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细菌-宿主互作
文章数:21篇
肠道黏液层
Cell子刊:肠菌与黏液层的相互作用(综述)
人类肠道中寄生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的一篇综述文章主要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肠道黏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这篇综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其对宿主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见解。此外,对肠道黏液的组成和结构的了解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黏液层
细菌-宿主互作
人肠道共生菌
AKK菌
Nature子刊:Akk菌的首套遗传操作系统
这是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一份工作,作者基于pSAM_Bt质粒,密码子优化转座酶himar1C9成功构建针对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菌)的转座子插入质粒pSAM_Akk,并通过大肠杆菌接合的方式获得了Akk菌的转座子插入突变文库。其中突变体混合文库包括721个基因序列上2680个独特插入、198个基因间序列插入和5个tRNA序列插入,单个突变体单独培养文库包括406个基因序列上1063插入、58个基因间序列插入和2个tRNA序列插入。通过混合文库分别接种到体外胃黏蛋白为唯一碳源的限制性培养基、体内四种小鼠模型(无菌小鼠、接种8种核心肠菌的小鼠、常规饲养小鼠和黏蛋白缺陷鼠)中,进行转座子测序以鉴定关键基因。Akk菌需要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以积累黏蛋白糖,同时表达大量糖苷水解酶以实现代谢生长。在体内,Akk菌表达纤毛和MUL外周蛋白复合体以实现黏蛋白的利用积累。MUL基因帮助Akk菌与其他肠菌竞争以实现定植,在无菌小鼠体内会抑制结肠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份工作成功实现了重要候选益生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遗传操作,为后续机理研究和益生菌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AKK菌
细菌遗传学
细菌-宿主互作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Q7
中国海洋大学: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助力益生作用
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来源于益生菌的细胞外囊泡(EVs)已成为宿主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的潜在介质。然而,益生菌衍生的EVs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抗炎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易华西教授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一项研究,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植物乳杆菌Q7衍生的细胞外囊泡(Q7-EVs)对肠道菌群和肠道炎症的影响,从EVs的角度为益生菌缓解结肠炎提供了依据。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Q7
细胞外囊泡
细菌-宿主互作
肠道菌群
具核梭杆菌
解析具核梭杆菌的肠道促炎机制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在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肠道中有富集,很可能和肠道炎症相关。mBio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的大分子物质(大于50-kDa)对于人的肠道上皮具有促炎作用,外膜囊泡可促进上皮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L-8和TNF。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也验证了具核梭杆菌在肠道菌群定植抗性被破坏后的肠道促炎作用,从分子水平解释了具核梭杆菌的细菌-宿主互作机制,值得借鉴。
具核梭杆菌
肠道炎症
细菌-宿主互作
研究论文
胃肠道类器官
结直肠癌
Cell子刊:靶向细菌-宿主互作或有助于大肠癌治疗(观点)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口腔细菌,与结直肠癌(CRC)增殖、化疗耐药、炎症、转移和DNA损伤等都有关系。使用抗生素控制具核梭杆菌可降低癌症严重程度但无法治愈癌症。最新发表在Trends in Cancer的观点文章为阻断具核梭杆菌-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细菌-宿主互作
细菌-宿主互作
肠道微生态定义蜜蜂的社群身份
基因高度相似蜂群间的巢友识别模式一直缺乏定论。Science Advances近期发表动物研究,发现同一蜂群内共享的肠道微生物很可能是影响蜂群识别的重要因素。该结果表明宿主-微生态互作对宿主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参考。
细菌-宿主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动物实验
蜜蜂社群行为
细菌-宿主互作
Cell子刊:拟杆菌鞘脂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
鞘脂类是细菌重要的结构物质,也是真核生物的信号物质。《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拟杆菌对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依赖于表面鞘脂的合成。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细菌-宿主互作的一种新机制,还详细阐述了新的细菌鞘脂的合成通路,值得参考。
细菌-宿主互作
肠源鞘脂神经酰胺
sphingolipids
Microbiome
Bacteroides
细菌代谢产物
3型羟基羧酸受体介导细菌代谢物-人体互作
人科动物含有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的羟基羧酸受体。《PLoS Genetic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人科动物的3型羟基羧酸受体(HCA3)介导了乳酸菌代谢产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该研究一方面解释了HCA3在人科动物中的功能,对于研究细菌代谢产物-宿主互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细菌代谢产物
细菌-宿主互作
3型羟基羧酸受体(HCA3
D-苯基乳酸(D-PLA)
发酵食品
细菌-宿主互作
Science子刊:免疫缺陷基因+特定肠道菌共同驱动肠道病变
