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肝轴
文章数:110篇
微生态干预
张必翔/杨祥良/刘智/陈孝平/陈卫华Cell子刊:调肠菌可改善肝癌手术预后
肝细胞癌(HCC)患者进行肝切除术后,及时恢复肝功能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肠道菌群在肠-肝轴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但尚不清楚肠菌对HCC术后肝功能恢复有何影响。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张必翔、杨祥良、刘智、陈孝平、陈卫华与团队的重要研究,结合队列分析、小鼠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手段,发现长双歧杆菌对促进HCC术后肝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并探索了背后的肠-肝轴机制。这项研究为HCC术后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强调了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作用。
微生态干预
肠道菌群
肝细胞癌
肝切除
手术预后
药物性肝损伤
陈鹏等Cell子刊:口服镁调节肠菌代谢,预防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损伤
过度使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急性肝衰竭(ALF)的常见原因。在ALF中,APAP被CYP2E1等酶代谢并转化为活性物质,从而导致氧化损伤和肝衰竭。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陈鹏、马强、姜勇与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口服镁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尤其双歧杆菌)代谢,生成特定代谢物,从而预防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ALF。
药物性肝损伤
肠道菌群
菌群代谢物
镁
肠-肝轴
肠-肝轴
Nature子刊:补充胆碱饮食或可缓解PFIC1患者的脂肪性肝炎
胆碱是一种必需营养素,缺乏胆碱会导致脂肪性肝炎,而膳食磷脂酰胆碱(PC)在肠腔中被消化成溶血PC(LPC)、甘油磷酸胆碱和胆碱,是全身胆碱的主要来源,然而肠道吸收的主要PC代谢物尚不清楚。ATP8B1是一种在上皮顶膜中表达的P4-ATP磷脂翻转酶,在肠上皮细胞(IEC)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其在IEC中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篇文章,发现肠道Atp8b1功能障碍导致肝胆碱缺乏和脂肪性肝炎。
肠-肝轴
胆汁淤积性肝病
脂肪肝
肠上皮
膳食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贾伟+郑晓皎+贾伟平Cell子刊:猪去氧胆酸调节肠肝轴,改善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影响全球1/4人口,但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近年研究表明,胆汁酸与肠道菌群的互作,在NAFLD等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例如,前期研究显示,非12α羟胆汁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且具有治疗潜力。这些非12羟胆汁酸是由以CYP7B1为核心的胆汁酸合成的“替代途径”生成,与此相对的,12羟胆汁酸则由以CYP7A1为核心的“经典途径”生成。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香港浸会大学贾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晓皎和贾伟平与团队的研究,通过分析患者样本、小鼠实验和体外实验,表明一类非12羟胆汁酸——猪去氧胆酸(HDCA)在NAFLD中耗竭。HDCA通过肠-肝轴互作,抑制肠FXR,并富集狄氏副拟杆菌等有益肠菌,从而在肝脏中上调CYP7B1、PPARα和FXR,缓解小鼠NAFLD。总之,该研究首次揭示了HDCA对NAFLD的治疗潜力及其背后的肠肝轴机制,为NALFD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肠道菌群
肠-肝轴
FXR
胆汁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于君团队Nature子刊:菊粉改善小鼠脂肪肝炎,关键有益菌和代谢物被锁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形式,以肝脏炎症和脂肪堆积为特征。在动物模型中,膳食纤维等饮食干预可以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缓解这种代谢紊乱,但具体机制仍待深入探索。Nature Microbiology最新发表了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的小鼠模型中证实了可溶性膳食纤维菊粉可以抑制NASH进展。该研究特别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对能够直接利用菊粉的潜在有益肠菌及相关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发现菊粉可促进狄氏副拟杆菌生长,该菌利用菊粉生成十五烷酸,从而通过改善肠屏障功能,发挥对NASH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肠道菌群
膳食纤维
菊粉
狄氏副拟杆菌
2型糖尿病
肠-肝轴或是二甲双胍降糖作用的重要靶点(综述)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但其控制血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上,肝脏被认为是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部位;然而,近来的研究揭示了肠道也是二甲双胍作用的重要靶点。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近日发表的综述文章从动物实验入手,总结二甲双胍通过肠-肝轴控制血糖的潜在作用机制,阐述肠道菌群与二甲双胍疗效及耐受性的关系,为理解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和针对性开发2型糖尿病新靶点药物提供了有益见解。
2型糖尿病
综述
二甲双胍
肠-肝轴
肠道菌群
药物性肝损伤
龚神海+陈鹏等Cell子刊:肠菌释放大豆素,减少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了南方医科大学龚神海、陈鹏、赵晓山、曾振华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小鼠的一种肠菌——阴道乳杆菌(L. vaginalis)可以通过其β-半乳糖苷酶从饮食中释放“隐生元”( celobiotics)大豆素(daidzein),而大豆素能通过减少肝细胞铁死亡,减轻APAP引发的肝毒性。这些发现为改善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干预思路。
药物性肝损伤
肠-肝轴
肠道菌群
阴道乳杆菌
铁死亡
肠-肝轴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肠-肝轴及其屏障功能(综述)
肠道与肝脏关系密切。肠道、肝脏、菌群、饮食和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人们常说的“肠-肝轴”概念。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综述对此进行了详细总结,重点讨论了肠-肝轴中的屏障的建立和调控、其中的免疫反应和微生物组动态,以及对相关疾病及其治疗的临床意义。
肠-肝轴
肠道菌群
屏障功能
狄氏副拟杆菌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狄氏副拟杆菌如何缓解小鼠肝纤维化?
