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脆弱拟杆菌
文章数:34篇
肠道免疫
共生菌通过调节干扰素信号可维持小鼠免疫耐受?
I型干扰素在协调免疫应答中发挥广泛的重要生物效应,已经在病原体清除的背景下进行过经典的研究。然而,免疫调节细菌是否通过IFN途径支持肠道免疫耐受仍然未知。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探究共生细菌脆弱拟杆菌利用经典抗病毒途径来调节肠道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反应,发现共生细菌促进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以维持小鼠的免疫耐受,值得关注。
肠道免疫
I型干扰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泛素同源物
高翔等Nature子刊:脆弱拟杆菌泛素同源物会驱动肠菌种内细菌竞争?
细菌间的拮抗和相关的防御策略在细菌竞争中必不可少。人类肠道共生体脆弱拟杆菌会分泌一种泛素同源物(BfUbb),对体外脆弱拟杆菌菌株的一个亚群有毒。近日,山东大学高翔及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系统深入地解析了人肠道拟杆菌分泌的泛素同源物BfUbb独特的杀菌机制,并表明BfUbb是塑造人类肠道内菌株组成的强大驱动因子,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值得关注。
泛素同源物
种内竞争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表观遗传
Nature子刊:甲基转移酶如何影响脆弱拟杆菌群表观遗传?如何影响其进化?
细菌基因组中检测到了三种类型的 DNA 甲基化修饰,并且机制研究已经证明 DNA 甲基化在从噬菌体防御到毒力转录控制和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等生理功能中的作用。尽管甲基转移酶无处不在并且可能的甲基化模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细菌物种的表观基因组多样性仍未得到探索。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篇文章,研究人员采用长读长基因组测序、甲基组分析和抗菌药敏感性表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拥有四十年历史的BFG临床分离物进行分析,揭示了临床 BFG 分离物中的表观遗传景观。
表观遗传
脆弱拟杆菌
肾纤维化
中国药科大学Nature子刊:肠道内的脆弱拟杆菌改善小鼠肾纤维化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病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变化,造成肾脏功能的丧失与衰竭,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延缓或逆转肾纤维化的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肠道菌群或可用于慢性肾病的防治。近日,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张之昊、谭宁华及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揭示了脆弱芽孢杆菌通过降低血清脂多糖和增加1,5-脱水葡萄糖醇(1,5-AG)水平缓解小鼠肾纤维化的新机制,或有助于为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防治。
肾纤维化
脆弱拟杆菌
肠道菌群
细菌间互作
大肠杆菌产生的colibactin如何抑制霍乱弧菌定殖?怎样重塑肠道菌群?
肠道等环境中的复杂微生物群落成员已经进化出种间竞争机制,目前发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代谢或生态位的竞争上,而对具体的微生物间的靶向机制研究较少。PNAS 近期发表的文章,首先确定了小鼠肠道中对霍乱弧菌感染具有害影响的肠道共生菌,进一步分析发现由pks基因岛编码的基因毒素colibactins,对于在体外和小鼠肠道中拮抗霍乱弧菌至关重要。并且,colibactins可特异性杀死肠道中的Bacteroides fragilis来塑造微生物群。本研究结果阐明了colibactins塑造微生物群落的机制,并为探究肠道多细菌相互作用在感染和疾病防治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细菌间互作
colibactin
霍乱弧菌
肠道微生物组
sos反应
结肠炎相关肠癌(CAC)
国内团队:移植脆弱拟杆菌或可限制结肠炎相关癌症进展
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生结肠炎相关癌症(CAC)的风险较高。南京医科大学周春立和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一舟与研究团队,在Cancer Letters发表文章,发现UC和CAC患者的肠道菌群中,脆弱拟杆菌的丰富度显著降低。而定植脆弱拟杆菌可改善慢性炎症引起的肠上皮损伤,并预防结肠肿瘤的发展。移植脆弱拟杆菌或可作为干预结肠癌发生的新策略。
结肠炎相关肠癌(CAC)
脆弱拟杆菌
炎症
结直肠癌
Cell子刊:大肠息肉中,原本正常的共生菌可能“叛变”
特定肠道细菌已被证实可驱动肠道肿瘤的发生,如具核梭杆菌、pks+大肠杆菌,以及产毒脆弱拟杆菌(ETFB)等。但癌前息肉是否与特定的菌群特征相关,尚待深入研究。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见的肠道共生菌——非产毒脆弱拟杆菌(NTBF)在结肠息肉患者中增多,并揭示了患者中的NTBF菌株与无息肉者的NTBF菌株在基因和功能方面的差异。该研究提示,在早期的息肉发展过程中,失调和炎性的肠道微环境可能导致了促炎的NTBF菌株(而非抑制炎症的菌株)在患者中被选择性地富集,从而加剧了组织炎症,进一步促进有害/致癌菌的富集。
结直肠癌
结直肠息肉
黏膜菌群
脆弱拟杆菌
结直肠癌
大肠杆菌+产毒脆弱拟杆菌,可促进大肠癌发生
大肠杆菌和肠毒素性脆弱拟杆菌(ETBF)在结直肠癌的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在确诊结直肠癌前,血清中针对大肠杆菌蛋白的IgA阳性,以及针对大肠杆菌蛋白+ETBF毒素的IgG阳性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遗传毒性大肠杆菌及ETBF的双重感染可能促进结直肠癌发生。
