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文章数:24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Nature子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如何促大肠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胆管疾病,且90%与炎症性肠病(IBD)并发,然而目前尚不清楚PSC中驱动结直肠肿瘤的机制是否与IBD中相同。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发现推动PSC和IBD中出现异型增生的机制截然不同,并为PSC患者预防结直肠癌提供了指导。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
肺炎克雷伯菌
Nature子刊:靶向肺炎克雷伯菌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特发性、异质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持续性进行性胆道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除肝移植外,尚未开发出治疗PSC的有效药物。肺炎克雷伯菌(Kp)广泛存在于PSC患者粪便中,口服靶向Kp的噬菌体疗法治疗肠道炎症已被证明其安全性和潜力。然而,噬菌体治疗肝胆疾病在人群中的持续性和可行性仍然未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在PSC患者和SPF/GF小鼠中验证了Kp与PSC的联系,证明靶向PSC中Kp的裂解噬菌体混合物能够缓解肝脏炎症和PSC的严重程度。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疗法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Nature Review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的菌群-肠-肝轴(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包括同时患有IBD的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并讨论了肠道菌群在PS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探讨了靶向菌群-肠-肝轴治疗PSC的策略。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综述
菌群-肠-肝轴
肠球菌定植
胆管肠球菌定植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疾病进展有关
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胆管炎症和硬化疾病,最终会导致胆管狭窄或扩张。PSC常常会导致肝硬化,显著增加肝脏恶性肿瘤的风险。然而,目前对于PSC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需要注意的是,PSC经常会与炎症性肠病(IBD)伴随发生,PSC患者也表现有肠道菌群紊乱的表型。这些研究提示PSC与菌群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目前缺乏对于PSC患者胆管微生物的系统性研究。近期一篇发表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研究,通过对临床获得的189例PSC患者的591份胆汁中菌群的分析发现,PSC患者中肠球菌在胆管的定植与更高的肝硬化、肝移植或死亡发生的风险相关,白色念珠菌的定植则显著升高PSC的疾病进展风险。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PSC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肠球菌定植
真菌定植
白色念珠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研究论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肠道黏膜菌群特征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无论是否进行肝移植(LT),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SC-IBD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回结肠黏膜菌群都保持一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肝移植
肠道黏膜菌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潜在益处和危害的肠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目前病因不明,但研究显示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Gut近期发表的这项研究,在PSC模型小鼠中探索了菌群与PSC的关系,鉴定出有潜在保护作用和有害作用的肠道细菌,为PSC的疾病进展预测和靶向性治疗带来新启示。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肠-肝轴
胆汁酸
菌群移位
毛螺菌科
细胞治疗
自体Treg可缓解难治性UC合并PSC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在一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女性患者中,发现回输体外扩增后的自体调节性T细胞(Treg),在临床、内镜及组织学方面均可显著诱导应答。
细胞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肠-肝轴
肠源T细胞向肝脏的异常招募可能导致多种慢性肝病
肠道粘附分子的异常肝脏表达及肠源T细胞向肝脏的异常招募可能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发病机制。来自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PSC患者及其他一些慢性肝病的患者中,均可观察到肠道粘附分子在肝脏中的表达升高,且肝脏浸润的肠源T细胞表达的整合素及细胞因子显著上调。该研究结果提示,肠源T细胞向肝脏的异常招募可能是多种慢性肝病的病因,而并非PSC所特有的发病机制。
肠-肝轴
慢性肝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胆汁酸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呈现肠道菌群和胆汁酸(BA)组成的变化,但尚不清楚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Nature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Mdr2−/−小鼠(一种PSC模型)中,肠道菌群可通过FXR-FGF15-CYP7A1轴,来限制肝脏BA合成,当这一机制丧失时会加剧PSC疾病进展,这提示在疾病早期阶段或能通过靶向菌群、BA或FXR来治疗PSC。而对晚期PSC患者的研究表明,在这一疾病阶段患者的BA合成呈现抑制状态,并鉴定出相关的血液标志物,或能用于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预测。
胆汁酸
肠-肝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肠道菌群
FXR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IBD患者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病率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64项研究(共包含776700名IBD患者)的数据后发现,IBD患者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病率为2.16%。其中,南美洲患者、男性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PSC患病率更高。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荟萃分析
IBD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通过FXR信号促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进展
胆汁淤积表现为总胆汁酸水平的增加,受到法尼醇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的调控。来自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及PSC-IBD患者的胆管FXR表达上调且肥大细胞浸润增加。在小鼠中,肥大细胞可通过FXR信号促进肝损伤、胆管反应及肠道炎症,而抑制FXR信号或稳定肥大细胞可逆转。
肥大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FXR信号通路
胆汁淤积
炎症性肠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增加IBD患者的多种癌症及死亡风险