肠道细菌在克罗恩病中具有重要作用。《Science Immunolog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在固有免疫缺陷小鼠中,特定的肠道细菌可以诱发克罗恩病样结肠炎,该过程与宿主清除细菌能力受损有关。该结果对于研究肠道菌群-宿主基因互作具有参考价值。
细菌-宿主互作
克罗恩病样结肠炎
固有免疫缺陷
Nicole Racine
Erin Hetherington
细菌-宿主互作
Nature子刊:细菌可帮助线虫进行亚硫酸盐解毒
《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线虫体内定殖的细菌可合成钼辅因子(一种人体发育的必需物质)并将其转移给线虫,以帮助线虫将体内的毒性亚硫酸盐氧化,从而促进线虫的生长发育。
细菌-宿主互作
动物实验
秀丽隐杆线虫
钼辅因子
亚硫酸盐解毒
共生生物
亟需重视共生菌、菌群和宿主的“三角关系”
《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观点文章,指出在研究共生生物时,不能忽略共生生物与共生菌群中其他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强调了在该领域研究中需要全面考虑共生生物-菌群互作、宿主-环境互作等因素,对于研究共生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共生生物
共生生物-菌群互作
insects
Phenotype
Wolbachia
肠道类器官
新型类器官助力肠上皮研究
《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报道了一种逆转人类肠类器官上皮细胞极性的新技术,可以使细胞顶端向外生长,基底细胞向里生长。该模型有助于研究病原体结合宿主细胞的位点和作用方式,对于研究细菌-宿主互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肠道类器官
细菌-宿主互作
Listeria
salmonella
apicobasal polarity
细菌-宿主互作
定义核心共生菌Parasutterella的作用
Parasutterella属是人和老鼠肠道菌群的核心成员。《ISME Journal》近期发表研究,首次直接证实了Parasutterella在肠道微生态中的作用以及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影响,对阐释肠道菌群功能、细菌-宿主互作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宿主互作
动物实验
细菌-宿主互作
肠道菌群代谢
Parasutterella属
细菌适应性
Science:肠内生存不易,倒位子或是细菌适应肠道环境的利器
细菌如何适应变化的环境?Science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种称为倒位子(inverton)的遗传元件可能在肠道菌适应肠内环境中有重要作用。含有启动子的倒位子可翻转方向,使其调控的基因表达状态在“开”和“关”之间切换,从而在需要的时候让细菌表达有利于其生存的基因,比如与细菌表面结构分子和抗生素耐药性有关的基因,前者有助于细菌-环境(比如宿主免疫)互作,后者能帮细菌抵御抗生素的毁灭性打击,从而使细菌更好的在肠道等宿主环境中安居。
细菌适应性
倒位子
启动子
细菌-宿主互作
抗生素耐药基因
细菌-宿主互作
miRNA介导的宿主-细菌互作(综述)
Micro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因子。《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miRNA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对宿主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指出miRNA不仅是宿主细胞抵御感染的机制,也可能被病原体利用来促进感染。本文对探索miRNA在细菌-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细菌-宿主互作
微小RNA(miRNA)
bacterial pathogen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细菌-宿主互作
肠道细菌“劫走”了维生素B12
肠道细菌表面的脂蛋白在获取维生素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BtuG2在拟杆菌与人类宿主竞争维生素B12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结果对阐释肠道细菌的维生素获取机制、探究肠道菌群与维生素缺乏症之间的联系,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细菌-宿主互作
corrinoid
Gut
infectious disease
intrinsic factor
微生物疗法
Nature子刊:活菌生物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新闻和观点)
微生物疗法是指用基因工程菌来对抗疾病。这一领域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人们已经在动物模型和人体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新闻观点对Isabella等人的微生物疗法(Isabella et al., Nat Biotechnol, 2018)及相关成果进行了评论。Isabella等人使用表达苯丙氨酸羟化酶的大肠杆菌Nissle 1917菌株成功治疗小鼠和非人灵长类的苯丙酮尿症,成为微生物疗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此外,Nissle 1917和乳酸细菌在多种动物疾病模型中表现出治疗潜力,有望开展人类临床研究,从而造福个体与公众健康。
微生物疗法
大肠杆菌Nissle 1917
Lactobacillus lactis
生物疗法
细菌-宿主互作
糖尿病
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何引发胰岛素抵抗
有动物研究表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发糖尿病。来自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探索了背后的机制:这种细菌产生一种蛋白LtaS,其胞外结构域可结合胰岛素,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抵抗可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殖风险,或许二者互相促进加速了糖尿病的进展。该研究昨天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值得关注。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糖耐量
细菌-宿主互作
宿主-菌群相互作用
TM综述:糖复合物,细菌联系宿主的可靠信使!
关于细菌糖复合物的重要综述,最新上线,值得一读。
宿主-菌群相互作用
糖基化
糖复合物
细菌-宿主互作
Prasant Kumar Jena
细菌-宿主互作
DB: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肠道神经系统?
关于肠道菌群影响肠道神经系统功能和活性的综述,推荐一看。
细菌-宿主互作
肠道神经系统
生活方式
TFST:一生中,菌群如何随生活习惯而变化?(综述)
这篇综述,单是“回顾不同年龄的菌群变化的研究,描述了从婴儿到老年时期人体菌群的变化轨迹”这个靓点,就值得你细读哦。
生活方式
肥胖
细菌-宿主互作
菌群组成
M Dep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