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致病共生菌
文章数:25篇
脱硫弧菌
曹海龙+王邦茂等:脱硫弧菌如何加剧结肠炎?
脱硫弧菌属于变形菌门,由于硫化氢的产生,其被认为会对肠道上皮产生毒性,导致胃肠道疾病。近日,天津医科大学曹海龙、王邦茂、Weilong Zhong、南开大学医学院苏小敏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临床样本和动物实验发现,脱硫弧菌会与新型肠上皮免疫受体LRRC19相互作用并加剧结肠炎,值得关注。
脱硫弧菌
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致病共生菌
基于分子条形码的新方法可助力识别肠道菌株变异
炎症性肠病患者会经历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的粘膜定植被认为会使肠道炎症永久化。然而,目前尚不清楚AIEC体外定义是否完全可预测体内粘膜定植。近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开发出一种新的分子条形码方法来区分肠道中菌株变异,并将这种方法整合到结肠炎小鼠模型中探索不同患者来源的大肠杆菌分离株的粘膜定植,发现体内粘膜定殖菌,不一定是AIEC,会通过与宿主和相关微生物的串扰作为主要的生态失调驱动因素,值得关注。
致病共生菌
定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大肠杆菌
产colibactin大肠杆菌如何促结肠炎?
colibactin是一种由携带pks基因组岛的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细菌基因毒素,可诱导细胞病变效应。colibactin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结肠黏膜完整性,以及pks+大肠杆菌是否参与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柏林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pks+大肠杆菌是促进严重损伤的致病共生菌,在与结肠上皮接触时会启动促炎轨迹,引发组织完整性造成慢性损伤,值得关注。
大肠杆菌
黏膜屏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无菌小鼠
肿瘤菌群
肿瘤菌群中的致病共生菌可预测结直肠癌术后的预后
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结果,在135名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中,鉴定出了肿瘤黏膜菌群与正常黏膜菌群的差异,并发现肿瘤菌群中的特定菌群聚类与预后(无病生存率)相关。
肿瘤菌群
研究论文
致病共生菌
结直肠癌
前瞻性队列研究
糖尿病
张晨虹+赵立平等:特定致病共生菌可损伤胰腺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是与胰岛素生成不足有关的一种糖尿病,包括以β细胞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此前研究表明,IDD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然而,诱导IDD的具体肠菌仍待鉴定和因果验证。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和赵立平团队的研究,发现低剂量(0.2%)的葡聚糖硫酸钠(DSS)虽不引起明显的肠道炎症或屏障损伤,但能使特定的致病共生菌在小鼠肠道中富集。这些细菌可转移至胰腺,导致胰腺炎症、β细胞破坏和IDD。这些发现支持IDD是一种菌群依赖性的疾病,提示需进一步在人类中鉴定可促进IDD的致病共生菌。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疾病
肠-胰腺轴
致病共生菌
HDAC1及HDAC5调控致病共生菌的回肠粘膜定殖
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回肠粘膜中异常定殖。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在AIEC定殖的克罗恩病患者中显著上调。在细胞系中、小鼠体内及克罗恩病患者中,抑制HDAC1可促进AIEC定殖,而抑制HDAC5可抑制AIEC定殖。
致病共生菌
表观遗传
HDAC1
HDAC5
克罗恩病
噬菌体疗法
Cell:用噬菌体组合治疗肠道炎症
炎症性肠病(IBD)与肠道菌群有关,此前研究显示,一些致病共生菌(如AIEC、屎肠球菌、产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和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Kp)等)在遗传易感个体中具有促IBD的作用。精准地靶向清除这类致病共生菌,是改善IBD的潜在策略。Cell最新发表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Eran Elinav团队的一项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果性验证,鉴定出一组可促进IBD的Kp菌株,并进一步开发了靶向这些致病Kp菌株的组合噬菌体疗法,分别在小鼠模型和人体试验中检验了其有效性和安全/可行性。该研究为研发靶向胃肠道致病共生菌以改善相关疾病的口服组合噬菌体疗法,提供了一个范式。
噬菌体疗法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肺炎克雷伯菌
致病共生菌
口-肠轴
口腔炎症与IBD的密切关系(观点)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近期发表观点文章,讨论了牙周炎与炎症性肠病(IBD)间的潜在关联和机制,以及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口-肠轴
口腔菌群
肠道菌群
牙周病
炎症性肠病
酒精性肝病
段屹等Nature子刊:酒精伤肝新机制——抑制肝脏清除移位肠菌
肝脏巨噬细胞上表达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CRIg)可结合补体C3b或革兰氏阳性菌,从而介导吞噬作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段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脏巨噬细胞组成发生改变,库佛氏细胞比例降低使得CRIg表达下调,并进一步在小鼠模型中证实,CRIg缺陷可削弱肝脏对来自肠道的致病共生菌的清除能力,从而促进酒精性肝病进展。酒精可直接损伤肝细胞,也会破坏肠黏膜屏障使“肠菌入肝”,此研究则提出了酒精伤肝的又一新机制:破坏肝脏免疫,抑制病原菌清除,从而加剧炎症和损伤。
酒精性肝病
