互作
Science子刊:激活菌群特异性CD4+ T细胞并抑制其代谢或可治疗IBD
在肠道感染及炎症期间,菌群反应性CD4+ 记忆T细胞(Tm)产生,并可转化为致病性CD4+ 效应T细胞(Te),导致IBD等慢性炎症。与Te相比,Tm的代谢速率更低,直至其再次遇见相同的抗原并被激活。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激活菌群特异性CD4+ T细胞的同时,靶向mTOR及AMPK以抑制其代谢,可抑制菌群特异性CD4+ Tm及Te的形成,并去除已有的菌群特异性CD4+ Tm,同时诱导Treg的产生,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CD4+ T细胞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抗原诱导T细胞耐受的机制
T细胞失能的诱导是产生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菌群抗原可诱导naive T失能,并最终转换为Treg,以维持对菌群抗原的免疫耐受,而这一过程依赖于Foxp3+ Treg的参与。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CD4+ T细胞
Treg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子刊:短链脂肪酸促进IL-22产生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天然淋巴细胞(ILC)与CD4+ T细胞产生的IL-22对于肠道免疫十分关键,但背后的调控机制尚未明确。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调节IL-22产生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的机制: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盐)可通过激活GPR41,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从而促进CD4+ T细胞及ILC产生IL-22,以缓解小鼠结肠炎。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L-22
菌群-免疫互作
肠道菌群与肠道Th细胞的互作(综述)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直接或通过代谢产物间接调控肠道辅助性T(Th)细胞应答的机制,并讨论了菌群-Th细胞的互作在各类疾病中(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的作用。
菌群-免疫互作
辅助性T细胞
综述
CD4+ T细胞
肠道T细胞
益生菌
瑞金医院:益生菌影响CD4+ T细胞分化以调控过敏性疾病(综述)
菌群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在过敏性疾病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瑞金医院的许春娣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讨论了益生菌在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荨麻诊等)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在动物及临床研究中,不同益生菌菌株及组合对这些疾病的干预效果。
益生菌
Allergy
probiotics
functional food
CD4+ T cells
IRF5
Cell子刊:CD4+ T细胞中的IRF5促进肠道炎症
IRF5基因的变异与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相关,但对IRF5的研究多集中在髓系细胞中,T细胞中的IRF5如何影响炎症疾病尚未明确。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CD4+ T细胞中的IRF5可增强Th1及Th17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Th2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TCR信号的起始以上调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增强趋化因子受体信号通路以促进T细胞迁移,从而增强小鼠的肠道炎症。另外,在人CD4+ T细胞中,IRF5的疾病相关突变体可增强T细胞迁移及Th1/Th17细胞因子产生,并抑制Th2细胞因子及抗炎因子产生。
IRF5
肠道免疫
CD4+ T细胞
IRF5
肠道炎症
肠道免疫
肠道CD4+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
在小鼠及人体中,组织驻留CD8+ T细胞在非淋巴组织中扮演免疫监视的角色,但对外周组织中的CD4+ T细胞研究较少。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接受了胰腺十二指肠移植的患者中发现,供体的CD4+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可在移植后的小肠中持留多年,并与血液记忆性CD4+ T细胞有着不同的表型及功能。该研究为口服疫苗及肠道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肠道免疫
CD4+ T细胞
肠道免疫
Th1细胞
组织驻留性T细胞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芳香烃受体调控Treg肠道归巢的机制
GPR15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在T细胞向大肠归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大肠Treg中的GPR15表达水平最高,芳香烃受体(Ahr)可通过增加GPR15的表达,以促进Treg向大肠的归巢,而Foxp3及RORγt在Ahr介导的GPR15表达上调中分别起到正向及负向调控作用。另外,在人结肠Treg中也可重复上述发现。该研究提示,Ahr-Foxp3-RORγt轴可通过调控GPR15的表达,以调节Treg的肠道归巢,从而影响肠道免疫稳态。