四川大学李飞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映梅团队研究成果。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被认为是一种有益菌,对糖尿病、结直肠癌和IBD等有益。本文主要探究了P. distasonis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 distasonis主要通过胆汁酸-FXR途径以及干细胞焦亡等通路缓解肝纤维化。同时,雷公藤红素可以促进P. distasonis, 表现出干预肝纤维化的潜力。
狄氏副拟杆菌
肝纤维化
胆汁酸
肠-肝轴
食源性碳点
哈工大顾宁 :一种食品纳米污染物可伤肠道菌群和黏液层,促胰岛素抵抗
食源性碳点(CD)是一种新兴的食品纳米污染物,并导致哺乳动物代谢毒性增加。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顾宁团队在ACS Nano发表文章,发现CD暴露可通过肠道菌群失调及损伤肠黏液层从而诱导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突出了评估与食源性CD相关危害的重要性。
食源性碳点
胰岛素抵抗
肠-肝轴
肠道黏液层
肠道菌群
酒精相关肝病
Cell子刊:肠道真菌失调如何促进酒精肝?
酒精相关肝病伴随着肠道真菌群失调,白色念珠菌增多是一大特征,但这种真菌失调对肝病的影响尚不清楚。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合患者样本分析和小鼠实验表明,酒精可增加白色念珠菌特异性Th17细胞,这些细胞从肠道迁移至肝脏,通过作用于肝脏Kupffer细胞的IL-17受体A(IL17ra)信号,发挥促进酒精诱导的肝病的作用。用抗真菌药物抑制酒精引起的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或能通过降低白色念珠菌特异性Th17应答,改善酒精相关肝病。
酒精相关肝病
肠道真菌组
肠-肝轴
Th17
白色念珠菌
肠-肝轴
纪洪芳+吴浩+申亮Nature子刊:水飞蓟素降脂保肝,肠菌有何作用?
水飞蓟素被用于改善肝脏损伤和脂质紊乱,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山东理工大学纪洪芳、申亮与复旦大学吴浩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发现水飞蓟素通过肠道菌群及其维生素B12生成能力,发挥改善肝脂代谢的降脂保肝作用。
肠-肝轴
肠道菌群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脂代谢
水飞蓟素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如何通过肠道调控肝脏葡萄糖生成?
