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细菌感染
文章数:38篇
人工智能
Nature:用可解释的深度学习模型,研发对抗超级耐药菌的全新抗生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120万人死于由抗生素耐药性加剧的细菌感染,这已超过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可解释的深度学习模型,从超过1200万种化合物中识别出一种全新的新型抗生素类型,可以杀死临床上常见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化合物对人类细胞的毒性很低,因此成为特别有希望的抗生素候选者,值得关注。
人工智能
药物研发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抗生素耐药
黏膜免疫
Nature子刊:肠道Treg选择性分泌IL-27,调控Th17免疫
Treg细胞通过可溶性细胞因子和抑制性受体维持免疫平衡,帮助抑制不适当的免疫激活。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Li-Fan Lu及团队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Treg细胞通过产生IL-27来限制Th17介导的免疫反应,可有效抑制自身免疫性炎症并限制了对某些肠道致病菌的T细胞反应,值得关注。
黏膜免疫
T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基因敲除
膳食铁
印遇龙+万丹等:摄入膳食铁或可抵御病原性细菌感染?
铁被认为是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由于铁对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多数微生物增殖颇为重要,有时会加重炎症性疾病,因此它们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常被低估。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万丹及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发现膳食铁摄入可提高血清铁水平,调节杯状细胞增殖和黏蛋白层功能,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值得关注。
膳食铁
致病菌感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上皮细胞
婴儿
婴儿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发展中国家的婴儿进行分析,探索了获得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或许未来可以用来构建婴儿感染的预测模型,从而辅助精准预防。
婴儿
研究论文
细菌感染
危险因素
纳米医学
马曦团队:自组装嵌合肽纳米颗粒防治全身细菌感染
这是近期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的中国农业大学马曦及其团队的一份工作。通过理性设计合成了一种自组装嵌合肽纳米颗粒,具备肽和赖氨酸的抗菌活性,以及脯氨酸和聚乙二醇(PEG)对蛋白酶及高浓度盐环境的稳定性。他们发现PEG连接在远离或靠近肽链的疏水端赖氨酸侧链氨基上,都会表现出良好良好生物相容性、高浓度盐及蛋白酶稳定性,当PEG连接在末端的脯氨酸上时,盐稳定性较差。肽纳米颗粒在体内及体外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破坏细胞膜和干扰细胞周期来杀菌,同时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特别是中和炎症,以治疗或者预防小鼠和仔猪细菌感染,且不会导致耐药性产生。
纳米医学
药物研发
抗菌药物
肽纳米颗粒
自组装
粘膜免疫
Cell子刊:两种免疫细胞有序分工,保护肠道抵御细菌感染
IL-22有助于屏障部位的宿主保护,可由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产生。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分泌IL-22的天然淋巴细胞(ILCs)和T细胞通过不同的肠上皮细胞激活模式,从而在早期和晚期保护肠粘膜:IL-22+ ILCs的作用仅限于表面的IEC,限制早期细菌定植,而招募到固有层的IL-22+ CD4 T细胞则靶向隐窝的肠上皮细胞,以抑制细菌向结肠隐窝的扩散。
粘膜免疫
IL-22
细菌感染
T细胞
天然淋巴细胞
抗生素耐药
Lancet:不容小觑!抗生素滥用每年直接致死127万人(综述)
多年来,抗生素耐药性(AMR)被视为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尽管许多国家制定了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致命问题的计划,但由于缺乏有力数据的证据来量化和使决策者认识到这一问题,这些计划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实施一直停滞不前。当细菌的进化方式使它们不受现有治疗的影响时,就会出现AMR,从而使感染更难治疗,并且通常会导致以前可以预防的死亡。近日,全球多中心研究人员联合在权威期刊《The Lancet》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细菌性AMR的系统综述,其分析了204个国家的数据,表明AMR现在是全球主要死因,超过了许多公认的死亡原因,强调了迫切需要扩大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行动,并概述了决策者立即采取的有助于拯救生命和保护卫生系统的行动。
抗生素耐药
统计分析
细菌感染
病原菌
病原菌效应因子与宿主吞噬蛋白互作,决定宿主先天免疫反应
宿主免疫细胞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PRR)特异性识别细菌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从而启动机体的防御系统。脂多糖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受宿主免疫识别的重要PAMP之一。然而,不仅仅病原菌细胞壁存在LPS,而且肠道正常共生革兰氏阴性菌也具有LPS分子,然而宿主对于这两种细菌的免疫反应有显著的差异。宿主如何区分病原菌和共生菌而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Gut Microbes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在不同物种的病原菌与共生菌相比,病原菌具有一种含有WxxxE特征序列的效应因子。进而用沙门氏菌为模式,研究发现WxxxE特征序列对于SifA效应因子与宿主吞噬蛋白ELMO1相互作用非常的关键,而SifA-ELMO1互作对于细菌在宿主中的定植、传播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病原菌
WxxxE家族效应蛋白
ELMO1
SifA
炎症水平
结肠癌
短期细菌感染也可促肠癌?一种新的基因毒素是“祸首”
与持续性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低度炎症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然而,暂时性和自限性感染对细菌性结肠肿瘤发生的影响尚不清楚。Cancer Discovery近期发表的文章,在粘附/脱落(A/E)病原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T3SS依赖性基因毒素UshA,它具有直接的DNA消化活性,并在小鼠中导致细菌加速结肠肿瘤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A/E病原体的急性和非侵入性感染对结肠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肠癌