结直肠癌
大肠杆菌
脆弱拟杆菌
细菌毒素
研究论文
脆弱拟杆菌
单个脆弱拟杆菌就可缓解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体造血细胞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对宿主抗原反应过度引起的病理过程,供体T细胞经过克隆性扩张和分化,最终损害受体靶器官,胃肠道损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给GVHD小鼠模型定植脆弱拟杆菌可通过短链脂肪酸,IL22以及Treg细胞,降低炎症因子,增加肠屏障完整性,该研究证明单个益生菌或可成为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脆弱拟杆菌
移植物抗宿主病【有显著改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I型R-M
脆弱拟杆菌的“套期保值”策略,帮助其逃离宿主防御提高竞争优势
I型R-M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可与外源入侵DNA对抗的防御系统,同时微生物也进化出一套抵抗I-R-M的逃逸机制,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多特性,比如在其整个基因组中大量反转倒位DNA的功能,然而这些倒位是否能帮助菌群逃逸噬菌体的追捕,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Nucleic Acids Research报道了一项研究,发现了脆弱拟杆菌在单个R-M基因座中四个不同反向重复序列处的可逆DNA倒位,产生了八个不同的特异性基因,所有这些基因均存在于细菌种群的表达基因座中,从而导致种群中广泛的甲基化多样性,不仅能帮助其避开宿主防御,同时增加其种群的菌株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其存活优势。
I型R-M
脆弱拟杆菌
基础研究
研究论文
细胞系实验
结肠癌
Nature子刊:菌群塑造化疗诱导的大肠癌免疫监视
结肠癌(CC)的预后取决于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包括滤泡辅助T(TFH)细胞,以及化疗诱导的免疫反应效果。目前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是否有助于诱导TFH细胞驱动的免疫反应。最新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发现,在CC患者和结肠癌小鼠模型中,回肠内微生物组可塑造回肠上皮细胞的免疫原性,并辅助激活TFH细胞免疫应答。该研究成果表明,免疫原性回肠细胞凋亡有助于提高CC化疗的预后。
结肠癌
预后
免疫原性
肠道微生物组
脆弱拟杆菌
体外共培养系统
肠道厌氧菌和人结肠上皮的共培养体系
肠上皮位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界面,在肠道生态系统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缺乏简单易操作的共培养系统,人们对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非常有限。虽然类器官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结肠上皮在常氧条件下的培养,但上皮组织和肠道厌氧菌之间的氧需求冲突使得它们的共培养变得困难。《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种有效的肠道厌氧菌和人结肠上皮的共培养系统iHACS,该系统可营造肠道厌氧菌与结肠上皮共生环境,可用于研究菌群与结肠上皮的相互作用。
体外共培养系统
专性厌氧菌
肠道上皮细胞
AKK菌
丁酸梭菌
脆弱拟杆菌
Nature子刊:hsRNA-seq揭示出脆弱拟杆菌在结肠不同空间的生理机能
《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的文章,利用杂交选择RNA测序(hsRNA-seq)对分布在小鼠结肠腔、粘液或上皮组织的脆弱拟杆菌进行转录组分析,揭示出其在结肠不同空间的生物机能。同时,与传统RNA-seq相比,hsRNA-seq对粘液和组织的脆弱拟杆菌基因组的读写能力分别提高了48倍和154倍,可对不同生物地理位置进行高保真的比较。
脆弱拟杆菌
Bacterial host response
microbial ecology
Microbiome
RNA sequencing
高血压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介导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
肠道菌群与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相关,但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晰。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张群业团队及山东省立医院的王哲团队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肠道菌群介导高盐饮食诱导高血压产生的机制:高盐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减少脆弱拟杆菌,从而提升皮质酮水平以促进高血压,而脆弱拟杆菌可通过其代谢产物花生四烯酸抑制皮质酮的产生。
高血压
Bacteroides
arachidonic acid
Corticosterone
high-salt diet
菌群-免疫互作
肠道菌群影响生命早期胸腺淋巴细胞的发育
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肠道菌群在生命早期对免疫系统发育的调节机制:脆弱拟杆菌的多糖A通过TLR2信号促进胸腺中PLZF+淋巴细胞的稳态,同时,菌群介导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从结肠迁移至胸腺以维持PLZF+淋巴细胞的稳态。
菌群-免疫互作
early-life immunity
mucosal immunity
thymic lymphocyte development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拟杆菌多糖A如何训练宿主免疫系统?