二甲双胍是治疗二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但其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期发表在上PNAS的一篇文章研究了二甲双胍对BIGU(基底外侧肠葡萄糖摄取)和对HGP(肝脏葡萄糖生成)的影响。该文章主要发现在糖尿病患者和小鼠中二甲双胍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肠道,利用PET-CT技术发现二甲双胍处理增加了BIGU,在小鼠和CaCo2细胞中,GLUT1和GLUT2的增加可以促进BIGU。在高血糖时,二甲双胍促进乳酸和肠道乙酸盐的产生,可以调控肝丙酮酸羧化酶、MPC1/2和FBP1并促进肠-肝相互作用从而降低HGP。而在血糖正常时,二甲双胍诱导的BIGU升高导致门静脉低血糖,产生负反馈机制,避免HGP降低甚至升高。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增加BIGU,并通过肠-肝相互作用可以影响HGP。
二甲双胍
肠-肝轴
BIGU
HGP
GLUT1
骨骼
肠道菌群通过肠-肝轴影响小鼠骨骼成熟
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变化影响正常的骨骼成熟。目前的理论认为,肠道菌群直接通过肠道-骨骼信号轴调节骨骼成熟,但之前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通过肠道-肝脏信号轴影响骨骼成熟。JCI insight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青年期小鼠使用抗生素二甲胺四环素(治疗青少年痤疮的全身性抗生素药物)通过破坏肠道菌群,持续性损伤肠道FXR-FGF15轴,调控肝脏基因表达,升高血液中结合型胆汁酸含量,进而影响小鼠的骨骼成熟。研究进一步揭示出肠道菌群通过肠道-肝脏信号轴作用于骨骼过程中,胆汁酸是中间媒介物。
骨骼
肠-肝轴
肠道菌群
抗生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姜长涛等Nature:肠菌降解肠道尼古丁,或能缓解吸烟相关NASH
吸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晰。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姜长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ank Gonzalez、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虞朝辉、复旦大学李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与团队的研究,首次发现吸烟期间尼古丁在肠道中积累,通过激活肠上皮AMPKα1-SMPD3-神经酰胺轴,经肠-肝轴促进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展,而一种人类肠道细菌——解木聚糖拟杆菌能通过尼古丁代谢酶NicX,有效降解肠道中的尼古丁,从而减轻吸烟诱导的NASH进展。总之,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尼古丁积累在NAFLD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人类肠道细菌对尼古丁的代谢作用,为改善吸烟加剧的NAFLD提供了新的干预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肝轴
吸烟
尼古丁
解木聚糖拟杆菌
肝再生
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肠-肝轴机制
肝再生不足会导致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和小肝综合征。确定新的治疗靶点以增强肝脏再生能力仍然是当务之急。发表在Hepat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白介素-33(IL-33)在部分肝切除术的肝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阐明了其潜在的机制,表明靶向IL-33/ST2/5-羟色胺通路有可能降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和小肝综合征的风险。
肝再生
肠-肝轴
IL-33
p70S6K
5-羟色胺
免疫细胞转运
Nature Reviews:肠道免疫细胞转运——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的导火索?(综述)
免疫细胞转运被认为是炎症性肠病、原发性胆管硬化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IMIDs)的重要致病机制,肠道微生态参与的免疫细胞迁移调控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介绍了肠道相关的免疫细胞迁移模式和机制,阐释了肠-肝轴、肠-关节轴、肠-脑轴相关的IMIDs病理机制,并讨论了针对免疫细胞的归巢、滞留、排出和再循环的潜在治疗手段,对于系统性认识肠道在IMIDs防病机制中的作用和IMIDs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免疫细胞转运
肠-肝轴
肠-关节轴
肠-脑轴
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
食品添加剂
北大团队:纳米颗粒通过诱导脂质氧化和抗菌特性引发肠肝轴毒性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贾光团队研究成果。二氧化钛纳米微粒(TiO2 NPs)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肝脏毒性。本文利用不同浓度TiO2 NPs干预SD大鼠。结果显示,50mg/kg的剂量即可以引发轻微的肝脏毒性,改变肠肝轴体系脂质代谢,尤以甘油磷脂代谢和磷脂酰胆碱的改变最明显。文章认为,TiO2 NPs主要通过诱导脂质氧化和抗菌特性引发肠肝轴毒性。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肝毒性
肠-肝轴
酒精性肝病
多形拟杆菌或可治疗酒精性肝病
肠道菌群在酒精相关性肝病(ALD)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多形拟杆菌(Bt)是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在新陈代谢、肠道免疫和黏膜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乙醇诱导的肝脂肪变性发生中的作用未知。近日发表在Gut Microbe的文章表明,口服Bt可通过增加粘液厚度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改善并改善肝脏脂质代谢,最终缓解实验性ALD。因此,Bt或能作为新型益生菌用于治疗ALD。
酒精性肝病
多形拟杆菌
肠-肝轴
肠屏障