CRIg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长寿
Nature聚焦百岁老人肠道菌群:一组特殊的胆汁酸或助长寿
Natur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日本百岁老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肠道菌群和粪便代谢物,发现百岁老人有独特的肠道菌群特征,其菌群有助于富集一组特定的次级胆汁酸(包括isoalloLCA在内的石胆酸衍生物)。该研究进一步鉴定出参与这些胆汁酸代谢的细菌和代谢通路,并发现isoalloLCA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该研究还分析了胆汁酸谱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关系。总之这些发现提示,特定的胆汁酸代谢物可能有助于抵抗致病菌感染,维持肠道稳态,从而促进健康长寿。这为阐释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健康长寿带来了新启示。
长寿
肠道菌群
胆汁酸代谢
次级胆汁酸
抗菌机制
食品乳化剂
Cell子刊:食品乳化剂为致病共生菌“充能”,促进慢性肠炎
膳食乳化剂能扰动肠道菌群,促进慢性炎症,但含有有限、明确、无致病共生菌的菌群的ASF小鼠服用乳化剂却不会发生肠道炎症。原因何在?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乳化剂诱导肠道炎症的作用主要是由特定的致病共生菌(比如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所介导的,乳化剂能直接增强这些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从而扰动菌群,引起炎症和代谢紊乱。这些发现提示,基于菌群的饮食干预(如减少乳化剂摄入)以及靶向特定致病共生菌的干预方法,或有助于改善肠道炎症。
食品乳化剂
emulsifier
adherent-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flagellin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损伤肠道上皮的线粒体功能以破坏肠道屏障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与IBD相关,而IBD患者的活检样本中可观察到线粒体功能障碍。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克罗恩病相关的AIEC菌株——大肠杆菌LF82可在体外诱导结肠上皮的线粒体碎片化及功能障碍,以导致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受损。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 fusion
human epithelial cell lines
Drp1
epithelial permeability
环境污染物
北师大:长期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暴露诱导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二氧化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颜料等产品中,但二氧化钛暴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是对肠道共生菌群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承东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黑暗环境下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中,可诱导大肠杆菌的性状发生改变,包括细胞壁增厚、生物膜形成、鞭毛/菌毛合成增加等,从而增强其在体内外的致病性。
环境污染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大肠杆菌
致病共生菌
炎症性肠病
Cell:牙周炎“坏细菌”加剧肠道炎症的双重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口腔中的致病共生菌可能是一些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重要诱因和帮凶。《Cell》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牙周炎导致的口腔致病共生菌增多,能加剧结肠炎。一方面,这些“坏细菌”在口腔炎症时大量积累,可移位到发炎的肠道中定植下来,直接增加肠道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牙周炎发生时,这些菌还能通过诱导能迁移至肠道的致病性Th17细胞,来间接加剧肠道炎症。这些发现说明,口腔和肠道在菌群和免疫两个层面上都是紧密相连的,保护肠道健康一定不能忽视口腔健康。
炎症性肠病
口腔菌群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eriodontitis
microbiota
致病共生菌
“致病潜力”或可助力解开肠道生态系统的谜团(观点)
致病共生菌是指仅导致疾病的共生菌。在目前菌群和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中,“致病共生菌”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肠道细菌的分类。但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标准,也缺乏严谨的因果关系证据和充分深入的机制研究作为应用这一定义的基础和依据。在发表于《Trends in Microbiology》的这篇评论文章中,作者系统地分析了“致病共生菌”这一定义的由来,在菌群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研究和应用中体现出的不足。针对这些局限性,作者提出了“致病潜力”这一概念,用以定量反映细菌的致病能力。作者认为“致病潜力”可帮助我们了解复杂的肠道生态系统。
致病共生菌
致病潜力
Sunmin Park
Xuangao Wu
寄生虫
感染消化道寄生虫可引起促炎致病共生菌增多
胃肠道寄生虫感染中,寄生虫、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之间有着怎样的互作关系?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感染寄生虫对绵羊肠道菌群和粘膜免疫的影响。
寄生虫
肠道菌群
T细胞
致病共生菌
疫苗
致病共生菌
Cell子刊:致病共生菌如何从“共生”迈向“致病”