脆弱拟杆菌的荚膜成分——多糖A(PSA)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IL-10,促进抗炎免疫应答。PNAS近期发表了哈佛大学Dennis Kasper团队的研究,分析了PSA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信号通路,以及PSA所含的一种脂质结构在其中的作用。
菌群-免疫互作
Bacteroides fragilis
host–microbe interactions
polysaccharide A
symbionts
炎症调节
脆弱拟杆菌多糖A预防致死性小鼠病毒性脑膜炎
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应答有调控性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脆弱拟杆菌及其组分——多糖A(PSA),可对由致死剂量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小鼠病毒性脑炎死亡起预防性作用,并揭示了PSA的免疫调节机制。相关发现对于治疗大脑炎症性疾病和病毒诱导的炎症性疾病有参考意义。
炎症调节
病毒性脑炎
脆弱拟杆菌
多糖A
免疫调节
细菌适应性
Cell子刊:人体肠道内的“适者生存”
任何环境下细菌都在经历自然选择过程。来自MIT的赵诗杰博士与其同事近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研究,将菌株培养技术与粪便菌群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联用,发现了脆弱拟杆菌通过积累突变来适应人体宿主环境的模式、人体肠道适应性密切相关的基因以及在人体宿主内的菌株演化动态特点。该结果有助于研究肠道共生细菌的适应性机制,对于阐释细菌-人体宿主互作以及共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细菌适应性
宿主内演化
粪便宏基因组
菌株培养
脆弱拟杆菌
二甲双胍
北大姜长涛等:二甲双胍调节菌群-胆汁酸-肠道FXR轴,改善代谢紊乱
二甲双胍被认为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通过活化AMPK等机制来发挥其降糖功效。Nature Medicine刚刚上线了由北京大学姜长涛团队主导的研究,通过分析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样本,结合动物和体外实验,阐释了二甲双胍改善高血糖等代谢障碍的另一条途径:减少肠道菌群中的脆弱拟杆菌,使特定胆汁酸升高,进而抑制肠道FXR信号。该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二甲双胍药效机制的认知,也为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脆弱拟杆菌
胆汁酸
脆弱拟杆菌
非产毒脆弱拟杆菌抑制小鼠的结肠炎及结肠肿瘤发生
功能不同的脆弱拟杆菌菌株在体内的作用有很大差异。Mucosal Immunology上报道的一项最新研究,发项在小鼠模型中,非产毒脆弱拟杆菌(NTBF)NCTC 9343菌株预先处理,可在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TBF)86菌株诱导的结肠炎及肿瘤发生中起保护作用,而该作用不依赖于NTBF的多糖A。
脆弱拟杆菌
脆弱拟杆菌
非产毒脆弱拟杆菌
结肠炎
肠道多发性腺瘤小鼠模型
菌群定植
IgA在肠道共生菌的定植中起关键作用(评论)
共生菌如何在宿主肠道内定植?Science近期发表的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43206361)显示,宿主分泌的抗体IgA可促进脆弱拟杆菌的肠内定植。Current Biology近期刊发评论解读文章,配图是精华,值得看看。
菌群定植
菌群-宿主互作
脆弱拟杆菌
免疫球蛋白A
共生
甲氨蝶呤
华西杨莉+许恒等:甲氨喋呤造成胃肠道毒性,菌群或深度参与
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莉和许恒两位教授领衔,发表在EbioMedcine上的重要研究工作,发现常见抗肿瘤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甲氨蝶呤(MTX)引起的胃肠道毒性,或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这是中国临床研究团队所做的高水平药物与肠道菌群相关研究,很值得学习借鉴。
甲氨蝶呤
胃肠道毒性
脆弱拟杆菌
拟杆菌目
肠道粘膜免疫
Science:宿主分泌的IgA可促进肠道细菌定殖
Science刚刚上线的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通过小鼠和体外实验证明,脆弱拟杆菌可诱导宿主分泌IgA并与其结合,从而在肠上皮粘膜定殖,该过程需要细菌的CCF系统感应宿主信号并调节细菌表明的荚膜多糖转录。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肠道粘膜免疫与共生菌互作的理解,表明了IgA在肠道免疫中的双重作用。
肠道粘膜免疫
脆弱拟杆菌
免疫球蛋白A(IgA)
肠道内定殖
荚膜多糖
细菌定殖
Science:抗体帮助肠道细菌在肠粘膜安居
这是上周Science发表的一篇新闻评论,对同期刊登的IgA促进脆弱拟杆菌在肠道定殖的研究(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43206361)进行简单解读和评论。文章虽然不长,但重点齐全,通俗易懂,不妨一看。
细菌定殖
免疫球蛋白A(IgA)
脆弱拟杆菌
结直肠癌(CRC)
Science:在家族性息肉病人肠道里,有两种细菌促癌!
