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结肠上皮细胞
文章数:8篇
短链脂肪酸
膳食纤维代谢物对结肠上皮稳态的影响(综述)
人类结肠上皮细胞的能量和碳代谢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物,虽然丁酸盐通常被认为是代谢的主要燃料,但仅靠它无法满足细胞合成功能的所有碳需求。通过循环或微生物代谢输送的葡萄糖是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生产等合成过程的通用碳源。详细了解上皮碳和能量代谢对消化和代谢疾病(炎症性肠病和2型糖尿病)的上皮再生尤为重要。近期发表于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的综述,回顾了不同结肠菌群代谢物在结肠细胞的能量和碳代谢中的产生和作用,并批判性地评估了丁酸盐是首选燃料的普遍看法。
短链脂肪酸
纤维代谢
综述
基础研究
结肠细胞代谢
结肠炎
结肠上皮细胞表达talin-1抑制小鼠结肠炎发展
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在柠檬酸杆菌诱导的结肠炎种,结肠上皮细胞表达的Talin-1对上皮更新和炎性T细胞反应的调控中非常重要,且结肠上皮细胞表达Talin-1是限制(而不是促进)柠檬酸杆菌对肠道的感染。
结肠炎
柠檬酸杆菌
结肠上皮细胞
硫酸胆固醇
复旦大学:硫酸胆固醇促进肠道胆固醇合成以缓解小鼠结肠炎
硫酸胆固醇(CS)由羟基类固醇磺基转移酶2B1(SUL2B1)产生,在肠道中的丰度较高。复旦大学的李晓波团队与孙宁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炎症部位的CS及SUL2B1表达上调,肠道上皮细胞特异性缺失SUL2B1可恶化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而补充CS可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胆固醇生物合成,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硫酸胆固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胆固醇合成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吲哚逆转衰老期间的结肠上皮杯状细胞减少
肠道菌群通过分泌吲哚等因子调控肠道上皮对应激的敏感性,并通过激活IL-22及I型IFN信号通路促进上皮修复。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吲哚及其衍生物可通过作用于芳香烃受体,以促进IL-10的表达,从而诱导杯状细胞分化,以逆转小鼠衰老期间结肠上皮的杯状细胞减少。该研究结果提示,在衰老过程中,肠道共生菌群产生的吲哚可抑制肠道屏障完整性的下降及衰老导致的系统性炎症。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IL-10
芳香烃受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菌群-宿主互作
肠道菌群可广泛的重塑宿主基因表达
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的接触可能会引起宿主基因表达的变化。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作者从5个健康人身上提取肠道菌群,并通过将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的共培养的方法来检测二者间的相互作用。
菌群-宿主互作
GENE EXPRESSION
genomics
Microbiome
共培养
结肠上皮细胞
Nature:单细胞水平解析结肠上皮细胞多样性和IBD机制
在炎症性肠病(IBD)中,肠上皮屏障的破坏是主要特征之一。Nature刚刚发表的一项研究,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人和IBD患者的结肠上皮细胞亚型,发现了一种参与维持pH平衡的新吸收细胞类型,并揭示出杯状细胞及其分泌的抑菌抗蛋白酶分子WFDC2,在肠道屏障稳态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对于深入理解IBD中肠隐窝不同细胞类型的作用,以及相关靶向疗法,很有参考意义。
结肠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
Functional clustering
Inflamma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肠细胞代谢
一图读懂:结肠细胞代谢如何塑造肠道菌群(Science综述)
多种慢性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近期研究表明,结肠上皮细胞的代谢状态对于菌群的塑造有很大影响。Science本周发表的综述对此进行探讨,提出结肠细胞的两种代谢状态(炎症和稳态)类似于巨噬细胞的M1和M2极化,恢复结肠细胞缺氧代谢状态的治疗策略,或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和相关疾病。
肠细胞代谢
肠道菌群
结肠上皮细胞
脆弱拟杆菌
Cell子刊:脆弱拟杆菌毒素如何促进结肠肿瘤发生
上周的一篇Science文章在家族性息肉病人肠道里鉴定出两种促癌细菌(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872544),产生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ETBF)是其中之一。Cell子刊同时发表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对ETBF促进结肠肿瘤的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ETBF分泌的毒素可刺激结肠上皮产生IL-17黏膜免疫应答,促使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癌变,并招募促肿瘤的髓细胞浸润末端结肠,加剧肿瘤形成。这两篇同时发表的文章各有侧重,也有共通之处,二者对照印证,或可为结肠癌的防治带来启示。 此外,同为脆弱拟杆菌,不同菌株间可存在巨大差异,有的促癌,有的则有潜在的益生作用,肠道菌群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脆弱拟杆菌
脆弱拟杆菌毒素
结肠上皮细胞
结肠肿瘤