罹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对IBD患者的影响尚未明确。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30万名IBD患者(其中2588名PSC患者)进行随访,发现PSC与IBD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并与结直肠癌、胆管细胞型肝癌、肝细胞癌、胰腺癌及胆囊癌风险增加相关。另外,IBD诊断年龄影响了PSC与结直肠癌及死亡率的关联,而种族、性别显著影响了PSC相关死亡风险。
炎症性肠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前瞻性队列研究
IBD
结直肠癌
IBD
PSC-IBD患者的胆汁酸稳态失调
许多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都患有结肠炎(PSC-IB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表型有所差异。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PSC-IBD患者、UC患者及健康人的结肠基因表达、肠道菌群及免疫浸润表型的差异,并发现相比于UC患者,PSC-IBD患者表现出了结肠胆汁酸稳态的失调,为PSC-IBD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机制分析。
IBD
IBD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汁酸
免疫浸润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肠道真菌变化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鉴定了在德国人群中,相对于IBD患者及健康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肠道真菌差异。并发现德国人群中,患者的肠道真菌变化与法国人群并不一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Mycobiome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肠道真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胆汁菌群变化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胆汁菌群变化,并发现胆汁菌群与特定胆汁酸的水平显著相关。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anti-bacterial mucosal immunity
bile acid metabolism
biliary endoscopy
ENTERIC BACTERIAL MICROFLORA
肠道菌群标志物
Nature子刊:粪便菌群的定量分析,揪出疾病相关的菌群标志物
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混杂因素,比如很多与肠道失调相关的疾病都伴随粪便硬度的改变,相关菌群变化(特别是微生物载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可能是粪便含水量。《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特定肠型,与菌群细胞计数、粪便含水量和炎症标志物存在关联,并通过定量分析绝对丰度+对粪便含水量进行变量控制,清晰的找出与胆管炎和肠道炎症分别相关的标致菌属,对于分析疾病相关菌群标志物很有参考意义。
肠道菌群标志物
标志物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炎症性肠病
Ting Li
肠道真菌失调
Gut: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肠道细菌和真菌失调
关注肠道真菌组的研究越来越多,《Gut》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16S和ITS2测序,重点分析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肠道细菌和真菌组成,首次发现PSC患者存在肠道真菌失调,提示肠道真菌在PSC发病中可能具有潜在作用。
肠道真菌失调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在10名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IBD的患者中,粪菌移植治疗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且在部分患者中可有效地降低碱性磷酸酶水平。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碱性磷酸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Nature子刊:肠道中的致病共生菌如何促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炎性肝病,常伴随溃疡性结肠炎,肠上皮屏障紊乱可能是共同致病因素。Nature Microbiology本周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PSC患者肠道菌群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可在肠上皮“打洞”,之后的致病共生菌移位可引起肝脏中的Th17应答,从而促进PSC疾病进展。这些发现提示,靶向肺炎克雷伯菌等菌群中的危险分子,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或减少Th17免疫应答,是防治PSC的潜在策略。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致病共生菌
肠道屏障
Th17应答
细菌移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SLD:肠道菌群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的作用(综述)
这是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IF:5.500]发表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综述,系统总结了相关领域的进展,值得好好看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Alex Grier
Steven R Gill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ATM: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的“肠道菌群”假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相关文章,在我们的日报系统里不少,这篇文章特别结合肠道菌群看待PSC的病理和治疗,推荐阅读。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肠道菌群
Emilie Macke
Emilie Macke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对“粪便菌群作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标记物”相关研究的回应
① 通过分析73名PSC患者、98名健康人及88名UC患者以寻找PSC的诊断标记物; ② 韦荣球菌属在PSC患者相比于健康人中丰度增加,但PSC患者与UC患者无区别; ③ 利用由10个分类群组成的诊断标记物组合,健康人与PSC、UC与PSC的AUC分别为0.86级0.7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标记物
粪便菌群
Martin J Blaser
Laura Michelle Cox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Gut:用肠道菌群来帮助诊断胆管炎?
关于肠-肝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肠道菌群的Gut文章,值得一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肠肝轴
诊断标记物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但与炎症性肠病无关
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淤胆型肝病,有时伴有炎症性肠病(IBD);② 分析52位PSC患者、52位健康人及43位IBD患者的粪便样品,发现PSC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肠球菌属、梭杆菌属及乳酸杆菌属比例增加;③ 肠球菌属丰度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④ 肠道菌群可能是PSC发病的一个促进因素,但与IBD的共患病无关,;⑤ 通过饮食、粪菌移植、抗生素或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可用于治疗或预防PSC。
肠道菌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