肠道免疫
T细胞归巢
CD4+ T细胞
肠道免疫
RORγt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上海交大团队:阻断CTLA-4诱导结肠炎的机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但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结肠炎是CTLA-4单抗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峰团队在BMC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阻断CTLA-4可促进CD4+ T细胞的肠道归巢,并促进固有层中的Th17细胞增殖,以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然而,使用β7整合素单抗处理却仅降低了固有层中的Treg数量,而对Th17细胞无显著影响。该研究揭示了阻断CTLA-4诱导结肠炎的机制,并提示在接受CTLA-4单抗治疗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T细胞迁移阻断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TLA-4单抗
肿瘤免疫治疗
β7整合素单抗
IBD并发症
四川省人民医院:IBD诱导的眼部病变的发生机制
IBD患者可能表现出肠外症状,包括眼部。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Fang Lu团队及Chong He团队在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IBD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生机制。在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可观察到视网膜电图的异常、视网膜神经细胞的退化及视网膜处的炎症反应。机制上,MAdCAM-1通过招募肠道归巢性CD4+ T细胞至视网膜神经细胞处,以引发视网膜炎症,靶向MAdCAM-1或CD4+ T细胞可缓解结肠炎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
IBD并发症
CD4+ T细胞
MAdCAM-1
IBD
IBD并发症
饮食干预
Cell子刊:限制甲硫氨酸摄入或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Cell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饮食中的甲硫氨酸调控T细胞应答的机制:活化T细胞可快速摄取甲硫氨酸,将其作为甲基供体——S-腺苷-L-甲硫氨酸(SAM)的合成底物。在Th17细胞中,限制甲硫氨酸可减少细胞内的SAM,以抑制关键基因的启动子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从而抑制Th17细胞的扩增。在自身免疫疾病小鼠模型中,限制甲硫氨酸的摄入可抑制T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结果提示,调节饮食中的甲硫氨酸摄入或可作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策略。
饮食干预
T cells
Metabolism
methionine
SAM
克罗恩病
蛋白激酶2增强CD4+ T细胞应答以促进结肠炎
克罗恩病表现为胃肠道慢性炎症,与异常的CD4+ Th1与Th17应答相关。蛋白激酶2(CK2)可通过促进Th17细胞分化及抑制Foxp3+ Treg,但对CD4+ T细胞的影响尚未明确。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CK2可通过上调IL-12R及转录因子NFAT2的表达,以增强CD4+ T细胞应答,从而参与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示CK2或是治疗克罗恩病的潜在靶点。
克罗恩病
结肠炎
蛋白激酶2(CK2)
CD4+ T细胞
克罗恩病
多发性硬化
肠道T细胞如何影响多发性硬化小鼠的自身免疫症状
TGF-β与其抑制剂Smad7共同调控naive CD4+ T细胞的分化。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多发性硬化模型——视神经脑脊髓炎(OSE)小鼠中,Smad7表达量决定了肠道CD4+ T细胞的分化方向,并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另外,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的TGF-β/Smad7信号失调,提示肠道T细胞中的TGF-β/Smad7信号或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靶点。
多发性硬化
TGF-beta
T helper cell
multiple sclerosis
Gut–Brain Axis
肠道免疫
Cell子刊:Smad7促进肠道炎症的机制
Smad7是TGF-β信号通路中的负调控因子,与IBD的发病机制相关。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Smad7通过抑制树突细胞及CD4+ T细胞中的PD-L2/PD-L1-PD-1信号通路,以介导肠道炎症的发生。
肠道免疫
CD103
DC
IBD
PD1
肝癌
NKT细胞及CD4+ T细胞上的CXCR6抑制肝细胞衰老以抑制肝癌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NKT细胞及CD4+ T细胞上的CXCR6促进了小鼠体内衰老肝细胞的清除,以抑制肝癌的发生。
肝癌
chemokine
liver cancer
NKT Cells
senescence
菌群-免疫互作
中科大团队:共生菌群在小鼠抗乙肝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抗生素处理破坏共生菌群后,通过影响CD4+ T细胞的功能和数量,抑制了小鼠的抗乙肝病毒免疫能力。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CD4+ T细胞
乙肝病毒
抗乙肝病毒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