基因毒素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
Science子刊:检测致病菌感染的全身成像技术
肠杆菌目细菌中包括多种可引发感染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中有些是令人头疼的多重耐药菌株,目前缺乏对这些致病菌感染进行无创的全身性检测手段。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18F-FDS作为细菌特异性成像剂,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成像方法,可检测和监测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和部位,并与其他炎症和癌症病灶区分开来,具有临床转化前景。
细菌感染
医学成像
大脑微生物组
脱靶扩增或可导致帕金森患者脑部细菌检测假阳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存在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或与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中所见的神经炎症变化有关,或作为健康患者大脑样本中的大脑微生物组而存在。Microbiome最近发表的研究,通过检测健康和帕金森患者个体大脑不同区域微生物组成,及作为种间对照的小鼠大脑微生物组成,结果发现,没有证据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微生物组或细菌感染,检测到的细菌信号是由外源DNA污染和宿主DNA假阳性扩增引起的。
大脑微生物组
脱靶扩增
DNA污染
二代测序
16S rRNA 基因
儿童白血病
抗氧化剂摄入或保护白血病儿童免遭感染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补充抗氧化剂的好处和风险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并且很少有研究系统地评估饮食中抗氧化剂的摄入对儿童癌症的毒性和存活率的影响。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评估了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的膳食中,抗氧化剂的摄入量与治疗相关毒性和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发现通过饮食摄入抗氧化剂可降低感染或粘膜炎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复发或降低生存风险。因此膳食平衡或为ALL儿童治疗过程中防感染和黏膜炎带来好处。
儿童白血病
抗氧化剂
膳食摄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细菌感染
饮食-免疫互作
Science子刊:高盐饮食抑制抗菌防御的机制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可通过增加尿素及糖皮质激素的水平,抑制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抗菌功能,以恶化致病菌诱导的肾盂肾炎。相似地,在健康人体内,1周的高盐饮食干预也可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抗菌功能的受损。该研究结果提示,细菌感染期间应避免高盐饮食的摄入。
饮食-免疫互作
中性粒细胞
抗菌防御
高盐饮食
饮食-免疫互作
细菌感染
IIA型分泌磷脂酶A2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的作用(综述)
IIA型分泌磷脂酶A2(sPLA2-IIA)对于哺乳动物针对致病细菌的先天性宿主防御十分关键。Trend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sPLA2-IIA在抗菌防御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细菌如何对抗sPLA2-IIA对其的杀伤作用,并讨论了sPLA2-IIA在治疗耐药细菌感染中的潜能。
细菌感染
bacteria
infections
phospholipase
antimicrobial enzyme
短链脂肪酸
Cell子刊:流感可影响肠道菌群,增加呼吸道细菌感染风险
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可能发生二次细菌感染。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流感病毒感染促进二次细菌感染的机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抑制了小鼠的进食,导致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发生变化,降低了肠道及血液中的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乙酸盐)的水平,从而抑制了肺泡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以促进肺炎链球菌的感染。补充乙酸盐可通过激活游离脂肪酸受体2(FFAR2),可抑制流感病毒感染期间的细菌感染。
短链脂肪酸
influenza A virus
bacterial superinfection
Gut microbiota
microbial dysbiosis
血流感染
肠道菌群影响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的风险
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是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的患者中的常见严重并发症。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700多名接受了allo-HCT的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埃希氏菌属等5个菌属与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而瘤胃球菌科和拟杆菌科的定殖则在其中起保护作用。另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的风险,但可能增加大肠杆菌感染的风险。
血流感染
Gram-negative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testinal Microbiota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菌感染
弗氏志贺菌抑制宿主细胞的胞内运输以促进其感染
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弗氏志贺菌可通过分泌特定的毒力因子,抑制宿主细胞的3个胞内运输途径:分泌、回收及内吞,以促进其自身入侵结肠上皮。
细菌感染
bacteria
endocytosis
Pathogen
polarity
噬菌体疗法
Nature子刊:噬菌体疗法治疗耐药细菌感染