肠道内存在一些致病共生菌,大多数情况下“安分守己”,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它们成为优势菌时)会转化为致病菌引发疾病,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有哪些因素驱动了这种转化。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一项果蝇研究发现,致病共生菌能将肠道内的尿苷分解代谢为尿嘧啶和核糖,会促进细菌间的群体感应和毒力基因表达,从而使得其特性从共生向致病转变。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宿主-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参考意义。
致病共生菌
nucleoside hydrolase
Drosophila
quorum sensing
dual oxidas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赵立平团队等:过度生长的产内毒素肠菌,可诱导脂肪肝
肠道菌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存在关联,比如无菌小鼠不会患NAFLD等代谢综合征;然而,具体什么微生物会诱发NAFLD,以及致病过程中这些微生物与宿主的分子互作机制仍不明晰。mBio最新发表的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团队参与主导的研究,从肥胖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中分离出了过度生长的内毒素产生菌,证实这些无毒性的致病共生菌可诱导小鼠的炎症和脂肪肝,并揭示出内毒素与宿主Toll样受体4的互作是其中的关键性分子事件。这些发现为NAFLD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启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肝轴
肠道菌群
产内毒素细菌
致病共生菌
肠道纤维化
致病共生菌通过鞭毛蛋白激活IL-33-ST2信号通路促进肠道纤维化
肠道纤维化是克罗恩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致病共生菌——黏附侵袭型大肠杆菌LF82可通过其鞭毛蛋白,增加IL-33受体ST2的表达,以促进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的肠道纤维化发展。
肠道纤维化
致病共生菌
鞭毛蛋白
IL-33信号通路
肠道纤维化
脊柱关节病
IL-23促进脊柱关节病相关的菌群失调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小鼠的脊柱关节病模型中,IL-23抗体处理可抑制疾病的发展,并抑制与疾病相关的菌群失调。
脊柱关节病
IL-23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icrobiota
spondyloarthropathy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Nature子刊:肠道中的致病共生菌如何促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炎性肝病,常伴随溃疡性结肠炎,肠上皮屏障紊乱可能是共同致病因素。Nature Microbiology本周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PSC患者肠道菌群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可在肠上皮“打洞”,之后的致病共生菌移位可引起肝脏中的Th17应答,从而促进PSC疾病进展。这些发现提示,靶向肺炎克雷伯菌等菌群中的危险分子,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或减少Th17免疫应答,是防治PSC的潜在策略。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致病共生菌
肠道屏障
Th17应答
细菌移位
致病共生菌
利用宿主IgG鉴定潜在致病共生菌
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对比了IBD患儿与非IBD儿童的肠道菌群与宿主IgG的结合情况,发现在IBD患儿中,与宿主IgG结合比例升高的细菌,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了侵袭潜能,或在IBD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致病共生菌
Crohn disease
Dysbiosis
Immunoglobulins
microbiota
致病共生菌
肠道致病共生菌移位可触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肠道菌群的扰动可能导致遗传易感个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82393462)。Immunity近期发表评论解读,看看图就会有收获。
致病共生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型干扰素
细菌移位
致病共生菌
Science:肠道致病共生菌的易位可触发自身免疫病
许多研究发现了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病的关联。一项最新发表与Science上的研究发现,鹑鸡肠球菌(肠道致病共生菌)的易位可触发小鼠及人的自身免疫,提示了菌群与自身免疫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
致病共生菌
自身免疫
细菌易位
鹑鸡肠球菌
Autoimmunity
致病共生菌
Nature:Treg如何调节对致病共生菌的免疫耐受
致病共生菌(pathobiont)是一类有“双重身份”的细菌,比如肝螺杆菌,通常情况下是“良民”,有时候却是诱发炎症疾病的“暴徒”。为什么同一种肠道细菌可以引发如此不同的反应?本周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免疫机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肝螺杆菌诱导的T细胞中,RORγt+ iTreg可“约束”促炎症的Th17,从而抑制肠道炎症;c-MAF转录因子(可能还有STAT3)对iTreg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利用iTreg建立对致病共生菌的免疫耐受,或可成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新策略。
致病共生菌
肝螺杆菌
调节性T细胞 (Treg)
辅助T细胞17
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