这是昨天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重量级文章,发现在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结直肠癌遗传易感个体中存在结肠细菌被膜,主要由两种癌性细菌组成——产生不同癌性毒素(oncotoxin)的大肠杆菌和脆弱拟杆菌,并在相应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说明这两种细菌在结肠粘膜的持续共定殖,可在遗传易感个体中驱动肿瘤形成。这是继幽门螺杆菌和具核梭杆菌后,再次明确鉴定出的促进癌症的细菌,强烈推荐阅读。
结直肠癌(CRC)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脆弱拟杆菌
大肠杆菌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脆弱拟杆菌
Cell子刊:脆弱拟杆菌毒素如何促进结肠肿瘤发生
上周的一篇Science文章在家族性息肉病人肠道里鉴定出两种促癌细菌(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872544),产生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ETBF)是其中之一。Cell子刊同时发表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对ETBF促进结肠肿瘤的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ETBF分泌的毒素可刺激结肠上皮产生IL-17黏膜免疫应答,促使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癌变,并招募促肿瘤的髓细胞浸润末端结肠,加剧肿瘤形成。这两篇同时发表的文章各有侧重,也有共通之处,二者对照印证,或可为结肠癌的防治带来启示。 此外,同为脆弱拟杆菌,不同菌株间可存在巨大差异,有的促癌,有的则有潜在的益生作用,肠道菌群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脆弱拟杆菌
脆弱拟杆菌毒素
结肠上皮细胞
结肠肿瘤
脆弱拟杆菌
FM:脆弱拟杆菌的CRISPR-Cas系统
这是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发表的关于肠道中重要的致病共生菌——脆弱拟杆菌的CRISPR-Cas系统类型的研究,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脆弱拟杆菌
CRISPR-Cas系统
Philip Hugenholtz
Donovan H Parks
6型分泌系统
EMBO Reports:菌株间的竞争阻止结肠炎
非产毒素脆弱拟杆菌株利用四型分泌系统,对病原性产肠毒素菌株进行竞争,从而使宿主避免暴露于毒素,也使宿主避免肠内炎症性疾病。这个研究充分支持了“健康的肠道菌群是对抗肠道病原体的主要力量”。善待自己的菌群,是提高对抗病原体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你同意么?
6型分泌系统
结肠炎
脆弱拟杆菌
菌群竞争
益生菌
脆弱拟杆菌
Science:基因+菌群,IBD发病中的作用
紧随Cell的步伐,欢迎Science成为菌群月刊[呲牙]
IBD
脆弱拟杆菌
外膜囊泡(OMV)
ATG16L1
Treg
双歧杆菌
Nature Reviews:肠道细菌“指挥”肿瘤免疫!
2015年11月27日,Science上发表了两篇直到今天都还让很多人兴奋的文章(第一篇: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49930504;第二篇: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54124808),当年12月的Nature Reviews Cancer[IF:37.147]特别对此进行了简要介绍,我们今天分享,也提醒大家我们很快或许能看到之前研究者的后续工作——在肿瘤病人身上的验证工作!绝对值得期待哦。
双歧杆菌
脆弱拟杆菌
多形拟杆菌
PD-L1抗体
CTLA-4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