分枝杆菌具有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健康问题。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影响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移植治疗,增加移植后的死亡率。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案例研究中,使用含有三种裂解性噬菌体的“鸡尾酒”疗法,安全且有效地改善了一位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囊性纤维化患者在接受肺移植后的各项症状。
噬菌体疗法
Bacteriophages
Biological Therapy
Clinical microbiology
Medical research
噬菌体
Science:丝状噬菌体促进绿脓杆菌感染
丝状噬菌体是由绿脓杆菌产生的一种溶原性噬菌体。《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丝状噬菌体可通过增强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并抑制宿主对细菌的吞噬,从而促进绿脓杆菌的感染。
噬菌体
细菌感染
绿脓杆菌感染
噬菌体
丝状噬菌体
细菌感染
Nature子刊:共生肠杆菌科决定了沙门氏菌感染易感性
肠道菌群不同可能是导致实验动物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肠道共生肠杆菌科的差异,会导致小鼠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易感性发生变化。该结果对于解释实验中的个体差异、优化动物实验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细菌感染
易感性
肠杆菌科
沙门氏菌感染
动物研究
免疫
Cell:低能量代谢状态有助于耐受细菌感染
机体抵御细菌感染需要耗费能量。《Cell》杂志近期发表研究,发现机体对于细菌感染的免疫作用会与体温维持系统竞争能量,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降低、体温降低,最终导致对细菌的耐受效应。该结果对解释免疫反应的能量消耗问题、机体的免疫耐受机制以及节食对免疫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免疫
能量代谢
Caloric restriction
dormancy
hibernation
噬菌体疗法
Cell子刊:噬菌体疗法能替代抗生素吗?(综述)
近年来对噬菌体疗法用于细菌感染治疗的关注有所回升。本综述回顾了噬菌体疗法及相关研究的历史,比较了噬菌体疗法与抗生素治疗,并强调了两者联合使用的潜力;同时回顾了近年来噬菌体疗法在动物研究、人体个案和临床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并指出其潜在局限性和发展方向,对于全面了解噬菌体疗法具有参考价值。
噬菌体疗法
细菌感染
综述
细菌感染
噬菌体疗法
细菌毒素
解密克雷伯氏菌产生的肠毒素
《PNAS》近期发表文章,揭示了产酸克雷伯氏菌诱发抗生素相关性出血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发现产酸克雷伯氏菌产生的两种肠毒素tilimycin和tilivalline分别具有基因毒性和蛋白毒性,均可导致肠上皮凋亡。本研究证实不同的细菌毒素在结肠炎致病过程中共同发生作用。
细菌毒素
细菌感染
抗生素相关性出血性结肠炎
产酸克雷伯氏菌感染
产酸克雷伯氏菌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综述)
噬菌体疗法是潜在的疾病治疗方法。本综述重点探讨了噬菌体在哺乳动物组织中的高度穿透性,以及这一特性在治疗细菌感染、进行免疫调节及基因治疗中的优势,回顾了目前噬菌体疗法的运用以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疗法的局限性,对开发靶向、高效疾病治疗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Bacteriophage
blood-brain barrier
Dermis
细菌-宿主互作
miRNA介导的宿主-细菌互作(综述)
Micro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因子。《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miRNA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对宿主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指出miRNA不仅是宿主细胞抵御感染的机制,也可能被病原体利用来促进感染。本文对探索miRNA在细菌-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细菌-宿主互作
微小RNA(miRNA)
bacterial pathogen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多发性硬化
神经感染会是多发性硬化的诱因吗?
多发性硬化(MS)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Neurobiology of Disease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在MS患者的神经组织样本中鉴定出真菌和细菌感染,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微生物感染可能是MS的病因之一,为治疗MS提供了新视角。
多发性硬化
感染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共感染
肠道免疫
湖南师大等:Imd-NF-κB通路促进肠道抗菌免疫同时维持屏障完整性
肠上皮通过细胞脱落和干细胞活化,进行持续的自我更新,对于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尤为关键。湖南师大翟宗昭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合作发现,果蝇中,细菌感染激活的Imd-NF-κB通路,是肠道抗菌免疫中的“多面手”,不仅能诱导抗菌肽的表达,还能调控上皮细胞脱落维持肠道屏障,这种机制可能具有进化保守性。相关成果上周在Immunity[IF:22.845]发表,值得关注。
肠道免疫
肠道屏障
肠上皮细胞
抗菌肽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
SCB:一文读懂细菌如何通过线粒体增加癌变风险(综述)
这是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IF:9.141]发出的关于细菌感染如何通过靶向线粒体而增加癌变风险的综述,系统总结了现有对相关机制的了解,值得认真读一读。
细菌感染
肿瘤
DNA修复
突变
线粒体
癌症治疗
TM:癌症治后易感染,或须重构强菌群!(综述)
这是迄今为止专门关注并系统性阐述:菌群在癌症患者治疗期间如何影响细菌感染的重量级综述,有很大的临床转化意义,必须强烈推荐!
癌症治疗
细菌感染
慢加急性肝衰竭
Gut: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普遍伴随细菌感染
这是Gut上发出的关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患者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发现大部分患者在4周内会发展出细菌感染,而真菌感染则较少见。这对临床应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认真看看。
慢加急性肝衰竭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Youlian Zhou
Zhenjiang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