胆汁酸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潜在益处和危害的肠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目前病因不明,但研究显示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Gut近期发表的这项研究,在PSC模型小鼠中探索了菌群与PSC的关系,鉴定出有潜在保护作用和有害作用的肠道细菌,为PSC的疾病进展预测和靶向性治疗带来新启示。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肠-肝轴
胆汁酸
菌群移位
毛螺菌科
酒精相关肝病
肠道miR194抑制FXR,促酒精肝,LGG纳米颗粒或能改善
肠道FXR在酒精性肝病(ALD)中有关键作用。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酒精导致菌群胆汁酸代谢改变,这引起肠道中的胆汁酸谱发生变化,并使miR194表达升高,从而抑制了肠道的FXR-FGF15信号,诱发肝损伤,而补充源自鼠李糖乳杆菌GG的纳米颗粒有改善作用。这些发现为ALD干预提供了新思路。
酒精相关肝病
肠-肝轴
FXR
胆汁酸
miRNA
肠-肝轴
国内团队:褪黑素通过肠-肝轴,改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肝损伤
黄曲霉毒素B1 (AFB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污染物,其靶器官是肝脏,是一种强致癌物。近期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黄克和、刘云欢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褪黑素(剂量为20 mg/kg体重)预处理改善了AFB1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其潜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肠道FXR/肝脏TLR4信号轴有关。
肠-肝轴
褪黑素
黄曲霉毒素
肝损伤
肠道菌群
肝病
菌群疗法用于改善肝病(综述)
临床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肝病的发病机制,为基于菌群的肝病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Journal of Hepatology近期发表综述,重点总结了目前用于治疗肝病的非靶向疗法(益生菌和粪菌移植)和更加精准的靶向疗法(工程菌、后生菌和噬菌体)的研究进展。文章内容干货不少,推荐相关专业人士学习、参考。
肝病
菌群疗法
肠-肝轴
肠道菌群
肠-肝轴
Cell子刊:细菌鞘脂调节宿主肠-肝轴
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产物是影响宿主生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像肝脏这样的代谢器官表型。然而,目前关于从特定微生物到宿主组织的具有已知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研究相对较少。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的文章基于肠-肝轴,挖掘了细菌鞘脂对宿主生理的分子调节机制。
肠-肝轴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研究论文
多形拟杆菌
脂肪肝
肠-肝轴
王军+宋默识:肠系膜淋巴系统或是肠-肝轴的第二通路
门静脉连接肠道与肝脏,将肠道吸收的代谢物运送到肝脏中。肠-肝轴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代谢物运输途径,尚不清楚。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中科院动物所宋默识与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发表研究,发现肠系膜淋巴系统可能是肠-肝轴中从肠道向肝脏运输代谢物的第二通路,在代谢调节方面发挥作用。
肠-肝轴
肠系膜淋巴系统
代谢物
肝癌
肠-肝轴:宿主-菌群互作影响肝癌发生(综述)
肿瘤微环境具有表现型和功能性的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受宿主菌群效应影响。这些宿主菌群可以适应环境动荡,进而影响宿主-菌群互作。在肠-肝轴中,菌群及其代谢物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肝脏基因表达,或可破坏肠肝轴平衡,促进肝癌发生。
肝癌
肠-肝轴
宿主-菌群互作
肠-肝轴
胸腺-肠-肝轴调控自身免疫性肝炎
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TEC)诱导胸腺中的T细胞耐受,共生细菌在塑造肠道及远端器官的T细胞应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发现,缺失mTEC的(Traf6ΔTEC)小鼠可产生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发展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Journal of Auto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Traf6ΔTEC小鼠的胸腺T细胞选择异常可诱导肠道菌群的失调,从而通过TLR信号恶化AIH。
肠-肝轴
自身免疫性肝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肝轴
脂肪肝中的肠-肝轴:营养不良的视角(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相关,营养不良及肠道菌群紊乱也可影响NAFLD的进展。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营养不良促进脂肪肝发生的机制,并概述了在营养过剩及营养不良的情况下的菌群-肠-肝轴及与NAFLD进展相关的关键通路。
肠-肝轴
gut microbiome
NAFLD
gut-liver axis
malnutrition
脂肪肝
多组学分析揭示脂肪肝中菌群对宿主代谢的影响
Advanced Science近期发表研究,研究了不同程度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多组学数据(口腔和肠道宏基因组、血浆代谢组和蛋白质组),揭示了肝脂肪变性中的关键特征,表明菌群组成的改变在脂肪肝早期阶段就已开始,并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脂肪肝
多组学
肠-肝轴
肠-肝轴
南开大学:产酸拟杆菌保护小鼠肝脏
肠道细菌在多种肝脏疾病中有潜在调节作用,但影响病理性肝损伤的关键肠道细菌菌种和潜在的功能机制仍不清楚。南开大学吴震州团队近期在Gut Microbes发表研究,在小鼠中鉴定出一种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的肠道细菌——产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并揭示了其护肝的作用机制。
肠-肝轴
CD95
GSH
hepatitis
Gut microbi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