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文章数:13篇
高血压
膳食纤维或可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高血压
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纤维治疗通过恢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失调的肠道-免疫系统-血管壁轴的稳态平衡来预防高血压的发展。
高血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膳食纤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狼疮性肾炎或与活泼瘤胃球菌大量增加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中常发生治疗效果不佳与反复发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破坏性炎症,尤其是肾脏炎症,表现为狼疮性肾炎。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最新研究首次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肠道菌群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活泼瘤胃球菌(Rg)可能是复发性狼疮疾病临床发作的诱因之一,并强调了从发病期狼疮性肾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Rg菌株的潜在致病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活泼瘤胃球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狼疮肾炎
粪菌移植(FMT)
国内团队:FMT或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会导致多器官损伤。临床表现的巨大异质性以及复杂的潜在发病机制阻碍了SLE治疗的发展,至今还没有发现具有明确和普遍效果的特定药物。已有文献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SLE的发生发展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赵明、陆前进及团队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最新文章,该团队开展了一项单臂临床试验,探究粪菌移植治疗SLE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粪菌移植(FMT)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肠道菌群
张烜+王军: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菌群特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是外分泌腺的炎症和破坏,主要导致眼睛和嘴巴干燥,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肠道菌群备受关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烜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来自78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78名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样本,并与来自49名系统性红斑狼疮(另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比较。揭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具有临床重要性的菌群特征和途径,有助于阐明肠道菌群紊乱在该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并为未来的机制研究提供方向。
肠道菌群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自身免疫性疾病
Science子刊: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自身免疫病的新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自身抗体和多器官的慢性炎症。皮肤表面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皮肤菌群的失调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已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相关,也与SLE发生存在潜在关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Science Immunology发表文章,揭示了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和IL-23/IL-17信号轴加剧小鼠SLE样自身免疫性炎症的新机制,加深了人们对皮肤菌群失调以及上皮-免疫串扰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间关系的认识。
自身免疫性疾病
研究论文
皮肤菌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李兰娟院士团队: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肠道菌群(综述)
肠道菌群有助于塑造宿主免疫系统,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肠道菌群相关的人类疾病不断增加,但其机制仍然是个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慢性炎症、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损伤,迄今为止大多无法治愈。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现在被认为是局部/全身免疫反应的重要环境触发因素。来自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王忞等人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一项综述,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调节肠道菌群在SLE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肠道菌群
免疫应答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国内团队:维持铁稳态或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性T细胞异常扩增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会辅助B细胞活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铁是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会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但铁离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陆前进及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最新研究,发现铁离子的过载会通过调节DNA去甲基化,促进致病性T细胞(Tfh细胞扩增)异常分化,进而加重狼疮小鼠疾病进展。总之,该研究进一步扩展了我们对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体液免疫中作用的认识,通过临床补铁治疗患有缺铁性贫血的SLE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铁离子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动物实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TCR信号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T细胞受体(TCR)信号异常和肠道失调被认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生有关,但这些致病机制是否相互关联仍不清楚。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TCR信号的缺乏改变肠道菌群,并通过驱动Th17细胞的分化促进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TCR信号
肠道菌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失调的菌群、衰老的免疫与狼疮的病发(综述)
老年人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存在重叠的临床症状,包括感染、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这可能是两种人群中相似的病理生理学过程造成的结果。在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和老年人群中存在导致炎症和衰老的多种形式的免疫失调,菌群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渐渐被揭示。近期发表于Autoimmunity Reviews的一篇综述介绍了衰老和狼疮患者类似的菌群失调的变化,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在这两组人群中所见的显著的重叠的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免疫衰老
菌群失调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国内团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菌群变化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陆前进团队与赵明团队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分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肌炎及健康人的皮肤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发现SLE患者的皮肤菌群失调且与多项重要临床特征相关,并鉴定出葡萄球菌属可作为SLE患者皮肤病变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kin lesionCutaneous
Microbiome
staphylococcus
狼疮肾炎
SLE相关的肠道共生菌或促进狼疮肾炎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61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发现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且降低的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另外,患者肠道中的活泼瘤胃球菌丰度增加;而在狼疮肾炎患者中,抗活泼瘤胃球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结果提示特定的肠道共生菌可能在狼疮肾炎的发病中起到促进作用。
狼疮肾炎
Autoantibodies
commensal
Gut barrier
Microbiome
致病共生菌
肠道致病共生菌移位可触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肠道菌群的扰动可能导致遗传易感个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82393462)。Immunity近期发表评论解读,看看图就会有收获。
致病共生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型干扰素
细菌移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COIR:肠道菌群或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因素
系统性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肠道菌群之间关联的综述,值得认真看看,特别推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肠道微生物群
发病原因
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