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I型干扰素
文章数:16篇
肠道免疫
共生菌通过调节干扰素信号可维持小鼠免疫耐受?
I型干扰素在协调免疫应答中发挥广泛的重要生物效应,已经在病原体清除的背景下进行过经典的研究。然而,免疫调节细菌是否通过IFN途径支持肠道免疫耐受仍然未知。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探究共生细菌脆弱拟杆菌利用经典抗病毒途径来调节肠道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反应,发现共生细菌促进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以维持小鼠的免疫耐受,值得关注。
肠道免疫
I型干扰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细菌病原体
Nature子刊:细菌如何抑制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促进定植?
I型干扰素(IFNs)是抗菌防御中的重要细胞因子。细菌病原体是否以及如何抑制先天免疫受体驱动的I型IFN表达,目前尚不清楚。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了细菌利用自身转运蛋白EhaF,靶向一种特定的转录因子TFE3,从而抑制I型IFNs的产生,破坏宿主的天然免疫。
细菌病原体
I型干扰素
鸡肠道菌群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可帮助鸡对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
禽肉是人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家禽饲养离不开抗生素的使用,但抗生素的残留和耐药性问题推动人们寻找预防、治疗家禽感染的替代方法。已知哺乳动物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宿主对抗病毒感染,但目前对家禽共生菌群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研究较少。近日,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江新杰、于天飞及其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研究文章,指出了鸡肠道菌群在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方面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预防和控制鸡肾型IBV提供了新的思路。
鸡肠道菌群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型干扰素
鼠乳杆菌
研究论文
胰腺癌
Science子刊: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TMAO可驱动胰腺癌的免疫激活
胰腺导管腺癌(PDAC)对治疗的响应较差,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Science Immunology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可以驱动PDAC的免疫激活,增强PDAC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响应。无独有偶,半年前复旦大学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研究也显示,TMAO能增强对三阴性乳腺癌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38796282)。TMAO未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值得关注。
胰腺癌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TMAO
I型干扰素
抗肿瘤免疫
菌群-免疫互作
浙大团队:肠道菌群通过I型干扰素激活抗病毒免疫
共生菌群-免疫系统互作在抵御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浙大朱书团队近期在mBio发表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I型干扰素介导了肠道菌群-天然免疫互作,可抵御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系统性病变,而且补充共生菌Blautia coccoides可有效恢复抗病毒天然免疫。该研究阐释了肠道菌群-天然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的重要机制,或有助于开发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菌群-免疫互作
肠道病毒感染
I型干扰素
天然免疫
干扰素
Nature子刊:I型与III型干扰素促进肠道损伤修复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同时缺失I型干扰素及III型干扰素可通过损伤肠道屏障并抑制上皮再生,以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机制上,干扰素可通过上调双调蛋白的表达以激活EGFR信号,从而促进肠道粘膜损伤修复。
干扰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损伤修复
I型干扰素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子刊:皮肤菌群促进I型干扰素的产生以修复皮肤损伤
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皮肤共生菌群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皮肤菌群通过TLR2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CXCL10,以招募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至损伤皮肤处;同时,CXCL10与皮肤细菌DNA形成复合物,激活pDC以产生I型干扰素。I型干扰素可激活成纤维细胞及巨噬细胞以产生组织生长因子,从而促进对损伤皮肤的修复。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皮肤菌群
菌群-免疫互作
Cell:菌群调控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新机制
共生菌群对免疫的调控作用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尽管有大量的研究积累,人们对于菌群如何调控免疫细胞功能的认知仍然有限。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菌群能控制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产生I型干扰素(IFN-I),这种IFN-I信号就像一种开关,能调控其信号接受者——常规树突细胞(cDC)的反应性,使cDC处于一种“时刻准备应对病原体入侵”的基础状态;但这种有益功能也是有代价的,因为处于这种状态的cDC能在失去免疫耐受制衡时引起对无害抗原的不必要的T细胞应答。这些发现为阐释动物如何适应其微生物环境并平衡相关免疫功能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
菌群-免疫互作
microbiota
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s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肿瘤免疫治疗
瘤内特定菌群可增强CD47单抗的肿瘤治疗疗效
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组成可影响PD-1单抗等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疗效,但肠道菌群对于CD47单抗疗效的影响尚未明确。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的瘤内菌群组成可影响CD47单抗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双歧杆菌属在瘤内的富集可促进荷瘤小鼠对CD47单抗的应答。机制上,瘤内的双歧杆菌属菌株可通过激活STING信号以增强I型干扰素产生,从而促进树突细胞的交叉呈递,以提升CD47单抗的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
STING
肿瘤免疫治疗
菌群-免疫互作
CD47
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菌群驱动肺间质细胞的干扰素信号以抑制流感病毒感染
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肺间质细胞的I型干扰素信号在抑制流感病毒在肺部的复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菌群增强了肺间质细胞中的干扰素信号。
菌群-免疫互作
肠-肺轴
菌群-免疫互作
流感病毒
I型干扰素
菌群-免疫互作
I型干扰素应答促进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
《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STAT2依赖性的I型干扰素应答促进了小鼠体内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该结果对于研究沙门氏菌的肠道感染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菌群-免疫互作
鼠伤寒沙门氏菌
I型干扰素
动物实验
STAT2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吲哚可缓解小鼠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接受同种异体骨髓抑制的患者的肠道菌群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Blood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GvHD小鼠模型中,吲哚衍生物可通过作用于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以抑制肠道损伤、细菌易位、炎症反应,从而缓解GvHD,并降低GvHD死亡率。
移植物抗宿主病
吲哚
移植物抗宿主病
I型干扰素
Feng Chen
I型干扰素
Science子刊:从肥胖到慢病,失调的菌群是中介!
介绍Science Immunlogy上同期一项重要研究(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96068520)的小文章,老规矩,这样的文章看看图就有收获。
I型干扰素
肝脏CD8+ T细胞
I型干扰素
Science子刊:菌群介导I型干扰素促进代谢综合征
这是Science Immunology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论文,介绍肠道菌群介导的I型干扰素(IFN-I)如何在肝脏中促进特定T细胞累积和活化并进而影响代谢综合征。很好的免疫因子与细胞相关机制研究,特别推荐!
I型干扰素
肝脏CD8+ T细胞
I型干扰素
CHM:I型干扰素如何抗细菌感染?
I型干扰素,一般认为可以抗病毒感染,那它在抗细菌感染中有什么角色呢?这篇综述推荐大家看看。
I型干扰素
细菌感染
星形胶质细胞
Nature子刊:色氨酸代谢产物,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肠道菌群代谢色氨酸的产物,和I型干扰素,都能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越来越多这样的菌群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无疑为未来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药物、疗法打开了一扇大门。不管你看得懂看不懂,新时代已经到来哈。
星形胶质细胞
I型干扰素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